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1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一、字词部分 一)词汇积累(要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掌握) 宰割 zig 筹划 chuhu 彷徨 pnghung 仰慕 yngm 可歌可泣鲜为人知 xin 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 qi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重荷愁苦深邃 su 踌躇 chuch 巴望锁闭磐石pn 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不见天日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 yng 二)解释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悔。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 锋芒毕露:锐气、才干全都显露出来。毕,完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辞劳苦地、辛勤地贡献知己的一生,到死为止。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过度劳累。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 / 11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的排列着。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 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表达时极为畅快的样子。 博学多识: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方面的知识。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和愤恨。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二、课文理解(将重点地方画上横线,便于巩固) 11.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作者采用 “ 横式结构法 ” ,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 “ 板块 ” 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 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 两弹 元勋 ” ,是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获得者。 “ 两弹一星 ” 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有感情地朗读邓稼先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a.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 “ 任人宰割 ” 到 “ 站起来了 ” 这一巨大转变做3 / 11 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b.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 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 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试阐释这两句话。( .“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 “ 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 , “ 忠厚平实 ” , “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 , “ 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 纯 字所代表的品格 ” , “ 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是指 “ 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 , “ 文革 ” 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 / 11 d.“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 ”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 “ 说和做 ” 总领全文,前半部分重点写闻一多先生是 “ 卓越的学者 ” ,后半部分重点与闻一多是 “ 大勇的革命志士 ” ,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本文的作者臧克家,著名诗人,以一篇老马成 名,第一本诗集烙印,并因老马的流传被誉为 “ 农民诗人。 ”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a.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 诗兴不作 ”是文言说法。 “ 作 ” ,起。 “ 诗兴不作 ” 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 20 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 20 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 书斋生活 ” ,企图 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5 / 11 年到 1932 年, “ 望闻问切 ” 也还只是在 “ 望 ” 的初级阶段。( “ 望闻问切 ” 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 2 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 ),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d.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 漂白了的四壁 ” 。( “ 它 ” 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 漂白了的四壁 ” 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 中引用 “ 漂白了的四壁 ” ,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 “ 大开光明之路 ” 的意趣一脉相承。) e.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 “ 何妨一下楼 ” 的主人。( “ 潜心贯注 ” 和 “ 心会神凝 ” 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13.音乐巨人贝多芬按照访问的顺序,以贝多芬对厄 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贝多芬这要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本文的作者何为。 6 / 11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时间为序,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着重刻画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15.孙权劝学 选自资治通鉴,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这里 “ 资 ” 是 “ 帮助 ” ;“ 治 ” 是治理; “ 通 ” 是 “ 通史 ” ; “ 鉴 ” 是 “ 借鉴 ” ;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 “ 乃始就学 ” ,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 “ 结友 ” 的佳话。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三、文言文学习: A、词义: 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但,古义为只;今为转折连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为研究;今为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为官职今为学位。 一词多义: 以: a、用以军中多务; b、与 “ 为 ” 译为 “ 认为 ” 自以为大有所益。 7 / 11 当: a、掌管当涂掌事; b、应当但当涉猎。 见: a、知道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 b、认清,识别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若: a、动词,比得上孰若孤; b、介词,好象仿佛若有光。 之: 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助词,的于厅事之东北角。 重点词语翻 译: 实词: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 的时候。 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更:更新。 见往事即更非复见事 虚词:见往事耳(罢了)蒙乃(于是,就)始就学 翻译 a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与有志之士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他。 b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你现在手握重权处理大事了,不可不学习。 成语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B、特殊句式及 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何见事 ” 应 “ 见事何 ” ,8 / 11 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 省略句:肃遂拜蒙母。( “ 拜 ” 后省略介词 “ 于 ” 。)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一些历史罢了。 孙权劝学 .作者,字,(朝代)家,家 .文章选自,这是一部史,记载了从到共年的史事。 .孙权,字三国时的创建者。曹操在赤壁战败后曾感叹:生 子当如,孙权读书治国的才能可见一斑。 .对括号前字词解释: 初(),权谓()吕蒙曰: “ ! ”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蒙曰: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 / 11 .文章与伤仲永比较,有何异同? .文章出了两个成语 :,意思是: ,意思是: .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文中共出现了 3 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文中的 “ 经 ” 具体是指: 10.“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是,作用是: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说明了吕蒙 “ 学 ” 的 11.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 12.有的同学认为,老师、同学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这是校园里的 “ 势利眼 ” 。请你联系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失事,谈谈你的看法。 13.你能说出古今中外有关 “ 劝学 ” 的名言吗?(至少两句) 答案 1.司马迁君实北宋政治史学 2.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3.仲谋吴孙仲谋 4.见课文注释 5. 伤仲永和孙权劝学的含义正好是一个对比,伤仲永里说的是天才少年仲永最后没落的故事,说明的是先10 / 11 天的天赋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最终还是 “ 泯然众人矣 ” ;而孙权劝学则通过昔日一介武夫的吕蒙最终通过学习成为吴国首席谋士的故事告诉我们,先天的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 前文以记叙和议论综合行文,后文是对话形式行文 6.刮目相待 :另眼相待 ,用新的眼光 看待 吴下阿蒙 :指学识浅薄的人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因组图谱绘制技术-洞察及研究
-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量子加密通信应用-洞察及研究
- 达安安全培训app课件
- 边境边防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城市内涝应急响应体系与反光雨鞋功能定位的协同进化研究
- 国际凝点测定标准差异对能源行业供应链的影响评估
- 后疫情时代冷链物流对预切食材剪切形变率的新要求与设备迭代方向
- 反干燥剂在冷链物流中的湿度波动阈值设定标准争议
- 教研组长经验交流会上教学副校长讲话:抓关键见实效干出值当的组长工作
- 2025-2026学年沪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云南高考化学真题试卷完全解读(含试卷分析与备考策略)
- 2025年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广西中考英语试卷+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长沙血液中心招聘真题
-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1课时(学习任务单)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 对外工程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带贴面离心玻璃棉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的目的与实施策略
- 超声波洗鞋机技术解析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