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总结提升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总结提升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总结提升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总结提升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总结提升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总结提升(二)主题一多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角度变动实质评价生产模式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但仍占主导地位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经济结构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体,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对外交流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家政策从“抑商”向“扶商”转变主题二全面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含义: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以男耕女织相结合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2.原因(1)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3)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因素。(4)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规模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3.特点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4.评价(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3)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逐步沦为资本主义附庸的过程。主题三中国近代经济的近代化历程1.起步阶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2)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3)特点:地主阶级充当近代化的领导者。(4)影响: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瓦解着自然经济,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整体发展和曲折前进阶段(1)表现: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2)特点: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展开。3.衰落和获得新生阶段(1)衰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破坏,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日益陷入绝境。(2)获得新生:建国初期,实行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获得发展;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典例1】 (2015课标全国,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 答案D【方法技巧】 区分选择题求答项的限定词:体现与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但是“反映”有时在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运用时,有可能就是对材料的内容理解;“体现”在结论型选择题运用时,就是获取历史结论或者寻找支撑题干结论的史实。如本题包装布的变化反映了晚清小农经济对外国经济的顽强抵抗,英国棉布在华大量滞销。【变式训练1】 下图是近代中国抵制日货运动的漫画。该漫画体现的思想是()A.实业救国B.民主科学C.保护民族工业D.爱国护权解析实业救国是通过创办企业来挽救民族危机,A项不正确;抑制日货运动主要突出的是爱国行为,B、C两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项。答案D【典例2】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样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动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C.“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解析在19151919年间,中国纱厂的盈利指数迅速上升。从时间上判断,此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变得有利。故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方法技巧】 因果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准确把握题干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原因、内因、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如本题设问最主要原因,一般为内因,但此题选的是外因,这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是造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变式训练2】 20世纪最初十年,天津工业发展迅速,如以5 000元以上的设厂数量与1900年前相比,约增加6倍;资金数字也大体如此增长。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清政府实施新的经济政策B.西方侵华经济手段的变化C.倡导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D.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盛行解析1895年之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给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初步发展机会,导致材料中工业发展迅速,故A项正确;西方侵华经济手段的变化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C项属于民国时期的原因,错误;题干时间应该是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出现之时,不是盛行之时,故D项错误。答案A专题检测(二)(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这种现象说明()A.马铃薯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B.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C.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D.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解析根据材料“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得出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故B项正确。答案B2.(2017河北保定高一期末)鸦片战争前,粮食商品率只占总产量的10%以下。到光绪二十年(1894)全国粮食商品率为16%。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A.外国资本的冲击B.通商口岸的开放C.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D.世界市场的影响解析鸦片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前,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与外国资本无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3.(2017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生产方式B.地域分布C.生产规模D.资金来源解析明代“机房”主要是手工劳动,近代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与材料中“最大的不同点”相符,故A项正确。答案A4.(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开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创办福州船政局解析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B是李鸿章开办的民用企业;A、C、D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不符题意。答案B5.(2017四川宜宾检测)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折射出()A.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B.清政府对近代化态度保守C.洋务派主张创办近代工业D.工业发展受到列强的制约解析根据材料中“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说明当时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而内地极少,体现了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故A项正确。答案A6.1914年,全国华商纱厂有21家,1921年猛增到51家。拥有的纱锭也从1914年的50万枚增至123万枚。此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A.受到国际国内局势影响B.结构趋向合理C.基本上不受外国资本的排挤D.资金技术力量已非常雄厚解析材料反映了19141921华商纱厂发展迅速,得益于一战列强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和民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举措,故A项正确;从华商纱厂一个行业无从得出民族工业结构合理,故B项错误;此时列强忙于欧战减轻了对中国的侵略而非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的资金技术有力量小的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A7.(2017江苏盐城高一检测)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乌托邦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但又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乌托邦”根源于近代社会性质B.“黄金时期”指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列强卷土重来导致“转瞬即逝”D.列强放松经济侵略是发展主要原因解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是19121919年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B8.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项正确。答案C9.(2017江苏盐城高一检测)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瓦解B.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影响C.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解析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7郑州期末)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解析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造成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答案C11.(2017福建厦门检测)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A.马关条约的签订B.民族工业的繁荣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共内战的开始解析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与材料“1940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工业在一年后达到了顶峰,与材料“1940年”不符,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爆发后,重庆成为战时陪都,东部地区的工业开始向西南地区转移,所以重庆一带,工业迅速发展,与材料“1940年”时间相符,故C项正确;国共内战开始于1946年,与材料“1940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2.阅读下面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统计表(不包括东北和中国台湾地区,按1936年不变价格计算),从中可以看出19361946年的中国()1936年(%)1946年(%)全部工业资本总额(1936年:100.0,1946年:100.0)帝国主义在华工业资本61.432.8中国工业资本38.667.2中国工业资本总额(1936年:100.0,1946年:100.0)官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15.067.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本85.032.7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一直占据主导B.官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逐渐占统治地位C.帝国主义在华工业资本始终处于主体地位D.三大工业资本共同发展并呈现出鼎立之势解析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该表典型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工业所有制的基本特点,即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在工业经济中逐渐占统治地位,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本则没有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形式,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材料二建立原料基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也是农业生产结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福建沿海平原盛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该公司以高价采购甘蔗,“各乡闻风而起,遂多种蔗,即以新洲而论,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各乡略同”。材料三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1)根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6分)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1)问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提取每则材料的关键词,概括得出。第(2)问应从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角度回答。材料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据此回答第(3)问。答案(1)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被迫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2)开埠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3)开埠通商带来了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了开放城市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速了近代化进程。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 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 600多万两。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个,平均每年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三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