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专题导航专题解说奏议是古代臣吏进言、进谏和政论类文章的总称。这种文体可远推至尚书中记载的君臣言论,秦汉以后所谓的奏、奏议、奏疏、奏对、奏状、奏札、对策、上书等皆可归入奏议的范围。唐宋八大家都怀有政治抱负,有的还是朝廷重臣,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政治主张或变革方案。他们的奏议能够清晰地分析形势,借鉴历史,陈述利害,提出对策,而文字之间又充满了忠爱诚恳之心和淑世拯民之情。学法指导1.学习文章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与众不同的说理方法。2掌握本专题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熟悉文章中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训练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理解作者在奏议中所表达的改革思想和积极意义,学习作者身上体现出的极为可贵的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荆公新学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以思想家的身份投身改革,他构建了一套“荆公新学”的理论,为改革进行理论准备。王安石认为,孔孟经学精义自“秦火”后散失,章句传注陷溺人心,湮灭了经义的“妙道”,遂使异端横行;因此他要重新训释经籍,使义理明白,消除以往对经学的曲解,从而能够以经学来化民成俗,这就是“荆公新学”。其主要内容一般指三经新义(即诗义书义周礼义)和他为释经而作的字说。三经新义的撰修,体现了王安石“以经术造士”的思想,即要以真正的孔孟之道来培养“干部队伍”。“荆公新学”渐成官方显学,依据三经新义撰写策论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理论的准备,是王安石变法取得部分成功的重要经验。“札子”指给皇帝的奏章。本文作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上距宋太祖赵匡胤称帝的建隆元年(960)共一百零八年,称“百年”是举其成数。宋神宗赵顼是一个有志图强的年轻皇帝,公元1068年即位时只有二十岁,出于谋求富国强兵、改变“本朝”积弊的迫切愿望,他即位第二年便召见王安石进京议事,询问本朝开国百年享有太平的原因,本文就是作者应对之后写的奏章。在这封奏札中,作者花了许多笔墨剖析仁宗时代政治上的得失,表面看讲的是宋朝“百年无事”的道理,实际上是在总结百年来积弱积贫的历史教训。他认为本朝历代帝王都是因循守旧,不思改革,因而才形成吏治败坏、财物匮乏、武备松弛、徭役繁重,“民不富”而“国不强”,表面“无事”而危机四伏的局面,因此希望神宗能亲近群臣,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切合实际的措施。作者的见解十分中肯,得到了神宗的重视。赵顼览奏的第二天便要王安石详陈革除弊病的“设施之方”,次年又拜他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支持他的变法活动。这封奏札实际上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奏札前半部分重在探讨宋兴以来百年“无事”的原因,主要以仁宗执政为例,其间对历代君主多有颂扬之词,而在历数仁宗美德时,也未把话说绝,为后面揭露矛盾留了余地。后半部分主要是痛揭时弊,单刀直入,文笔犀利,“其于宋室中叶之病,言言洞中膏肓矣”(顾震沧荆公年谱)。最后又回到原题,概言宋兴百年“无事”实乃天助,并非人力所致,并寄希望于神宗,言其倘明此理,“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文章纲举目张,层次分明,衔接自然。它运用反复驰骤的手法以突出作者的观点,采用对偶、排比句式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虽为奏札,亦琅琅可诵。1读准字音(1)日晷(u)(2)诚悫(qu)(3)骁雄(xio)(4)升擢(zhu)(5)寇攘(rn)(6)申敕(ch)(7)疆埸(y)(8)羁縻(jm)(9)奸慝(t)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以(2)于(3)将(4)见(5)一3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内以平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2)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古义:教育,教导。今义:教育训诫;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宁屈己弃财于夷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2)断狱务在生之:使动用法,使活下去(3)随辄上闻:使动用法,使听到(4)兵士杂于疲老:形容词用作名词,疲老之人5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判断句(2)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被动句本朝百年无事札子1作者认为本朝“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的原因“虽曰人事,亦天助也”,这里的“人事”和“天助”分别指什么?作者认为哪一个是主要原因?答:答案“人事”是指“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忠恕诚悫”;“天助”是指“赖非夷狄昌炽之时,又无尧、汤水旱之变,故天下无事”。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天助”。2王安石对本朝的累世积弊作出了怎样的分析,其目的何在?答:答案他对北宋累朝政治弊端的分析,触及议事制度、君臣关系、用人标准、取士之法、管理考核、上下风气、农民生活、兵士将官、宗室教养以及理财等重大问题,让人看到的是北宋王朝的千疮百孔、积弊丛生。基于这样的事实,王安石对“享国百年,天下无事”提出了“虽曰人事,亦天助也”的总评价,实际是对北宋前朝皇帝的无所作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宋神宗治国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即所谓“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3文章中间三段是论述的主体部分,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这样的谋篇布局对于表达作者的观点有何作用?答:答案第2段落笔通贯北宋立国五帝,从纵向历史的角度,概括说明北宋享国百年天下无事的原因。第3段以五帝之一的仁宗为例,取历年最久、己所亲历的时代作解剖,具体阐述本朝百年无事的诸多原因。两者之间是线与点的关系,前者是全面考察,后者是个别分析,两者结合论述,能使宋神宗对于“本朝百年无事”的问题得到全面而具体的认识。第4段客观陈述本朝因循恶俗的诸多弊病,尖锐地揭示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情况。从第4段首句“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与第2段末句“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的照应中可以看出,第4段文字直接上承第2段,是对第2段“天下无事”的意义转折,构成了文章主体部分内容上相反相成的奇特景观。从第2段和第4段两部分文字的逻辑关系来看,重点显然在转折之后的第4段,即关于本朝累世治国弊病的陈述上。这样的谋篇布局有利于突出重点,充分论述中心问题,引起宋神宗对于本朝积弊的高度重视,从而坚定他的变法决心。1试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与说理艺术。答:答案本篇政论文纲目清晰,说理透彻;措辞委婉,感情直白坦诚。既提出了问题,又使神宗容易接受,是历代奏议中的佳作。论证层次:纲目清晰,说理透彻。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的论证思想,例证的说明方法等。措辞委婉,感情直白坦诚:主要从语言表达和表述思路上进行分析。a.语言表达上谦恭委婉。如第1、5段,极尽臣子之礼。b.表述思路上以颂扬为铺垫,寓贬于褒,欲扬先抑。如第2、3、4段。由此,王安石剖析了宋仁宗统治的四十多年中的种种弊病,透过“百年无事”的表面现象揭示出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指出因循守旧的危害,并就吏治、教育、科举、农业、财政、军事等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2作者在直陈本朝弊端时,表达的句式有什么特点?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效果?答:答案多用“非不,然”“,而”“虽而”等转折句式,这样在肯定的基础上否定,既使说理辩证,也使表达更加得体,使神宗皇帝更容易接受。雨夜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伫立在窗前。透过这层层叠叠的雨帘,我看到了繁华的东京,我看到了这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边境战事频起,而我们一败再败。朝臣们在问:“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泱泱大国的百万雄师竟在夷狄面前如此不堪一击?”百姓们在问:“我们的赋税又去了哪里?”是呀,我也想不明白,年年征收岁银,可仍然是入不敷出,朝廷真的是没钱了吗?那么,那些高官侯爵的广宅良田、锦衣玉食又是从哪儿来的呢?他们怎么就听不见这大厦将倾的呻吟呢?我站在这朝堂之上递上了我的奏章,里面是我变法的所有主张。我知道这会得罪许多人;我也知道自己可能面对的是艰难险阻;我更知道,倘若变法失败,我将背负起千载骂名。但我仍然愿意拼上我的性命去赌一把,因为我坚信,变法若成,大宋将不必向夷人称弟称臣,不会再听到百姓的怨声载道,不会再有人起兵造反,大宋将延续千秋百代,万世永昌。阻力,比我想像的还要大。朝中似乎除了宋神宗,没有一个人支持我。那些王公贵族诋毁我,唾弃我,我可以理解,可以忍受。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反对者中竟有我的恩师欧阳修和我的得意门生苏轼。他们上书朝廷,力陈变法之害,而我不得不因此将他们贬谪。而百姓,更是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毁坏我的府邸,污辱我的名节。众叛亲离是什么滋味,我总算尝到了。没关系,我对自己说,他们不久就会看到变法带来的好处,他们会体谅我的。可是现在,谁又看到了我的呕心沥血,我的忧劳成疾呢?我在等待,等待奇迹出现的那一刻。我不需要万人颂扬,我只是希望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呀!我还是没能等到这一刻,宋神宗驾崩了,我惟一的,也是最后的支持倒塌了。我甚至可以看见和我一样殷切希望大宋强大的神宗皇帝死前的不甘与不愿。我拼尽全力,可连我自己都明白变法再也不可能推行下去了。那些原来为了升官发财而依附我的人早就散光了,只有我一个人在苦苦地维持这一切。太后仅是一道谕旨,就让司马光废除了我所有的努力。我独站在窗前,仰天长叹。看来我是改变不了大宋这盘残棋的命运了,我这振翅一搏换回的只是遍体鳞伤。可我不后悔,我的嘴角弯起了一个弧度,外面的雨丝溅上了我的面颊。后记:王安石变法是在我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进行的一场大变革,尽管变法失败了,但他仍然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浅陋日晷(u)昧冒B藩镇诚悫(qu) 繁衍C羁糜骁雄(xio) 宽仁恭俭D救恤奸慝(t) 如丧考妣答案C解析糜縻。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以安利元元为事元元:老百姓B臣以浅陋,误承圣问以:因为C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所以:的原因D农民坏于繇役坏:破坏答案D解析坏:损伤,破产。3下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一致的一项是()例句:农民坏于繇役A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之效也B宽仁恭俭,出于自然C亦无以异于庸人D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答案A解析A项和例句均表被动。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宽仁恭俭,出于自然B伏惟陛下幸赦而留神C内以平中国D而未有以变五代姑息羁縻之俗答案D解析“姑息”古今义均为“纵容”。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仁宗在位,历年最久。臣于时实备从官,施为本末,臣所亲见。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于方今。伏惟仁宗之为君也,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终始如一。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终不忍加兵。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盖监司之吏以至州县,无敢暴虐残酷,擅有调发以伤百姓。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敢强横犯法,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此刑平而公之效也。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辄得。此赏重而信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能大擅威福,广私货赂,一有奸慝,随辄上闻;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此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之效也。自县令京官以至监司台阁,升擢之任,虽不皆得人,然一时之所谓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此因任众人之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之效也。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5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断狱务在生之狱:案件B凶年饥岁,流者填道凶:有灾荒的C升擢之任,虽不皆得人擢:降职D天下号恸,如丧考妣考妣:死去的父母答案C解析擢:提拔。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仁宗善政的一组是()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因任众人之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天下号恸,如丧考妣ABCD答案C解析说的是成效,并非善政。7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仁宗时期的政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和分析。B从下文看出王安石对宋仁宗的评价并不是言不由衷的。C先总述仁宗的政治美德,接下来提纲挈领地指出了仁宗的几种善政。D再接下来,作者还举例说明仁宗几种善政的成效。答案B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驳复仇议柳宗元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注贼虐:都是杀害的意思。黩:滥用。谳:审判定案,这里的意思是判定。介然自克:介然,坚贞;自克,自我约束(即下定决心)。父不受诛:父亲不应当被处死却被处死。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旌:表彰B臣窃独过之窃:私下C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原:原来D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谢:道歉答案C解析原:推究。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A项就/那么。B项来/用。C项都是语气词。D项的/到。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子昂认为徐元庆为报父仇,杀死赵师韫的行为是孝行,应当表彰;但是他又认为“亲亲相仇”必然导致社会动乱,因此又必须判他死刑。B柳宗元认为陈子昂的这种“先诛而后旌”的做法是自相矛盾的,按照“刑”来杀死和按照“礼”来表彰这两种处理方法不能同时并用于一个人。C柳宗元认为如果徐元庆父亲无罪被杀,那就是官吏们违法乱纪,那么徐元庆就应当无罪释放,主张为父报仇可以严惩那些官吏。D陈子昂与柳宗元虽然在对待徐元庆为父报仇而杀死赵师韫这个具体案件的处理上观点不同,但他们的立场却是一样的,即都是为了防止社会动乱。答案C解析假设关系不成立,且原文也没有“无罪释放”之说,主张判断“儿子为父报仇的行为是否合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1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译文:(2)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译文:答案(1)(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死,徐元庆最终能够亲手杀死父亲的仇人,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2)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参考译文据我了解,则天皇后时,有个同州下邽人叫做徐元庆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死,徐元庆最终能够亲手杀死父亲的仇人,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杀死元庆,同时在他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且请求“将这种处理方法编进法令条文之中,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我却私下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听说礼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暴乱。如果法律规定不准随便杀人,那么,凡是作为儿子替父亲报仇的都不能被赦免。刑罚的根本作用也在于防止暴乱。如果法律规定不准随便杀人,那么,凡是那些做官的要杀掉行凶的罪犯,不能赦免他们。“礼”和“刑”的根本作用都是一样的,在具体运用的范围和对象上它们就不一样了,按照“礼”来表彰和按照“刑”来杀死这两种处理方法不能同时并用于一个人。杀掉那些应当受到表彰的人,这叫做滥杀,就是滥用刑罚了。表彰那些应当被杀死的人,这就是超越本分,严重破坏了“礼”。如果真的拿这种处理方法向天下人公布,把它传给子孙后代,那么寻求正义的人就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努力,躲避灾祸的人不知所措,把这个作为国家法律可以吗?圣人的法则在于彻底推究事情的本原来确定奖赏或者刑罚,按照客观情况来确定褒扬或者批评,将“礼”与“刑”统一到一起而已。假使能够查明判定事情的真假,弄清事情的对错,推究事情的起因,那么“刑”与“礼”的应用,就可以很明显地区别开来。为什么呢?假若徐元庆的父亲没有违反国法,赵师韫无辜杀害他仅仅是因为个人之间的怨恨,倚仗自己做官的权势,杀害无罪的人,州牧不知道惩治这样的官吏,掌管司法的官员也不去过问这些事情,上下蒙蔽,以至于听不到鸣冤喊屈的声音;而徐元庆能做到不忘这种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学省联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 山西百校联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简单的电信咨询服务协议
- 入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福州工商学院
- 上海个人房屋买卖协议书
- 2025年广告经营权合同范本
- 2025年员工离职后保密合同
- 2025年四川省茶叶供应合同协议
- 配电网运维知识培训课件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 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及进度保证措施
- 打架斗殴安全教育
-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 档案数字化工作实施方案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 短视频在互联网媒体与在线游戏行业的应用研究
- 中医体重管理
- 家长会校长讲座
-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