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集.pdf_第1页
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集.pdf_第2页
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集.pdf_第3页
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集.pdf_第4页
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448)在折射率n=1.50的玻璃上,镀上n=1.35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 光波垂直于介质薄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nm的光波 干涉相消,对nm的光波干涉相长。且在600nm到700nm之间没有别的波 长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介质膜的厚度。 *777.8nm* (0470)用每毫米有300条刻痕的衍射光栅来检验仅含有属于红和蓝的 两种准单色成分的光谱。已知红谱线波长在630nm-760nm的范围内,蓝 谱线波长在430nm-490nm范围内,当光垂直入射时,发现在24.46角度 处,红蓝两谱线同时出现。 (1)如果还有的话,在什么角度下还会出现这种复合谱线? (2)在什么角度下只有红谱线出现? *(1)红:10.89-13.18;22.2-27.13;34.54-43.15; 49.11-65.78;70.9-90 蓝:7.41-8.45;14.95-17.10;22.77-26.17;31.06-36.02; 40.17-47.31;50.71-61.88;64.56-90 重叠部分:70. 9-90;50.71-61.88;40.17-43.15;22.77-27.13 (2)10.89-13.18* (0636)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求P点的强度I与干涉 加强时最大强度Imax的比值。 * (1935)如图所示,一束自然光入射在平板玻璃上,已知其上表面的反 射光线1为完全偏振光。设玻璃板两侧都是空气,试证明其下表面的反 射光线2也是完全偏振光。 * 即2也是完全偏振光* (312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缝间距m 的双逢上,屏到双缝的距离D=2m,求: (1)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级明纹中心的间距; (2)用一厚度m、折射率为n=1.58的云母片覆盖一缝后,零级明纹 将移到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0.11m;7* (317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条缝的宽度原来是相等的。若其中一缝 的宽度略变窄,则 (A)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 (B)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 (C)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原极小处的强度不再为零; (D)不再发生干涉现象。 *C* (317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上的P点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2 盖 住,并在S1S2 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M,如图所示,则此时 (A)P点处仍为明条纹; (B)P点处为暗条纹; (C)不能确定P点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D)无干涉条纹。 *B* (3177)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一厚度为e、折射率为n的薄云 母片盖在S1缝上,中央明纹将向 _ 移动;覆盖云母片后,两束相 干光至原中央明纹O处的光程差为 _ . *上 -(n-1)* (3181)白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间距为a=0.25mm的双缝上,距缝50cm 处放置屏幕,分别求第一级和第五级明纹彩色带的宽度。(设白光的波 长范围是从400nm到760nm,这里说的“彩色带宽度”指两个极端波长的 同级明纹中心之间的距离。) *第一级0.72mm ,第5级3.6mm* (3185)在图示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射光垂直照 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处形成的圆斑为 (A)全明 (B)全暗 (C)右半部明,左半部暗 (D)右半部暗,左半部明 *D* (3188)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作表面缺陷,当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 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 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份的连线相切,则工作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 的部分 (A)凸起,且高度为 (B)凸起,且高度为 (C)凹陷,且深度为 (D)凹陷,且深度为 *D* (3197)在如图所示的牛顿环装置中,把玻璃平凸透镜和平面玻璃(设 玻璃折射率n1=1.50)之间的空气(n2=1.00)改换成水(n2=1.33), 求第k个暗环半径的相对改变量 . *0.134* (3198)如图所示,牛顿环装置的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有一小缝隙e0, 现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已知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求反射 光形成的牛顿环的各暗环半径。 * (3209A)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 角,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_个半波带。*4* (3210)在某个单缝衍射实验中,光源发出的光含有两种波长和,并垂 直入射于单缝上,假如的第一级衍射极小与的第二级衍射极小相重合, 试问 (1)这两种波长之间有何关系? (2)在这两种波长的光所形成的衍射图样中,是否还有其他极小相 重合? *;2/4,3/6* (3211)(1)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垂直入射的光有两种波 长,nm,nm,已知单缝宽度a=0.01cm,透镜焦距f=50cm,求两种光第 一级衍射明纹中心之间的距离。 (2)若用光栅常数cm的光栅替换单缝,其他条件和上一问相同,求 两种光第一极主极大之间的距离。*2.7mm;18mm,且更亮* (3217)一束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衍射光谱中共出现5条明纹, 若已知此光栅缝宽度与不透明部分宽度相等,那么在中央明纹一侧的两 条明纹分别是第_级和第_级谱线。*+3 -3* (3220)波长=6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光栅上,测得第二级主极 大的衍射角为30,且第三级是缺级。 (1)光栅常数(a+b)等于多少? (2)透光缝可能的最小宽度a 等于多少? (3)在选定了上述(a+b)和a之后,求在屏幕上可能呈现的全部主 极大的级数。 *m;m ;(无穷远处) * (3221)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某个光栅上,该光束有两种波长的 光,=440nm,=660nm,实验发现,两种波长的谱线(不计中央明纹) 第二次重合于衍射角=60的方向上,求此光栅的光栅常数d . *m* (3223)用一束具有两种波长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在光栅 上,=600nm,=400nm,发现距中央明纹5cm处光的第k级主极大和光的 第(k+1)级主极大相重合,放置在光栅与屏之间的透镜的焦距 f=50cm,试问: (1)上述k=? (2)光栅常数d=? . *2;m* (3230)要使一束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振动方向转过90,至少需要 让这束光通过 _ 块理想偏振片,在此情况下,透射光强最大是原 来光强的 _ 倍。*2;* (3232)有三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第一块与第三块的偏振化方向相互 垂直,第二块和第一块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平行,然后第二块偏振片以恒 定角速度绕光传播的方向旋转,如图所示,设入射自然光的光强为I0, 试证明:此自然光通过这一系统后,出射光的光强为. * (3237)在以下五个图中,左边四个图表示线偏振光入射于两种介质分 界面上,最右边的图表示入射光是自然光。n1、n2为两种介质的折射 率,图中入射角,试在图上画出实际存在的折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 用点或短线把振动方向表示出来。 (a) (b) (c) (d) (e) * (a) (b) (c) (d) (e) * (3238A)如图所示,一束自然光入 射到折射率分别为和的两种介质的交 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 光是完全偏振光,那么折射角的值为 _。 * (3241)有一平面玻璃板放在水中,板面与水面夹角为(见图),设水 和玻璃的折射率分别为1.33和1.517,欲使图中水面和玻璃板面的反射光 都是完全偏振光,角应是多大? * 48.44 * (3246)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 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放置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 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A)1/2 (B)1/5 (C)1/3 (D)2/3 *A* (3248)一束光强为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后,出射光 的光强为。已知和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 转,要使出射光的光强为零,最少要转过的角度是 (A)30 (B)45 (C)60 (D)90 *B* (3250)假设某一介质对于空气的临界角是45,则光从空气射向此介 质时的布儒斯特角是 _ . *54.7* (3354)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L为透镜,EF为屏幕; 当把单缝S稍微上移时,衍射图样将 (A)向上平移; (B)向下平移; (C)不动; (D)消失 *C* (3356)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 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间距变大; (B)间距变小; (C)不发生变化; (D)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C* (3365)用含有两种波长=600nm和=500nm的复色光垂直入射到每毫米 有200条刻痕的光栅上,光栅后面置一焦距为f=50cm的凸透镜,在透镜 焦平面处置一屏幕,求以上两种波长光的第一级谱线的间距. *1cm* (3378)强均为I0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在相遇区域内有可 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_ . *4I0* (3496)如图所示,S1和S2 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从S1和S2 到观察点 P的距离相等,即,相干光束1和2分别穿过折射率为n1和n2 厚度皆为t的 透明薄片,它们的光程差为 _ . *n2t-n1t* (3505)在折射率为n=1.68的平板玻璃表面涂一层折射率为层n=1.38的 MgF2透明薄膜,可以减少玻璃表面的反射光。若用波长=500 nm(1nm=m)的单射光垂直入射,为了尽量减少反射,则M gF2薄膜的 最小厚度应是 (A)181.2nm (B)78.1nm (C)90.6nm (D)156.3nm *C* (3507)如图所示,平板玻璃和凸透镜构成牛顿环装置,全部浸入的 液体中,凸透镜可沿OO移动,用波长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从上向 下观察,看到中心是一个暗斑,此时凸透镜顶点距平板玻璃的距离最 少是 (A)78.1nm (B)74.4nm (C)156.3nm (D)148.8nm (E)0 *A* (3509)图a为一块光学平地板玻璃与一个加工过的平面一端接触,构 成的空气劈尖,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反射光干涉条纹(实 线为暗条纹)如图b所示,则干涉条纹上A点处所对应的空气薄膜厚度 为e=_. * (3510)在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的两块平板玻璃构成空气劈尖,用波长 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如果将该劈尖装置浸入折射率为n的透明液体 中,且n2nn1,则劈尖厚度为e的地方两反射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是 _ . * 2ne* (3511)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空气劈尖上,从反射光中观察干 涉条纹,距顶点为L处是暗条纹,使劈尖角连续变大,直到该点处再次 出现暗条纹为止,劈尖角的改变量是 _ . * (3513)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空气劈尖,从反射光干涉条纹中观察到 劈尖装置的A点处是暗条纹,若连续改变入射光波长,直到波长变为 ()时,A点再次变为暗条纹,求A点的空气薄膜厚度。 * (3516)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的透明 介质薄膜后,测同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则薄膜的厚度 是 (A) (B) (C) (D) *D* (3517)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上,垂直于光路放入折射率 为n、厚度为h的透明介质薄膜,与未放入此薄膜时相比较,两光束光程 差的改变量为_ . * * (3518)如图所示,波长为的单色光以入射角i照射到放在空气(折射 率为n1=1)中的一厚度为e、折射率为n(nn1)的透明薄膜上,试推导 在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出来的两束光1和2的光程差。 * (3521)惠更斯引入_的概念提出了惠更斯原理,菲涅耳再用 _的思想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发展成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子 波,子波干涉* (3524)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为 a=0.15mm的单缝上,缝后有焦 距为f=400mm的凸透镜,在其焦平面上放置观察屏幕,现测得屏幕上中 央明条纹两侧的两个第三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8mm,则入射光的波长 为_. *500nm* (3528)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若光栅的透明缝宽度a 与不透明部分宽度b相等,则可能看到的衍射光谱的级次为_ *0和奇数级,偶数级缺级* (3529)以波长400nm760nm(1nm=10-9m)的白光垂直照射在光栅 上,在它的衍射光谱中,第二级和第三级发生重叠,问第二级光谱被重 叠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600nm760nm重叠* (3530)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200条透光缝,每条透光缝宽为cm,在 光栅后放一焦距f=1m的凸透镜,现以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求: (1) 透光缝a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 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0.06m 5* (3537)设汽车前灯光波长按计算,两车灯的距离d=1.22m,在夜间人 眼的瞳孔直径为D=5mm,试根据瑞利判据计算人眼刚能分辨上述两只 车灯时,人与汽车的距离L . *9.09km* (3538)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 过,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转动180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为: (1)光强单调增加; (2)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小至零; (3)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 (4)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至零。 *B* (3541)用相互平行的一束自然光和一束线偏振光构成的混合光垂直照 射在一偏振片上,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时,发现透射光强的 最大值为最小值的5倍,则入射光中,自然光强I0与线偏振光强I之比为 _ .*1:2* (3542)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假设 二者对光无吸收,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 为 (A)I0/8; (B)3I0/8; (C)I0/4; (D)3I0/4 . *A* (3543)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其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若一束强度 为I0的线偏振光入射,其光矢量振动方向与第一偏振片偏振化方向夹角 为,则穿过第一偏振片后的光强为_,穿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_ .* 0* (3544)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玻璃(如图),设入射角等于布 儒斯特角i0,则在界面2的反射光 (A)是自然光; (B)是完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C)是完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D)是部分偏振光。 *D* (3548)一束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间夹角 由转到,则转动前后透射光强度之比为_ . * (3550)如图所示的杨氏双缝干涉装置,若用单色自然光照射狭缝S, 在屏幕上能看到干涉条纹,若在双缝S1和S2的前面分别加一同质同厚的 偏振片P1、P2,则当P1与P2的偏振化方向相互 _ 时,在屏幕上仍 能看到很清晰的干涉条纹。 *平行* (3611)如图,S1、S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点的距离分别为r1和 r2,S1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1,折射率为n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 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B) (C) (D) *B* (361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到两缝S1、S2距离相等,则 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处,现将光源S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 S位置,则 (A)中央明条纹也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B)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C)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B* (3613)在图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薄玻璃片(折射率n1=1.4)覆 盖缝S1,用同样的厚度的玻璃片(折射率n2=1.7)覆盖缝S2,将使屏上 原来未放玻璃时的中央明纹所在处O变为第五级明纹,设但色光波长=4 800,求玻璃片的厚度d(可认为光线垂直穿过玻璃片). * * (3618)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2的劈尖薄膜(如图)图 中各部分折射率的关系是,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从劈尖顶开始向右 数第5条暗条纹中心所对应的厚度e=_. * (3623)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如图示的劈尖膜(),观察反射光 干涉,从劈尖顶算起,第2条明条纹中心所对应的膜厚度e=_. * (3625)用波长的平行光垂直照射折射率n=1.33的劈尖薄膜,观察反射 光的等厚干涉条纹,从劈尖的棱算起,第5条明纹中心对应的膜厚度是 多少? *mm* (3627)在Si的平表面上镀了一层厚度均匀的SiO2薄膜,为了测量薄膜 厚度,将它的一部分磨成劈形(示意图中的AB段),现用波长为的平 行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等厚干涉条纹,在图中AB段共有8条 暗纹,且B处恰好是一条暗纹,求薄膜的厚度。(Si折射率为3.42,SiO2 折射率为1.50)。 *mm* (3637)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投射于缝宽为a,总缝数为N,光栅常数 为d的光栅上,光栅方程(表示出现主极大的衍射角应满足的条件)为 _。 *,* (3639)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由空气入射到一玻璃表面上,反射光是 (A)在入射面内振动的完全偏振光; (B)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 (C)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的完全偏振光; (D)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占优势的部分偏振光 . *C* (3643)马吕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I为通过检偏器的透射光的 强度;I0为入射_光的强度;为入射光_方向和检偏器_ 方向之间的夹角。 *线偏振 光振动 偏振化验室* (3645)两个偏振片叠在一起,在它们的偏振化方向成时,观测一束单 色自然光,又在时,观测另一束单色自然光。若两次所测得的透射光强 度相等,求两次入射自然光的强度之比。* (3651)薄钢片上有两条紧靠的平行细缝,用波长的平面光波正入射到 钢片上,屏幕距双缝的距离为D=2.00m,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五级 明条纹间的距离为mm. (1) 求两缝间的距离。 (2) 从任一明条纹(记作0)向一边数到第20条明条纹,共经过多大 距离? (3) 如果使光波斜入射到钢片上,条纹间距将如何改变? * 24mm 不变* (3656)在双缝实验装置中,幕到双缝的距离D远大于双缝之间的距离 d,整个双缝装置放在空气中,对于钠黄光(nm),产生的干涉条纹相 邻两明条纹的角距离(即相邻两明条纹对双缝中心处的张角)为0.20. (1)对于什么波长的光,这个双缝装置所得相邻两条纹的角距离将 比用钠黄光测得的角距离大10%? (2)假想将此整个装置浸入水中(水的折射率n=1.33),相邻两明 条纹的角距离有多大? *648.23nm;缩小为0.12* (3658)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的肥皂膜上,肥皂膜的折射率 n=1.33,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增强? * k=1,2, k=2 k=3 * (3664)如图所示,平行一束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 反射的两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