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pdf_第1页
统计学习题.pdf_第2页
统计学习题.pdf_第3页
统计学习题.pdf_第4页
统计学习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 1.统计学产生时间大约为( ) A 300年以下 B300多年 C400-500年 D500年以上 2.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考试成绩 是( ) A变量和变量值 B 标志值 C指标 D变量 3.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 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非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若两变量完全相关,则估计标准误为( ) A0 B1 C-1 D无穷大 5.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6.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中假如各组次数增加5个单位,算术平均数( ) A增加到5倍 B增加5个单位 C不变 D不能预期其变化 7.在同样情况下,不重复抽样与重复抽样比较,抽样平均误差是( ) A两者相等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大于后者 D两者难以比较大小 8.为便于比较分析,要求时点数列指标数值的时间间隔( ) A必须连接 B最好连接 C必须相等 D最好相等 9.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负,则表明( ) A现象正相关 B现象负相关 C相关程度很弱 D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 程度 10.由两个时期总体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是( ) A个体指数 B平均数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 1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 )的数量方面 A社会现象 B人类生活现象 C自然科学研究 D社会经济现象 12.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 指标 1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确定分组标志 B确定组数 C确定组距 D确定分组界限 14.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 )趋势 A集中 B离散 C大概 D一般 15.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 完成了10%,同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 A 60% B20 % C40% D17% 16.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 A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 C两者均需确定 D两者都勿需确定 1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 A一致有关 B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 C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D无区 别 1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 A计算和控制误差 B了解总体单位情况 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D对调查单 位作深入的研究 19.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 ) A调查组织工作 B调查任务和目的 C调查时间和地点 D调查经费 20.在组距数列中,向下累计到某组的次数是100,这表示总体单位中( ) A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B小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C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D小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21.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甲乙,则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水平的代 表性程度相比( ) A两个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B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大于乙数列 C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小于乙数列 D不能确定哪个数列的代表性好 22.抽样调查中( ) 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 差 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D上述两种误差都没有 23.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是随机变量 A都 B都不 C其中因变量 D其中自变量 24.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2000年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8%,2001年比 1999年相比增长了12%,则2001年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 ) A4% B50% C3.7% D4.5% 25如果某几种商品价格指数上升5%,销售量指数减少5%,则销售额指 数( ) A等于100% B大于100% C小于100% D不能判断变化 26.某市教育系统对全市小学进行一次调查。某小学有关数据:职工人 数为150人,其中教师90人,占职工60%,男教师30人,这里统计指标 有( )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27.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 成程度为( ) A12% B150% C111.11% D11.11% 28.某单项数列所有次数都增加10%,新数列计算的平均数与原平均数比 较( ) A增加10% B不变 C可能不变 D可能变化 29.调查几个主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抽样调查 30.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 ) A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C接近于平均水平的标志值 D不受权数的影响 31.反映抽样指标与全及总体指标之间抽样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3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 影响指数 33.已知企业资产分组表如下 生产性非生产性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 合计 这一分组表属于( )分组表 A简单 B复合 C简单或复合 D简单和复合 34.当所有观察值y都落在回归直线y=a+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 A r=1 B-1r0 C r=i或r= -1 D 0r1 35.统计指标有如下特点( ) 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B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 3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 位总量的很大比重 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 D这些单位是我们 工作中的重点单位 37.用组中值作为组内变量的代表值,是因为( ) A组中值更具有说服力 B组中值就是组平均值 C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D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 38.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 A正比 B等比 C反比 D不成比例 39.在一个次数分布中平均数=90,=10,如果在总体中再加上80,70,60 这三个标志值,则重新计算的标准差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40.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置信度)从68.27%提 高到95.45%。(其它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是原来的( ) A一倍 B两倍 C三倍 D四倍 41.某企业1992年元月份(31)天工业总产值为2485.7万元,生产工人人 数变动情况如下: 元月1日实有3000人,元月10日调出250人,元月22日调入271人,则该 厂元月份工人劳动生产率(即平均每名工人的总产值)为( )元/人 A8542 B8526 C8516 D8519 42.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 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166.32% B85.68% C185% D54% 43.已知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 是错误的( ) A y= -10-0.8x B y=100-1.5x C y= -150+0.9x D y=25-0.7x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实践( ) A产生已有五六千年历史 B是适应国家管理需要产生的 C我国产生最早的是人口和居民财产统计 D我国产生最早的是人口和土 地统计 E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重点调查( ) A是非全面调查 B属于一次性调查 C关键是重点单位确定 D结果可以认识总体数量特征 E结果比较准确 3.在全国人口普查当中( ) A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B女性是品质标志 C年龄是数量标志 D人口平均寿命是指标 E家庭也是调查总体 4.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连续性调查( ) A商店的商品库存量 B运输部门的旅客周转量 C企业职工的工资总 额 D学校年底在校人数 E人口普查 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仅受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也受各组次数多 少的影响,因此( ) A当较大的标志值出现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B当较小的标志值出现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C当较大的标志值出现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D当较小的标志值出现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E当不同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同时,次数对平均值的大小没有影响 6.相对指标( ) A由二个指标对比形成的 B常见计量单位是无名数 C是相对数 D计量单位是实物单位和价值单位 E 常州GDP是总量指标 8.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完全可以对换的有( )相对指标。 A计划完成 B结构 C比较 D比例 E强度 9.在抽样推断中,( ) A样本是随机的 B认识的样本只有一个 C全及指标是随机的 D全及总体是唯一的 E全及总体方差一般是已知的 10.在回归分析中,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必须是( ) 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均为随机变量 C对等关系的变量 D两个是随机变量或两个是确定变量 E不对等关系的变量 11.统计的涵义包括( ) A统计资料 B统计设计 C统计工作 D统计表 E统计学 12.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数量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差异性 E综合性 13.下列标志属于连续性标志有( ) A存款余额 B学生年龄 C商品库存量 D国民收入 E职工人数 14.在全国人口普查当中( ) A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B男性是品质标志 C年龄是数量标志 D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E全国人口数是质量指标 15.调查中的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 A第一手资料比较准确 B第二手资料具有成本低搜集方便的特点 C先 搜集第一手资料 D先搜集第二手资料 E先搜集第一手资料还是先搜集第二手资料视具体 情况确定 16.重点调查( ) A可用于经常性调查 B不能用于经常性调查 C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D不能用于一次性调查 E调查结果一般是可以从数量上对总体指标进行 推算 17.下面哪些数列可采用公式=/n计算其序时平均数(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 D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 E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18.一般平均指标是( ) A一个综合指标 B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 C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 D在同质总体内计算的 E不在同质总体内计算的 19.线性相关分析的特点有( ) A两个变量是不对等关系 B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相 关和负相关 D是否确定自变量不影响相关系数计算 E相关的两个变量必须都是随 机的 20.统计实践和统计学产生中( ) A统计实践和统计学几乎同时产生 B我国统计较早的是人口和土地 统计 C统计实践是统计学产生的基础 D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几乎同 时产生 E统计学可以推动统计实践的发展 21.统计调查的全面性( ) A需要调查全部总体单位 B取得全部总体单位 C全部调查人员参与性 D需要调查全部调查单位 E需要取得每个调查单位需要资料 22.统计分组( ) A目的性较强 B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 C分组标志包括不变标志与可 变标志 D一般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E对个体是一个“分”的过程 23.时点指标( ) A没有可加性 B是连续登记的结果 C与时点间隔没有关系 D有时具有可加性 E是非连续登记的结果 24.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 ) A钟形分布 B U形分布 C曲线形分布 D S形分布 E J形分布 25.与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一致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系数 E标准差系数 26.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来了解我国钢铁的基 本情况,这种调查(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调查 27.某地区如下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A人均收入水平 B人均消费水平 C人均年龄 D人均GDP E人均体重 28.在时间数列中( ) A时期数列是基本数列 B时期数列中时期长短一定要求相等 C时点数列 间隔尽可能相等 D时期数列中时期长短尽可能相等 E时点数列间隔一定要相等 29.在直线回归方程中( ) A在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B一个回归方程只能做一种推算 C回归方程一般取正值 D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E要求因变量是随 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 30.统计学( ) A是从实践中产生 B产生有400多年时间 C政治算术学派提出 D需要在统计实践中不断发展 E和统计实践产生时间相差不大 31.典型调查中的“解剖麻雀”调查( ) A是一次性调查 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 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 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 E可用直接观察法取得全部资料 3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 A在研究目的确定后是绝对的 B在研究目的确定后不是绝对的 C随着研 究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D不会随着研究目的变动而变动 E同研究目的的 关系不同 33.在统计指标中( ) A没有总量指标不可能计算相对指标 B没有总量指标是可计算平均指标 C由个体相对数是可以直接计算总体相对指标 D总量指标是认识总体的 基础 E两个指标对比形成了相对指标 34.统计调查( ) A取得的主要是原始资料 B最基本要求是全面性 C经济性是关键 D先取得第二手资料,再取得第一手资料 E一般先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35.时间数列中,( ) A时期数列中时期长度应一致 B时点数列时点间隔尽可能一致 C基本数列是总量指标数列 D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实用原 则 E以常州市为总体的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时间数列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36.标志变异指标( ) A全距计算最简单 B(x-x)=0 C平均差在两个总体间没有可比性 D标准差系数不受平均数的影响 E方差与平均差有直接关系 37.统计指数中( ) A平均指数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 B价格指数属于质量指标指数 C编制 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是可以选择的 D编制综合指标指数度量 因素固定时期是不可以选择的 E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存在从属关系 38.抽样推断中我们只观察一个样本总体,所以( ) A观察的样本总体是唯一的 B得到的样本指标是唯一的 C观察的样本总 体不是唯一的 D得到的样本指标是变量值 E得到的样本指标是变量 39.如果X和Y之间相关系数等于1,那么( ) A x与y是函数关系 B y的所有理论值同它的平均值一致 C x与y是函数 关系 D x与y是完全正相关 E x与y不完全相关关系 40.统计学产生中( ) A政治算术是“无名无实”学派 B国势学派首先提出统计学 C政治算 术作者是康令 D国势学派是“有实有名”学派 E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的是凯特勒 41.全国人口普查中( ) A普查属于连续性调查 B男性是品质标志 C全部女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年龄是变量 42.直接观察法( ) A结果准确 B调查中普遍采用 C存在局限性 D成本高 E典型调查中经 常使用 43.统计指标( ) A表现为文字和数字 B基本构成是名称和数值 C有时可以没有时间 D都有计量单位 E班级总人数是总量指标 44.统计分组( ) A对总体是“分” B对个体单位也是“分” C组内存在同质性 D组间有时存在同质性 E组内有事存在差异性 45.次数分布( ) A分组标志一般是不变标志 B包括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 C离散变量有时 也可以编制单项数列 D组中值存在假设性 E组距数列应是等距的 46.统计相对指标( ) A可比性是相对指标应用的基本原则 B是两个指标对比形成的 C结构、 比例相对指标存在互换关系 D分子分母一般可互换 E强度相对指标经 常带有“平均”的意义 47.平均指标( ) A反映总体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反映总体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 C反映 总体变量分布的集中或离中趋势 D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E反映总体变量 分布的集中和离中趋势 48.在抽样推断中( ) A全及总体方差有时是已知的 B一般以s的平方代替的平方 C推断的把 握程度与区间长度成正比关系 D抽样误差是随机变量 E由于样本指标的 随机性,全及指标也是随机的 49.直线相关分析中( ) A从回归分析考虑,计算相关系数需要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 B两变量只 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两变量可以是随机的 E相关 系数的绝对值是介于0-1之间的数 三判断 1.政治算术主要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 ) 2.统计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 ) 3.品质标志和质量标志一般都不能用文字表示。 ( ) 4.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 ( ) 5.根据单项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与实际存在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 ) 6.一个全及总体按抽样要求可能形成较多个样本总体。 ( ) 7.相关的两个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 ) 8.在相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值是不能相加的,而在平均数时间序 列中,各个指标值是可以相加的。 ( ) 9.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的意义是相同。 ( ) 10.次数分布数列就是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数列。 ( ) 11.国势学派被称为是“有名无实”学派。 ( ) 12.标志一般不用数值表示的,指标均用数值表示的。 ( ) 13.统计调查的任务是搜集总体的原始资料。 ( ) 14.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 次之。 ( ) 15.当各组的单位数相等时,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也相等, 所以权数的作用也就没了。 ( ) 16.最符合随机抽样原则的是简单随机抽样。 ( ) 17.正相关指的就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 ) 18.某厂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4年增长8%,1994年比1993年增长12%, 则19931995年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9.98% ( ) 19.如果销售价格指数不变,销售量指数上升,那么销售额指数的增长 率一定与销售量指数的增长率相同。 ( ) 20.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代表性误差都会产生。 ( ) 21.统计实践的产生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 ) 22.数量标志值是由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汇总而来的。 ( ) 2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 差。 ( ) 24.统计分组对总体是“分”,对总体单位是“合”。 ( ) 25.利用组中值计算算术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的标志值是均匀分布的, 计算结果是一个确定值。 ( ) 26.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抽样调查时有时违反了随机原则。 ( ) 27.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中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而在平均数时间序列 中,各个指标值是不可相加的。 ( ) 28.甲专业户人均收入比乙专业户高1/3,乙专业户比丙专业户又高1/3, 则甲专业户收入比丙专业户高7/9。 ( ) 29.某地区零售物价指数为115.8%,则用同样多的人民币比上年少购买 13.64%的商品。( ) 30.负相关指的是两个变量变化趋势相反,两个变量同时下降。 ( ) 31.政治算术一书的作者是威廉配第。 ( ) 32.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 ) 33.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转换关系。 ( ) 34.离散型变量可以编制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编制 组距数列。( ) 35.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因而,在总体中众数必定存 在,而且是唯一的。( ) 36.对于组距数列资料,可用组中值作为本组的标志值,最终计算的算 术平均数会与实际的平均数应存在一些偏差。 ( ) 37.登记性误差存在于全面调查中,非全面调查中存在的是代表性误 差。 ( ) 38.抽样平均误差就是全及总体指标的标准差。 ( ) 39.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是并列存在的计算总指数方法。 ( ) 40.当回归系数大于零时,则正相关,当回归系数小于零时,则负相 关。 ( ) 41.数理统计学派主要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 ) 42.被称为“有名无实”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 ( ) 43.变量与变量值的主要区别是变量不能相加平均,而变量值可以相加 平均。 ( ) 44.重点调查的结果,不仅可以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能用于说 明总体的全貌。( ) 45.按分组标志在性质上的差别,统计分组可分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 组。 ( ) 46.由单项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与实际存在的平均数没有偏差。 ( ) 47.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 ) 48.对于同一变量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与标准差,二者一般相等。 ( ) 49.综合指数是编制总指数基本方法,平均指数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 的。 ( ) 50.回归估计时,要求自变量不是随机的,是给定的数值。 ( ) 四.填空题 1.统计的涵义有、 2.统计标志按变异情况可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其连续性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确定统计调查项目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原则 5.统计分组按分组采用的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分组和 分组 6.变量数列的表示方法有法和法 7.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量和总量 8.将全部总体分为若干群,每次抽取一群作为一个抽样单位称为 抽样 9.按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时间数列可分为数列、数列 和平均数数列 10.统计指数按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指数和指 数 11.统计实践产生时间距今大约有 12.统计标志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标志和标志 13.统计指标有指标和指标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1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指标和指 标 15.统计调查表有表和表两者形式 16.按统计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分组和按 分组 17. 和成为位置平均数 18.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大致可分为关系和关系两者类 型 19.概率抽样是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推断 总体的 20.统计指数按其常用计算总指数的方法不同分为指数和 指数 21.政治算术学派创始人是 22.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有、 23.统计调查按调查范围可分为调查和调查 24.统计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称为数列 25.总量指标计量单位有单位、单位和单位 26.相对指标数值两种表现形式是数和数 27.数值平均数包括、和三种平均数 28.抽样推断中当n时称大样本 29.统计指数具有性质为性、性和性 30.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编制、绘制和计算相关系数来测 定 31.统计实践在我国产生较早的是关于统计和统计 32.统计指标具体包括六个构成要素,即、 、和 33.统计调查的要求是、 34.统计分组中简单分组是指 35.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总量和总 量 36.相对指标常见的数值表现形式是数 37.算术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 38.常见抽样组织形式有、和 39.统计指数按其反映范围不同可分为指数和指数 40.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关系,一是 关系 41.在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已开始对居民和的 统计 42.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称为 43.负责提供调查单位资料的单位称为 44.统计分组按复合分组形成的分组体系称为 45.常见的六种相对指标是、 、和 46.位置平均数是指和 47.当n无限趋向N时,抽样误差趋向于 48.反映平均数动态变动的指数称为 49.时间数列中最基本的数列是数列 五.简述题 1.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3.简述总量指标的主要分类和基本作用 4.简述一般平均数与动态平均数的异同点 5.简述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6.简述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7.简述确定调查项目注意问题 8.简述统计分组的作用 9.简述正确运用相对指标有原则 六.计算题 1.某产品资料如下: 等级单价(元/斤)收购量(斤)收购额(元) 一级品1.2020002400 二级品1.0530003150 三级品0.0940003600 要求:计算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1)加权算术平均数;(2)加权调 和平均数 2.某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88-1989年平均每年递增15%, 1990-1992年平均每年递增12%,1993-1997年平均每年递增9%,试计 算: (1)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这十年间的总发展速度及平均增长速度 (2)若199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500亿元,以后每年增长8%,到2006 年可达到多少亿元 3.某地区下半年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表中劳动生产率=总产值/月初 人工数) 月份6789101112 月末工人数(人)460 470 480 480 490 480 450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55.55.65.865.96 要求:计算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和下半年工人劳动生产率 4.某企业历年来的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年份1998 1999200020012002 工业总产值(万元) 667732757779819 累计增长量 6590112 逐期增长量 65252240 定基发展速度% 109.75 113.49 116.79 环比发展速度% 109.75 103.42 102.91 105.13 要求:(1)填出表中所缺数据 (2)计算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发展速度 5.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00件,其中废品8件,当概率为 0.9545时,推断该批产品合格率可能范围 6.若机床使用年限和维修费用有关,有如下资料: 机床使用年限(年) 223455 维修费用(元)40 54 52 64 60 80 要求:(1)计算线性相关系数 (2)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7.某企业下半年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表中劳动生产率=总产值/月末 工人数) 月份6789101112 月末工人数(人)460 470 480 480 490 480 450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55.55.65.865.96 要求:计算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和下半年工人月劳动生产率 8.某地有八家银行,从它们所有的全体职工中随机动性抽取600人进行 调查,得知其中的486人在银行里有个人储蓄存款,存款金额平均每人 3400元,标准差500元,试以95.45%的可靠性推断:(1)全体职工中有 储蓄存款者所占比例的区间范围 (2)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区间范围 9.某厂产品产量及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产量出产价格(千元) 基期 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千吨65110100 乙千台10125060 丙千件40412020 要求:编制产量和出厂家和指数,并分析总产值绝对变动的原因 10.下面是一个企业的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资料: 广告费(百元) 6 4 8 2 5 销售额(千元) 5 4 7 3 6 要求:(1)建立销售额与广告费简单线性回归方程 (2)估计当广告费为 7百元时,销售额的95%的预测区间 11.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表: 品种 价格(元/千克) 销售额(万元) A市场B市场 甲0.3075.037.5 乙0.3240.080.0 丙0.3645.045.0 要求: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12.某企业元月份产值及每日在册工人数资料如下: 总产值(万元) 每日在册工人数 1-15日 16-21日 22-31日 31500230212245 要求计算该企业元月份的月劳动生产率 13.某企业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资料如下: 商品 计量单位 销售量销售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基期报告期 A公斤1215120130 B公斤1520100110 C公斤56320350 要求:(1)计算销售量和销售价格指数;(2)分析销售额绝对变动值 及影响因素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