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政治制度史试卷(样卷)(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教学中心: 专业层次: 学 号: 姓 名: 座号: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 五 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开卷;2.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随答题纸一并交回。 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一、判断正误(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 ”,错误的 划“ ”,每题1分,共15题)1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表现。( )2. 政治制度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通过法律来反映和确认并受到法律的强制力保护。( )3. 君主专制制度必然导致社会控制的严密化和文化专制主义。( )4. 先秦时期,这是奴隶制生产方式和奴隶制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 5. 中国奴隶社会的起点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 )6. “三公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 ) 7. 宰相制度在中国推行了一千多年,最后在明朝初期被废除。(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8. 汉朝建立后,采取是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行政系统,即官职上采取政务与事务合一制。( )9. “安史之乱”后,唐代地方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式形成道、州(府)、县三级制。( )10. 察举制发端于汉文帝时期,而正式形成于汉武帝时期,并成为两汉的基本选官制度。( )11. “特奏名”又称为“恩科”,是宋代所推行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科举制度,即对那些屡考不中、多次落第的考生所采取的恩赐科举及第的方法。( )12. 在中国倡行千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最终在清朝同治年间废止。( )13. 隋朝的“六条问事”监察法规,与汉代的六条问事不同。( )14.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出现了独立的行政法规。( )15. 北宋初年,军队和军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构成了宋代军制上的所谓“祖宗家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发展变化,总是围绕着(B )这根主轴来运动的。 A、宗族 B、君主 C、人民 D、政权2.地下出土的文物资料和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是( D )首创的。 A.梁启超 B.王国维C.康有为 D.谭嗣同 3.西周官职中的“太保”属于( A )。 A.政务官 B.事务官 C.内务官 D.顾问官4.中国奴隶社会的内部阶段划分可以分为( A )时期。 A.四个 B.三个 C.五个 D.二个5(A )创建军机处,乃是中国古代官制史的一大发展,论者多给予较高的评价。 A、顺治 B、康熙 C、乾隆 D、雍正6北宋“二府三司”的辅政体制中,掌管军国机务的是(C )。 A、宰相府 B、翰林院 C、枢密院 D、三司7.三公九卿制形成于(D ),确立于秦汉时期。 A、西周 B、商 C、春秋 D、战国8. 元代(D )是全国最高的宗教和民族事务机关。 A、枢密院 B、宣徽院 C、御史台 D、宣政院(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9汉代二级行政区划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称为(C )。 A、县B、道 C、邑 D、国10、明代朱元璋宣布废除行省制度,省一级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三司分管(C )。 A、司法、军事、行政 B、军事、行政、司法 C、行政、司法、军事 D、行政、军事、司法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取士制度是(A )。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选贡士制 D、科举制12唐代贡举众多科目中,( A )两科最受重视。 A、进士和明经 B、秀才和进士 C、明经和明法 D、秀才和明经13. 明清科举制中,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在八月中旬举行,又称为“秋闱“的是(C )。 A、乡试 B、童试 C、会试 D、殿试14. 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A )和征辟制。 A、察举制 B、门荫制 C、征召制 D、军功入仕15. 我国以御史执掌的纠举弹劾,以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于(A )。 A、西周 B、春秋 C、秦 D、战国16. 元代提高了御史台的地位,其长官御史大夫骤升为(A ),而且例由皇太子或贵戚兼任,不轻易授人。 A、正一品 B、从一品 C、正二品 D、从二品17. 中国监察制度史上第一部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单行监察法规钦台规是在( A )朝制定的。 A.清 B.汉 C.元 D.宋18战国初年,李悝编定(A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法典著作。 A、法经 B、六律 C、法律答问 D、封诊式19汉代,( C )为中央最高法官,位列九卿。 A大理 B尚书台 C廷尉 D御史大夫 20. 元代,地方各级机构中的司法权掌握在( C )的手中。A.御史台 B.刑部 C.达鲁花赤 D.宗政府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 御史大夫: 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 。职务类似后来的尚书令,此为汉初之情况。通常谓御史职掌监察,然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成帝绥和元年(前8),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2. 三公九卿: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长)、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查),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查),东汉为司马、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但均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3. 军机处(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中国清代始为秉承皇帝意旨办理军机事务,后扩及所有机要政事的中枢机构。雍正十年改为军机处。军机大臣的职掌可综合为 6个方面:负责皇帝下达谕旨的撰拟和参与官员上报之奏报文书的处理。凡国家之施政方略、军事谋略以及官员的重要陈奏意见,皇帝批交军机大臣议,提出处理意见,奏报皇帝裁夺。某些重大案件,皇帝专交军机大臣审理定拟,或会同三法司审拟。文武官员的补放,均由军机大臣开列应补人员名单,呈皇帝择用。遇科考,亦由军机大臣开列主考、总裁官名单及考试题目,请皇帝选用。军机大臣常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军机大臣可奉皇帝之命,以“钦差”的身分,往各地检查或处理政务宣统三年(1911)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责任内阁”时废止。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成为清代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全国行政之总汇,赞襄皇帝对国家大政方略的决策。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 古代监察行政体制有什么特点?答:第一,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成为掌握在封建皇帝手中的制约行政、司法、军事等部门及其官吏的独立力量。第二,监察权限愈益向皇帝集中。第三,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第四,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2. 荫袭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弊端。答:3. 简述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答: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唐代的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掌管官吏的考核任免、户口和赋税、礼仪制度、军政、法律、刑狱、水陆工程等。各部长官为尚书。三省分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至宋代,另使枢密院掌管部分军权,以牵制武将、分散相权;另设三司掌财政,宰相理行政。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至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中书省设左右丞相。五、论述题(9分)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答: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一)积极影响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全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使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2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明清的张居正、林则徐等等。在这些人才中,大多都意气风发,抱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较有才能的人士,尤其是将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充实到统治队伍中,它不仅提高了封建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还为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新陈代谢,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 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传统人事选拔方式上的不足,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较大的社会范围中开辟了一条入仕途径,在社会上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观念。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封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唐宋明清各个朝代,凡国事隆盛、吏治比较清平的时期,都是科举考试制度与官吏队伍建设结合得比较好的时期。 4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由于科举考试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获取功名的机会,一方面大大激发了中下层阶级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后,随着时势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学校,而学校主要为培养应试士子而设立,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的人才。“为应科举而兴学重教”,在当时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如北宋时期就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即:公元1044年范仲淹普建州县学;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公元1102-1106年蔡京增加太学名额,实行毕业授官。 5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记载,早在唐中宗时期,日本建立了模仿唐代制度的考试选官制度。16世纪以后,我国的考试制度愈来愈受到世界的瞩目。孙中山先生在考察欧美各国考试制度后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胡适说:“我在国外的时候,时常感觉到,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公开的客观的文官考试制度。没有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能够像我们这样久远,严密与公开。”“反观西洋国家实行文官考试制度,至多不上二三百年,而且都是受了中国的影响的。”到1 9世纪中叶,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已为欧洲知识界普遍知晓,朝鲜和越南也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毋庸置疑,科举制度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二)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在其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不能不产生消极的影响。 2考试形式 科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造林管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兽医防治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热力运行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地图绘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管道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检验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客房服务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动物检疫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广播电视天线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无损探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金色的鱼钩》学生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福建省港口市场规模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不干胶标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离婚协议书正规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五牌一图(完整版)
- 二年级下册音乐《每天》教案
- 音乐美学.课件
- 心肺复苏说课比赛课件模板(一等奖)
- 健康体检证明
- 激光跟踪仪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