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_第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_第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_第4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4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旋转与平移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 车。 、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2 / 34 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 )说一说: 、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页的第题。 教学随笔: 第课时 3 / 34 教学目标: 、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页的做一做): 、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处向下平移到,方法同上。重点了 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处向左平移到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页的试一试。 4 / 34 、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 、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一练: 课本第页的练一练。 第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 第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第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 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 教学随笔: 二、除法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5 / 34 算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并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出示课本第页的题。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 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师提问: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 ()学生列出算式后尝试解答。 ()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学习口算方法。如,把个十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十,即 ;也可以这样想,因为 ,所以 。 ()师提出: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 ()师生先讨论: 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吗?然后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 “ ” 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议一议: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呢?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过的 “ 单 价 数量总价 ” 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可以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 6 / 34 四、练一练: 第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计算。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 第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验算的情况。 第题: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的教育。 教学随笔: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出示课本页的题。 ()把块月饼装盒,每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7 / 34 子? 鼓励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试着算一算。 交流计算的结果。根据学生试算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使学生理解剩下的块月饼也需要一个盒子,所以块月饼,每块 装一盒,需要个盒子。 师:怎样验算计算的对不对? 让同桌讨论,试着验算,然后交流,使学生知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先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如果每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2、试一试: 如果把上面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老人,每人块,那么够分给多少位老人呢?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在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 “ 余下的块 ” 不够分给一位老人,所以只能分给位老人。 三、练一练: 第题:让学生看懂图意再解答。 第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注意了 解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四、作业:课本页练一练第题。 教学随笔: 第课时 8 / 34 教学目标: 、结合放气球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在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会学习的方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出示课本页的题。 某 地小朋友在六一儿童节举办 “ 放飞我们的理想 ” 活动,一共有个气球。一次放完这些气球,需要多少位小朋友? ()让学生试做。 ()交流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在交流的过程中着重使学生明确,被除数百位上的除以够商,所以,商的百位上写。 (位) 9 / 34 ) 、试一试: “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 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时 逐步养成 “ 先估算,再计算 ” 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判断的方法。 三、练一练: 第题:先解决书中小朋友的问题,再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 第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验。 第题:首先让学生了解体中的信息,再提问题。 教学随笔: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0 / 34 、结合分课外读物问题,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的除法的计算。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有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和信心。 教 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的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出示页的题。 、让学生列式,先估计一下商是几位数。 、让学生试算。 、根据学生试算情况给予帮助指导,使学生理解被除数十位上的个十除以,不够商个十,就要在十位上商。 108(本 ) ) 11 / 34 三、试一试: 先让学生试算,交流时,重 点帮助学生理解 ,被除数十位上的除以,要商的道理。 四、练一练:课本页的练一练。 五、数学冲浪: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教学随笔: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王老师资助学生的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 3、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 “ 爱心 ” 的温暖,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位 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12 / 34 一、谈话引入。 师生谈话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自己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幸福,同时,知道有许多人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奉献着爱心。 二、新授: 1、出示课本 16页的题。 已退休的王老师每学期拿出 720 元钱,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平均寄给 3 位学生。王老师给每名学生寄多少钱? 2、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 3、让学生先估计一下,然后试着用竖式计算。 4、交流算法。重点交流:商个位上的 0 不写可以吗?使学生理解商的个位上写 0 的道理。 240 3)720 6 12 12 0 三、试一试: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先让学生试做,再交流。 四、练一练: 第 1 题:变式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13 / 34 第 2、 3 题:学生独立完成。 五、问题讨论: 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可以同桌讨论共同完成。提示学生,可以画图思考。 教学随笔: 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旅游团住宿问题,经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 3、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 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去旅游过吗?在旅游过程中,经常遇到住宿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帮导游叔叔安排一下住宿。 二、新授: 1、出示课本 18页的情境图。 14 / 34 2、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小组合作,设计住宿方案。 4、全班交流,让各组派出代表发言,说说小组讨论、制定方案的过程以及制定的方案。 5、议一议:如果你是导游 ,你会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只要能说出选择的理由,且合理,就可以。 三、练一练: 第 1 题:师生共同观察情境图,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方案,只要说的有理,就给与肯定。 第 2 题: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和交流个性化算法的空间。 教学随笔: 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气球装饰方案问题,经历观察、探索规律、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15 / 34 好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难点:能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课本 22页的方案一。 ( 1)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红、黄气球的排列规律。 四个一组,两红两黄。 ( 2)提问:照上面的顺序挂下去,第 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第 25个呢? 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 3)全班交流。 生 1:一个一个的画,得出第 16 个是黄色的,第 25是红色的。 生 2:用字母 A 表示红色的,用字母 B 表示黄色的,然后画下去得到第 16个是黄色的,第 25 是红色的。 生 3:每组有 4 个,两红两黄, 16里面有几个 4 就能挂几组。164=4 ,所以正好挂 4 组,第 16 个就是黄色的。 254=61 ,余数是 1,第 7 组的第 1 个是红色的。 2、提出方案二。 引导学生仿照方案一的方法,小组合作得出结果。交流时,16 / 34 重点了解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 三、自己设计方案。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四、计算挂气球的个数。 出示课本 23页的最后一题。 1、让学生自己解答第一个问题,然后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明白 30003=100 。 2、引导学生按照方案一计算所需 气球个数,重点让学生讲情算理。 3、让学生独立计算方案二所需的气球个数。全班交流。 教学随笔: 三时间 第 1 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 24 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 24 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 24时计时法,会运用 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17 / 34 时刻。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 教学过程: 生活 导入: 介绍普通计时法(出示钟表)。 师: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再干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午 8: 00 下午 8: 00 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 8 时,一个是上午 8 时,一个是下午8 时,这种计时方法是普通计时法。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 a: 17时 30 分动画城开始播放。 b: 17时 30分就是下午 5 时 30分。 c:晚上 7 时新闻联播开始播放。 d: 00: 30半边天开始。 师:这些节目预报表中用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吗?这里用的是一种新的计时法 24时 计时法(板书)。 介绍 24时计时法 钟面上只显示 12 时,所以同一时间在一天内显示上午和下午 2 次,常引起误会,因此邮局、交通、机场等部门计时时,18 / 34 都采用从 0 时到 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 24时计时法。 合作探究 24时计时法: 观察钟面: 12时(夜里) 说明:晚上的 12 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 0 时。 24时计时法就是从 0 时计时了。 观察第二个钟面:转动到中午 12 时 说说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一天没有结束。 继续转动到 12 时 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 得出:时针在钟面上转 2 圈,就是一天,一昼夜有 24小时。 用 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师小结:用 24 时计时法时,从夜里 12 时到中午 12 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从中午的 12时到夜里的 12时,时针所指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 12小时。 如:下午 2: 30 用 24时计时法表示为 14: 30或 14时 30分。 练习:练一练的 1、 2、 3。 教学随笔: 第 2 课时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目标: 19 / 34 知道 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会解答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 激发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普通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转化的规律,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 “ 神五 ” 图片及兔博士网站。 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 15日 9: 00 发射升空, 16日 6: 23安全返回。 你想不想知道: “ 神舟五号 ” 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多长时间?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教法: 15日 9: 0015 日 24: 00 16日 00: 0016 日 6: 23 24时 9 时 =15小时 15小时 +6时 23分 =21 时 23分 答:飞行了 21 时 23分。 巩固练习: (一)出示列车时刻表,想想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 1) T1次列车从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开车时间是下午 5 时。 20 / 34 ( 2) T2次列车从长沙开回北京西的开车时间是下午 4: 36。 (二)区分时间和时刻 出示:北京故宫开放时间:上午 8: 00 下午 5: 00 回答:( 1)故宫什么时刻开门?什么时刻关门的? ( 2)故宫一天的开放时间是什么? 总结:时间是一个过程,时刻是一个具体时间。 ( 3)红红爸爸从北京到长沙出差,乘 T1次列车在路上要用多长时间? 北京西长 沙(隔天) 17: 008: 38 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 17: 0024 : 00( 0 时) 8 : 38 24时 17时 =7时 7 时 +8时 38分 =15时 38分 ( 4)你还能根据列车时刻表提出哪些问题? 练习: 出示电视节目时间表,自己提问题并解答。 7: 30金色年华 9: 00动画城 13: 00儿童英语 19: 30阳光剧院 一场乒乓球赛 14: 25开始,经过 1 时 15分结束,这场比赛是时么时候结束的? 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21 / 34 一场电影长 90 分,电影结束时间是 20: 50,这场电影什么时间开 始播放的?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经过时间 4、 6;00经过 2 时()经过() 10: 40经过 1 时 15分() 教学随笔: 第 3 课时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经验,经历认识年、月、日的过程。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和润年。 体验年、月、日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的判断。 教学过程: 示生活经验图,说说下面每件事需要经过多长时间? 1、跑完 100米需要()。 2、打一场篮球比 赛需要()。 3、中央电视台演播春节联欢晚会需要()。 4、从开学到国庆节()。 5、从你上小学到现在()。 22 / 34 新授: 1、通过生活经验,使学生知道: 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2、出示 XX、 XX年的年历及知识窗。 (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A、一年有 12个月。 B、平年有 365 天,润年有 366天。 c、 XX年 2 月份是 29天, XX年 2 月份是 28天。 D、有的月是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腊)大月 有的月是 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 (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 公历年份不是整百的年份:用年份除以 4,如果刚好整除,没有余数,这一年就是闰年,闰年有 366天;如果除完后有余数,这一年就是平年。平年有 365天。 公历年份是整百年份的:是整百的年份,必须除以 400,如果没有余数,这一年就是闰年;有余数,这一年就是平年。 ( 3)借助顺口溜识记每月的天数: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3 / 34 19961900XXXX1800 XX年的上半年有多少天? 计算每年的七、八、九三 个月一共是多少天? 填空: ( 1)一年有()个月。 ( 2)一年有()天或()天。 ( 3)一年有()月()月()之分。 ( 4)一个月可能有()天。 ( 5)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 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作业: 课本 32页的练一练。 教学随笔: 第 4 课时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计算有关年、月、日经过时间的过程。 2、能计算现实生活中年、月、日的经过时间。 3、进一步感受年、月、日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 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计算现实生活中年月日的经过时间。 24 / 34 教学过程: 生活引入: 出示 XX年年历,观察全年有多少天? 新授: 从今天算起,到六一儿童节还有多少天? 从现在算起,到明年元旦还有多长时间?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师总结: 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 开始时间 +1天 要求经过时间,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月减月,日减日,如果日减日不够减,向月借 1 当 30 或 31,要看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算出结果后还要加上 1 天。如: 5 月 10日到 6月 3 日经过了多少天? 6 月 3 日 5 月 10日 +1 =5月 33日 5 月 10日 +1 =24天 从今年的年历中,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 巩固练习: 课本 33页的练一练 1、 2、 3 题。 10月 5 日到 11 月 8 日共有()天。 10月 20日到 11 月 16日共有()天。 教学随笔: 25 / 34 第 5 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经历制定、交流、评价参观科技展览计划的全过程。 能结合实际情况,学会制定合理可行的做事计划,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去。 3、进一步感受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养成做事有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合理制定做事计划和安排时间。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班委会决定,周末全班同学一起去参观科技展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新授: 出示科技馆开馆时间及参观各展室所需时间。 上午 8: 00 12: 00 开馆时间 下午 14: 00 17: 30 分小组讨论,制定一个参观计划,并把具体时间安排填在表中。 出发时间到科技馆时间 参观内容参观起止时间 26 / 34 返回时间回到学校时间 各组交流制定的计划。 巩固练习: 课本 35页的练一练。 教学随笔: 第四单元乘法 本单元的 “ 乘法 ” 主要学习两位数乘 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多位数的加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包括四个知识模块: “ 乘法 ” 、 “ 估算 ” 、 “ 连乘 ” 、 “ 解决问题 ” 。单元最后安排了 “ 探索乐园 ” ,通过计算、观察,探索一些特殊乘法的运算规律。 单元教育目标: 1 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 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3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4 在解决问题和探索乘法运算规律的过程中,能进行 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7 / 34 第一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 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了? 学生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观察到左边有两盒彩 铅、右边有十盒彩铅,每盒里有彩铅 24枝。 学生可提出问题如: 1.两盒彩铅有多少枝? 盒彩铅有多少枝? 盒有多少枝? 二、自主探索 重点解决第三个问题: 12盒有多少枝彩铅?怎样算? 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28 / 34 有会用竖式计算的吗? 1、 2012=240 (枝) 412=48 (枝) 240+48=288(枝) 2、 242=48 (枝) 2410=240 (枝) 48+240=288(枝) 3、竖式等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总结一下你 们小组一共有几种方法。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重点交流竖式(讲清积的定位) ( 1)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 3) .你能介绍一下竖式的书写格式吗?(学生不会老师讲解) 四、实践与应用 1.用竖式计算 341225114322321324213221 2.解决问题 一个会议室有 23排座椅,每排有 22个座位。召开 500人的会议,座位够吗? 29 / 34 3.一只杜鹃平均每天能吃掉 14只松毛虫。算一算:它 21天能吃掉多少只松毛虫? 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 )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 40 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据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 4 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 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 教师谈话引入,学生感受水资源的重要,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 出示问题: 30 / 34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每天要白白流掉 12 千克水。照这样算,这 2 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试做,先讨论两个月是多少天? ( 1) 1231=372 (千克) 1230=360 (千克) 372 360 732(千克) ( 2) 31 30 61(天) 1261=732 (千克) 答: 2 个月要浪费 732千克水。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在讲解时,应重点强调进位乘竖式的计算方法。 ( 1)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 3) .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 四、实践与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