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课时作业(七)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课时作业(七)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2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课时作业(七)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3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课时作业(七)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4页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课时作业(七)遗传的分子基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七)遗传的分子基础 全员必做题12018河南省南阳高三试题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C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答案】A22018河南省新乡高三试题下列有关生物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与翻译相比,遗传信息转录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C分子水平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解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即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项正确;遗传信息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故有TA的配对,而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其上碱基和tRNA上的碱基配对,所以没有TA配对,B项正确;分子水平上遗传信息的传递有DNA、R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而基因的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C项错误;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表示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而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因此该过程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D项正确。【答案】C32018河北枣强中学高三试题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含有单链RNA)引起的,经蚊类媒介或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下列关于裂谷热病毒和蚊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蚊类的遗传物质与裂谷热病毒的遗传物质相比,特有的物质是胸腺嘧啶和核糖B蚊类的细胞能为裂谷热病毒的繁殖提供模板、原料和能量等C裂谷热病毒和蚊类的遗传物质在复制时所需要的酶有差异D裂谷热病毒和蚊类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解析】蚊类的遗传物质是DNA,裂谷热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中特有的成分是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A错误;蚊类的细胞能为裂谷热病毒的繁殖提供原料和能量等,模板来自裂谷热病毒,B错误;裂谷热病毒在复制时需要RNA聚合酶,而蚊类的遗传物质在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所以二者有差异,C正确;裂谷热病毒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答案】C42018广东湛江二一模nuc1基因普遍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分解,进而导致细胞死亡。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nuc1基因的表达可导致细胞凋亡B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有的细胞的nuc1基因均不表达C癌细胞分裂快,其内不可能存在nuc1基因Dnuc1基因的一条链中A与T一定相等【解析】由题意知,nuc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分解,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即细胞死亡是由nuc1基因控制的,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细胞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nuc1基因会表达,B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癌细胞内含有nuc1基因,只是该基因不表达,C错误;基因中两条链上的碱基AT,单链中A不一定与T相等,D错误。【答案】A52018陕西省民族学院附中高三检测如图1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图2表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A若图1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图2中过程发生差错C图2中和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D图2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解析】若图1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不同,X1是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序列,b1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序列,A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图1中基因突变导致的,B错误;图2中和过程分别是转录和翻译,其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C正确;图2中的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图2中的表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答案】C6经典高考卷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酸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性内切酶D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解析】若X是DNA,Y是RNA,则Z是RNA聚合酶,A错;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核糖核苷酸,B错;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逆转录酶,C错;若X是mRNA,Y是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即蛋白质(或多肽),则Z是氨基酸,D正确。【答案】D72018江苏三校高三联考生物试题如图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数字代表相关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细胞核内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三种RNA,其中是_,是_。(2)当人体受到病原体入侵后,刺激人体有关细胞内的抗体基因转录形成,形成后通过_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控制合成抗体蛋白,_上携带的密码子通过与上的_进行互补配对从而准确翻译,该翻译过程中除了图中所示的物质外,还需要_(至少写两种)。(3)若形成的DNA区段有100个碱基对,则可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上最多含有氨基酸_个。(不考虑终止密码子)(4)如果上的碱基序列为AUUGCC,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片段中的相应模板的碱基序列为_。【解析】(1)图中是信使RNA(或mRNA),是核糖体RNA(或rRNA)。(2)当人体受到病原体入侵后,刺激人体有关细胞内的抗体基因转录形成mRNA,mRNA形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控制合成抗体蛋白,mRNA上携带的密码子通过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从而准确翻译;翻译过程还需要酶的催化和ATP供能。(3)若形成的DNA区段有100个碱基对,根据DNA中的碱基数:m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可知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上最多含有氨基酸100333个。(4)如果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AUUGC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片段中的相应模板的碱基序列为TAACGG。【答案】(1)mRNA核糖体RNA(或rRNA)(2)核孔mRNA反密码子ATP、酶(3)33(4)TAACGG82018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发生的主要时期是_和_。(2)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消耗的有机物是_,链形成后通过_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3)已知过程的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0%、20%,则与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4)图中y是某种tRNA,它由_(三个或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其中CAA称为_,一种y可以转运_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_种氨基酸组成。【解析】(1)过程表示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2)过程表示转录,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中也能发生转录,转录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需要消耗能量,合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3)链为mRNA,已知mRNA中GU54%,其中G30%,则U24%,模板链中CmRNA中的G30%,AmRNA中U24%,已知模板链中G20%,则模板链中T130%24%20%26%,即模板链中AT占该链碱基的5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中AT占双链碱基的比例也是50%,所以AT25%。(4)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其上的三个碱基称为一个反密码子。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所以则该蛋白质最多由2600/6200个氨基酸,但最多只有20种氨基酸组成。【答案】(1)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2)细胞核、线粒体ATP、核糖核苷酸核孔(3)25% (4)多个反密码子一20重点选做题12018贵州铜仁一中高三试题2017年7月,科学家们揭开了关于染色质中DNA的世纪之谜,首次在人类活细胞的细胞核中实现了3D基因组成像。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改写DNA结构的教科书模型。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互补链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性B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解析】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互补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正确;不同的DNA分子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不同,而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存在差异,所以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1:2,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答案】C22018湖北华中师范大学附中高三试题研究人员将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管中出现的两种条带分别对应下图中的两个峰,则大肠杆菌的细胞周期为()A4 hB6 hC8 h D12 h【解析】将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DNA变性离心后,得到14NDNA占1/8,15NDNA占7/8,则子代DNA共8条,繁殖了3代,细胞周期为24/38,C正确。【答案】C3.2018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三试题右图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1、2一般发生于RNA病毒的体内B过程1、3、5一般发生于肿瘤病毒的体内C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解析】过程1、2一般发生于被RNA病毒入侵的宿主体内,A错误;过程1、3、5一般发生于细胞内,B错误;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C正确;过程15可以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D错误。【答案】C4经典高考卷下列关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等于DNA的数目B有丝分裂有利于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D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解析】正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在细胞分裂时,由于DNA复制,一条染色体含两个DNA,A错。体细胞有丝分裂生成的子细胞含有一套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和DNA,保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B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有的DNA片段不是基因,故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C错。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可能决定多种性状,一种性状也可能由多个基因决定,D错。【答案】B52017海南卷,24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解析】由于双链DNA碱基A数目等于T数目,G数目等于C数目,故(AC)/(GT)为恒值1,A错。A和T碱基对含2个氢键,C和G碱基对含3个氢键,故(AT)/(GC)中,(GC)数目越多,氢键数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错。(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等,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错。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是双链DNA,(AC)/(GT)1,D正确。【答案】D62017海南卷,2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BHIV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的模板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解析】一种氨基酸由一种至多种密码子决定,A错。HIV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可以逆转录生成DNA,B正确。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生成RNA和翻译合成蛋白质,C错。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互补的RNA,但转录是以基因一条链为模板的,D错。【答案】B7经典高考卷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B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C向导RN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D若链剪切位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解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由图示可见,单链向导RNA中含有双链区,双链区的碱基配对遵循碱基配对原则;逆转录酶催化合成的产物不是RNA而是DNA;若链剪切位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目标DNA中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是AGGTCTTAG故向导RNA中的识别序列是UCCAGAAUC。【答案】C8重庆卷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解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则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正确;表现型通过蛋白质表现,故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正确;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故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两条单链中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答案】D92018江苏卷改编在体外用14C标记半胱氨酸tRNA复合物中的半胱氨酸(Cys),得到*CystRNACys,再用无机催化剂镍将其中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Ala),得到*AlatRNACys(见下图,tRNA不变)。如果该*AlatRNACys参与翻译过程,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个mRNA分子上不能同时合成多条被14C标记的多肽链B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由tRNA上结合的氨基酸决定C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Cys的位置会被替换为14C标记的AlaD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Ala的位置会被替换为14C标记的Cys【解析】多聚核糖体是指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被14C标记的多肽链,A错误;反密码子与密码子按碱基互补原则进行配对,与tRNA携带的氨基酸无关,B错误;由于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由Cys替换成Ala,则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Cys的位置会被替换成Ala,C正确;该tRNA本应运输Cys,则Ala的位置不会替换为Cys,D错误。【答案】C10下图表示果蝇胚胎胚轴中5种蛋白质的浓度分布。已知A蛋白和B蛋白都能激活Q基因的表达,C蛋白和D蛋白都能抑制Q基因的表达。科研小组检测果蝇胚胎中的这四种蛋白,发现甲、乙、丙、丁四个变异胚胎各缺少其中一种蛋白,分别是A蛋白、B蛋白、C蛋白、D蛋白(尚未检测Q蛋白及其他物质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A蛋白和B蛋白激活Q基因表达的时期和机理都相同B乙胚胎中B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少C丁胚胎的前轴和中轴的细胞中Q蛋白浓度较高D若变异胚胎是基因突变所致,则突变发生在起始密码处【解析】据图分析可知,Q蛋白只在3时期含量最多,且Q蛋白含量最多时,A蛋白含量较多,而B蛋白含量较少,说明A蛋白和B蛋白激活Q基因表达的时期相同,但机理不同;乙胚胎中缺少B蛋白,说明乙胚胎中B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少;Q蛋白在3时期含量最多,说明Q基因主要在3时期表达,所以胚胎的前轴和中轴的细胞中Q蛋白浓度应该较少;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起始密码在mRNA上。【答案】B11microRNA(miRNA)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大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短RNA分子,其虽然在细胞内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发挥作用,却影响了从发育到生理机能再到应激反应的大部分生物学过程。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遗传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发现了miRNA对靶基因的抑制位置。如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相应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_(填序号)。(2)图乙对应图甲中的过程_(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RNA分子主要是_。RNA适于用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