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中国古代手工业和社会生活_第1页
专题17  中国古代手工业和社会生活_第2页
专题17  中国古代手工业和社会生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专题 17 中国古代手工业和社会生活 莲山课 件 k 专题 17 中国古代手工业和社会生活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手工业出现世代传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以及封建文化、自我封闭、官府干涉和控制,其影响在于,有利于手工艺继承,保证了工艺水平,从长远来看,妨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矿冶: 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并达到很高水平。商朝青铜铸造生产规模大,西周青铜铸造产品趋向生活化。 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的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二千多年;青铜铸造中金银错 技术和雕铸艺术,使青铜器皿更为精致美观,如河南新郑出土的春秋莲鹤方壶。 魏晋南北朝时期,百炼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又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北魏的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 隋唐已经掌握了切割、抛光、焊接技术。 明广东佛山冶铁规模很大。 2纺织: 长沙马王堆素纱禅衣是丝织品中的精品。 曹魏丝织业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锦遐迩闻名,远销吴、魏。 隋唐丝织品种多,2 / 3 (如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产地广,兼有外来风格。 明末,在纺织业率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初,有了缓慢发展。 3陶瓷: 西周出现了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上的飞跃。 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技术日臻成熟。南方盛产青瓷,后传入北方。北方创制白瓷,为我国制瓷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隋唐陶瓷业进一步发展(唐三彩、秘色瓷)。 宋元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 4其它: 商周制漆技术高,用漆普遍;战国采用夹纻技术。 春秋战国,煮盐业发达;已能用曲造酒;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的设计规模和制造工艺。 隋唐战舰使用推进器;北宋造船技术世界领先,并使用罗盘针。 西汉前期已经有 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造出纸;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进步明显。质量提高,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隋唐已有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 11 世纪中期,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展,结束了由僧侣和贵族长期垄断教育和使用羊皮作为书写材料的历史。 5社会生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交往频繁,人们的衣食住行、习俗风尚也相互影响,社会生活反映出民族交融的色彩。南方主食稻米饭,北方盛行面食,以 饼为主。蜀3 / 3 汉发明了馒头,北魏人会炸油饼,胡饼成为内地人的可喜之物,饮茶成风。南北方穿戴差异明显。 唐朝社会生活发生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这因为边疆与内地交往频繁、中外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