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写作教师用.doc_第1页
三年级阅读写作教师用.doc_第2页
三年级阅读写作教师用.doc_第3页
三年级阅读写作教师用.doc_第4页
三年级阅读写作教师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教暑期辅导班二年级升 三年级阅读 写作 写在前面要学会作文,首先要弄明白,作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一种习作,它绝不等同于大人写的文章。既然小学生作文是习作,那么,练习就得讲方法。方法是成功的金钥匙。有些人告诉小学生,作文应当“我手写我心”,也就是怎么想就怎么写。这种指导的话一点没有错,但问题是这样宽泛、难以把握的“作文道理”,反而让孩子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笔。我们认为小学生要达到想怎么就怎么写,或者怎么想就怎么写的水平,实实在在需要一座到达如此境界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一种高效的训练方法,符合作文自身规律的方法。作文确实有方法!我们根据三年级的学生特点,提供一至两种既简单又有的效方法。这种习作方法,不仅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而且孩子在家里也乐意使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用后确实效果显著、令人惊喜!希望奋斗教育的教学能帮你实现目标,完美突破。 写作文,并不难,“写什么”,先打算: 写所知,写所见,写议论,写所感; 写鸟兽,写风光,写人物,写事件; 写展望,写成就 题材多,任你选。 题材定,有底气,“怎么写”,细打算: 写人物,有形貌,有性格,有语言。 写事件,有始束,有意义,有看点。 写议论,有事实,有逻辑,有论点。 写所知,写成见,依事实,角度鲜。 写所感,放得开,收得拢,不跑偏。 写鸟兽,写风光,能言志,谱新篇。 写变化,写发展,放歌喉,尽情喊。 或记叙,或说明,或散文,或诗篇 体裁多,随你选,挥巨櫞,放笔干。 选材小,境界大,挖掘深,思路宽 谋篇局,要得宜,分主次,上下连。 据实情,想象妙,出意料,情理间; 抓重点,显精神,立意高,文笔艳; 文对题,不钻尖,多动笔,有何难!每课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练习阅读(阅读修辞等材料详见周文 娣的阅读修辞材料);第二课时主要练习写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写(老师可以自己出要求让学生练习写作)。 第一篇:写人第一课 人物外貌外貌描写就是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征,如描写人物的年龄、身材、容貌、服饰等等。在写人的文章中,经常需要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从而鲜明地展现人物的外部形态,并帮助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外貌描写,先要进行有序的观察,不能东一眼,西一瞥;然后抓住人物特征,有详有略地描述。写人的外貌一般有三处就够了,关键是抓住人物外貌的独特之处重点描绘。同学我和纯纯相处一共四年,她给我的印象是很难忘的:一张圆脸庞,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总是一眨一眨地闪耀着欢乐、温和的光;那小巧玲珑的一张鼻子,微微上翘着;一张不大不小的嘴,长在圆圆的小脸上,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使人心悦诚服。纯纯唯一不好看的是牙齿,除了不整齐,还有几颗坏牙呢,所以她笑的时候总爱抿着嘴,大概是怕人看见她的牙齿吧。(此片段中对相处四年的同学纯纯的外貌描写很精彩。小作者围绕“难忘的印象”,分别写了纯纯的脸、眼睛、鼻子和嘴巴。这些外形描写的出色之处,在于小作者是在人物的动态中展开描写,而不是拍照式的。比如:“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总是一眨一眨地闪耀着欢乐、温和的光”,这个“一眨一眨”写得就生动形象。)小姑娘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活灵活现地站在我眼前了。她疏眉细眼,故意眯缝着眼瞧我,小鼻子微微地朝上翘着,薄薄的两片小嘴唇为忍住笑而禁闭着,两个小酒窝儿,在那又红又结实的腮上陷得很深;大概是攀树的时候把手抓疼了,两只小小的胖手,使劲儿搓着嘿,一副调皮、自傲的神气! 1、小姑娘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年龄: 眉、眼: 鼻子: 嘴唇:酒窝:手:2、从对小姑娘的外貌描写中,你感觉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课 人物动作人物的动作、行为是人物的性格、思想品质的具体表现。有的同学在写人物动作时,常常犯有以下的毛病:一是观察不细致,写得不具体,常常出现“蹦啊,跳啊,同学们玩得真开心”之类的空话;二是词语贫乏,不注意准确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些毛病不解决,写出的人物就不“活”,就不感人。写好人物动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人物在重要时刻、关键地方的动作来写,因为这些动作最能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2、 人物的动作,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有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因此,要善于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来写,使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活力。喝茶看爸爸喝茶很有趣。你瞧,爸爸又在品茶了。只见他用茶杯盖儿在茶水上面轻轻刮一刮,把漂在水面上的茶叶拨在一旁,再用嘴吹一吹,清香飘逸,把我也吸引到了他的跟前。爸爸把杯子稍稍倾斜,呷一小口,在嘴里吧嗒着,发出奇怪的品茶声。细细品尝几口后,爸爸便会竖起大拇指,摇头晃脑地赞叹:“高,实在是高!爽,实在是爽!”接着咕嘟几口,再看茶杯,只留下一层茶叶了。就这样喝个没完没了。(小作者将爸爸喝茶的动作写得惟妙惟肖,别有情趣。爸爸“轻轻刮一刮”,“吹一吹”,再“呷一小口,在嘴里吧嗒着”,不缓不急,不温不火。举手投足,都被小作者描写得准确、到位。于是,一个闲适、自得其乐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因此,人在做什么,怎么做,能反应出这个人当时心情,以及他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可以说,人的动作、行为是人心里的一面镜子。) 描写你的家人某一时刻的动作。可以是做事的动作,也可以是休闲时候的动作。第三课 人物神态学会描写人物人物神态,就是把人物的神情。手势、姿态等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人的一哭、一笑、一瞪眼、一皱眉、一撇嘴、一摇手、等神态和动作,都能反映出他的性格特点。神态描写通常和动作描写结合起来,所以写神态也要写出特征。神态描写有时还跟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想写好人物的神情,除了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细地观察人物特有的神态之外,还要能通过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才能把人写好。笑“哈哈”弟弟笑了。只见他嘴巴张得大大的,露出洁白的牙齿;脸笑得红红的,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眉毛笑得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他还挺着圆鼓鼓的小肚子坐在地上,双手不停地怕打着地板。一会儿,他竟然笑得在地上打起滚来。(谁都知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觉。脸上的表情,也同样丰富多彩。小作者观察弟弟的笑,细致入微,你看“嘴巴张得大大的”,“脸笑得红红”,眉毛笑弯了,眼睛眯起来了,再加上弟弟笑得情不自禁“拍打着地板”的动作,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人物内心的喜悦,让读者也不禁被弟弟的笑感染。) 找出下面片段中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并摘录下来。 一妹妹一本正经地说:“妈,我把大海叫妈妈,你不生气吧?”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妹妹见我们笑她,顿时嘟起小嘴,脸色绯红并低下头,继而又不好意思地用双手捂住小脸,“冬冬”地跑进屋了。 二时装表演开始了,一个个高高的,长得很漂亮的阿姨,穿着各种款式的服装,在舞台上走来走去。我发现奶奶由心神不定一下子变得全神贯注。她两只细细的眼睛都变大了,眨也不眨地盯着荧屏,瘪瘪的嘴还微微蠕动着。我不禁笑了:“奶奶,好看吧?”第四课 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出心里活动,就是要在文章里写出人物没有说出口,仅在心里讲的话,也就是通常说的“想”。怎样才能写好这个“想”呢?要抓住人物的“心头一动”。这“一动”是个念头,是一种心理活动。如果作文中把它如实地写出来,就会使读者明白你下一步将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一个人的想、做、说总是互相关联的,所以心理描写,通常是和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结合起来进行的。心理描写要做到真实、自然、合情合理。尿床一天早上,我醒来,发现自己尿床了,顿时羞得我真想一头钻到床下去。我想把这事告诉爸爸,可是又怕爸爸笑我。怎么办呢?我还是鼓起勇气走进了爸爸的房间,妈妈已经去上班了,爸爸正在呼呼大睡。我小心地叫醒爸爸。“哈哈哈!”爸爸知道以后真的大笑起来,我的脸一下子就烧了起来。爸爸和我一起把棉絮晒到了楼下的操场边,过了一会儿,我去摸摸棉絮,没干;又过了一会儿,我又去摸摸棉絮,还是没干。我想,要是能在妈妈下班之前晒干多好啊!为什么今天太阳公公喜欢躲在云里?中午,妈妈下班回家,看见了晒在外面的棉絮。她问:“你们今天怎么想起来晒棉絮啊?”“以为打湿了。”我连忙回答,“我睡觉的时候做了个梦,梦里流了好多口水。”妈妈一听也“哈哈哈”地笑起来。“本来就是嘛!又不是我尿床弄湿的。”我还在嘴硬。妈妈笑得更厉害了,我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后来,我悄悄地问爸爸:“妈妈小时候是不是也尿床?”爸爸看了看妈妈说:“这个事情嘛?你最好去问外婆。”“哈哈哈!”我们笑得更开心了。(虽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关键是小作者写好了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比如,“为什么太阳公公喜欢躲在云里”,“我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这些心理描写准确、生动,使文章增色许多。)一、判断下面表示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否真实、恰当。 1、屋子里就我一个人,周围黑乎乎的,我心里害怕极了。( ) 2、昨天我犯了点错误,心里感到热呼呼的,说不出有多开心。( ) 3、看着刘平和蔼的笑容,我心里想,他的态度真不好。( ) 4、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家在心中默默祈祷着:雨呀,快下吧,快下吧,让干旱的庄稼痛痛快快地喝个饱吧!( )二、按下列要求,写出表示心理活动的词,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1、喜悦: 2、悲伤: 3、愤怒: 4、惊恐: 5、憎恶: 6、愧疚: 7、犹豫:第五课 人物语言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工具。练习写好人物语言是写好习作的基础。语言描写,第一要注意说话的人围绕一个什么中心、一个什么问题在讨论。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把话表达清楚,不能东拉西扯,更不要罗罗嗦嗦。第二,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符合说话人的年龄、身份、周围的环境。因为不同的人讲的话是不同的,有时同一个人在不同地方讲的话也不相同。第三,描写人物语言时,还应写出人物神态、动作等。一个人说话时,常伴有神情、姿态、语气、动作等。把这些表现准确地写出来,不仅可以使对话显得合情合理,而且还能起到突出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盲人伯伯今天下午,忽然之间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上班了,她没带雨伞,爸爸叫我把伞送去。雨下得可真大,我走着走着,看见一位老伯伯滑倒了。我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见到这位老伯伯是个盲人,我便对他说:“老伯伯,我扶您走吧。”老伯伯感谢地说:“孩子谢谢你,我们一起走吧。”我一手撑着伞,一手扶着老伯伯。走着走着,不知什么东西绊了我一下。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下水道的窨井盖没有盖上,真危险!我吸了一口冷气,于是,我扶着老伯伯绕着窨井走。可是老伯伯却停下来,蹲下身子,在地上摸来摸去,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我问:“老伯伯,你在找什么呀?”“我在找窨井盖。”“您找它干什么呀?咱们快走吧。”他说:“不,这次窨井盖绊了你我,下次还不知道要绊谁呢。要是有人跌进窨井里,那就更不得了了!”听了他的话,我顿时明白了。于是,我一边和盲人伯伯推窨井盖,一边喊:“往左,一二三,推!”终于,窨井盖盖上了。雨水和汗水从我们的脸上不住地往下流。我望着盲人伯伯,忽然觉得他高大起来。虽然他是盲人,可他有一颗多么善良的心啊,比我着有明亮眼睛的人看得还清,还远。他真是我的引路人啊!(语言描写要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物心理,这对表达写作目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文中盲人伯伯的话“窨井盖这次绊了你我,下次不知还要绊谁呢。要是有人跌进窨井里,那就更不得了了!”从这些朴素的话语中,使人们体会到老伯伯善心仁爱的心灵也使小作者对老伯伯由衷敬佩。) 下面的话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小妹妹对小刚说:“你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应该树立为革命而学习的思想。”妈妈抱怨说:“哎呀!你们这些孩子什么事都要父母干,可真成了小皇帝啦”老师对小刚说:“你一定要刻苦学习,克服惰性。”阅读下面人物说的话,想一想是什么年龄的人说的。A、老年人 B、中年人 C、青年人 D、小孩子1、“太好了,今天没有作业,可以回家看动画片了”()2、“今天老师又请我去学校谈话,你怎么总说忘记写作业啊?”()3、“明天我们团队活动。”()4、 “明明,看爷爷给你什么好东西?”()第二篇:写事 第六课 记一件事怎样写好一件事呢?一、 选好材料。只要你关注生活,善于观察和思考,可写的事情太多了。对于三年级的同学,如果挑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文章会更有感情,更生动。二、 说清楚,写具体。选好一件事后,不要急于写,自己先想一想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写得简单一点,哪些写得详细一点,理清顺序后再写。事情的经过要说的详细,写得具体。三、 交代清楚六要素。要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使读者自始至终能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动手术公共汽车停了下来,我的脚步沉重地上了车。因为我乘车不是去玩,而是去动手术呀!我从一出生就非常健康,很少得病,可是不知怎么的,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时,右眼角肿起了一个小脓包,又痒又疼,打针吃药都没有效。于是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要动手术。我问妈妈:“手术要多久才能动完?”妈妈说:“只要你不乱动,一会儿就好。”我想:妈妈会不会是在骗我呢?上了手术台,我躺了下来,这时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一样“怦怦”直跳,因为护士阿姨温柔地对我说:“小妹妹,不要害怕,动手术是不疼的。”听了这话,我的心才慢慢地平静下来。可看到护士拿着那亮晶晶的镊子、手术刀时,我刚平静下来的心又一下子冲到了桑了眼儿。开始动手术了,我闭上眼睛,紧张得手脚都要抽筋了。这时我感觉护士拿了一根很尖的针往我眼上那个小包一扎,“哎呀!”我顿时尖叫了一声。“一会儿就好了。”阿姨麻利地刮出脓包里面的脏东西,又给我包好伤口。尽管伤口还很疼,可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总算轻松了!原来动手术并不像我想得那么可怕呀!走出医院时,我的脚步轻松了,太阳仿佛更明亮了!(从动手术这篇习作中能清楚地看到记事的六要素,时间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地点为医院,主要任务是“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医生、护士。事情的起因是“我”的眼角肿起了脓包,需要动手术。事情经过就是“我”经历手术的过程,结果是“我轻松地离开医院”。小作者重点描写了自己从上手术、包扎伤口这一系列过程中自己的心理活动,由紧张到轻松,真实反映了生活原貌。) 下面的习作写得比较简单,请你根据记事六要素进行扩充。今天我做值日班长今天轮到我做值日班长。早晨,我一早到班上检查同学早读。我发现好朋友薇薇在看漫画书,立刻批评了她。课间,我又安排同学擦黑板、洒水。老师表扬了我。第七课围绕中心意思记事 记一件事,不仅要有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外,还要注意一件事,就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中心意思就是你写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你写这件事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这个“目的”、这个“道理”就是这件事的中心。因此,写这件事时每句话、每小节都应当为这个“中心”服务,让你的描述使这个“中心”鲜明起来。所以,不能表达这个中心意思或者跟中心意思无关紧要的话尽量少写或不写,以免“扰乱”文章的“中心”。所以说,中心意思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对暗号放学了,我站在学校大门口,眼巴巴地望着,就是看不见有人来接我。许多同学都被家长接走了,我急得直想流眼泪。我送你回家吧! 你是?忽然,一个陌生人走到我身边,笑眯眯地对我说:“小姑娘,我是你表舅,你妈妈叫我来接你回家。”我问他:“我妈妈为什么不来接我呢?”他说:“你妈妈有事,不能来接你,来跟我走吧!”跟他走?先别急,我要和他对对暗号。于是,我把右手贴在耳边,又伸直了一个手指头可我一连做了三次,他都不懂,没有任何反应。我想,他一定不是好人!想到这,我对他说:“我把一个作业本忘在教室里了,我去拿来。你在这里等我一下好吗?”他点点头。我假装去教室,等那人看不见时,转身跑到办公室,把这件事报告了校长。校长带着保卫干事同我一起走到校门口,那人一看不好想跑,被保安干事上去一把抓住了。后来送到派出所一审问,那人果然是个大骗子。要问那个暗号是什么意思,嘻嘻,这可得保密。因为那是我和妈妈之间的秘密,不能外传。 (一个十岁的小朋友,面对令人生疑的陌生人,在这种可能受骗上当的紧要关头,他能不慌不忙、沉着机制地通过自己的方法来识别是好人还是坏蛋,真了不起。小作者还找了个借口稳住对方,化险为夷,令人拍手称快。 小作者写这样一件事的目的,是告诉读者“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生活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请你以这件事情为参照,写一件你遇到过的事情,并且告诉我们大家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第八课 记一次家务劳动 要想写好关于家务劳动的作文,首先得要认真地在家中干家务活,如洗碗、扫地等,都要亲自参加,认真体验劳动的甘苦。动笔前,进行认真的回忆,回想劳动的顺序,先做什么,接着怎么做,然后呢,最后又怎样?动笔时重点把劳动经过写具体,同时还应加上自己劳动时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拔草我家屋后有一块地,菠菜出芽十几天了,野草跟它争地方,也长了不少。星期天下午,妈妈要参加英语自学考试。我主动提出去拔菠菜地里的野草。地里一片嫩绿,我却无从下手,哪是菠菜,哪是草啊?我大把大把地拔起来,邻居阿姨好奇地问:“菲儿,菠菜那么小你拔它干什么啊?”我一听傻眼了:“我以为是草呢?”在阿姨的指点下,我学会了辨别菠菜和野草。我开始拔草,怎么一用力就断,后来知道要抓住露在外面的茎,才能连根拔起。拔呀,拔呀,一会儿就拔了一大堆,累得我腰酸背痛,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可我还满不在乎。拔草的任务完成了,望着田里的菠菜,我心里乐滋滋的。我想菠菜一定会长得更好,以后吃起来也一定会觉得更香。(这篇作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描述得条理分明,更可贵的是小作者将劳动中的感受、劳动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也很真切动人。) 根据下面的提纲展开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题目自拟。星期天,妈妈说中午吃饺子,我很高兴。妈妈剁肉,我和爸爸择菜、洗菜、做饺子馅儿。妈妈和面、擀皮,我和爸爸一块儿包。今天的饺子我吃得格外香。 第九课 记一次活动 如何写好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类的作文?我想首先要选择活动中你感兴趣、最喜欢的内容来写。因为有兴趣,你就会注意观察活动过程;因为喜欢,你就会留心自己的情感和心态。这样,在作文中就容易把内容写得具体,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写活动虽然和记事文一样,应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过程,也应当注意有顺序、有详略地记述;但是,记事重在把事的经过写具体,而活动则重在写好活动的“场面”,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点区别同学们应牢记。不论记事还是写活动,人物始终是重心。由于活动是有组织的,有人参加的,也就有了情景,这种情景就是“场面”,就是文中写一个人不行,要写几个主要人物,抓住他们不同的性格,将他们的行为、神态、语言、行动写具体,“场面”就写活了,活动也就写成了。写活动要抓住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细细地写,写出当时真实的心态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写出特定“场面”中自己的独特感受,作文才会内容真实生动,让读者产生共鸣。记一次有趣的活动 星期五的班队活动课上,我们举行了一次有趣的活动贴鼻子。同学们玩得可痛快了。 一上课,同学们就看到黑板上多了两张“脸”。接着主持人就宣布了游戏的规则把吸铁石贴在鼻子相对应的地方,就是胜利者了。游戏开始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上起点,参与游戏。有的凯旋而归,有的扫兴而下。有的不是把路走歪了就是把鼻子贴错了位。惹得同学们是开怀大笑。 终于轮到我了。我胸有成竹得走上起点,拿起那黄黄的“鼻子”,举起手,对准黑板上的鼻子,瞄了又瞄,然后斩钉截铁地对主持人说:“开始吧。我准备好了。”于是,主持人就用红领巾把我的眼睛蒙上。顿时,我的眼前一片漆黑,心里开始慌起来:怎么办?能安全走到目的地吗?真是看别人容易,自己做起来难呀。可箭都上弦了,就出发吧。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迈着脚步,哎,真是举步艰难呀。终于手碰到了黑板。可往哪贴呢?我几次伸出手来,又几次缩了回去,贴吧,好象没把握;不贴吧,下面的同学已经在催促了。不管了,出手吧。只听“啪”的一声,吸铁石稳稳地粘了上去。还没等我解下红领巾,台下已经是一片哄笑了。赶紧解下领巾,一看,哎,明明瞄得很准,怎么就到脸外面去了呢?再看看下面,同学们还在捧着肚皮笑呢!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游戏伴随着同学们的欢笑一直持续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过后想想,贴鼻子虽有趣,也不是件容易事呀!(小作者将活动的六要素交代得清清楚楚,同时写出了这次活动中我的心态和情感,与场面形成烘托,突出了活动的有趣、难忘。) 根据元旦联欢会的开头、结尾,补写中间部分。元旦联欢会 今天,我们班举行辞旧岁迎新年联欢会。同学们早早就来到了教室,有的擦玻璃,有的剪彩纸,有的吹气球,还有的扎花环。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又打扮得漂漂亮亮。 联欢会上还有相声、舞蹈和歌咏节目,真是丰富多彩啊!第三篇:状物第十课条理清楚写植物怎样才能写好植物的片段呢?抓住重点看仔细。要写好某个植物,须对选择的对象进行逐步分解,细致观察,把它看仔细,看全面。比如看花,可以先分为“茎”、“枝”、“叶”三方面,然后对以上三方面再继续分解,比如花,可看看它的颜色、样子,听听它在微风中的声音,闻闻它的香味,摸摸它的花瓣,想想它的“语言”。这样才算看仔细。抓住特点写具体。怎样写出植物的特点呢?一是要比较并确定特点。写前要想一想,所写的植物与其他植物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弄清某个特点可以几方面来写。比如,要写花的姿态,可从盛开的和未开的、昂着头的和弯着腰的、聚在一起的和互不相关的、伸在外面的和躲在里面的等多个方面来写。二是写好联想。为了把事物写具体,可合理展开联想和想象,比如写花的姿态,就可把“伸在外面”的说成是“显示自己的美丽”等,把“藏在里面的”说成是“羞答答地不敢不来见人”等。这样,所写的植物就能给人鲜活的感觉。秋叶 秋天,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季节。秋天的田野,秋天的果园,到处都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像,而我的秋天是从一片随风飘荡下的银杏叶开始的 从我家的阳台看去,有一片橙黄色的云,那就是银杏树。秋风飒飒,银杏树上的树叶,都等待着秋风赐于自己一只最美的舞曲。我仔细观察着银杏叶,银杏叶如一把扇子,让人的内心没有杂念,没有烦恼。叶面上布满了有规律的叶脉,每一条叶脉都清晰无比,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让人心里顿时清静了许多。它似乎让人感觉到一种无法用语言描绘出来的清爽,闻一闻,它发出一股淡淡的味道,沁人心脾,这种味道让人不能忘记。银杏叶是鹅黄色的,正是这种颜色点缀着秋天,让秋天更加绚丽多姿。把它捧在手心,如天一样透彻,如水一般清凉,这就是银杏叶美的所在! 我把它从阳台飘了出去,它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它飞了,却给我一个永恒的回忆。也许,落叶归根是它最好的归宿!一片落叶便知秋,正是因为黄叶的衬托,秋天才会更美!再次抬头,远望银杏树,突然发现秋叶,很美(这篇作文写出了小作者对秋天落叶的观察,写了一种很特殊的植物,秋天的叶子,书法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特别,又意味深长。)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写我爱故乡的柑橘时,列出的两份提纲,都是不错的。请你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份:家乡的山脚下有一片橘园。春末夏初柑橘开出了许多小花。花谢以后,满树结出了深绿色的小橘子。秋天,柑橘成熟了,金灿灿的。橘汁又酸又甜,可口开胃。第二份:柑橘的形状、颜色惹人喜爱。柑橘的汁水酸酸甜甜,可口开胃。柑橘的用途可大啦! 第十一课 抓住特点写动物写动物就是要写它外形和生活习性。无论是写外形还是写生活习性,都要抓住动物各自不同的特点来写。如外形中写动物的眼睛,乍一看都是圆圆的,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许多的不同点:兔子的眼睛是红的,猫的眼睛会有不同的颜色,而大多数动物的眼睛都是黑色的,但在不同的情况下,眼睛的形状也会不同:高兴时会眯成一条线,愤怒时会瞪得圆圆的。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更要观察。生活习性是动物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下养成的特性,如蜘蛛会织网,喜鹊会搭窝,蚂蚁爱群居等。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必须对它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这样才能把动物写活。写自己喜爱的动物,还要注意表达“喜爱”之情。这一点要贯穿文章始终。 小白猪 我家养了两头小白猪。它们全身雪白,一对大耳朵像两把有力的扇子,忽上忽下不停地扇动;鼻子长长的,一对圆圆的鼻孔,像两个小山洞;鼻子下面藏着个大嘴巴,不仔细看,真不会发现鼻子下面还有张嘴;鼻子上面有一双让人捉摸不透的小眼睛,满脸的皱纹,实在不怎么好看。 农忙时,妈妈下地干活,让我在家喂它们。我把猪圈门打开,把调好的食料放在猪圈门口,馋嘴的小猪鼻子尖极了,香味早被它们嗅到了,还没等我把猪食倒在食盆里,它们就一拥而上,把满满的一盆猪食给拱洒了。猪食溅到我脸上、裤腿儿上、褂子上,气得我顺手拿起棍子想揍它们。可刚举起棍子,它们就“嗷嗷”地叫起来,似乎在向我求饶。看着它们那可怜的样子,我又不忍心让棍子落下去了。 小白猪渐渐长大了,更暴露出了它们的本性贪吃、贪睡。每当妈妈喂它们时,它们便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还不停地发出哼哼声。吃饱了,就挺着滚圆的大肚子,用脚把土扒到身子底下,倒头就呼呼地睡起来。 小猪刚来我家时总惹人生气。或许是因为环境陌生的缘故,它们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翻越猪圈往外跑,可是大门插得死死的,怎么也不能超越第二道防线跑出去。过了一两天,它们也就老实了,找个水窝,用嘴拱啊拱,然后躺在里面,还不停地弄得泥水飞溅,当然小白猪也就变成小泥猪了。家中的人不管它们在院子里如何折腾,只要它们不往外跑,就谢天谢地了。 有时候,它们又让人哭笑不得。一天上午,爸爸要垫猪圈,就把它俩赶到院子里。它俩刚从猪圈里出来,就满院子撒欢儿,吓得几只母鸡满院惊飞,“咯咯”地叫。再看它俩,什么也不顾,好像终于得到自由似的,又好像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会儿到炭堆里去乱拱,弄得灰头灰脸的,一会儿又拱拱小树、弄弄花草。一上午,整个院子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可能是折腾累了吧,晌午,它们好不容易趴在暖和的地方呼呼睡起了大觉。 我家的小白猪虽然贪吃贪睡又淘气,但我仍然十分喜欢它们,因为它们给我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因为小作者家饲养了两头小白猪,和小白猪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所以,提笔写小鸡就特别容易,写得生动、形象。这篇文章值得称赞,还在于作者将小猪写得很有特点,投入了自己的情感。) 动动手,描写一种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吧 第十二课 展开想象写静物 “静物”主要是指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包括电器、玩具、文具、器皿、建筑物等。要写好这类文章,首先要学会仔细地、有序地观察,可以从东西的大小、形状、颜色、材料、功能这几个方面着手。不但要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而且有的还要仔细听一听。观察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外到内,也可以从下到上,从后到前,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所写的静物,一定要是自己对它最有兴趣、最有感情的。可以运用丰富的、合情合理的想象,给被写的静物以“生命”。比如写的时候可以打些比方,或用拟人化的方法来描述,这样能使所写的静物栩栩如生。电脑自述我的外观很特别,那像电视机的部分是监视器,也叫显示屏,这是我和大家进行对话的窗口。主体部分叫主机,前面是键盘,上面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运算符号和一些专用符号。主机部分才是我真正的“脑”,装有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等,具有逻辑判断、计算和“指挥”及“记忆”的功能。此外,我还有会写字的“手”打印机,会唱歌的“嘴”磁带录音机。我虽然“五官”不全,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可神通广大哩!(电脑自述的小作者,敢于想象,他让电脑像人一样的说话自述。这样的自述形式介绍一物,不仅能够写得更加生动,而且还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这篇自述,条理清楚,对电脑的外形与功能都介绍得很详细。最后一句是对电脑的赞美,也是作者感情的表达。) 按要求修改病文。可爱的水杯我有一个可爱的水杯,是过生日时姐姐送的礼物,我天天用它。它和别的水杯不同,是做成小树桩的模样。褐色的“树皮”上有张滑稽的脸,我一见它就想笑。它可以盛滚开的水,但是从外面摸一点也不烫。它真是个可爱又实用的水杯。1、这篇作文的优点是:缺点是:2、有个错别字:( ),应改为:( )。3、你可以这样修改这篇文章: 第四篇:场景类第十三课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 景物包括两种:一是自然景物,包括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鱼虫鸟兽等;二是人工景物,如名胜古迹、庭院小景等。一段成功的景物描写,应该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描写混乱,东写一笔西写一笔,那么这幅画就会支离破碎,难以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因此描写景物要有一定的描写顺序。这个顺序是按观察的顺序:可以先整体,后部分;也可以先部分,后整体;可以先下后上,也可以先上后下;可以先左后右,也可以先右后左;或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选择任何一种,或者多种兼用都可以。另外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注意观察景物独有的特色、突出的特征,再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同时要抓住自己最喜欢、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去描写。月全食7点50分左右,一轮明亮的圆月升上天空,就像一个圆盘挂在那儿,这时,天空中的星星全半眯着眼睛。8点钟以后,月全食开始了。开始是月亮底边的一点点被地球的影子遮住了,这时候月亮像小船倒立着,似乎被汹涌的海潮掀翻了。慢慢地,月亮被遮住了一半儿,好像是一把农民收割用的镰刀悬挂在空中。渐渐地,月亮被遮得只剩一条线了,好像一位俊俏的姑娘那弯弯的、细细的眉毛。又过了一会儿,月亮全被遮住了,当时的样子好像一个圆球,也好像是个大大的红绣球,还像节日里挂在门前的大红灯笼,真是美不胜收!(月全食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开始为“圆月”,8点以后,月亮像“小船倒立着”,慢慢地,月亮好像“镰刀悬挂在空中”,渐渐地,月亮“只剩一条线了”,好像姑娘的眉毛。最后被完全遮住,像“大大的红绣球”。小作者不仅观察细致,还善于思考,大胆想象,描写月亮形状的变化时用了恰当的比喻,形象生动。)阅读短文后填空秋天的稻田秋天到了,一望无际的稻田让人喜出望外。近来,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低着头在微风中摇动,好像在朝我们点头微笑;远望,整个稻田就像一张美丽的黄色地毯,稻子随风涌动,似金色的海浪,一浪推着一浪,此起彼伏,非常壮观。1.这段话是从到的顺序写的。2.文中表示观察顺序的词是: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再读一读。第十四课 展开想象写景观写好一处景观,除了要按一定的次序有详有略地描写,写出景物的特点以外,更重要的是写景要敢于想象,要丰富的联想。因为,你看到一处景物之后,一定会有一种刺激、一种兴奋,这种激动与兴奋会使你心里产生难忘的感受。要写好这种感受,当然需要展开想象去描写景物,要学会积极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景物写得有声有色,让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