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萧山区宁围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复习题无答案_第1页
2018-2019年萧山区宁围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复习题无答案_第2页
2018-2019年萧山区宁围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复习题无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萧山区宁围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复习题无答案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对号入座(选择题)1 蚂蚁是用( )来交流信息的。A头上的触角B声音C舞蹈2 下列各种物质中不是液体的是( )。 A.牛奶B.可乐C.巧克力D.食用油3 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与( )水平。A.液面B.刻度C.量筒4 用滴管吸一些红色的水,悄悄地伸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面挤出红水。我们可以看到 的现象是( )。 A.红水从金鱼嘴部吸人,从鳃部流出B.红水从金鱼嘴部吸入,从嘴部流出C.红水从金鱼鳃部吸人,从嘴部流出5 处理废旧物品,最好的办法是( ) A.烧掉B.回收再用C.当垃圾扔掉6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主要的区别在( )A.寿命B.种子C.植株7 我的蜗牛“睡觉”了,让它醒过来的方法是( )。 A.把蜗牛放入冷水中B.用力敲打蜗牛C.从空中抛下来8 流得最快的液体是( )。 A.水B.食用油C.洗洁精9 用滴管把红墨水轻轻地挤在金鱼嘴巴的前面,红墨水从金鱼的嘴巴吸进,从( )流出来。 A.口B.鳃C.尾部10收集树叶时我们应该( ) 树叶。 A.摘B.捡C.随意11下面是人工制造的材料是( )A木头B皮革C金属12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们用感官不能看到的是( ) A.叶片、果实B.小动物C.藤蔓、苔藓D.细胞13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多少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 A.最低处B.中间处C.最高处14在春天里能体现大树和小草进人生长期的现象是( )。 A.有许多落叶B.长出嫩绿新叶C.开花D.果实自然落人土中15只要两种树叶的( )相同,我们就说它们是同一种叶。A形状大小B大小C形状二、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16在选用塑料制成餐具时,主要利用的是塑料_和_的特点。 17动物具有_。18天然材料有:_、_、_、_、_等。 19相同体积的酱油、矿泉水和食用油,其中_最重。500ml水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_。20下面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_,承受拉伸性能最强的是_A.宣纸B.作业本上的纸C.牛皮纸21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两种常见的_。22地球表面有_左右的面积都是被水覆盖着,所以有人说,地球其实就是一个“水球”。地球表面有_的面积被空气包围着,所以有人说地球其实就是一个“气球”。23卡纸、木条、铁钉中最软的是_。24用食物把蚂蚁引出来,静静地_蚂蚁,请别碰到蚂蚁的_。 25属于天然材料的有皮革、_、_,属于人造材料的有金属、_、_。填“玻璃”“黏土”“橡胶”或“蚕丝”三、我是小法官(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6在进行科学观察时,可以用品尝的方法。( )27生活在水里的鱼是不需要呼吸空气的。( )28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 )29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 )30只要是存在的物质,我们就一定能直接用眼睛看见。( )3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32小草和大树的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分。( )33瀑布、云彩、机器人虽然能够运动,但它们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它们不是有生命的物体。( )四、好朋友,手牵手(连线题)34将材料的用途与它的特性连接起来。 35把属于同类的动物用线连起来。 蜗牛 猫 蚯蚓 鲨鱼 金鱼 蜻蜒 蚂蚁 田螺 人 蚂蟥五、综合题(实验题、解答题)36写出固体和液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7水葫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