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2 中考历史二轮科技教育与文化专项训练试题(有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科技教育与文化 一、选择题 1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是 A.发明 “ 侯氏制碱法 ”B. 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成功研制原子弹 D.成功发射东方红 l 号卫星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A.长征 1 号 B.长征 2 号 c.东方红 1 号 D.神州 5 号 3下图是一张反映 20世纪 30年代中国体育的电影剧照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从一个人的奥运到 XX 中国奥运,说明了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中国 已经成为体育大国 旧中国贫穷落后 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强项 中国不再是 “ 东亚病夫 ” A.B.c.D. 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 “ 科技兴国 ” 的发展战略,提出 “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在这一2 / 32 战略中,作为奠基工程的是 A.学前教育 B.九年制义务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5张爱玲曾说: “ 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 ” 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的辉煌科技提供素材,可以入选的是 “ 两弹 ” 成功研制 “ 神舟五号 ” 载人飞船 籼型杂 交水稻 “ 东方红一号 ” 卫星 A.B.c.D. 6 XX 年 12 月 15 日, “ 玉兔号 ” 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下列政策措施中,与这些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863” 计划 c.西部大开发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以下是对一位楷模的评价 “ 他是一代巨匠,谱写中国强国之梦;又是两弹元勋,照亮世界历史天空。刻苦钻研敢探索,无私奉献独吃苦。他跨越国界,献身事业,亮过千颗太阳。 ” 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8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下列图片中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3 / 32 9近日,我国成功自主研制出 8 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装备,这不仅是全球首创,还有望使我国科学家在一系列前沿探索中占据主动,更能推进我国尖端科研设备产业化。下列事件中与此项题材最不类同的是() A.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 1956 年通过 “ 三大 ” 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正是有王进喜等人不怕苦,不怕累的 “ 铁人精神 ” ,我们建成了一个个大油田。 c.人口自然增长 率过高,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 D.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0他甘做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 28 年,被誉为 “ 两弹元勋 ” 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雷锋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黄继光 11 “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 是中国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冠军的座右铭。这位运动健将是 A容国团 B李宁 c蔡振华 D刘国良 12 30 年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为勇夺第一块奥运金牌的中国选手颁奖。这位著名运动员的夺金项目是 4 / 32 A体操 B游泳 c射击 D乒乓球 13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A幼儿教育 B小学教育 c小学初中九年教育 D初中高中六年教育 14题写 “ 教育要三个面向 ” (如下图)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5我国有关部门制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客观因素是 A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 B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 c上网的人多数语言、行为不 文明 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 16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 21 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启动了 A星球大战计划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峡工程 D 863 计划 17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历史图片展,最适合选用的科技成就是 A成功发射 “ 神舟五号 ” 载人飞船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5 / 32 c中国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 D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8 “ 两弹功臣, 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领跑者;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 ” 以上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应献给 A 雷锋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19 XX 年 6 月, “ 神十 ” 成功发射,再次证明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历史上,我国在航天领域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是() A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67 年 6 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D XX 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20 XX 年 “ 神舟十号 ” 发射成功,山东烟台籍的王亚平是本次航天发射任务中的唯一女航天员。高兴之余,同学们,请你指出我国航天事 业喜报频传的原因有哪些?( ) 推行 “ 科教兴国 ” 战略 科技人员钻研、探索 综合国力的提高 国家的大力支持 A B c D 21 1971 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问:“ 谁是中国的奥本 海默? ” 其实 “ 中国的奥本6 / 32 海默 ” 就是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的邓稼先,他被誉为( ) A “ 火箭之王 ”B “ 杂交水稻之父 ” c “ 铁人 ”D “ 两弹之父 ” 22 XX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许, “ 神舟十号 ” 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神舟十号 ” 在轨飞行 15 天,是中国迄今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飞行期间还将先后与 “ 天宫一号 ” 进行 1 次自动交会对接和 1 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追溯历史,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 B “ 神舟五号 ” 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c “ 东方红一号 ” 发射成功 D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23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 A科教兴国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健康第一 D共同发展 24党的十六大( 2002 年)召开以来我国取得了许多新成就,以下属于这一时 期的新成就是 A汪辜会谈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c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 D首次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 25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小学教育 B义务教育 7 / 32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6下图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发射时间是 A 1964 年 B 1966 年 c 1970 年 D 1999 年 27 XX 年 6 月 16 日,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追溯历史,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1970 年发射的() A.长征一号 B.天宫一号 c.东方红一号 D.红太阳一号 28 XX 年 10 月 31 日,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与钱学森一起成为我国 “ 两弹一星 ” 杰出功勋人物的还有() 雷锋 焦裕禄 邓稼先 钱三强 A.B.c.D. 29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 “ 科教兴国 ” 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 “ 优先发展战略 ” 的领域是() A.教育 B.高新科技 c.高等教育 D.电子产业 30中国农民说: “ 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袁隆平的重要贡献是() A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率领农民参加人民公社化运动 c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D带头实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 32 二、填空题 31 (6 分 )历史时空:在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让我们打开历史画卷,一起见证历史、了解人物。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历史人物和相关史实。 (1)梦溪笔谈记载: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2)XX 年 10 月, “ 神舟五号 ” 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3)恩格斯说: “ 蒸汽和新的工业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 现代的大工业 ” ,文中所指的工业机就是瓦特研制的 。 (4)1879 年 10 月 22 日,在他的 “ 发明工厂 ” 里,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白炽灯。他在一生中获得了 1000 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 “” 。 (5)他在 1885 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的三轮汽车,并于 1886 年 1 月 29日获得了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他就是。 (6)19 世纪 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历史从 “ 蒸汽时代 ” 跨入了 “ ” 。 9 / 32 32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 1) 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 2)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3 ) 1973 年 , 袁 隆 平 在 世 界 上 首 次 育 成_。 ( 4) 1986 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 33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重要保证。 ( 1) 19 世纪 80 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 _、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海军。 ( 2) _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 3) 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 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必须走 _的道路。 三、问答题 34东西文明同时空。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 “1840 年后的东西文明交流 ” 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10 分 ) 【望洋兴叹】 (1)1851 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盛大开幕,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10 / 32 译为 “ 炫奇会 ” 。那么,洋人 “ 炫 ” 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 奇 ”?(2 分 ) 【洋为中用 】 “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德先生和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 的一切黑暗 ” 陈独秀 (2)文中的 “ 德先生 ” 、 “ 赛先生 ” 分别指的是什么 ?(2 分 ) 【华洋并进】 (3)1970 年 4 月,中国取得的哪一科技成就标,标志着我国从此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行列? (2 分 ) 【华洋交融】 (4)1980年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成为中国转让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为该专利做出重大贡献的 “ 杂交水稻之父 ”是谁? (1 分 ) 【论从史出】 李大钊曾说, (东西文化 )这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 体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进化有益。 (5)围绕 “1840 年后的东西文明交流 ” 这一主题,请再举三例史实论证李大钊的观点。 (3 分 ) 35( 10 分)科技引领时代,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 / 32 ( 1)图一武器最早出现于哪一场世界大战?它的动力装置来自于哪次科技革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次科技革命中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并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分) ( 2)图二采用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分) ( 3)为紧 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根据图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制定了什么计划?请举一例说明我国在实施这一计划期间,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进入 90年代党和政府又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3 分) ( 4)根据上述信息,谈谈科学技术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关系。( 1 分)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袁隆平从20 世纪 60 年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 1973 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被称为 “ 东方魔稻 ” 。袁隆平也12 / 32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 杂交水稻之父 ”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 2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的科技成就。早在 50 年代,毛泽东就发生 “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 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 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 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 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 3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这五个选项,我们可以判断出: 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强项,是不正确的,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4 B 【解析】 13 / 3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 “ 科技兴国 ” 的发展战略的奠基工程指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5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四个选项, “ 两弹 ” 成功研制 “ 神舟五号 ” 载人飞船 籼型杂交水稻 “ 东方红一号 ” 卫星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就,所以答案是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6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1986 年 3 月,为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制定了 863 计划,所以我国航天技术能够居于世界前列,是因为 863 计划,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7 A 14 / 32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十年探索时期的成就。属于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重要人物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题干中有明确的提示信息:他是一代巨匠,谱写中国强国之梦;又是 “ 两弹元勋 ” 。由 “ 两弹元勋 ” 结合课本就能确定答案选择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8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本题四个图片, A 是 “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B 是被誉为 “ 两弹元勋 ” 的邓稼先; c 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根据题意,本题答案选 B。 考点:冀人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和国的科技丰碑 9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题干所给内容 “ 我国成功自主研制出 8 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装备 ”很明显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c.人口自 然增长率过高,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15 / 32 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则属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此项题干最不类同。故答案选 c。 考点:冀人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迈向社会主义;冀人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时代的创业英雄;冀人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共和国的科技丰碑。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人物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题干中的人物就是被誉为 “ 两弹元勋 ” 的邓稼先,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1 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1959 年,容国团首次获得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6 / 32 12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体育 成就。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迅速发展, 1984 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 23 届奥运会上,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取得金牌,实现了中国人奥运会上零的突破。故选 c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3 c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的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在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制小学和初中的九年。故选 c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4 B 【解析】 试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83 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故选 B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17 / 32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5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网络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网 络广泛而迅速的普及开来,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青少年要学会甄别,故我国又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 约,选 B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生活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6 D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的 “20 世纪 80 年代 ” ,结合所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6 年 3 月,我国政府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 “ 八六三计划 ” 。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17 A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的时间范围是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结合所学,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 的新时期,分析选项,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于 XX 年,故选 A18 / 32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18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邓稼先的贡献。本题考查的都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杰出人物,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的先进工人,焦裕禄领导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邓稼先在核实验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故选 B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A、 B 不属于航天领域,故排除, c 早于 D,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所以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两弹一星 ” 20 A 【解析】 19 / 3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原因的认识。结合学过的知识,我们可知:我国实行的 “ 科教兴国 ”战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广大科技人才善于钻研,具有探索精 神。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国家对教育和科研的支持。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21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邓稼先贡献的识记。从题干中我们捕捉到 “ 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的邓稼先 ” 这一重要信息,我们知道:邓稼先对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 两弹之父 ” 。所以此题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22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航天领域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 神舟十号 ” 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属于航天成就。追溯历史,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在同一20 / 32 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一号 ” 。所以此题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23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方针。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科教兴国属 于教育发展战略,健康第一属于体育方面的要求,共同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24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的成就。四个选项中,可以直接排除 A、 B、 c 三个选项,因为这三项成就取得时间分别为 1993 年、 1999 年和 1990 年,而我国于 XX年首次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属于十六大以来的成就。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25 B 21 / 3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 “ 科教兴国 ” 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 “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26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时间。 1970 年,我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 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27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70 年 4 月, “ 长征 1 号 ” 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 1 号 ” 顺利送入太空轨道,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学技术的成就22 / 32 两弹一星 28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国防建设相关史实的准确识 记,解题时注意 “ 两弹一星 ”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雷锋与导弹研究无关,排除 ,焦裕禄 1962 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 “ 党的好干部 ” , 与题意不合;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 符合题意;钱三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学技术的成就两弹一星 29 A 【解析】 试题分 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 “ 科教兴国 ” 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以答案是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23 / 32 30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袁隆平的相关知识,袁隆平的重要贡献是培育成功过了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之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所以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31 (1)活字印刷术 (2)杨利伟 (3)蒸汽机 (4)发明大王 (5)卡尔本茨 (6)电气时代 【解析】 试题分析: 第( 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认识。特别注意 “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这句话。这里的 “ 印 ” 应指印刷,那么印刷极为神速的当属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识记。 XX年 10 月, “ 神舟五号 ” 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 ” 成功发射, 杨利伟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24 / 32 “ 蒸汽和新的工业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 ” 正是英国瓦特和他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爱迪生及其贡献的准确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1879 年 10 月 22 日,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他发明了很多电器产品,在一生中获得了 1000 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 “ 发明大王 ” 。 第( 5)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卡尔 本茨及其贡献的准确 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 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卡尔 本茨在 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的三轮汽车,并且试车成功,对交通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第( 6)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气时代的准确识记。 19 世纪70 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从 “ 蒸汽时代 ” 跨入了 “ 电气时代 ” 。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 的宋元文化(一);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 蒸汽时代 ” 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25 / 32 时代的世界 人类迈入 “ 电气时代 ” 32( 1)原子弹( 2)东方红一号( 3)籼型杂交水稻( 4)863 计划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史实。 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2)本题主要考查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 1 号,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理卫星的国家。 ( 3)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科技成就。 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亩产可达 650 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被誉为 “ 东方魔稻 ” ,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 杂交水稻之父 ” 。 ( 4)本题主要考查 863 计划的相关史实。 1986 年,我国发展高科技的计划纲要是 863 计划,该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1996 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26 / 32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33( 1)北洋( 2)南昌起义( 3)原子弹( 4)科技强军 【解析】 试题分 析: (1)本小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洋务派在中央有奕 、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实权派为代表,他们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掀起一场 “ 师夷长技 ” 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 动。 ( 2)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 1927 年 8 月 1 日,在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27 / 32 ( 3)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毛泽东在 1955 年发出号召,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央指定 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等负责筹建核工业。 1959 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 1962 年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在邓稼先等科技人员和国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核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下午 3 时,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称,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同时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 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 ( 4)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经过八十年的奋斗,我们锻造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建立起稳固的国防。我国的国防建设不断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推进。我们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我们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中国人28 / 32 民解放军就必须走科技强军的道路。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是加强 军队质量建设的必由之路,核心内容就是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部队战斗力摆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位置,切实增强国家的军事科技实力,全面提高军队建设的科技含量。通过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改进现有武器装备,形成系统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创新和改进训练体制、方式和手段,推动军事训练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科学的体制编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依靠国家科技发展,提高军费使用的整体效益,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道路。通过贯彻落实科技强军重大战略 ,努力提高军队的科技水平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吸纳和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形成我军独特的军事科技优势。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而现代战争比的是科技含量,而不是数量。只有科技强军才能构筑起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才能起到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29 / 32 34 (1)第一次工业革命 (2 分 ) (2)民主、科学 (2 分 ) (3)“ 东方红一号 ”(“ 东方红 1 号 ”) 卫星发射成功或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 分 ) (4)袁隆平 (1 分 ) (5)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改革开放等。 (任举三例,得 3 分 ) 【解析】 试题分析:第( 1)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依据材料中的 “1851 年伦敦世界博览会 ” 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1840 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第( 2)问,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15 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高举 “ 民主 ” 与 “ 科学 ” 的大旗,其中 “ 民主 ” 一词的英文首字母是 “D” ,所以又被称为 “ 德先生 ” ; “ 科学 ” 一词的英文首字母是 “c” ,被称为 “ 赛先生 ” 。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70 年 4 月, “ 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 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防组织粘连用壳聚糖凝胶项目建议书
- 小学安全全员培训计划课件
- 2025河南新乡市延津县县外在编在岗教师回乡任教的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办事处编外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计划招募10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效果验证课件
- 2025年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HER2-IN-22-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招聘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2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卫生院艾滋病培训课件
- 等离子切割机使用培训
- 芳香疗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两茎灯草获奖说课课件
- 重症肌无力急救护理措施讲课件
-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护理
- 教育与科技的融合儿童财商启蒙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 2025-2030年中国童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转包免责协议书
- 兵棋推演案例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