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与其他公文的区别.doc_第1页
通告与其他公文的区别.doc_第2页
通告与其他公文的区别.doc_第3页
通告与其他公文的区别.doc_第4页
通告与其他公文的区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告与其他公文的区别 经常有人把通知、公告与通告混合在一起分不清有什么不同那么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通告与其他公文的区别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通告与其他公文的区别 通告是常用的行政公文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具有内容的周知性、使用的广泛性、执行的强制性等特点 一、避免以通知、公告代替通告 通告误用为通知是文种误用的第一种情况如:市公安局xx年5月12日发布的关于公开涉案财物管理举报电话的通知该通知的发文目的是配合全市公安机关从4月份至年底的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欢迎广大市民对公安机关及民警违法扣押、收缴、追缴坐支、挪用、私分、贪污涉案财物不按规定出具法律文书违规没收或不及时退还保证金等问题进行监督并公布了举报电话这是典型的该用通告却误用了通知的例子 通知是内部行政公文适用于隶属机关之间发文对象是特定的;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是外部行政公文发文对象是非特定的社会各有关方面凡是要求非特定的社会各有关方面遵守或者周知的应当使用通告以“停电”为例如果是供电局告知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就应该使用通告但如果是上级机关告知下级机关就应该使用通知上例中的广大市民就是“社会各有关方面”只要是盐城市公安局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市民都属于通告的对象应该使用通告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xx年7月14日发布的市公安局关于出入境接待大厅作息时间调整的通知也属于这种使用错误因为发文的目的是告知需要办理出入境事务的有关人员作息时间作了调整以免带来不便这里的告知对象也是不特定的应使用通告 文种误用的另一种情况是通告误用为公告如市区教育局xx年11月21日发布的关于校办企业总公司等单位搬迁公告该公告的发文目的是告知相关对象区招生办公室、校办企业总公司、教育核算中心、人事档案室、退教协、学生资助中心、教育信息中心等单位(原办公地址:区街道号)因市政拆迁现搬迁至区街道号(实验高级中学大门北侧) 这个例子的错误源自对公告功能的误解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发布公告一般涉及的事项比较重大发布公告的单位的级别也比较高一般的行政机关是没有必要发布公告的市区教育局校办企业总公司等单位搬迁在特定的范围内也不能说不是“重要事项”但绝对没有使用公告向国内外发布的必要由于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范围可大可小上述事项使用通告则十分恰当 二、标题要素要齐全 关于行政公文的标题要素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根据该规定公文的标题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发文机关+发文事由+文种”一种是“发文事由+文种”我们把第一种称为要素齐全式标题是公文标题的常态;我们把第二种称为部分要素省略式标题是公文标题的特殊情况如多个单位联合行文发文单位写全的话标题就显得太长了同时眉首部分的发文机关标识中已经出现了发文单位因此特殊情况下标题中可以省略发文机关 通告应该采用要素齐全式标题这是因为通告一般采用在报纸等媒体刊载、公共场所张贴或网页发布等形式省略了眉首部分没有发文机关标识通告首要的、最显著的位置就是标题省略发文机关显然欠妥以张贴在公共场所的通告为例一个没有发文单位的标题会给人一种不严肃的感觉而如果让一个匆匆而过的人能够通过看标题知道通告的发布单位以及主要内容其发布效果会显著提高通告的内容常常涉及到要求人们遵守的事项一个要素齐全的标题可以有效地增强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如省公安厅关于查禁收缴枪支弹药、仿真枪和管制刀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就是一个规范的通告标题虽然比较长但为了体现完整性、严肃性、权威性这样处理是有必要的再如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xx年5月13日发布的关于开展业余无线电台(站)重新登记的通告标题就显得不妥 还有一些通告的标题由于违背了公文处理办法关于标题的明确规定根本就是错误的如xx年11月2日发布的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通告更有标题只写通告的严格来讲这些所谓的标题由于具有万能性已经不能称作真正的标题了 有些教材对此也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如主编的应用文写作(人民出版社XX年8月第一版35页)认为“通报的标题一般有三种写法一是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二是省略了事由只写明发文机关和文种三是省略了发文机关、事由两项只写通告”主编的应用文写作(工业出版社XX年8月第一版29页)“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但有的时候可省略发文机关或文种”在各种公文写作的教材中这种说法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起到了误导作用 三、不必撰写主送机关 根据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也就是说作为主送机关其对象是特定的而通告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因此没有必要撰写主送机关以xx年7月30日发布的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赌博的通告为例该通告是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省禁止赌博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行动通告对象是市人民政府治下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因此没有必要写主送机关同样是禁止赌博如果是内部行文则发布的对象是特定的就应该写明主送机关并且不能使用通告应使用通知如XX年1月6日发布的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监察局关于重申严禁党员干部参与赌博活动的通知主送对象为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局办市各直属单位有的单位没有弄清通告的这个特点如xx年5月13日发布的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关于开展业余无线电台(站)重新登记的通告将“各相关单位、个人”作为主送纯属画蛇添足 四、制约性通告需写明法律依据、处罚条款和生效条款 通告分为周知性通告和制约性通告由于制约性通告对不特定相对人的行为作出了制约为了体现这类通告的严肃性同时也为了使不特定相对人享有应有的权利因此必须在通告的开头部分明确写明法律依据如xx年9月21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敦促在逃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阐述了发布通告的依据为刑法、刑事诉讼法;但xx年8月6日发布的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关于敦促在逃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只是笼统地作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表述;XX年11月25日发布的省公安厅关于加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通告也只是简单地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而没有具体说明样的法律、法规实际上等于没有提供法律依据从而剥夺了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在法治社会的今天这是不妥当的 制约性通告既然对不特定相对人的行为作出了制约如果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其效力显然会大打折扣如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市公安局等五家单位于xx年4月14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的通告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被盗和来路不明的电动自行车”但违反此规定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通告中也没有相应的内容从而削弱了通告的权威性同时也降低了执行力这个通告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通告结尾处缺少生效日期作为制约性通告生效日期是必不可少的缺乏生效日期的通告行政相对人会感到无所适从根据具体情况生效日期有的必须是发布之日如严禁赌博敦促犯罪嫌疑人自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