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福建省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福建省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2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2、 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理解文章中疑难字词,多种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重点)4、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鲁迅先生文章中内涵的复杂感情,并结合自己成长过程获得感悟。(难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抓住学习目标,反复研读课文,运用朗读默读等方法,圈画关键内容,。2、 借助利用工具书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疑问,在课文中划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并写在“我的疑问”中。3、 认真研读导学案,积极思考,自主完成。4、 阅读“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见教材P56页。【知识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书。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在烦扰的生活中,心情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 来写的 ,鲁迅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 “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离奇和芜杂”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写作背景: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此时由于北洋军阀迫害,鲁迅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预 习 案一、 预习自学1.默读过程中,在课文中找出下列字词,标出加点字注音并在冒号后进行词语解释轻捷( ): 臃肿( )( ):人声鼎沸( ): 攒( ):倜傥( ) ( ): 肿胀( ):狼狈( ): 麻渣( ):骊歌( ) : 瞬息( ):讪笑( ) : 来势汹汹( ):沮丧( ): 嫉妒( )( ):伫立( ) : 涉足( ):荒草萋萋( ): 幽寂( ):质朴( ) : 缝隙( ):秕谷( ) 桑葚( )鸡毛掸子( ) 脑髓( )人迹罕至( )2文章主要分为哪两个部分?分别是哪些段落? 3.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他小时候玩些什么?学些什么? 4.在初读课文后,请你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