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琵琶行_第1页
二十二、琵琶行_第2页
二十二、琵琶行_第3页
二十二、琵琶行_第4页
二十二、琵琶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二十二、琵琶行 莲山课 件 m 二十二、琵琶行 教学目标 1、品读描摹音乐的句子,领悟美的艺术境界,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探析人物命运,品味人物情感,理解封建文人的悲悯情怀。 说明: 琵琶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以描写音乐著名的诗歌名篇。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欣赏、诵读、展开想象与联想等活动,揣摸文中运用通感、衬托等表现手法,对音乐描摹的艺术效果,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诗人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 “ 诗言志 ” 的传统,在写景叙事 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写人写己,哭人哭己,唏嘘于宦海的沉浮、人生的无常,抒发了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的悲情,可引导学生 “ 知人论世 ”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激活阅读时的情感共鸣,启迪真情、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抓住具体描写音乐的语句2 / 8 揣摩音乐描写的手法与效果。 2、难点:感受 “ 声中之情 ” ,认识诗人的思想感情。 说明: 朗读和背诵有助于理解、领会,对于音调铿锵、情感浓郁的诗文,更是整体审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诗抒情 气氛浓厚,朗朗上口,学生宜含情朗读,整体把握。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用文字描写的音乐更是抽象的,学生揣摩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应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文中借一连串的比喻,用通感的手法赋予音乐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的描写方法,使学生在视觉的想象中感知音乐的美。文中抒发的情感繁富复杂,难以言概,学生阅历有限,感受人物的心境与情感有一定难度,可引导学生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揣摩人物情感,引发人生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3 / 8 1、要求学生查找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选听一段琵琶曲,反复朗读琵琶行。 2、要求学生了解白居易写作此诗前的一段经历 ,了解文题背景。阅读长恨歌、李凭箜篌引等。 1、课前查阅白居易资料及文题背景,选读相关文字,写读书札记。 2、交流读书札记。 通过课前的查找、阅读、朗读,激发兴趣,寻找感性认识,为研读文本、知人论世,获得前置性知识。 设疑导学 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把握重点文言字词,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试着通过提炼两个问题来概括诗文内容。 2、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问题设置举隅: 4 / 8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怎样一件事? 2、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怎么写? 3、为何 “ 凄凄不似向前声 ” ,使诗人 “ 泪湿青衫 ” ?) 1、诵读全诗,圈画关键语词,提炼问 题。 2、课堂交流所提炼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阐述提炼这两个问题的理由。 1、养成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圈画关键语词的等良好的阅读和鉴赏习惯。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 3、形成对全文的整体把握,为后面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深入研读 探讨重难点 1、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诗歌是如何借助语言把它变成5 / 8 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呢 ? 2、让学生想象 “ 大弦 ”“ 如急雨 ” 、 “ 小弦 ”“ 如私语 ”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并通过流转变化的音乐去揣摩琵琶女内心情感。 3、一是官宦,一是歌女,诗人为何有 “ 同是天涯沦落人 ”之感? 1、学生朗读背诵第二段。圈画、品味描写音乐的重点语词,分析描写手法,展开想象和联想。 2、学生谈对通感的手法的理解,谈对 “ 大弦 ”“ 如急雨 ”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等这些模拟声音的句子展开想象所获。 3、结合 “ 醉不成欢惨将别 ” 、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 “ 江洲司马青衫湿 ” 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比较琵琶女与白居易相似的人生遭际,找到人物情感的相通点。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对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学会鉴赏、领悟诗歌。 6 / 8 拓展总结 深层理解 提问: 1、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等句,还能有音乐方面之外的理解吗? 2、如何看待白 居易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琵琶女的遭遇作类比?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2、思考、讨论并交流对问题的认识 (参考理解: 1、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生命的一种沉寂状态,搏发的气息,是身处困境仍然追求人生与艺术的美的境界。 2、体现诗人平等、尊重的情怀。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演绎了一曲高山流水、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诗人将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了社会大众深重的灾难。)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再创作中对人生、对社会进行了一次思考、一次审问,学会欣赏、同情与尊重,让友情升华,让人生温暖,开拓了文本的意义空间。 7 / 8 布置作业 教学反馈 本文在写作中不但注意了音乐美、情感美,而且也注意了画面意境美。如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 “ 唯见江心秋月白 ” 等,里面的意境很美,请学生进行想象、勾画、渲染,用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构思 成文,交流鉴赏。 作业的设计,旨在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 读写结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鉴赏、写作能力。 思路点拨 这篇文章还可运用 “ 问题式 ” 的方法来教读。拟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如:谁解琵琶声;谁解青衫泪;风8 / 8 物意如何等,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也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本诗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放在一起,从立意、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然后抓取重点语句 加以深入品读领悟。 练习举隅 1选读白居易的其他诗文 2 篇,揣摹其中关键语句,分析作品情感,提高鉴赏审美能力。 2赏析苏轼的一首写琵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