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提分专题三记叙类文章如何构思曲径通幽处,殊途境更佳 考情点击写文章需要精心经营结构布局。写记叙类高考作文,尤其要精于构思,巧于构思。什么叫“精巧的构思”?用作家王蒙的话说,就是“亏他想得出来”。写记叙类文章,就要具备这种“亏他想得出来”的文思机智,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记得江苏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举过一篇内容很老、但构思机智的例文,文章的梗概大致是这样的: 开学了,班主任语文老师说:“这学期由吴老师教你们数学,上课别开小差,好好听!” 第一堂数学课,吴老师自我介绍道:“同学们,我叫吴吉昌。”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因为语文课正讲为了周总理的嘱托,那里边有个种棉花的劳动模范叫“吴吉昌”。吴老师当然莫名其妙,难道我不叫“吴吉昌”吗?! 吴老师有个口头语:“简单!”不管多难的数学题,他开口就是“简单”,然后便从多个侧面,想方设法为同学们解难。此法效果极佳,同学们满怀信心地跟吴老师迎接数学的一个又一个挑战,全班的数学成绩很快上去了。 有一天,上语文课,语文老师问:“吴吉昌有一句代表性的话,是什么?”同学们齐声回答:“简单!” 这篇文章构思上有两大看点。一是抓住口头语“简单”写出吴老师的形神,他的“简单”中包含着许多经验、心血和智慧,轻松诙谐中蕴含了某种“崇高”的东西。二是最后一节,一下子把文思推向更有光彩的新高度。原来,作者巧妙地暗示:这位吴老师也在完成“周总理的嘱托”,也是一位“劳动模范”,也是一位“耕耘好手”。两个“吴吉昌”在文末浑然地融合为一,迸发出十分耀目的思想火星!这才叫“亏他想得出来”的机智。 返观高考作文考场,一个鲜明的旗帜插在中央:拒绝无构思的记叙类文章,欢迎构思精巧的记叙类文章。那些写作文信手写来,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跟着感觉走”的同学应该感到危险了。 这种构思上的“机智”是对生活底蕴的一种举重若轻的“穿透”,它来自对生活的热情拥抱和入微体察。广大考生不仅要在平时训练具有这种艺术构思能力,更要掌握好一些构思技巧,锤打自己的艺术构思能力! 佳作看台 拒绝平庸 (2011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老爸爱唱李宗盛的凡人歌,但他也爱那一句“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平凡而不平庸”。以凡人歌开篇,颇为新异,功能有三:一是准确切题,二是自然引出主人公“老爸”,三是巧妙展开情节。一石三鸟,独出机杼。 单位里一年一度的年终歌唱大赛就快开始了,一等奖是电脑,二等奖是洗衣机,三等奖是电磁炉。去年,老爸凭借庞龙的你是我的玫瑰花赢取了三等奖,在组合如云的众多选手中,他可是唯一的单独参赛的选手呢!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家里人耳朵遭罪的时候。为了参赛,他会去音像店挑上半天,然后哼着在店里还未熟悉的曲子满载而归。“爸,我的电脑配置太落后了,你给我赢台新的呗。”他一边扭动着摇晃着随乐而摆的身子,一面自信地冲着我喊“OK”。因为是单位内部的活动,我们亲属不得观战。欲抑先扬。赞扬“老爸”曾经的不俗成绩,是为这一次的“平庸”成绩作铺垫,情节形成跌宕。 这天晚上,约摸一两点,才听见门“吱呀”被打开的声音,又轰隆撞上了墙。他几乎是破门而入了,踉踉跄跄,跌跌撞撞。以往的这种情形只发生在家里有重大喜事的时候。我欣喜地跑出来,就想瞅瞅战利品,然而这一次,只看到了不知名的洗发水。“借酒浇愁”不像是老爸干出来的事儿啊,我这样想。这一次,真的不同了,不同于以往玫瑰般的红晕,他在自己的黑暗空间里摸索,只找寻着床的方向。 费尽心机,精心准备却铩羽而归,情节铺叙出人意料,动作描写生动真切,父女俩的情态对比很有张力。 “你怎么这般输不起,你说话啊。你女儿我考试失败也没跟你一样,你哪配做我的父亲!”我拿出不知从哪儿来的气概,几乎是拽着他的衣领,恶狠狠的。对着我的,就是一张沉浸在酒坛里泡发了不知所谓、面目可憎的酒鬼的脸。此时,我的心里对他充满鄙夷。“你振作,你吱声啊。”我哭喊着,歇斯底里的。 “可憎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只是此时女儿眼里“老爸”的“可憎”和“可怜”,纯属误解,更为感人。 “你让你爸歇着吧,他喝多了。不是他真的争强好胜,输不起。之所以会这样,不都是因为你吗?你一定不记得了。你小时候看见同座的小伙伴都有爸爸的轿车接送,常会当着你爸的面数落他,怨他怎么给不了你要的生活。最后你说了一句,你什么都给不了我,你没用。”妈噙着泪说道。我惊愕。 我懂了。可是,爸,一个爱孩子胜过一切的人怎会平庸?你最伟大! 是理解也是深化,是扣题更是升华。亲情如水,爱的浪花最终折射出了平凡而感人的人性魅力。 总评这是一篇起笔不凡的优秀记叙文。叙事真实感人,立意角度独特,“老爸”拒绝平庸的强大内因,竟然是“爱孩子胜过一切”,准确表现了作者对于拒绝平庸的深切理解:虽然父亲唱歌比赛的成绩虽不免平庸,但在女儿心里,父亲已不再平庸,因为有爱,有理解。立意精彩,让人感动。 文章结构也颇为精巧,开篇通过凡人歌巧妙交代了父亲去年的获奖和孩童的无忌之言,情节发展完整而又有曲折。细节描写生动,多次对比映照,比如父亲醉酒的动作神态,“我”面对“面目可憎的酒鬼的脸”充满鄙夷和哭喊,与听了妈妈的话之后的惊愕与理解形成对比,真实而有表现力。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技法指要 记叙类文章巧妙构思四法 1化大为小 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从具体的、小的角度入手写作。用何永康教授的话说,要用“小石子”激起“大波澜”。“化大为小”的方法,也是选点构篇的方法,远比“面面俱到”的方法经济、实惠。 2010年湖南高考作文题“早”,有位考生一开头就确立中心:选择一个“早”的时间,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如何把这一“大”的中心转化为“小”的呢?作者选取了几个“点”加以组合:一是七八点钟学生上学到校的时间,二是再“早”一点的乡村之景,三是更“早”一点的日出情景。三个“点”层递展开,思路十分开阔。 2化虚为实 就是指将概括性、抽象性的概念,判断或结论性的话,用恰当的形象使之真实地再现出来,让读者从形象的描绘中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高考作文命题,一般都是比较虚的。如2011年山东卷的“这世界需要你”,浙江卷的“我的时间”都是十分抽象的概念,需要化虚为实,把命题具体化。又如2010年重庆卷的“难题”,在构思的时候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什么难题?为何出现了难题?怎么解决这个难题?通过把“难题”转化为一个具体、带情境的题目,把上面几个问题一一落到实处,文章就好写了。 值得一提的是,虚实问题是记叙文构思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可以先实后虚,如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可先虚后实;虚实对比也是构思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甚至在记叙、描写中穿插联想想象,由实生虚,借以拓展思路,丰富内容,使行文变化曲折。上述方法,皆可在平时训练中加以运用。 3化情为象就是指将情感融入文章的字、句、段中,融入所写的物象中,通过物象来表达情感的构思方法。也叫“意象式构思”,类似于诗歌中的融情于物、融情于景之法。它最大的好处是便于抒情,富有诗意,意境深远。这种构思方法主要运用于象征类或托物言志类散文当中。如2007年江苏卷作文题是“怀想天空”,有位考生把母亲的“三轮车”当做他的天空:小时候,母亲用三轮车带着我去田间劳动,“三轮车”成了我童年的天空;上小学,母亲用三轮车载着我去学校,“三轮车”成了我小学的天空;上了高中,母亲骑着三轮车到学校来看我,“三轮车”成了我想念母亲的天空。全文扣住“三轮车”,娓娓道来,极大地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4平中见奇 就是指将平常、平淡的事,写出令人惊奇、意外的效果。文章的情节要有曲折,有起伏,有跌宕,有令人意外的结尾。人贵直,文贵曲。写记叙类文章,就应生出些波澜,弄出点曲折来。如何生波澜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欲扬先抑法。本来是要褒扬某人某物,表达作者的肯定、喜爱、敬慕等感情,却有意在表达这种感情前,安排一段贬抑性的文字,使前后感情形成落差,构成比照、映衬,以产生行文上的波澜。 巧用倒叙、插叙,颠倒时序,以生波澜。 巧用悬念法、误会法以生波澜。 欧?亨利式结尾。精心设计出人意料的结尾,往往体现了极强的构思能力。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结尾的设计,还涉及前面的伏笔、照应等问题,要力求做到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 总之,上述四种构思方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优秀的高考记叙类文章往往兼具这几个方面。 针对演练 1为求构思新巧,不少考生在形式上创新,如采用实验报告、病危通知、处方、广告、跟帖等形式。可是,下面一篇文章基本上是通常的写法,却又显得构思巧妙。请认真阅读,想一想:文章是怎样构思的?好在哪里? 好奇心 坐在我前桌的那个人竟然没来参加考试?!看着前面空荡荡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纸,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 她(他)是因为害怕吗? 如果是这样,我只能表示理解但并不赞成。我们这一届是江苏高中课改的第一届,放在科学实验中也就和“小白鼠”差不多,从教材内容到考试形式都是全新的,从老师到学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真正信心百倍的能有几个呢?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就临阵脱逃。高考固然可怕,但仔细想想,高考也是可爱的。它意味着我们终于能和数不清的作业、上不完的晚自习和考不完的试卷说再见了!我们终于能以最公平的方式和同龄人展开较量,证明自己的实力了!毛主席说得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所以对于高考,今朝的咱们不用怕! 她(他)是因为复习太认真而病倒了吗?如果是这样,那真的太不值得了。高考对于我们这群人来说是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五六十年的生活质量,很多家长都把高中生活说成是“辛苦三年,幸福六十年”,但高考的成败并不代表一切,上大学是一条出路,不上大学也照样有很多创造美好生活的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古训永远都不会过时。所以,何必为了一次高考把自身给搞垮呢?高考诚可贵,健康价更高啊!还是咱毛主席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她(他)已经被某所著名院校提前录取了吗? 如果真是这样,我只能说:“太羡慕了!”上学期,我们班也有一位同学被南大录取了,当时那个轰动啊,真是无法形容。班上的同学都羡慕得有点儿嫉妒,拼命吵着让那人请客,后来还是“老班大人”结束了这场骚乱,以每人一块德芙巧克力收场。要是我前桌的这个人真的被提前录取了,我倒挺幸运的,兴许还能沾沾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