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pt_第1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pt_第2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pt_第3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pt_第4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阴市利港中学刘小娟,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梦想起飞,亚运会主题曲,1、文化的重要性,会徽整体呈太阳照耀下的“宁”字,融合远山、流水、城墙、树叶四种元素,以书法笔触演变融合成运动人物造型,象征着南京“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以中华曙猿为设计原型,中华曙猿发现于江苏地区,是已知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中最早的一种。吉祥物以亚奥理事会红太阳标志为灵感来源,用圆形与弧形拼合成猿的脸部,尾部则使用南京的特色物产雨花石为创作元素绘制而成,整体造型生动活泼、个性突出,将城市底蕴、赛会理念和青春特色融为一体。“亚青圆圆”既寓意亚洲青年在南京“团圆”,也代表对南京亚青会“圆满成功”的祝愿,表达了东道主对各国宾朋的热烈欢迎及对亚青盛会的美好憧憬。,我叫亚青圆圆,我们每个人的姓名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的取自古诗词或成语,文学韵味十足;有的通俗易懂,喊起来动听、响亮;有的可能是为了纪念一些人或事。简简单单的两三个字寄托了长辈对我们的期望和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文学、汉字的魅力,感受到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汉字,质疑探究,(1)特点(2)地位、作用,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甲骨文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阶段。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阶段。汉字的结构是“外圆内方”。这源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理念。,汉字体演变史,蘇,感悟汉字的魅力,“苏”由草、水、鱼、禾(米)四字组成,象征着江苏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也说明了江苏自古繁华不衰。,百福墙景点选址于江阴老东门内,鲜亮的中国红烤漆景墙上选用了一百个“福”字,字体贴金,形成一幅真正的百福景观墙,表达了中国传统的“福”文化,象征江阴人民福祉永久。,澄江福地百福墙,2、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汉字,质疑探究,(1)特点(2)地位、作用,3、文字出现的意义,大比拼,活动要求:1、全班同学分为三组,每组的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参加比赛。2、由第一组的同学先说一个中华文化的代表,接着第二组的同学接,然后第三组的同学接,依次循环。如果错误或重复别人的答案,即被淘汰,坚持到最后的小组为优胜。,“中华文化知多少”接龙比赛,4、中华文化的特点,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英国思想家培根曾高度称赞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自主探究,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6、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对自身的意义(P22“”划),5、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影响),7、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P20一段+P21第二句+P22最后一段),8、承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列举一些江阴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互动交流,就如何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提出自己的建议。,请你为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课堂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一个“义务”2、两个“特点”两层“关系”3、三个“作用”,:承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汉字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作用汉字的作用中华文化的作用,:汉字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单项选择,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_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独特部分。(),A中华美食B中华建筑C中华汉字D中华文化,D,2、中俄互办文化年,欧洲与中国之间进行了数不清的学术、文化和体育交流活动。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进入中国B世界文化将得到丰富和发展C俄等欧洲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具有相同的特征D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将会成为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C,3、对于汉字的理解正确的有()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它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它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ABCD,A,4、我国的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为此()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应当为国际社会承担保护世界遗产的义务和责任。每个公民都要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世界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还不需要保护。,ABCD,A,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汉族人民创造的。()2.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进入中国,这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