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ppt_第1页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ppt_第2页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ppt_第3页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ppt_第4页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oodAfternoon!,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答辩人:李河南指导老师:章元明教授日期:2009-6-13,汇报内容,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结果分析讨论与结论致谢,文献综述,大豆产量性状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研究进展本论文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鉴于QTL定位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给应用增加难度。所以本研究主要是采用在不同年份,对产量相关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阐明其遗传规律,从而制定准确有效选择方案和育种策略。,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田间试验,分子实验,溧水中子黄豆(P1),南农493-1(P2),F2,972对大豆公共引物对亲本进行多态性选择,获得了273对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获得了150对在F2群体单株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分子标记,重要性状的考察大豆粒形性状大豆植株鲜重和干重性状,分析方法分离分析:利用P1、F1、P2和F2:3(正交或反交);F2和F2:3连锁图构建:Joinmap3.0QTL定位:CIM(WincartographerV2.5)MIM(WincartographerV2.5)MJA(Multi-markerjointanalysis:MJA),结果与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应用Joinmap3.0作图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得到一张具有91个分子标记,包含28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图3-1)。,大豆粒形的遗传分析粒形性状表型分布混合遗传分析:粒长符合D_0模型,一对主基因控制;粒宽和粒厚符合C_0模型,多基因为主。,粒形性状的QTL分析粒长:CIM方法检测到4个QTL,MIM方法检测到6个QTL;3个QTL同时被CIM和MIM检测到,qSL-O-2,qSL-O-1,qSL-D2-1。粒宽性状用CIM方法检测到6个QTL,MIM方法检测到6个QTL。有4个QTL,qSW-A1,qSW-J-1,qSW-M-2,qSW-N-1,在CIM和MIM方法同时检测到。粒厚性状用CIM方法检测到4个QTL,MIM方法检测到4个QTL。其中4个QTL,qST-A1-1,qST-M-1,qST-N-1和qST-O同时在CIM和MIM方法中检测到。,粒形MJA结果:粒长共检测到6个QTL,其中有2个QTL同CIM和MIM方法检测结果一致,3个新QTL,1个环境效应和1个环境互作;粒宽共检测到7个QTL,有3个同CIM和MIM方法检测结果一致,4个新的QTL;粒厚共检测到5个QTL,有3个同CIM和MIM方法检测结果一致,2个新QTL。,大豆单株鲜重、干重的遗传分析表型分布单世代的主基因分析:鲜重和干重符合B-1模型,即两对主基因模型。,鲜重、干重的QTL定位分析鲜重:鲜重用CIM方法检测到5个QTL;用MIM方法检测到7个QTL;其中有2个QTL被CIM和MIM同时检测到;干重:干重用CIM方法检测到10个QTL;MIM方法检测到6个QTL,3个互作;其中有4个QTL在CIM和MIM方法同时检测到。,结论与讨论,讨论遗传连锁图谱CIM作图法、MIM作图法和联合分析方法的比较QTL定位结果梁慧珍等(2008),P.Salasetal.(2006);陈庆山等(2007),吴晓雷等(2001)分离分析和QTL定位表型相关和QTL呈簇,结论使用CIM、MIM和全基因组多标记联合分析三种QTL作图方法,对大豆粒长、粒宽和粒厚的F23和F24群体资料分析,发现能相互印证的QTL共12个,并有成簇分布的现象。同时发现存在上位性,环境效应和环境互作。对大豆单株鲜重、干重的F2和F23群体资料分析,发现能相互验证的QTL共7个。,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李河南,汪霞,李广军,程利国,何小红,张国政,章元明.大豆粒形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大豆科学,2009,28(1):16-20LiHe-Nan,Guang-JunLi,XiaWang,Li-GuoCheng,ChunLi,Yuan-MingZhang.Mappingquantitativetraitlociforseedshapetraitsinsoybean(GlycinemaxL.Merr.).Submitted.李广军,李河南,程利国,汪霞,章元明.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QTL定位.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已接受)程利国,李广军,刘玉芹,李河南,章元明.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a株系抗扩展的遗传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已接受),致谢本文是在导师章元明教授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实验,论文修改,到最后的定稿,无一不包含章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章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十分感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和江浦试验农场的全体老师和工作人员,感谢师兄李广军、何小红、李春、牛远、程利国、师姐冯建英、吕海燕、同学李梦、林飞、匡峰磊、姚黎黎、师妹刘晓芬、汪霞、魏世平、俆宇等,还有帮助过我的低年级师弟,师妹;同时也要感谢其它课题组的师兄王金社,苏成付,同学张文宇,焦瑞峰,杨中路,晋玉宽等,正是在他们无私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才得以顺利的完成学业。感谢父母的无私付出和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