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BCD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4“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蕴涵着()A.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B.墨子的“兼爱”思想C.庄子的辩证法思想D.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5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请你判断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应当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6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表达确切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统一B专制统治需要董仲舒的学说C思想统一为政治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7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长期周游列国,均遭冷遇,终其一生其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采用。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C.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D.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8.xx年8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B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地客观评价C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无任何进步之处D我们应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9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注重气节、品德C注重人的个性张扬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10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能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贵贱的是()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当仁不让于师”11、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D、“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12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思想是()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13、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主要面临哪两种思想的挑战()A、佛教、基督教 B、程朱理学、心学C、佛教、道教 D、道教、心学1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特点的是()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15明朝后期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16、宋末元初的文天祥是大家熟知的英雄,当他抗元被俘后,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A、道学B、理学C、佛学D、心学17、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的根本原因是()A、思想界呈现出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B、程朱理学被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C、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D、外来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18明清时期,儒学受到猛烈冲击。有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个人是()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李贽19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最适宜的是()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印刷术文艺复兴的催化剂ABCD20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相关的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ABCD21.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22.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 古代欧洲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 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D.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23.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行书B. 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C. 隶书、小篆、楷书、行书、草书D. 隶书、小篆、行书、楷书、草书24. 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A. 文人画 B. 山水画C. 花鸟画 D. 油画25. 我们要透过诗经了解西周时期民间的生活,最主要的应该来自()A. 大雅 B. 小雅 C. 颂 D. 风26. 楚辞在创作方法上具有的特点是()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讽刺主义D. 幽默风格27. “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这是哪种文学体裁的特点()A. 楚辞 B. 汉赋 C. 汉京府诗 D. 先秦散文28. 1955年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颂下图中这位诗人,他是()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29.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哪部小说的高度评价()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聊斋志异 D. 西游记30. 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文化繁荣的时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宫廷队舞卓有成就 B. 民间舞蹈非常活跃C. 杂剧和南戏脱颖而出 D. 传奇剧广泛流行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 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第卷二、非选择题(40分)41.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材料2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3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4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请回答:(1) 根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当时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8分)(2)根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10分)42、阅读下列材料(22分)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请回答:(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8分)据材料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4分)(2)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6分)(3)儒家思想是何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2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43. 阅读下列材料10材料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材料二有人说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他著名的诗篇。请回答:(1)材料一提供的作品是什么体裁?(2分)(2)这一体裁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4分)(3)材料二中所说的人是谁?他的画大多属于哪种题材?(4分)10月月考参考答案选择题BDCBD,CCCCA。CACCB,BCDBC。ADAAD,BBBCD。41(20分)(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8分)(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10分)42.(1)、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