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英语基础强化阶段复习计划.doc_第1页
MBA英语基础强化阶段复习计划.doc_第2页
MBA英语基础强化阶段复习计划.doc_第3页
MBA英语基础强化阶段复习计划.doc_第4页
MBA英语基础强化阶段复习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BA英语基础强化阶段复习计划(超详细)-太奇MBA辅导英语齐辙老师0这段时间有许多同学让我帮他(她)制定一下学习计划。好吧!满足大家!(说明: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网上众多考友的意见及引述了部分文章,谨向他(她)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此文仅做学习交流而非用于商业目的,特此说明。如原著者觉得存有版权问题,请告知。我会及时删掉并致歉,谢谢。) %ifq4?Z 9D2heTN 一、基础阶段。 (3个月) i,B 1、词汇:到基础阶段结束的时候应该背完核心词汇。更具体地说,到基础阶段结束,考生应该掌握4500左右的认知词汇。希望大家在这方面不要打折。记忆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词缀法,联想法,造句法,阅读法等等都可以用。但务必要确保每个单词有意识复习六遍以上。然后通过阅读新三的文章来强化。 词汇复习尽量利用好自己的零散时间。找一个词汇大纲(2009的就可以),删掉自己熟悉的词汇然后打印剩下的内容,做成单词卡片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几分钟就能复习一张单词卡。 $0%S NDJIaX: 2、语法。具体三方面基本要求: TV 1vj 7fVlAx 1)语法体系的建立。可以随我的节奏来。 qP+SVqC K0|8h!WF+ 2)语法在阅读相关板块(完型+阅读+翻译)中的最主要的要求是能够拆分句子意群,然后从意群信息的角度来解释选项的合理性或干扰性。这一点直接关系到阅读中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时是否准确。另外可以直接应用于翻译和分解句子意群。 Sn I-dXNF 5BQ8rh A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5d-T 完形填空题不同于单项选择填空题。单项填空题所给的是一个或两个句子,根据本句或前后句就可以判定所选的答案。而完形填空题所给的是一篇意思完整的短文,所选的答案处在整段或整篇文章之中。所以在做题前,必须先浏览全文,了解短文的大意,这是绝不可省的一步。每篇短文总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段落之间必然承上启下,前呼后应,句与句之间 也一定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因此通读全文是要一气呵成,不要中断思路,只要能了解短文的大意就可。某些细节不理解可以跳过。如果不影响答题,可以置之不理。如果与答题有关,可到第二步填空时再琢磨解决。另外,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它们能提供主要的信息,帮助了解全文所描述的事件或文章的中心议题。完形填空实际上是一种障碍性阅读理解题。因此,在解题之前,先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弄清其中心思想和大意。然后对留空的句子进行分析,看它在该句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再从所给的选项中找出要填写什么词。 AJYkSg B. 紧扣内容,分析对比备选答案 P;%4Imq3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各备选答案应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LOY+ (1) 当遇到一个需要填的词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在句子中的成分是什么?词性是什么? +P Cm4 (3) 如果需要填的是形容词或副词,就应考虑是用原级或是比较级,还是最高级。 K*uFqdLL! (4) 如果需要填的是动词,则要考虑东西的时态,语态,人称变化,语气以及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和动词-ing形式)的一般式,被动式和完成式等。 w$J0/eXA (5) 如果需要填空的是介词,则要注意固定搭配的用法。 vthY4 (6) 如果需要填的是冠词,则要注意是用不定冠词还是用定冠词。 csTX,c (7) 另外要注意一些固定句型的完整。 ;EPA3 C. 瞻前顾后,全文贯通 n5pFGw 短文中每个空白处的正确答案和气上下文在意思上和结构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必然联系。一般说来,所选答案只有和上下文和结构上都吻合的时候,才是正确答案。因此,必须注意上下的参照,连贯思考。如果答案一时确定不下来,切记不要耽误太久,可暂放一边,待其他答案选好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推敲。试题所提供的短文可以说是一个整体,空白处所需要选的答案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有时候,所选答案从局部看是可行的,但从整体看,不见的是最佳的答案。这时就要局部服从整体,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重新选择答案。对于那些拿不定主意或未能选答的空白,不要仅局限在与上下文的对照上,要把视野扩大到全文。有时一旦和整篇短文联系起来,就可豁然开朗,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T2# W=P D. 复查核对,决定取舍 YyTXgZK 全部题目做完以后,要仔细考查核对。其方法是:把短文连同所选答案细读一遍,凡读起来别扭或答案无确切把握的地方分别记下来,然后将每个空白处与其相对应的四个答案逐一对照,务求一一过关,避免遗漏。若发现原所选答案与复查时所选答案不同,不要急于涂改,待认真斟酌核实后,再决定取舍。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对每一篇完形填空均可重复做上几遍,通过反复的练习,不但可以牢固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完形填空的应试能力。 CQfrAk4mu DbT:/ eS?1t=l 二、阅读理解 AyZ6 %*P59% 以历年真题为主,每周做3篇,然后分析题目。每篇文章做题尽量控制在20分钟之内。 5/r MBA中阅读的目的是迅速准确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回答文章后所附的问题,充分展示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这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全部内容。一方面要求考生有足够的词汇量,熟练的语法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具备正确的阅读方法,重视阅读技巧的提高。做阅读理解时,应先读后面的题目,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浏览全文,划出问题所在的大概位置,再精读,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反其道而行,一是浪费时间,分析一些与问题毫无关系的难句,二是与问题相关的语句可能会被忽略。复习阶段大家可采取四遍阅读法: vP&d vAUF 4cL NPl A 、浏览法 y4) M,+O5 +FQ:Q+ 看过问题后需要带着问题浏览全文,浏览是后面三种阅读方法的基础。这一遍忌讳的是逢词逢句必读。反对一字一句小声念出声或心里默默诵读,这些阅读方法都严重影响阅读速度。正确的阅读方法只看不念,眼睛快速搜索信息并及时反映给大脑,眼睛浏览速度不该受大脑反映速度的限制,大脑的反映速度要跟上眼睛的浏览速度。刚开始时可能不习惯,但我觉得这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好办法。所以建议考生采用。阅读时眼睛集中在一个词组中的一个单词,一句中的几个关键词组。浏览后能够对文章有一初步印象,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熟悉材料在文章中的大概位置。浏览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暂时跳过,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因为可能与问题的回答没有任何关系,可能对文章整体意思的理解没有任何作用。浏览时脑子要想着问题,遇到与问题相关的材料,一定要做好标记。英语毕竟不是母语,瞬时记忆是比较差的,读过文章后能知道大概意思,但在做一些细节题时就不知道究竟在文章的哪一块了。重新寻找浪费时间,做了标记就可以直接跳读到答案在文章的所在处了。浏览时不能够理解文章的全部意思,不能够回答后面的大多数问题。这点考生不用担心,因为下面的阅读方法才与答案的选择挂钩。 B Hn e j2loJ) B、略读法 KpC)A5u6 H#keZ 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方法,目的不是为了帮助搜寻细节,而是为了了解文章的知识结构,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宏观信息。因此,略读时只需注意文章的关键部分,如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MBA英语中有一常见题型是回答有关文章中心思想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略读。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它的题目有很大关系,根据题目可以大致猜出文章的内容,每个段落往往有主题句,告诉该段的主要内容。通过题目和主题句并结合作者的目的或意图,可以推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在略读时只需重视文章的题目和主题句。主题句是每段的概括性句子,往往是段落的第一句话,有时也存在于段落中间或段落末尾。所以通过略读寻找文章的主题句,不能只看段落的第一句话。略读是一种选择性的阅读,考生通过主观判断,有所取舍的阅读,这种阅读可能由于考生的判断失误,只阅读了次要问题,而忽视了主要问题。例如,一段中可能有几个概括性语句,有的可能是对某一具体事例的概括,概括过低,不够全面。考生可能读了此句后误认为是该段的主题句,跳读到其他地方。而忽视的真正的主题句,概括比较恰当,并与作者的真正观点一致。 G#5Cyu n#zuq|v D、精读法 lU Uq|Qr wrqdQ ( 精读是很重要的阅读方法。通过略读和寻读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而另一些较难回答的问题,必须精读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句子、段落才能回答。文章中有一些对全文的准确理解起关键作用,或与问题的回答直接相关又比较难理解的句子也必须逐字逐句阅读和推敲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精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理解句子准确含义,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思想加以概括总结,或对作者的态度做出准确的判断,或者对文章内容做出符合逻辑的推理,或者根据已知内容推测一些情节。与精读相关的题目有词汇题、推断题和判断题等,下面逐一举例。词汇题是检测考生对“难词”词义猜测能力的试题。考生除了根据构词法和自身经验结合上下文判断外,还可以精读与生词临近的有直接或间接连系的词、句子或段落。因为文章是一整体,作者会通过举例对生词进行说明,或者在词组后面加一词或词组进行定义。推断题是作者向考生提供隐约可见的信息,让考生根据这些内容做出符合逻辑的推理。例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last paragraph。这种题无法从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要求考生必须精读相关信息,理解字里行间之外的意思,从答案中选择较为恰当的一个。另一个就是判断题。判断作者对某一事物看法时,就要精读作者在描写这一事物时,描写了事物的哪些方面。每一方面采用怎样的语言风格,然后判断作者的态度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在很多阅读材料中,作者往往正反两面都涉及,但还是有一基本观点,这就要求考生在精读后准确判断了。精读虽然要求反复阅读、仔细斟酌文章,但是英语的做题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千万不可在一个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以上介绍的几种阅读方法相辅相成,反复实践,熟练应用,灵活变通,才能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WcHbAY6 0 p2 0Rt bx6FKns _ +Dk& 三、翻译 N23sS t G x,DH 每周翻译2段,翻译应该多做真题及模拟题。如果感觉基础薄弱,可以先做新三翻译再做真题。 wZP4d 这里把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做个归纳,便于大家记忆和运用。 _Jp_TvP A、词汇方面 D|:f-Z6Z .词义选择 P*cr ?A 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YLCwo+ .词义转换 Iq-Js 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9:Y:Vx .词类转换 =3T?U_u 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y H2t=)T .组合类 h)8+4?-4 I 1. 分句法 IFRwQ%_O 有些句子由于“联系词”的联系,虽在形式上是一个句子,但句子许多成分的意义是独立的。将它们断开分成短句是完全可以的。断开的位置一般可选在这些联系词处。联系词通常由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独立副词、伴随动词等担任。 &hN&nHPC 2. 合句法 5w)# 形式上为两个句子或多个句子,但意思紧密相关,只要译文不显得冗长,是可以合译成一个句子的。如:同主语的简单句、并列句可合成一个句子的并列成分,较短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可由从句缩成主句的修饰成分。 ?vn 0%e868 .转换类 h Yc 9$ 1. 句子成分的转换 BX(dz b 前面说到词类可以转译,句子成分在翻译时也可以转换。句子成分的转换主要是由译文里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关系改变了它们在原文里的语法关系引起的。 OZ!$%.?l 2. 被动语态的转换 q,t 一些被动语态句子可以按顺译法直译,但大多数被动语态的句子翻译时需要做一番转换才能使译文更加汉语化,这是汉语较少使用被动语态的缘故。被动语态的改译常有三种方法:还原成主动句:将by后的动作发出者还原成主语;增加“人们”“我们”等原文省略的动作发出者还原成主动句。构造成主动句:使用“把、由、使、让、给”等词译成主动句。转化成自动句:通过选择汉语译文的动词,将原文动词的承受者(即主语)转变成汉语中那个动词动作的发出者(仍然做主语)。 P10p r#_7_3 四、写作 InlQQX 每周翻译十个句子,写一个段落。 hl AR A.图表作文要素: 6#EzmXO2 一、选出典型的数据纵横对位 tO?21?AD D iKg75%;t 面对图表应当首先结合主题,观察图表数据变化,如果表格、柱形和曲线都比较复杂,则需先确定典型数据,如最高点、最低点以及骤升骤降的时间变化范围,在表格和座标图中精确地纵横对位,想象如何使用demonstrate a dramatic change,increase dramatically,decline sharply,go up steadily,remain on the decline这样的图表术语描述数据变化。 7&1um5K B.议论文要素: vb %T7 英语议论文的结构一般较为固定,通常包括以下三部分: d5:tSO S *!B 1. 在导语部分提出需要议论的议题; #X5hS w; gQ2!Qc a- 2. 在正文部分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议论; 69/?7r GRIa8 3. 在结论部分对以上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EU ; ?O xmYm-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或者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中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问题,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还可以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ku 94)w 在具体写作中要注意下列几点: o/xPo| M&y5AB0 1. 议题的提出要开门见山,不要拖泥带水。 os$nLsq A-wRah.M 2. 议论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摆出正反两方面观点,进行对比;也可引经据典论证作者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从而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亦可提出一种错误的观点然后论证其错误,最终提出正确的观点。正文部分是写作的重点,论证方法可用归纳法、推理法、比较法等。 A#DR9Eq vM4 3. 在结论部分必须表明作者的观点,对讨论的问题做出总结。 aBxqh)aT |LmSWy*7 4. 注意连接词和过渡词等词语的使用,以增强文章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常用的过渡词和连接词包括: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