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教学目标,1.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基本史实。2.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3.列举古代文明之间交往方式的类型,说出他们之间的区别。,预习检测,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的各个文明之间冲撞与交融的过程。本课选择了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作为文明冲突的事例,和平往来则选择了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这两个事例。通过这些典型事例,来认识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新课导入,我们现代的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又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你想知道它们之间的冲撞与交融是怎样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世界古代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1首先请同学们阅读P120页每课一得,了解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区别及二者关系。,2同学们自学P118小字部分“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突,了解古代社会中“耕田人”“牧羊人”的生活方式和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交往,认识其规律是先进的农业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突,1归纳古代文明传播两种方式,结合史实说说它们的区别。,请同学们精读全课,探究、回答下列问题:,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2从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这两次区域文明之间的冲突为例,想一想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阿拉伯数字”是指哪些数字符号?是什么人发明的?为什么称为“阿拉伯数字”?它是以什么方式传播开来的?联系实际说一说阿拉伯数字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意义。2.马可波罗来华及马可波罗行纪在东西方文明的交往中有什么影响?,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交流,以学生讲述为主,教师适当补充。本课涉及的人物、事件:人物:亚历山大、马可波罗、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事件:希波战争、马拉松长跑来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那么你如何看待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现代社会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主要方式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举例来说明。,聚集国际,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暴力冲撞,和平交流,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马可波罗来华,作用,作用,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知识结构,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时间:范围:,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也是古希最伟大的力学家。他发现了浮力定律、杠杆原理,对此他曾自豪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地球”。,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1.亚历山大之所以能够成就伟业,与其自身的哪些品质有关?2.在亚历山大帝国示意图,找到自公元前334年开始的亚历山大东征经过的地区。,想一想:,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亚历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崇拜伊利亚特中的英雄阿溪里,在事业中努力加以模仿。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两年后继位,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人物,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古时候,印度人把一些横线刻在石板上表示数,一横表示1,二横表示2后来,他们改用棕榈树叶或白桦树皮作为书写材料,并把一些笔画连了起来,例如,把表示2的两横写成Z等。公元8世纪,一位印度的数学家堪克,随商队来到巴格达,他的很多书籍被译成阿拉伯文,他所用的这种印度人创造的数字也随之传到阿拉伯各地。后来这种记数法又由阿拉伯商人带到西方,欧洲人误以为这是阿拉伯人的文化成就,称之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罗马数字:、中国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马可波罗一行威尼斯(意)东行。,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马可波罗一行和父亲、叔叔来到中国朝见元朝皇帝忽必烈。,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马可波罗在参加元朝新年庆典上向忽必烈敬献礼品。,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如是说。,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2004年10月马可波罗34代孙帕多莱基亚先生来西湖“祭祖”。,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当堂作业,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匈奴蒙古民族对中原农业地区和欧洲农业地区的冲击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