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全国一等奖教案及点评: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莲 山课件 m 全国一等奖教案及点评: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学设计 一、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大家都知道,第一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从总体上讲述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而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概念,由联系出发就能形成唯物辩证法丰富内容和基本体系。而因果联系作为联系的具体形式,是人们最常见与人们关系密切的一种联系,是对联系问题的具体化和浅显化,更有助于学生 理解和掌握联系的观点。所以把握事物因果联系这一框题在本课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关于重点的确定 本框教学重点是因果联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因为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了解因果联系的特点,才能把因果联系与其他形式的联系区别开来。本框题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判断何为原因、何为结果。要达到目标必须掌握因果联系的特点。另外,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实2 / 9 践上使学生在承认因果联系普遍性与客观性前提下,提高自己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又必须重点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 、关于难点的确定 本框教学难点是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问题。在事物的因果联系中,并非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这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互为因果。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中,也是从关系双方的互相作用中才能理解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使学生很难理解,由此成为本框的难点。 四、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 首先是知识与技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事物多种多样,当然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通过学习必须理解因果联系及原因和 结果是什么?即掌握含义,还要弄清因果关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学完这一世界观怎么在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所以,方法论也要理解和掌握;其次,是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教学过程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不同联系的能力,而且特别是掌握了因果联系就得让学生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说学习失败了就要找出原因,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还要预见原因的结果,来决定该不该做,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确定了从事例中分析哲学道理3 / 9 的方法。最后,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觉得科学因果观与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学生易混淆。所以 ,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区分开来,并通过对陈水扁 “ 台独论 ” 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树立支持祖国统一的态度,坚持和平、团结的价值观。 五、教学内容 1联系具有多样性 根据学生的预习,关于联系多样性的内容,用电脑打出几对名言成语,让学生分别指出体现了什么样的联系?一是检验学生的预习状况;二是让学生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多样性。然后打出七对具体形式的联系,并提问学生:在以上多种联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联系是哪一种?提示:人们最容易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就是研究事物的原因 问题,科学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追寻事物因果问题,所以我们重点学习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讲清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而且还讲出新课 )。 音像资料:由于陈水扁贪腐案引起的 “ 倒扁 ” 运动。陈水扁及其家人的腐败行为引起了 “ 倒扁 ” 浪潮。那么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哲学上叫什么呢?叫因果联系。下面我们就来看什么是因果联系。 2因果联系的含义(学生回答) 4 / 9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其他现象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结果。然后反过来让学生分析陈水扁的例子,哪一个是因?哪一个是果?这样让导课的事例马上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逻辑连接:那么,作为因果联系与其他联系的区别在哪里?即因果联系有哪些自身的特点呢? 3因果联系的特点 (1)因果联系是一种先行后续的联系 所谓事出有因、前因后果,即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在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前后相继出现的现象都是具有因果联系,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虽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 系,因而也不构成因果关系。即在此之后,不等于 “ 因此之故 ” 。然后,让学生列举属于先行后续,但不属于因果联系的事例。所以,因果联系不仅是先行后续,还必须是: (2)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请学生观看连战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让学生分析,连战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存不存在因果联系?教师总结:连战在演讲中,极力表明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愿望,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意愿,受到了全体学生的热情拥护和赞成,因此,5 / 9 才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所以构成因果联系。可见,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只 有这两个特点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时,才构成因果联系,这就是因果联系区别于其他联系形式的特点。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这表明原因与结果是不同的,二者有区别,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原因与结果之间又存在着 “ 先行后续 ” 以及 “ 引起和被引起 ” 的关系,也就是说,二者除区别之外,还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继而帮 助学生区分原因和理由,例如,陈水扁利用职务之便纵容家人腐败贪污,受到反对,贪污是原因,职务之便是条件,反对是结果,而理由是他损害了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伤害了台湾人民的感情。然后深化、区分原因和条件。原因和结果周围的一些现象,对于因果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这些现象的总和叫条件。条件是这样一些现象:某一些现象所必须,但它又不像原因那样引起相应的现象。例如,一定病源是因,引起病症是果,不同身体状况是条件。 对比陈水扁和连战的事例,有什么启示?引出: 4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区别: 在 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关系中,原因和结果有着严格的区别。教师先让学生找区别,然后一边引导一边总结。第一6 / 9 是含义不同;第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先行后续;第三是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因果关系中,原因总是处于 “ 主动 ” 地位,是 “ 引起者 ” ,具有 “ 动因 ” 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 “ 被动 ” 的地位,是 “ 被引起者 ” ,具有 “ 后果 ” 的作用。正是原因和结果有着非常严格的界限,所以不能倒果为因,也不能倒因为果。如陈水扁例子中,陈水扁及其家人的贪腐行为是因,遭到台湾人民的反对和谴责是结果。如果 说反对是因,所以才有了其家人的贪腐行为,是极其可笑和荒谬的。所以,必须明辨因与果,因就是因,果就是果。虽然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界限,但二者又有紧密的联系。 (2)联系 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原因离不开结果,相对结果而言,原因才能成为原因;结果也离不开原因,没有原因就没有结果,相对原因而讲,结果才能成其为结果。所谓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贪腐行为必遭到反对,反对是有原因的,怎么不反对别人,偏偏是 “ 倒扁 ” ?就是因为他家人的贪腐行为。同学们也知道,今年是“911 ” 事件五周年,那么为什么只发生在美国?这是与美国所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单边外交分不开的。 电脑打出: “ 有人办某事以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7 / 9 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 ” 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过在结果中有预期的结果和未料到的结果、好的结果与坏的结果之分。这里所说的 “ 毫无结果 ” ,其实就是指未达到预期的结果,而并非没有任何结果。如果我们去办一件事,无非有办得成或办不成的两种结果,决不能说没办成就不是一种结果。虽然有些现象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尚不知道它的原 因,如众所周知的 “ 百慕大三角 ” ,但它的原因是存在的;而对于这些现象,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能预料的,然而它的结果也必然会产生。总之,原因与结果相互依赖,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其次,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知道,作为任何一个客观事物来说都处于普遍联系中,而当我们要考察的是一个事物的具体的因果联系时,就要把考察的特定对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从而确定某一现象为原因,某一现象为结果。在这个特定的、有限的范围内,原因与结果是对立的。作为一种现象来说,不能既是因又是果。但 如果我们把这一对具体的原因与结果,放到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来考察,就会发现因果之间区别的相对性,彼此之间的相互过渡、相互转化也就呈现出来了,这时我们所看到的原因与结果相互转化有如下两种情形: 一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是结果;反之8 / 9 亦然。这是由于事物的联系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链条。甲现象引起乙现象,乙现象于引起丙现象 ,其中乙现象对丙现象来说是原因,但对甲现象来说又是结果,例如: 陈水扁贪腐 台湾同胞的反对 心理恐慌 投资减少 经济衰退 因 果(因) 果(因) 果(因) 果 二是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结果。其中甲现象作用于乙现象,引起乙现象的变化,甲是因,乙是果;反过来,乙现象又可以作用于甲现象,引起甲现象的变化,乙是因,甲则是果。(注意:不是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能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意外险投保指南
-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可追溯
- 船舶货物装卸作业操作方案
- 快递中心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
- 初中非连续文本阅读真题解析
- 标准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 小学基础数学知识练习题合集
- 常用化肥含量及配比计算方法
- 地铁工程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防范指南
- 杭州2025网约车区域考试试题和答案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 合肥市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表
- 房屋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分表
- 民航安全安全检查员
-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和处理案例
- 隧道防排水检查井技术交底书
- 《历史》中职课件05第五章
- TSS-UT811-001UT-811线路保护测控装置调试说明书V1[1]0.
- (终稿)加油站全流程诊断与优化提量指导手册
- EN779-2012一般通风过滤器——过滤性能测定(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