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专题辅导古代诗歌鉴赏,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准,1、折戟沉沙铁未销,。2、辛苦遭逢起一经,。3、海内存知己,。4、瀚海阑干百丈冰,。5、,心远地自偏。6、,千里共婵娟。7、,松柏有本性。8、,举杯消愁愁更愁。,1、,自缘身在最高层。2、,千树万树梨花开。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夜吟应觉月光寒。5、天街小雨润如酥,。6、行到水穷处,。7、冰霜正惨凄,。8、落红不是无情物,。,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作品的形象,1、鉴赏作品语言,2、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3、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语言,赏析诗歌的语言,应切记不能把它孤立起来分析,而要联系上下文,联系诗歌的主题,联系形象特征,还要联系标题或文末注解、说明。,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答案:,【解题思路】(1)找出赏析点(动词、形容词、修辞手法等)(2)展开联想描述景象或分析特征(3)点出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某句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加以品味。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用句,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句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答: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南山,而是无意“见”的,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加以品味。,诗人以梨花比喻雪,比喻新颖贴切,联想奇特,落笔传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边塞奇异的风光,表现了诗人赏雪是的欣喜。是咏雪的千古名句。,一个“忽”字,不仅显出了边塞气象的变幻神奇,而且传递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的心声。,一般说来答题时大约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1、紧扣题目要求,答案尽量具体,忌泛泛而谈。2、按点准确作答,要点齐全。3、推敲用语,用规范鉴赏术语,表达流畅。,鉴赏诗歌表达技巧,(1)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对比、设问等(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烘托反衬、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细节描写、白描等。,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题思路】(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一句的第一个“惶恐“和“零丁”表示地名,第二个“惶恐“和“零丁”表示作者的心情,用一语双关,表达对抗战局势的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怨。,1、过零丁洋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运用比喻修辞。(思路1)“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思路2)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思路3),3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哦,找找看告诉我!你知道它描写了怎样的现状吗?,答:用典,用了“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作者在23年后回乡所见,人事全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作者生出痛苦惆怅之情。,鉴赏诗歌形象,【解题思路】(1)指出形象(2)分析形象特征(3)揭示情感,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鉴赏诗歌形象,品味诗歌意境。,1形象意象意境形象: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更多的是指诗中所描绘的景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感情,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意象:诗中所描绘的物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景物,意境: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是意与境的统一。,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问: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解答分析】(1)留意注释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在,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怎不感慨万千?(2)抓人物心理:念(悠悠)。(3)抓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分析人物,答:本诗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孤独封建士大夫形象。(步骤一二)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步骤三),【解题思路】(1)指出形象(2)分析形象特征(3)揭示情感,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问:试分析“孤蓬”“浮云”“落日”三个景物的特征,通过这些景物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例一:,分析意象,【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意境,【解题思路】,(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词语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要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景,境,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问: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步骤一(景)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步骤二(境)意境清新秀雅,颇具神韵。步骤三(情)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步骤二(境),步骤三(情),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创造了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理解思想内容、情感倾向,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或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