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学年福建柘荣县一中等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 班级_ 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 线 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禅 让c hn 倔 强 ji ng 棘 手j_ 翩 然起舞 pi n B 蜕 变t u 麻 痹 B _ 头 衔 xi n 数见不 鲜 x i n C 一 瞥 pi 轻 鸢 yu n 蜾 蠃 yng 海市 蜃 楼 sh n D 山 坳 o 蓬 蒿 ho_ 肆 虐 n _ 莘 莘 学子 sh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匮乏_ 争辩_ 绿州_ 寥寥无几 B 辐射_ 奏效_ 社稷_ 错落有致 C 缜密_ 寒碜_ 嶙峋_ 出其制胜_ D 狭隘_ 轮廓_ 笨拙_ 峰拥而上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家不禁要问,李路_ 怎么了?纵然你舌绽兰花,谎言_ 是谎言,终将被拆穿。 一尊9 5米高的孔子铜像被有关部门_ 于天安门广场东侧,揭幕仪式结束后,许多群众仍_ 在广场上,久久不愿离去。 A 毕竟 究竟 矗立 伫立 B 究竟 毕竟 矗立 伫立 C 究竟 毕竟 伫立 矗立 D 毕竟 究竟 伫立 矗立 4. 下列各句中加 线 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表示,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不可能 一挥而就 。 B 湘江颂的主题是歌湘江之史、颂湘江之魂,长诗有一种内在的气韵, 回肠荡气 ,让人神往。 C 随着月饼标准的出台,今年中秋礼盒月饼卸下豪华“外衣”,包装 返璞归真 ,走朴素简单又不失精美的路线。 D中国外交部长发言人指出,任何 巧言令色 ,任何外国单方面的行动都不能改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基本事实。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自此以后,不但宋朝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 B 那时,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独骑,向导已经返回了。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使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C 近年来,以择校热等为表象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欠公平现象正日益演变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D 美国重返亚太地区 , 并在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 , 不断挑起争端 , 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所导致的。 6. 下列加 线 实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 固 穷,小人穷斯滥矣 固:本来 夫子之道, 忠 恕而已矣 _ 忠:尽心竭力 B 得天下有道 _ 道:方法 河内 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_ 凶:凶年,指战争 C 绝 云气,负青天 _ 绝:直上穿过 不自 矜 ,故能长 _ 矜:夸耀 D 齐谐者, 志 怪者也 _ 志:记载 举世誉之而不加 劝 _ 劝:劝告 7. 下列各组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 其 不能也_ 请循 其 本 B 则无望民之多 于 邻国也 _ 海运则将徙 于 南冥 C 过 而 不改,是谓过矣 _ 弃甲曳兵 而 走 D 吾道一 以 贯之 _ 以 杖扣其胫 8. 下列句子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彼且奚适也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申之以孝悌之义 9. 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 A 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家、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背影欧游杂记论雅俗共赏等。 B 迷娘曲的作者歌德,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代表作有诗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其作品对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 C 论语是语录体的散文集,书中多为简洁的语言片段,一般每章节只有数十字。其突出特点是简洁凝练,生动隽永,意味深长。 D 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经历的一种文体。优秀的传记文学应该是历史的真和文学的美的结合,是历史的科学性和文学的形象性的结合。 二、文言文阅读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后面 题。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旦幼沉默,好学有文,父佑器之曰:“此儿当至公相。”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迁殿中丞,通判郑州。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 契丹犯边,从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三年,拜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宫禁火灾,旦驰入。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 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己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 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不愈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诏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准愧叹,以为不可及。 (节选自宋史王旦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 线 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素 贤 旦 _ 贤:赏识,认为贤能 B 一朝 殆 尽,诚可惜也 殆:全部,完全 C 寇准 数 短旦 _ 数:屡次,多次 D 甚得 许 大度量 _ 许:这样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B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C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D 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旦小时候沉稳文静,聪明好学,他的父亲认为他将来可以官至宰相。真宗即位后,王旦被授于中书舍人,皇帝认为他是帮助自己实现太平的人。 B 王旦跟随皇帝出征澶州,后因雍王元份得了急病,王旦返回东京,代理留守事务。等到皇帝班师回朝,王旦率领子弟、亲属到郊外迎接皇帝凯旋。 C 宫内发生火灾,后有人说是荣王宫失火所致,请求逮捕治罪相关人员,经王旦据理力争,皇帝赦免了有关人员。 D 王旦有大度量。中书送达密院的文件,违反文件格式,寇准上报皇帝,王旦受到皇上责问;后密院也有错误的文件送达中书,王旦却让人将文件退回密院。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已罪己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 (2)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 三、诗歌鉴赏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第 后面 题 。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光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注:管倅,作者好友。 1. 请结合词句赏析下阕中“更”的妙处。 2.本词上阕用了什么典故,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名句名篇12. 语境默写 (1) 逍遥游中,齐谐记载鹏鸟飞上九万里高空,要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_ , _ 。 (2) 逍遥游中,对列子驾风而行的自由轻妙赞赏有加的句子是 :_ , _ 。 (3) 论语十则中,用“云”作比喻,形象地表述对“富贵”态度的句子是:_ ,_ _ 。 (4) 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_ , _ 。 (5) 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标准的句子是:_ ,_ 。 五、现代文阅读13.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 后面 题 文体兴衰叹 许多人会费解,为什么今天的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浮躁的时代不是更应该把文章写短吗,不是更符合“文化快餐”这个说辞吗?还有,为什么诗人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整体上不及小说家?这些都值得对文学文体的流变进行思考。 文体的流变显然是有线索可循的思想的复杂、感情的丰富,迫使文体不断被突破。最突出的例证是中国的诗歌流变,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五言,再到唐朝的七言为多,直至宋词的出现,文体流变表现为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元代戏曲、明清小说,从外部进一步证明文体的“扩容”势不可当,而与此同时,绝句、律诗则逐渐退化到“闲笔”的境地。这说明了文体的流变和人类文明发展,和人们表达感情的丰沛程度是同时进步的。 然而,一种文体的兴衰,受文人的追捧或淡化,被读者热衷或冷落,涉及更多因素,外部环境力量甚至更直接地影响、左右、决定着这种起落。社会需求迫使文化人必须去适应、去追随,这是跟写作的功利性密切相关的,潜藏着“务实”的、“非文学”的动力,也可以说是时代风潮影响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文学火热,中短篇小说掀起热潮,很多小说家都热衷于此,那是个观念日新月异、不断突破的年代,中短篇表达思想、传递观念更迅速、更直接。长篇小说之类的“黄钟大吕”“扛鼎之作”何时能出现,成了很多文学人的担忧。时间过了不到30年,世情大变,长篇小说已经不再是需要呼吁的文体,它在各方面的待遇都远远超过了中短篇。长篇写作也已经不再是一个作家在长期的中短篇创作积淀后的尝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人们又开始担忧,最能体现作家艺术风格和特色的中短篇为什么寥落了?这显然和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有关。一部作品靠作者知名度销售,远不及靠题材、靠书名更能抓人眼球。市场这个冷冰冰的东西已经推动起一股热潮,裹挟着文体的兴衰。 近日重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找到了更为久远的证据文体的兴衰想来是一个很不文学的问题。谈到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鲁迅认为,这其实与那时的“社会需求”,说彻底了是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的。唐时,举子们进京赶考,需要将自己写的诗抄成卷子,拜名人鉴定,如果能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则“声价十倍”,及第希望大增。但开元年后,诗歌被人厌倦,是名人们也看烦了吧,诗歌不招人待见,有人就抄小说呈上,结果反而暴得名声,于是鲁迅说:“所以从前不满意小说的,到此时也多做起小说来,因之传奇小说,就盛极一时了。” 今天是市场,唐时是及第,它们都关乎生存和现实前程,对个体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文学的健康发展并非靠作家、评论家呼吁就能实现。 文体流变有规律,其推手却很复杂,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感,梳理其中的关系。然而面对许多难以左右的因素,总免不了一声叹息。但愿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文学依然能够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今社会,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小说家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整体上超越诗人,这一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B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们表达感情的丰沛程度带动文体的流变,使文体流变呈现为不断扩充的过程。 C 外部环境力量对一种文体的兴衰起着决定作用,文化人在适应、追随社会需求的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写作功利性。 D 只靠作家、评论家呼吁不能实现文学的健康发展,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感,梳理其中的关系,让文学依然能够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观念日新月异、不断突破的年代,中短篇小说表达思想、传递观念更迅速、更直接,掀起热潮。 B 长篇小说不到30年的时间里,地位远远超过了中短篇,是因为长篇写作不再是作家长期积淀后的尝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 C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文体的兴衰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唐代传奇的兴盛,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 D 唐时,诗歌颇受欢迎,举子们都想借诗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但后来也许人们看腻了诗歌,小说反而受到青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体的流变有线索可循,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五言,再到唐朝的七言,再到宋词、元代戏曲、明清小说,都表现为文体的“扩容”。 B 一种文体受文人的追捧或忽视,被读者热衷或冷落,会受到时代风潮的影响,如当今社会,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C 在当今社会,市场已经推动起一股热潮,影响着文体的兴衰。一部作品要想抓人眼球,必须靠题材、书名,而不能靠作者知名度。 D 无论是今天的市场,还是唐时的科考,都对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文体流变的复杂推手,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 14.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 后面 题 。 中国之蒿 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_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_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_ 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_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_ 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_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 二升 渍,绞取汁,尽服之。”_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_ 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 53 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 “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 60 ,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_ 她还特别提示: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_ 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_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5日) 相关链接_ 疟疾,又称为“打摆子”。在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起初最有效的治疟药物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鸡纳霜”。随后,科学家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但是,疟原虫渐渐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药性,上世纪60年代,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局面。_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 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方书就已经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随后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书中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本草纲目明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B 本文摘引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本草纲目关于青蒿药效的记载,突出古代典籍对于青蒿素的发明起到的重要启发作用,体现屠呦呦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buntu Linux 22.04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 课件 项目1 安装与配置Ubuntu操作系统
- 管道安装过程质量控制方案
-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咏史怀古诗》练习(含答案)
- 建筑项目审批流程优化
- 燃气管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 施工现场高危作业管理方案
- 水稻叶子变红课件
- 水痘带状疱疹课件教学
- 医院药品采购与供应药品出入库管理81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住宅项目开发合作意向书
- 限价商品房购房定金合同书
- 检测类安全管理制度
-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率中的运用
- 喉炎病人护理课件
- 通信质量员试题及答案
- 银行还款证明协议书
-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经验分享课件》
- TSG Z7002-2022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基于数据的员工能力预测模型-全面剖析
- 中国茶文化双语故事课件
- GB/T 45411.2-2025光学和光子学瞄准望远镜规范第2部分:高性能仪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