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忆读书》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忆读书》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忆读书》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忆读书》课件 语文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忆读书》课件 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忆读书,冰心,作家简介: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五四”运动时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以散文成就最大、影响最深,如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等。诗歌方面,诗集繁星春水是其代表作。另外,冰心还翻译过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冰心的语言艺术风格独特,凝练明快清新婉丽,作家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小说集超人等;诗集散文,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谢婉莹,,繁星春水,小橘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一.读准下列字的读音。悬()念笸()箩气愤填()胸烦琐()堆砌()不能自已()天罡()地煞()二.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1、津津有味:2、一知半解:3、酷爱:,xun,p,su,q,形容有滋味,有趣味。,gng,tin,y,非常喜爱,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sh,1、作者对青少年儿童读书提出了怎样的殷切希望?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作者是根据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的?2、读书有哪些好处呢?3、冰心读过哪些书?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到这些书的?4、围绕中心,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5、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6.文中哪一句话集中抒发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7、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列出文章结构图,8、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给文章主体部分分层,概括层意。9、概括文章中心思想10、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分析),1、作者对青少年儿童读书提出了怎样的殷切希望?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作者是根据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有益通过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提出这样的观点,要博览群书,要有选择地读书,挑好书读,读书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获得多种美的享受,增长知识,有助写作,提高人的品德修养,返回,冰心读过的书,三国演义(罗贯中)聊斋志异(蒲松龄)水浒传(施耐庵)荡寇志(俞万春)精忠说岳(钱彩)满江红(岳飞)声声慢(李清照),茶花女遗事(小仲马)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封神榜(许仲琳),多读书,时间顺序,读好书,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具体地说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不是“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而是“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4.文中哪一句话集中抒发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5.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围绕中心,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2-5)回忆自己由一知半解到越来越能读懂越来越爱看三国演义这件事,将三国演义与国文教科书在引人入胜方面做了比较(6)回忆幼时读文言文聊斋志异及对自己作文有帮助的事(7)回忆幼时读水浒的过程,将水浒和荡寇志做了比较(8)回忆少时能背满江红酷爱古典诗词的往事,提及精忠说岳没能给我留下太深印象(9)回忆自己11岁时接触到的茶花女遗事,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的事(10)回忆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此书的不同感受欣喜回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万卷书”的情况,并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籍的经验,忆读书,第一部分(总说),第二部分多读书、读书好(以时间为序),第三部分读好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第四部分概括全文,一、(第1段)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二、(第211段)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第1层(210)回忆幼时、少时自己是如何“多读书”的往事,说明“读书好”。第2层(11)总结一辈子“多读书”的情况以及“读书好”的感受,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三、(第1213段)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四、(第1415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文章中心:,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写作特色:,1、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2、语言明白晓畅,凝炼简洁。3、以自己的成长为叙事脉络,结构条理清楚。,xun,qin,jn,kn,gng,pluo,k,煞,su,烦,q,q,聊,斋,cu,tio,tio,j,自己,y,已经,h,水浒,x,许可,3修改下列病句。(8分)(1)通过看茶花女遗事,使我对翻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修改:_(2)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下去,果然越看越懂。修改:_,删掉“通过”或“使”。,将“果然”改为“居然”。,4(2015黄冈)语文实践活动。(4分)2014年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下边两幅漫画的题目都叫“读书”,请仔细欣赏,任选其中一幅,分析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我选_幅,它告诉我们:读书能使我们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帮助我们看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或: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关注窗外事。,甲,课内精读阅读310自然段,完成57题。(18分)5“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的三位豪杰是_、_、_。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催促”“含泪”,足见作者当时对书中的故事情节有强烈的期待,渴望知道后面的内容。作者对书籍的兴趣由此而生。,刘备,关羽,张飞,“一知半解”准确地道出了作者最初读书时的状况。“越看越懂”表明作者在读书的过程中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而“咬了牙”则表现了作者决定战胜读书过程中的一切困难的决心。7作者认为水浒传比荡寇志强多了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极其生动,其中的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性。而荡寇志则没有什么人物个性。,8依照例句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5分)例句: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一架马车,带你畅游博大的历史。示例:书是一双翅膀,带你领略万千的世界。,C,【解析】“煞sh”。,10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5分)A悬念烦琐津津有味无病呻吟B堆砌朦胧索然无味兴亡盛衰C遗事无聊栩栩如生若有所失D催促祟拜人情世故凄凄惨惨【解析】“崇拜”。,D,汉字书法之美自序(2015江西)蒋勋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注释動:“动”的繁体字。爨宝子:人名。后文的“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弘一:人名。,11文章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8分)内容:父亲教“我”写毛笔字;“我”写自己名字的经历。道理:做人处事要“规矩”;做人处事要谨慎端正、一丝不苟。1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示例: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通过“一笔一画”、“凝神屏息”等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1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5分)示例:文章通过记叙父亲教“我”写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懂得教育的人。文章通过记叙父亲终生写端正的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具有正直、慎重、执着等优秀品质的人。14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情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或“对汉字书法之美的赞叹”);对父亲的敬爱(或“怀念”)。,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世传:世世代代相传。未:没有。之:代词。此指老妇人。欲:想要。还:回去。卒业:完成学业。,离开,碰上;正在,回去;完成,现在,16翻译下列句子。(6分)(1)逢老媪方磨铁杵。遇到老太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