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_第1页
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_第2页
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_第3页
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_第4页
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杜甫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歌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2、能力目标(过程及方法目标): 通过诗歌赏析 明义 抓意象 析意境四步骤的方法 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通过欣赏诗歌,让学生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 点: 体会诗人借物抒发的不同情感,学会意象 意境 诗情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诗歌赏析四步法,学会通过此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活动 一、【导入】了解诗人 2 / 8 公元七一二年正月,春天的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他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将会成为照耀中国诗坛的一颗万古璀璨的巨星。 他就是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与杜甫同行,去聆听他笔端流淌的心声。 二、【讲授】诗歌鉴赏 1、望岳背景介绍 二十多岁的杜甫,曾壮游齐赵,广交朋友,游历山川。听,泰山脚下,年 轻的诗人正浅吟低唱: (出示投影 ) 策马扬鞭,我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看桃吐丹霞,看柳垂金线 ;看这 如黛青山涨满了我的眼帘。强盛的大唐帝国,如日中天,正如我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是我不懈的追求和梦想 ! 2、一读望岳 (齐 ),望到什么? 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甫,正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望见泰山,诗兴大发,不禁脱口而出: “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 请同学们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吟诵望岳 吧。 请一位同学诵读望岳,其他同学展开想象,站在杜甫的角度,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出示投影 ) 3 / 8 投影: 1、朗读望岳,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 拿起笔来,在书上圈点勾画。 (学生思考 )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设问 ) 总结:看来杜甫不但望到了云层、归鸟等景物,还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 (同时出示幻灯 ) 3、二读望岳 (散 ),体会心情 那么,望到如此壮阔景象的年轻的诗人,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 2 3 遍,体会一下吧。 (学生自由朗读 2) 下面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在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 ) 讲解位置二:我们来看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一句。 (引导: “ 凌绝顶 ” 是什么意思 ?你有 “ 凌绝顶 ” 的经历吗 ?能想象一下 “ 一览众山小 ” 时的心情吗 ?诗人到底是否登上了泰山山顶 ?“ 会当 ” 是什么意思 ?试读一下这句好吗 ?)孔子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 “ 小 ” 的不仅是众山,“ 小 ” 的还有天下,可见泰山之高峻。我们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雄伟高峻。杜甫此次并未登上泰山之巅,但这两句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表达了诗人定要登上人生顶峰的 远大理想。 4、三读望岳 (散 ),融入情感 4 / 8 下面让我们把刚才同学们交流时的提到的情感,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再来放声朗读望岳。 (学生朗读 3) 5、四读望岳 (独 ),望到杜甫 (指明学生示范朗读 4)在这朗读中,你一定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神奇秀美 ;你也一定望到了诗人杜甫的身影,那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 投影: 2、再读望岳,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学生回答 ) (可连续请 5-6 位同学回答。望到了一个意气风发、充满雄心壮志的杜甫。 ) 6、过渡到春望 过 渡:诗歌学到这里,我们已然被诗人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所感染。但是岁月是无情流逝的,曾经对未来充满向往的杜甫,已四十多岁。此时的他早已远离了 “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 的潇洒,他曾身陷囹圄,后流亡长安,经历了一场惊天巨变。 (出示投影 ) 春望背景介绍 “ 渔阳鼙 (p)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安史叛军的铁蹄,踏 破盛唐的美艳,踏碎西市的牡丹。充斥满眼,是胡人的烧杀抢掠 ;不绝于耳,是官军节节败退的消息。这还是那个我曾经生活了十年的繁花似锦的长安吗 ? 5 / 8 一读春望 (散 ),望到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春望。 投影: 1、朗读春望,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 2、你又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 有了望岳的学习,这两个问题就请同学们独立自主完成。反复朗读这首诗,在书上把你的认识批注出来。 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我发现同学们都已做出了批注,那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希望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学生回答。杜甫在饱经战乱的长安城的春天,望到了什么 ? 学生会回答:望到了花鸟、国家破败,战争连续不断,亲人分离等。 合作读望岳春望 (师生 ),比较不同 望岳和春望同是 “ 望 ”, 但所望之心境有什么不同 ?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 三、学法总结: 在上面这两首诗的学习中,细心的你是否注意到,老师紧扣两个诗题中的 “ 望 ” 字,提出了四个问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感悟诗的内容和感情。我们可以把这种赏析诗歌的方法称为:解题提问法 将望岳与春望放在一起比较赏读,我们感受到6 / 8 了杜甫雄健豪迈和沉郁顿挫两种诗风。这种将两首或几首有关联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赏析的方法,我们可以称其为:比较赏读法。 过渡到旅 夜书怀 不知同学们能否掌握这两种赏析诗歌的方法,下面我们用一首杜甫晚年的诗作实践一下。 晚年的杜甫虽然在成都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大部分时间仍是贫病交加,漂泊于西南,最终病逝于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解题提问法和比较赏读法赏析旅夜书怀这首诗,完 成学案上的问题。 (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 四、课堂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首诗中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两句表现了诗人自伤飘泊之意,但诗中也有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的壮阔诗句。可见杜甫之品格,穷而愈坚 ,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杜甫的一生,是失意的。但他不朽的诗作与其失意的人生共生而长,奏出了盛唐诗坛告别历史舞台之前的最强音。 朗读诗歌结束 五、作业: 1、课外阅读与杜甫有关的文章。 7 / 8 2、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再来鉴赏杜甫的石壕吏。 六、教后反思: 这篇诗文上完后,总体来讲,学生反映还不错,学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份了解,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认为:在注重朗读教学的的同时,抓住 “ 望 ” 字,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 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首诗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 ;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