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说说零用钱 从一粒米说起教案_第1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说说零用钱 从一粒米说起教案_第2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说说零用钱 从一粒米说起教案_第3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说说零用钱 从一粒米说起教案_第4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说说零用钱 从一粒米说起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说说零用钱 从一粒米说起教案 莲山课 件 m 课题:说说零用钱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认知: 1知道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2懂得和别人比吃穿是好虚荣的表现。 情感: 1以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为荣。 2反感比吃比穿的行为。 行为: 1生活上注意节俭。 2不和别人比吃穿。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 “ 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节约每一分零用钱 “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要注意体现 “ 四动 ” 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第一课时 教师的教学活动: 一 /导入新课 : 2 / 6 同学们 ,你们每个人春节都会得到很多红包 ,也就是你们的零用钱 ,那么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 学生讨论并回答 . 二 /看书上 24 页的内容 ,你能帮助书中的小同学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吗 ? 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填空 . 学生汇报所填的内容 .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指正 . 唐代诗人李绅的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 ” ,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已读过的一首诗,通过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草的场面,深刻地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每一个人都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然而,每当中午就餐结束,走进食堂大厅,展现在面前的却是大量吃剩的饭菜,有的甚至根本没吃几下,就这样浪费了,令人心痛。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承受着饥饿的煎熬,在我国的贫困地区也同样存在着粮食短缺情况。样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影响学习。同时希望吃方便面的学生不要把吃剩下的纸碗,扔在厕所里面,堵塞管道,影响卫生。 约用水和用电。国家正在建设的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工程,充分说明了电和水资源的短3 / 6 缺,特别是人类正面临着缺水的威胁。因此,我们平时在用水时,要勤关水龙头,每当下课、做操、放学时,应及时关好教室里的电灯。 三 :完成如下的练习 : 1/盲目消费 L 2 攀比消费 : 3 钱要用在 : 四 :教师小结 ,下课 . 学生的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选用)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选用) 课题:从一粒米说起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认知: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之感。 2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感到不满。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4 / 6 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要注意体现“四动”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第一课时 教师的教学活动: 一、启发谈话,揭示出本课的话题:勤劳节俭 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引出第九课勤劳节俭 二、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勤劳节俭的意义。 1、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提问: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 (通过背景资料的展示,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战士们的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我们革命就度不过难关,很难取得胜利,) 2、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 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课前让学生找) 5 / 6 (通过学生讲,激发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的热情) 3、听录音故事,下载兄弟俩。(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 4、什么是节俭呢?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 (节俭是指用钱有节制、俭省,不随便浪费财物,是一种美德。) 5、谁能说说什么是勤劳节俭? (引导学生总结观点) 小结:对!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怕辛苦。节俭就是爱惜劳动成果,不挥霍浪费。 6、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勤劳节俭的名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下边请同学们读给大家听。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成由勤俭破由奢” 小结:同学们,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生的瑰宝,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它抛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