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4页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1070316 2012级审计(ACCA)4班 任青【摘要】获取资金的渠道和方式的不同组合导致各企业资本结构的差异,合理的资本结构能帮助企业控制风险,最大程度地向信息使用者传达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心,并促使其作出与企业共赢的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的业绩。由各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受行业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清楚认识本行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本文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到2014年公司年度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研究了偿还债务能力、获取利润能力、成长发展能力、企业经营能力、企业规模大小这五个常见的影响因素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相关房地产企业提出对于优化资本结构的看法。【关键词】房地产行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 Publicly Traded Real Estate Companies in ChinaAbstract: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inancing sources and methods lead to differences in capital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Reasonable capital structure is conducive to enterprise risk control. It also helps to deliver healthy information about enterprise value to outside investors, strengthen investor confidence on business conditions and prompted them to make a win-win investment decisions to improv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experts findings, we can understand that capital structu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industry factors. Therefor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factor of the industrys capital structure is great benef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selecting the A shares o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s a sample.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acto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statistical the financial data of yearbook in the last five year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five commo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solvency, profitability, growth capacity, management capacity, company size. The real estate business ma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apit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Key words:estate companies empirical study capital structure influential factor目录摘 要iAbstractii一、引言1二、国内外文献回顾1(一)国外相关研究1(二)国内相关研究2三、实证研究设计3(一)样本选取3(二)变量选择3四、实证分析4(一)描述性统计4(二)因子分析5(三)回归分析8五、研究结论9(一)研究结论9(二)建议11参考文献12致谢15iv一、引言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基础,是企业债权股权等资本的价值构成和相应关系,影响着企业的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偿还债务、获取利润和筹资融资的能力。合理的资本结构能有效发挥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帮助企业控制风险,使企业获得更大的财务自由。正是因为这样,理解、认识什么因素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有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自从1958年MM定理诞生以来,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各种理论成果构成了我们研究资本结构的理论基础,而不同理论支持者在研究结论上差异也赋予资本结构研究更为深远的意义。房地产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对相关产业产生连锁效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改革开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因此,促进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升级,保持房地产业的良好发展,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国内外文献回顾(一)国外相关研究欧美国家对于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从1970年就开始了,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研究也逐渐深入与细致。Wald(1999)以美法德日英5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1,Booth等(2001) 研究了印、巴、韩等10个发展中国家的上市公司2,发现国家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Chen(2005)以中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也发现由于中国的政治环境、经济政策以及银行信贷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违背了优序融资理论3。Levy和Hennessy(2007)通过研究发现公司的财务状况决定性地影响了资本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4。Brav(2009)发现私营企业的杠杆比率更高5。Talberg et al(2008)证实资本结构因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6。Dhaliwal和Heitzman(2006) 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风险溢价与企业所得税负相关,其中股权风险溢价与财务杠杆相关7。Delcoure(2007) 认为企业实际负担的税率随负债程度的加深而升高8。De Angelo和Masulis(1980)证实非债务性税盾的增减往往导致公司负债的反向变动9。另有一些专家提出非债务性税盾随财务杠杆的增减反向变动(Kale et al,l99110; Ozkan,200111)。一些研究者认为公司负债水平随规模大小正向变动(Friend和Lang,198812; Rajan和Zingales,199513)。然而,Titman和Vessels(1998)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认为公司负债水平随规模大小负向变动14。Myers(1984)15; Wald(1999)1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Fama和French(2002)根据权衡理论得出的结论是公司获利能力与负债水平同向变动,优序融资理论的结论是两者反向变动16。Sibilkov(2009)认为资产越有流动性,企业负债水平越高17。Jensen和Meckling(1976)的研究发现,股东和债权人关于利益的矛盾会因企业向债权人抵押资产的行为而大大减轻18。包括Friend和Lang(1988)12; Rajan和Zingales(1995)13等在内的大部分实证研究结论认为,企业资产担保价值的升高会导致其负债水平相应升高。(二)国内相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体制决定了制度因素是我国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肖作平(2009)研究表明如果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其债务水平较其他企业显著偏低19。罗党论等(2010)经过研究发现,地区金融业越不发达,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对银行贷款的授信额度影响越大20。苏冬蔚、曾海舰(2009)证实企业融资方式在根本上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高管信心的影响21。赵兴楣和王华(2011) 实证发现,国家股比例与资本结构呈倒U形关系,因为政府控制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债权优势和股权限制22。王正位等(2011)发现国家相关规定的变更也是影响因素之一23。陆正飞和辛宇(1998) 24,郭鹏飞和孙培源(2003) 25 等的实证结果表明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调整成本均有差异。张春和廖冠民(2007) 26,徐建群等(2009) 27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负债水平随实际税率的升高而增加。近年来,国内专家的实证研究也逐渐从企业的具体特征因素角度展开。公司特征因素涵盖了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种类繁多,我们具体归纳为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经营能力、公司规模、资产担保价值、非债务税盾、资产流动性等几大方面。由于现实情况多变繁杂,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研究成果不尽相同。沈根祥、朱平芳(1999)论证了负债水平与公司规模、获利能力、资产抵押价值、成长能力、非债务税盾这几方面的相关关系,发现与前三者正相关,与后两者负相关28。陆正飞和叶康涛(2003)研究认为:企业规模、成长能力对资本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且三者之间同向变动,但没有发现资本成本与企业风险、破产成本等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9。赵冬青和朱武祥(2006)证实了资产规模、成长能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力巨大;但国家持股比例与流通股比例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不明显30。胡国柳和黄景贵(2006)经过实证认为资本结构与企业规模、成长性、资产担保价值、收入变异性及公司年龄显著正相关,而盈利能力与非债务税盾反之31。肖泽忠和邹宏(2009)的研究认为,国有企业的长期负债率超过民营企业,但是国有股、法人股和外资股份额的影响力不显著32。三、实证研究设计(一)样本选取本文所选的样本公司来自上交所的A股房地产公司,由于ST公司经营状况不佳,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样本,将其删掉;同时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准确性,剔除其中至撰稿日为止,2010年到2014年的年报数据仍有不全者,最终决定保留61家公司作为样本。本文收集的样本及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从实用性和准确性来看,这样选取的样本是合理的,能够有效反映问题。数据分析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完成。(二)变量选择1.被解释变量。广为人知的资本结构定义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一种是广义的,前者单指长期负债,而后者还包括被前者划分为营运资金的流动负债。由于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房地产企业,其流动负债占公司资本来源75%以上,因此本文选择后者作为标准。以资产负债率作为分析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用TD表示。表3.1 解释变量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变量影响因素1流动比率X1偿债能力2速动比率X23资产报酬率X3获利能力4总资产净利润率X45净资产收益率X56利润总额增长率X6成长能力7营业利润增长率X78存货周转率X8经营能力9应付账款周转率X910流动资产周转率X1011总资产自然对数X11公司规模12营业收入自然对数X122.解释变量。本文借鉴前人的结论,选取了5个可能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经营能力、公司规模进行研究。详细指标如表1所示。四、实证分析(一)描述性统计表4.1 变量的描述统计量指标名称变量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方差资产负债率TD610.3760.9180.6500.018流动比率X1610.6623.4621.8240.277速动比率X2610.1281.7580.5650.111资产报酬率X361-0.0160.1060.0390.000总资产净利润率X461-0.0200.1150.0320.000净资产收益率X561-0.0450.3320.1010.004利润总额增长率X661-57.472505.21516.2116016.901营业利润增长率X761-546.409506.7071.9609427.978存货周转率X8610.08836.0581.05921.143应付账款周转率X9610.51548.3474.79943.391流动资产周转率X10610.0743.0980.3790.166总资产自然对数X116119.99326.26722.9751.460营业收入自然对数X126117.73924.98121.4131.482所选样本公司近五年的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0.650,对比其他行业来说是非常高的,这一指标的方差是0.018,也说明了这种高负债运营的情况在房地产行业是普遍存在的。对于偿债能力的两项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均值分别为1.824和0.565,都在大家公认的正常范围之内,这也体现了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发展较好,偿债能力较强的现状。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均值分别是0.039、0.032、0.101,方差都近似等于0,说明行业内各公司获利能力差别不大,都不太理想。利润总额增长率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分别是-57.472和505.215,营业利润增长率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分别是-546.409和506.707,相差悬殊,两个指标的方差分别是6016.901和9427.978,这也体现出公司成长性的巨大差别。存货、应付账款、流动资产三者周转率的均值分别是1.059、4.799、0.379,体现房地产公司的经营能力仍有相当的可提升空间。总资产自然对数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分别是19.993、26.267,营业收入自然对数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分别是17.739、24.981,这两个体现公司规模的指标的均值分别是22.975和21.413。(二)因子分析1.适用性检验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这要求原有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在提取因子之前,常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来进行适用性检验,以验证变量之间有没有显著相关。KMO检验可以用来检查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表4.2中给出的KMO度量值为0.5110.5,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球体检验可以用来检验数据分布,表4.2给出的检验结果显著性水平Sig.=0.000,因此选择的解释变量指标适合用作因子分析。表4.2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0.511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651.681 df66.000 Sig.0.000 2.提取因子表4.3 主成分特征值及贡献率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13.125 26.041 26.041 3.125 26.041 26.041 2.881 24.008 24.008 23.003 25.021 51.062 3.003 25.021 51.062 2.565 21.373 45.380 31.931 16.090 67.153 1.931 16.090 67.153 2.074 17.284 62.665 41.547 12.896 80.048 1.547 12.896 80.048 1.599 13.322 75.987 51.027 8.555 88.603 1.027 8.555 88.603 1.514 12.616 88.603 60.418 3.481 92.084 70.374 3.114 95.198 80.306 2.551 97.748 90.126 1.052 98.800 100.093 0.775 99.575 110.039 0.328 99.903 120.012 0.097 100.000 按主成分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程度降序排列,首先剔除初始特征值小于1的因子,因为特征值小于1表示该因子的解释力度甚至小于使用原始变量的解释力度,然后从剩余的因子中选择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以上的前几个因子作为最后的公共因子。由表4.3可知,为使指标含义易于解释,从而简化分析,应保留共解释了原始变量总方差88.603%的前五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3.定义主成分因子旋转可以突出主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在成份载荷矩阵中载荷系数越大,说明该成份对相应的原始指标的解释能力越强,表4.4的成份载荷矩阵是通过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得到的。表4.4 成份载荷矩阵指标名称 变量成份F1F2F3F4F5流动比率X1-0.303 -0.025 -0.016 -0.083 0.846 速动比率X20.211 0.079 -0.225 -0.047 0.838 资产报酬率X30.135 0.946 0.050 0.048 0.059 总资产净利润率X40.056 0.971 0.054 0.007 0.109 净资产收益率X5-0.069 0.765 0.410 -0.032 -0.166 利润总额增长率X6-0.035 -0.008 0.131 0.890 -0.024 营业利润增长率X7-0.047 0.034 -0.085 0.888 -0.088 存货周转率X80.967 -0.057 0.011 -0.013 -0.081 应付账款周转率X90.945 -0.001 -0.091 -0.055 0.075 流动资产周转率X100.938 0.231 -0.064 -0.042 -0.073 总资产自然对数X11-0.088 0.052 0.967 0.029 -0.145 营业收入自然对数X12-0.023 0.273 0.937 0.027 -0.075 据此分析如下:(1)F1的载荷量在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这三个代表公司经营能力的原始指标上远高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0.945、0.938,所以定义F1为经营能力主成分。(2)F2的载荷量在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代表公司获利能力的原始指标上远高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0.971、0.765,所以定义F2为获利能力主成分。(3)F3的载荷量在总资产自然对数和营业收入自然对数这两个代表公司规模的原始指标上远高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0.937,所以定义F3为公司规模主成分。(4)F4的载荷量在利润总额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这两个代表公司成长能力的原始指标上远高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0.888,所以定义F4为成长能力主成分。(5)F5的载荷量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两个代表公司偿债能力的原始指标上远高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0.838,所以定义F5为偿债能力主成分。4.计算因子得分值表4.5 成份得分矩阵指标名称变量成份F1F2F3F4F5流动比率X1-0.062 -0.047 0.134 0.012 0.599 速动比率X20.102 0.000 0.035 0.053 0.579 资产报酬率X3-0.005 0.398 -0.109 0.024 -0.001 总资产净利润率X4-0.034 0.411 -0.108 -0.001 0.026 净资产收益率X5-0.053 0.287 0.074 -0.052 -0.105 利润总额增长率X60.034 -0.038 0.072 0.568 0.088 营业利润增长率X70.003 0.023 -0.077 0.559 -0.006 存货周转率X80.355 -0.088 0.086 0.024 0.004 应付账款周转率X90.342 -0.054 0.044 0.009 0.091 流动资产周转率X100.318 0.056 -0.009 0.000 -0.029 总资产自然对数X110.042 -0.127 0.531 0.001 0.076 营业收入自然对数X120.052 -0.033 0.495 0.005 0.109 表4.5是因子得分矩阵,据此可列出各主成分的得分计算式:F1= - 0.062 X1+0.102 X2- 0.005 X3+0.034 X4+0.053 X5+0.034 X6+0.003 X7+0.355 X8+0.342 X9+0.318 X10+0.042 X11+0.052 X12F2= - 0.047 X1+0.000 X2+0.398 X3+0.411 X4+0.287 X5- 0.038 X6 +0.023 X7- 0.088 X8- 0.054 X9+0.056 X10- 0.127 X11- 0.033 X12F3= 0.134 X1+0.035 X2- 0.109 X3- 0.108 X4+0.074 X5+0.072 X6- 0.077 X7+0.086 X8+0.044 X9- 0.009 X10+0.531 X11+0.495 X12F4= 0.012 X1+0.053 X2+0.024 X3- 0.001 X4- 0.052 X5+0.568 X6+0.559 X7+0.024 X8+0.009 X9+0.000 X10+0.001 X11+0.005 X12F5= 0.599 X1+0.579 X2- 0.001 X3+0.026 X4- 0.105 X5+0.088 X6- 0.006 X7+0.004 X8+0.091 X9- 0.029 X10+0.076 X11+0.109 X12(三)回归分析1.构建模型以资产负债率(TD)为被解释变量,以五个主成分因子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如下:TD= 0 + 1 F1 + 2 F2 + 3 F3 + 4 F4 + 5 F5其中,0为常数项;1是经营能力(F1)的回归系数,2是获利能力(F2)的回归系数,3是公司规模(F3)的回归系数,4是成长能力(F4)的回归系数,5是偿债能力(F5)的回归系数。2.回归结果SPSS19.0统计软件输出的被解释变量TD与各主成分因子F1、F2、F3、F4、F5的回归结果如表4.6、表4.7、表4.8所示:表4.6 回归统计量表RR 方调整R 方标准估计的误差0.7690.5920.5550.667表4.7 方差分析表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回归35.5185.0007.10415.9590.000残差24.48255.0000.445总计60.00060.000根据表4.8的回归系数,可以得出TD与F1、F2、F3、F4、F5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TD= -0.241 F1 - 0.203 F2 + 0.550 F3 + 0.023 F4 - 0.436 F5表7中显示,R=0.769,R2=0.592,调整后R2=0.555,这些数据说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较好,TD与F1、F2、F3、F4、F5之间总体上线性关系较强。表4.7体现F检验的结果,F = 15.959 F 0.05(5,60) 2.368,且Sig. F = 0.000 = 0.05,说明TD与F1、F2、F3、F4、F5之间总体上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表4.8中 1 = - 0.241 0, 2 = - 0.203 0, 3 = 0.550 0, 4 = 0.023 0, 5 = - 0.436 0,说明TD与F1、F2、F5线性负相关,与F3、F4线性正相关。表4.8 回归系数分析表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的95.0%置信区间标准误差试用版下限上限(常量)0.0000.0850.0001.000-0.1710.171F1-0.2410.086-0.241-2.7990.007-0.414-0.068F2-0.2030.086-0.203-2.3540.022-0.375-0.030F30.5500.0860.5506.3800.0000.3770.722F40.0230.0860.0230.2660.791-0.1500.196F5-0.4360.086-0.436-5.0640.000-0.609-0.264表4.8体现t检验的结果,自由度为60的t 0.025 2.000,t1= 2.799t 0.025,t2= 2.354t 0.025,t3= 6.380t 0.025,t4= 0.266t 0.025,t5= 5.064t 0.025,表示1、2、3、5四个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只有4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F1、F2、F5与TD显著负相关,F3与TD显著正相关,F4与TD虽然正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显著。五、研究结论与建议(一)研究结论通过对样本公司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本文得到研究成果如下:1.偿债能力与资本结构成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点与国内外研究结论相一致,虽然对于银行而言,偿债能力强的企业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信贷额度。然而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强大的偿债能力,往往意味着强大的综合实力,相对于财务状况较差,只能依靠外部筹资来满足项目投资所需资金的企业来说,这类企业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可以减少财务杠杆的使用,以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因为内部融资低成本、少限制的优点,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在筹资时最好选择内源融资,然后才是是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这样会降低企业的外部的负债率。2.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成显著负相关关系。获利能力较强的公司,一般现金流较充裕,资金链也比较正常,获得的净利润越多,企业销售所得额的增加对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影响巨大。这样的房地产企业,其经营周转、投资获利的资金比较充裕,同时项目间的资金流动也一般比较充分,导致公司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相对较小,负债融资的需求自然比其他获利能力较弱的企业显著偏低。3.成长能力与资本结构成不显著正相关关系。这种不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要是由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在我国,企业成长与所需要营运资金正相关,但是当前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融资手段仍有诸多限制,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公司成长能力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不够显著。有时企业、银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对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影响甚至比公司成长能力更大。另外,公司所处的行业未来成长机会较多,当前的资本结构必然受到不同融资手段的影响,若根据权衡理论,企业的负债融资随成长性的升高而降低,若根据代理理论,未来更富弹性的投资选择将导致债务代理成本的升高。因此,虽然公司的成长能力对公司的资本结构必然会产生影响,但从整个行业来说,各个公司的选择不同,资本结构的变化方向不同,与成长能力的相关性自然不显著。4.经营能力与资本结构成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的特殊性,即房地产企业投入大、建设慢的特点,这也导致了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收款周期难确定等。如果经营能力不强,那么资产管理的效率就比较差,存货周转率低,款项回收的速度也就比较慢,公司无法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自然对外部借款更加依赖。相反,经营能力较强的公司能更好的运营其资产,熟知公司对资产的利用尚有何缺陷或潜力,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资产的效用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使企业保持相对较低的资产负债率。5.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成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国房地产公司普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较少的窘境,而国家对于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等筹资方式都设有严格限制条件,只有综合实力强资产规模大的企业才具备准入资格。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翘楚的房地产行业,大部分投入的资金往往来自于银行贷款。如果房地产公司规模较大,一般意味着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稳定,综合实力强大,这样的企业更受客户和同行业从业者的信赖,往往口碑较好。同时,公司规模越大,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这种差异化经营既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有可以降低财务风险。这样无论是信誉度还是财务状况,都可以轻易达到银行的放贷要求,因此资产负债率会比较高。(二)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要想优化资本结构,就应该从上文的五个结论入手,通过调节各种要素,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拓宽融资渠道,平衡债务结构短期负债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情况灵活投资,但是对于 “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比起短期负债随时可能出现的清偿危机,长期负债的稳定性就是最大的优势。虽然长期债务常常伴随更多的约束性条款,但是这种稳定的债权债务关系,让企业高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经营与内部管理上,有利于公司治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成长发展。另外,长期贷款相对于短期贷款来说更能驱使商业银行花费成本和精力去监督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间接提升企业的内部治理。2.增强获利能力,提高内资比例我国房地产企业大部分都没有建立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一旦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些长期被债务所累的企业将很快面临困境,因此,解决企业融资困难不能依靠大量的外部债务,而应该努力提高内部融资能力。其实增加房地产企业未分配利润的留存比例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资金压力。内部融资一般由企业自主决定规模,融资成本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强,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当然,为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营,企业必须在盈利能力较强的保障下提高内部融资比例。3.关注企业成长,优化资本结构一般情况下,成长性高说明公司有许多的发展机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发展前景也较好,这样的公司偿债能力强,让银行等外部投资者更为放心,给企业的授信更高。虽然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公司成长性在银行授信时起的作用还不是很大,但是随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完善,公司的成长能力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大。公司的成长性好意味着投资机会较多,公司所需要的资金也比较多,一般企业为了避免过度权益融资导致的公司控制权分散问题,往往选择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这样也有利于摆脱资本市场融资条件的限制。从实际情况来说,股权资本是支持企业成长更有效的融资方式,一味抵触股权融资对企业弊大于利。成长机会稍纵即逝,不可预测,企业可以采用各种证券工具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比如可转换债券,随着公司的成长,投资者可以在随时将债券转化为股票,适度的股权融资更有利于资本结构的优化。4.改善公司经营,发挥资产效用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看,现金流比利润更能体现生命力。企业要加强管理现金流,合理匹配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建立一整套高效的管理系统,重视对资金的滚动运用。此外,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加快存货周转率,缩短现金周转时间,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要提高经营能力,房地产企业应该积极收集并掌握市场信息,正确运用心理学分析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与基本需求,差异性地制定合适的营销推广方案,合理定价,吸引顾客。5.扩大公司规模,实现规模效应我国目前许多大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都是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寻找合适的企业承担开发责任的,这种招标一般只针对具有相当的实力和资质的大型企业召开,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不得其门而入,所以扩大企业规模势在必行。只有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才能让企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更多的发展机会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张,形成良性循环。其次,房地产行业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可能出现各种风险,因此对于资金的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高,如果企业规模不够大,在预测风险、抵御风险方面的能力会比较欠缺,这也从侧面要求企业积极扩大规模。再次,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融资方式的要求较高,规模较小的企业将很难达到,往往导致这些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规模有限,即使融资成功也大多得到的是中短期资金,大大挑战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总之,企业要想良性快速地发展,扩大公司规模,实现规模效应是必然的选择参考文献:1Wald, J.K. How Firm Characteristics Affect Capital Structure: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1999,2: 161-1872Booth, L. et al. Capital Structur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Finance, 2001,1:87-1303Chen, J. and Strange, R.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Economic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2005,3: 11-354Levy, A. and Hennessy, C. Why Does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Vary with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11: 1545-15645Brav, 0. Access to Capital,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Funding of the Firm. Journal of Finance,2009,1:263-3066Talberg, M. and Winge,C, Frydenberg, S. Capital Structure Across Industries. Int. J.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2008,8: 181-2007Dhaliwal, D. and Heitzman, S. Taxes, Leverage,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6,4: 691-7238Delcoure,N.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Finance,2007,3: 400-4159De Angelo,H. and Masulis,R.W.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under Corporate and Personal Tax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0,1: 3-2910Kale, J.R. and Noe,T.H. & Ramirez, G.G. The Effect of business risk on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e, 1991,5: 1693-171511Ozkan, A.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Adjustment to Long Run Target: Evidence from UK Company Panel Data.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1,2: 175-19912Friend, I. and Lang, L.H.P.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Impact of Managerial Self-interest on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e, 1988,2: 271-28113Raj an, R.G. and Zingales, L. What Do 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 Journal of Finance, 1995,5: 1421-146014Titman,S. and Wessels,R.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Journal of Finance, 1988,1:1-1915Myers. S,and Majluf. N.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