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舟山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舟山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舟山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舟山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舟山市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说明:请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考试号。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卷。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有关化学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甲醇燃料电池工作时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简易量热计能粗略测量稀盐酸和烧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的反应热BpHc(OH-)c(H+)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Bc(CH3COO-)c(Na+)时,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Cc(CH3COO-)c(Na+)时,该溶液一定呈中性D c(CH3COO-)c(Na+)c(H+)c(OH-)时,可能是氢氧化钠过量10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右下图,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估算由N2气体生成1mol气态N4的H为 A+441kJmol1 B+882kJmol1C441kJmol1 D882kJmol1 11右下图为某可逆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升温或增大压强,则该可逆反应可以是(提示:即升温或增大压强时均能符合如右图所示的速率与时间图像)A4NH3(g)5O2(g) 4NO(g)6H2O(g)H0B2SO2(g)O2(g) 2SO3(g)H0DC(s)H2O(g) CO(g)H2(g)H012肼(N2H4)常用作火箭发动机的燃料,NO2为氧化剂,反应生N2和水蒸气。已知: N2H4(g) + O2(g) = N2(g) + 2H2O(g) H = 534 kJmol1,N2(g) + 2O2(g) = 2NO2(g) H = + 67.7 kJmol1。下列关于气态肼和NO2气体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N2H4(g) + 2NO2(g) = 3N2(g) + 4H2O(l) H 1135.7 kJmol1B2N2H4(g) + 2NO2(g) = 3N2(g) + 4H2O(g) H 1000.3 kJmol1CN2H4(g) + NO2(g) = 3/2N2(g) + 2H2O(l) H 1135.7 kJmol1D2N2H4(g) + 2NO2(g) = 3N2(g) + 4H2O(g) H 1135.7 kJmol113已知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在重铬酸钾和KOH的混合液中,重铬酸钾和铬酸钾(K2CrO4)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K2Cr2O7+2KOH 2 K2CrO4 +H2O,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下列固体(或气体)物质,该平衡几乎不发生移动的是ANaI固体 BK2SO4固体 CNaOH固体 DHCl气体14下列有关生活生产中的叙述合理的是A硫酸工业中SO2转化为SO3时采用常压,是因为增大压强不会提高SO2的转化率B打开啤酒瓶的瓶盖,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来,该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氯碱工业中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时,往阴极室注入经过精制的饱和NaCl溶液,往阳极室注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或去离子水)D工业上合成氨采用500左右的温度,最主要原因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500左右时活性最好15用已知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中会使盐酸测定浓度比实际浓度偏高的是C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实验时没有烘干处理取未知浓度盐酸的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滴定后读数时,俯视读数 A B C D16常温下,有 Na2CO3溶液 CH3COONa溶液 NaOH溶液各25mL,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B若将此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C若分别逐滴加入25mL 0.1 molL1盐酸后,反应后所得溶液pH最大的是D以上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17已知450,1.0105Pa时,在有适当催化剂存在下:2SO2(g)+ O2(g) 2 SO3(g);HQ kJmol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 kJ,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另一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 kJ,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2Q2Q1 Q B2Q2Q1= Q C2Q2Q1 c(H+)c(HSO3) c(SO32)c(OH)20在工业生产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降低能耗,以下措施(或设想如能实现): 不同还原剂(如氢气、CO、焦炭等)还原铁矿石中的铁元素时所需温度不同,选择能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发生还原反应的还原剂还原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石膏为原料制取硫酸过程中,用CaSO4和Si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代替直接加热CaSO4至分解来制取SO2;研制能在更低温度下就能对合成氨反应起良好催化作用的催化剂;硫酸工业中使用的热交换器。其中能显著降低能耗的是A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全部都是2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是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到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图B乙是足量CO2不断通入含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体积的关系图C由丙可知,H2O2在有催化剂存下的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2(l)2H 2O(l)O2(g) H2(Ea2Ea2) kJmol1D丁装置图能实现铁上镀锌22用CO和H2合成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 T2 T3B正反应速率:(a)(c) (b)(d)C平衡常数:K(a)K(c) K(b)=K(d)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第卷二、非选择题(共五大题,共56分)23(10分)随着环保意识增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甲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洁净燃料。以下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有关知识对甲烷转化问题的研究。(1)已知:CH4(g)2O2(g)= CO2(g)2H2O(g); H802.3 kJmol1H2O(l)=H2O(g),H 44.0 kJmol1则1.6g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 kJ。(2)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廉价,具有推广价值。该反应可表示为CH4(g)H2O(g) CO(g)3H2(g) H206.1 kJmol1。为了探究温度、压强对上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温度为360或480、压强为101 kPa或303 kPa,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实验序号温度/压强/kPaCH4初始浓度/molL1H2O初始浓度/molL11360p2.006.802t1012.006.8033601012.006.80表中t ,p ;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实验1、2、3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K1、K2、K3表示)。(3)若800 时,反应CH4(g)H2O(g)CO(g)3H2(g) H206.1 kJmol1的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CH4H2OCOH23.0 molL18.5 molL12.0 molL12.0 molL1 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填标号)Av(正)v(逆) D无法判断24. (8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 + nB(g)pC(g) ,在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压强p/Pa210551051106c(A)/molL-10.080.200.44提示:在压强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可能有些气态物质会转化为非气态。(1)当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2)维持压强为2105 P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共有a mol气体,再向体系中加入b mol 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是 mol。(3)当压强为1106 Pa时,可逆反应中反应物B的状态为 。(4)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压强下分别发生该反应。2105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请在图中再画出压强分别为5105 Pa 和1106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线上标出压强)。铂丝表面皿隔膜(只允许SO42 通过)滤纸(滴加了Na2SO4、酚酞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YZnCuX25(11分)根据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装置中Zn电极为 极,X电极为 极,Y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装置工作时,SO42的移动方向为 (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2)装置工作时,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与Y极接触的滤纸上出现的最明显的现象为 ,用电极反应式及必要的文字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4)当隔膜处SO42通过0.01mol时,理论上X、Y两极共产生 mL标况下的气体。26(10分)滴定法是中学化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又可进一步分为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若干种。强酸强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准确度很高的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强酸强碱中和反应进行的很彻底,且在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混合溶液的pH变化通常如下图所示上图中的点B称为 , D区域称为 ,酸碱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落在图中A段范围,则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中和滴定原理相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有0.1molL1酸性KMnO4和未知浓度的H2O2水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2O2+6H+=2Mn2+5O2+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滴定实验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下列中的 (填序号) 。A、酸式滴定管(50mL) B、碱式滴定管(50mL) C、白纸 D、锥形瓶E、铁架台 F、滴定管夹 G、量筒(10mL) (2)滴定时是否需要添加指示剂 ,理由 。(3)实验中取H2O2溶液V mL,滴定前后液面刻度分别为a mL和b mL,则H2O2浓度为: 。27(17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向CH3COOH水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溶液,平衡CH3COOH H+CH3COO将向 (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溶液中c(CH3COO)与原平衡时相比 (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溶液中c(OH) 与原平衡时相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K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反应Cl2+ H2OH+Cl+ HClO其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c(Cl),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溶液中NH3H2O的电离常数Kb_。(3)常温下,向一定体积的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C溶液中不变 D溶液中减小(4)常温下将0.15 molL1的稀硫酸V1 mL与0.1 molL1的NaOH溶液V2 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则V1V2 (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硫酸在水中电离方程式:H2SO4=2H+ SO42-)。常温下若溶液由pH3的一元酸HA水溶液V1 mL与pH11的NaOH水溶液V2 mL混合而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2107 molL1B若V1V2,混合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 7 C若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D若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则V1一定小于V2(5)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现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试分析图中a e5个点,并回答下列问题: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点;在c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ACDDAADCBA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DBDBCAB CBDCC二、非选择题(共五大题,共56分)23(共10分)(1)89.03(2分)(2)t480(1分);p303(1分);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分);K1K3K2(2分)(3)C(2分)24(共8分)(1)不(2分) (2)a+b(2分) (3)非气体(2分)(4)(2分)(每条线1分)25(共11分)(1)负(1分);阳(1分);还原(1分);从右到左(1分)。 (2)Cu2+ + 2e = Cu (2分)(3)变红(1分);2H2e = H2(或2H2O+2e = H2+2OH),来自于水的H放电,使溶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