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物质或结构以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B. 叶绿体内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C.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分解丙酮酸D. 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答案】D【解析】部分内质网膜上附着核糖体,高尔基体膜是都没有核糖体附着,A错误;真核细胞内光合色素只分布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是有利于和O2结合生成水的酶,C错误;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可直接供应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D正确。2. 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稳定B. 内环境中的C0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C. 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维持血糖稳定D. 垂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维持渗透压稳定【答案】C3.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与实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B. 用50%酒精处理花生子叶,可以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D.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以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答案】A【点睛】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判断。4. 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钾离子通常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下列相叉叙述正确的是A. 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B. 细胞外高浓度钾离子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C. 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D. 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A错误;结合题意可知, 细胞外高浓度钾离子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并非数量减少,B错误; 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C正确; 死亡的肿瘤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错误。5. 如图表示利用农作物和培育出的过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过程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B. 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 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 在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过程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正确;过程为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其中过程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正确;都是二倍体,不存在生殖隔离,如可以杂交产生,D错误。6.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C. 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D. 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群落垂直结构是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是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A正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也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B错误;群落水平结构呈镶嵌状况,是因为地形起伏、光线明暗、温度、湿度大小等是影响植群落的水平结构, C正确;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D正确。二、非选择题:7. 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0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 : 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四实验处理温度/3636363125相对湿度/%2737525252实验结果光合速率/mgC02dm-2h-l11.115.122.123.720.7(1)小麦吸收光能的色素除了叶绿素之外,还包括_,这些色素分布在_(填具体结构)。(2)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0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 程_(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3)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其依据是;_并可推测,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4)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答案】 (1). 类胡萝卜素(或者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2). 类囊体薄膜 (3). 不需要 (4). 不需要 (5). 湿度(或答相对湿度) (6).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 (7). 增加 (8). 四 (9). 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可知,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的自变量是相对湿度,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相对湿度越大,小麦光合速率越大;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四的自变量是温度,根据实验结果可知,31左右时小麦光合速率最大,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加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1)吸收光能的色素除了叶绿素a、叶绿素b之外,还包括类胡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些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2)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ATP。(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其依据是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并可推测,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4)在实验组中,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左右,而第四组的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此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点睛】本题关键要围绕实验目的,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准确得出相关实验结论。.8. 葡萄糖糖耐量(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受损(IGT)患者已成为最主要的潜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上用口服葡萄糖进行糖耐量检测的过程如下:检测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检测当日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立即送检;抽血5min后口服葡萄糖75g(溶于200300mL水中),时间记为0;服糖后每隔30min各抽取静脉血2mL,立即送检。将检测数据绘制成如图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测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的原因是_。(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口服葡萄糖30min后迅速下降,在此过程中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有_,调节其分泌的途径有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和_。(3)IGT患者血糖浓度变化与正常人相比具有的特点是_。若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体内胰岛素作用效率低,则IGT患者的胰岛素水平_(填“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4)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闰绍细胞是脊髓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脊髓在反射弧中属于其中的_。刺激a点,产生兴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膜对_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内流。刺激b点,在图中_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闰绍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答案】 (1). 防止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而影响检测结果 (2). 肝脏和骨骼肌 (3). 下丘脑通过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 (4). 血糖浓度高,下降速度慢 (5). 高于 (6). 神经中枢 (7). Na+ (8). c、d (9). 抑制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解析】试题分析:据图示可知,口服葡萄糖后, 正常人、糖尿病患者和IGT患者的血糖值都先升高后降低,但明显是正常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后迅速降到正常值范围,而糖尿病患者和IGT患者血糖从起始空腹时都较高,之后即便下降也非常缓慢且仍然高于正常值,由此推测糖尿病患者或IGT患者体内要么缺乏胰岛素,要么缺乏胰岛素受体(或者是受体结构改变),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结合题干信息,“IGT患者体内胰岛素作用效率低”的信息可知,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而是较多的胰岛素没有胰岛素受体与之结合而发挥降血糖的调节作用。(1)检测血糖要求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主要是防止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而影响检测结果。(2)正常人胰岛素发挥降血糖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一方面促进它们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另一方面促进它们合成糖原。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也可直接刺激下丘脑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胰岛B细胞,加快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3)结合曲线图分析,IGT患者血糖浓度变化与正常人相比具有血糖浓度高,下降速度慢的特点。若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IGT患者体内胰岛素受体受损,导致患者的胰岛素作用效率低,所以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水平。(4)脊髓在反射弧中属于神经中枢。刺激a点,产生兴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而内流。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方向传导。据图分析,刺激b处,兴奋可传到c、d,故c、d两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因为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当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会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点睛】本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血糖的调节,关键要抓住IGT患者的血糖值较高,是胰岛素作用效率低的信息,说明IGT患者体内胰岛素不缺,甚至偏高,缺少的应该是胰岛素的受体。第二部分关键要抓住突触处信息单向传递,再结合闰绍细胞的抑制作用分析,兴奋传到闰绍细胞后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引起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9. 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填字母),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的能量。(2)蚕同化的能量D=_(用字母和数学符号表示),一般情况下D/A的值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3)蚕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的形式流向鱼。向鱼塘中投入少量蚕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4)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使物质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_。【答案】 (1). A (2).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3). A1+B1+C1+D1 (4). 小于 (5). (6). 有机物 (7). 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8). 利用率【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表示净光合作用,是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所需的能量,B1+C1+D1属于蚕用于蚕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应是A;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B表示,图中的C表示净光合作用,是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所需的能量,B1+C1+D1属于蚕用于蚕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2)蚕同化的能量D用于蚕呼吸作用以及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即A1+B1+C1+D1。由于D/A的介于10%20%之间,所以正常情况下D/A的小于20%,蚕的粪便不属于蚕同化的能量,而是蚕的食物中的能量,即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所以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鱼。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具有抵抗力稳定性。(4)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使物质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点睛】本题关键要结合图解,明确A、B、C、D所代表的能量含义并且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10. 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2n)野生型为红花,突变型为白花。研究人员围绕花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请回答:(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让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_,说明该突变型为纯合子。将该白花植株与野生型杂交,若子一代为红花植株,子二代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为3:1,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红花和白花受_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完全显性;配子具有相同成活率及受精能力并能随机结合;受精卵的发育能力及各基因型植株存活率相同。(2)在乙地的种群中,该植物也出现了一株白花突变,且和甲地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为确定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将_杂交,当子一代表现型为_时,可确定两地的白花突变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时,可确定扫花突变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3)单体(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单体系(红花)应有_种单体。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该种植物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于_。(4)三体(2n+1)也可以用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三体系(红花纯合)中全部三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二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答案】 (1). 不发生性状分离(全为白花植株) (2). 一对 (3). 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型植株 (4). 红花植株 (5). 红花植株:白花植株=9: 7或红花植 株:白花植株: =1:1 (6). n (7). 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1 (8). 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9). 红花植株:白花植株=31:5【解析】(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让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突变性状是纯合子。将该白花植株与野生型杂交,若子一代为红花植株,子二代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为3:1,该实验结果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是完全显隐性。配子具有相同成活率及受精能力并能随机结合,受精卵的发育能力及各基因型植株存活率相同。(2)此时可以将两株突变型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如果后代都是白花植株,说明突变的是同一对等位基因。如果子一代都是红花植株,说明不是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如果子二代中表现型为红花:白花为9:7(双杂合子杂交)或者是1:1(突变的为同一对)说明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3)因为其是二倍体植株,有2n条染色体,用2n-1做为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在该种植物的缺体系(红花)应有n种缺失体。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该种植物缺体系中的全部缺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1,说明白花突变基因应位于该缺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其余的都应是红:白为3:1(4)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三体系(红花纯合)中全部三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二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植株:白花植株=31:5,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因为子一代中有1/2Aa和1/2AAa,前者是红花:白花为3:1,后者是红花:白花为35:1,综合应是31:5【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技法提炼:由基因互作引起特殊比例改变的解题技巧解题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双杂合子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利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写出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331),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如1231即(93)31,12出现的原因是前两种性状表现一致的结果。根据的推断确定F2中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推断亲代基因型及子代各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比例。11. 三孢布拉霉菌能用来生产胡萝卜素,但该菌株的高产性状容易退化,需要定期筛选出高产菌株,研究表明菌体细胞内的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内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请结合下列筛选菌株及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图回答问题:三孢布拉霉菌液梯度稀释涂布到含有TTC的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收集菌丝并处理萃取鉴定(1)工业生产上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除可利用上述微生物的发酵生产之外,还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和从_中获取。(2)将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养基上,目的是筛选出_,对照组需涂布等量的_以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_,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3)从该微生物中提取胡萝卜素时,扩大培养后要收集菌丝进行的处理是粉碎和_,以提高萃取效率。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_。(4)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采用_法,该方法也可用于分离色素,其原理是_。【答案】 (1). (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 (2). 合成胡萝卜素较强的菌体(高产菌株) (3). 无菌水 (4). 红色较深 (5). 干燥 (6). 有机溶剂挥发 (7). 纸层析法 (8). 不同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解析】试题分析:三孢布拉霉菌在含有TTC的培养基上,由于菌体细胞内含义,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从而确定三孢布拉霉菌的存在,且红色越深,说明菌体内产生越多,越符合生产提取要求。(1)工业生产上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有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从植物中提取和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得。(2)由题干可知,三孢布拉霉菌细胞内的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含量越高,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所以,将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养基上的目的是筛选出合成胡萝卜素较强的菌体,对照组需涂布等量的无菌水。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红色较深,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3)收集菌丝后要进行粉碎和干燥,除去水分,其目的是提高萃取效率;由于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具有易挥发的特点,所以萃取加热时的冷凝回流装置是防止有机溶剂挥发。(4)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类比叶绿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根据不同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原理,采用纸层析法,将色素分离出来,并与标准色素带进行对比。【点睛】本题关键要结合题干中有关三孢布拉霉菌的筛选和分离原理,结合小题信息,做出合理答案。12.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现利用该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来生产预防和诊断该疾病的疫苗和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该RNA病毒获得A基因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为_。(2)制备A蛋白过程的核心是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启动子和终止子也需要重新构建,以能被受体细胞的_所识别,便于其催化转录过程。(3)将提取的A蛋白重复注射到小鼠皮下细胞,目的是获得更多的_,而使获得_细胞的几率大大增加,再通过扩大培养提取单克隆抗体。(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提取的_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用_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5)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的工程体系。沼气工程利用的原理主要是_。【答案】 (1). A-T,UA,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