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书.doc_第1页
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书.doc_第2页
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书.doc_第3页
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书.doc_第4页
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 绪 论1.1 DT(A)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为:主动滚筒在电动机驱动下旋转,通过主动滚筒与胶带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胶带上的货载一同连续运行,当货载运到端部后,由于胶带的换向而卸载。输送带与传动滚筒间的摩擦传动原理如图1-1所示,设传动滚筒此时输出牵引力,输送带在传动滚筒的分离点处的张力为S2,在相遇点处的张力为S1(S1S2)。在研究输送带张力沿传动滚筒的分布规律时,假设输送带是理想的挠性体,可以任意弯曲,没有弯曲应力,同时,由于在传动滚筒上那一段输送带的重力和离心力同它所受的张力和摩擦力相比甚小,因此忽略不计。在输送带上取微元体AB作为隔离体,它对应的圆心角为,其受力分析如图8-25(c)。由微元体力的平衡得:式中 分别为输送带在A和B点的张力,N;为滚筒与胶带之间的摩擦系数;为微元体所受的法向反力,N。图1-1 带式输送机摩擦传动原理带式输送机的类型有:通用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绳架吊挂式带式输送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多点驱动式带式输送机、钢丝绳芯式带式输送机、双向运输带式输送机、气垫带式输送机、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本设计采用的DT(A)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是通用型系列产品,是原TD75型和DX两大系列的更新换代产品,分轻、中、重型,较TD75型无论材质、工艺、精度、带是输送能力、可靠性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和提高。可广泛用于冶金、煤炭、交通、电力、建材、化工、轻工、粮食和机械等行业,输送堆积密度为5002500/m3各种散装物料和成件物品,适用温度为-2040C。对于有耐热、耐寒、防腐、防爆和阻燃等要求的工作环境,在选用本系列的产品时,需选用特种橡胶输送带并采用相应防护措施。1.2 带式输送机的适用条件与特点1.适用条件带式输送机用于运输散装物料,可水平、倾斜铺设。通常情况下,沿倾斜向上运输原煤时,倾角不超过18;倾斜向下运输时,倾角不大于15。运送附着性和粘着性大的物料时,倾角还可以大一些。2.特点(1)优点 带式输送机运输能力大,工作阻力小,耗电量低,约为刮板输送机耗电量的;货载与输送带一起移动,故磨损小,货载破碎性小;结构简单,铺设简单,铺设长度长,减少了转载次数,节省人员和设备。(2)缺点 输送带成本高,初期投资大,且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冲击与摩擦;机身高,需专门的装载设备;不适于运送有棱角的货载。另外,对弯曲巷道的适应性较差。1.3 设计主要改进措施拉紧装置采用箱式垂直重锤拉紧装置,可充分利用输送机走廊的空间位置,便于布置。并选用标准D111型重锤块,可以自由调节胶带张力,防止跑偏现象的发生。由于重锤块只有15,可进行微调节,相对准确。采用YOX型限矩式液力耦合器,YOX型是在YOX型基础上发展的限矩液力耦合器,以清水为工作液体在泵轮、涡轮构成的工作腔里循环流动传递动力。超载时部分液流靠自身速度冲出工作腔进入前、后辅腔,工作腔充满度的降低是传递力矩下降,从而限制了超载力矩升高。同时其可以延长输送机的启动时间,既结构简单又能减小负载的启动加速度,降低牵引机构(输送带)的动负荷。在受料处,为了减少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采用了缓冲托辊。同时为了防止和克服输送带跑偏现象,选用自动调心托辊,上分支每隔10槽型托辊设置一组槽型调托辊。下分支选用单辊式下平行托辊,每隔610组设置一组下平形托辊。头部清扫器选用合金橡胶清扫器,其采用了橡胶弹簧是清扫刮板紧贴输送带。由于采用了可更换的硬质合金做刮板,刮板寿命得以延长,选用H型和P型成对设置,构成双刮板两次清扫,因而清扫效果好。胶带选用了PVG整体输送带带,其工艺简单、生产率高、成本低、质量好。接头处采用机械接头,强度能达到整芯带本身强度的75%80%。滚筒选用了铸胶滚筒,质量比较好,胶层厚而耐磨。1.4 典型故障分析与处理1.4.1 输送带打滑1)打滑原因 造成输送带打滑的根本原因是输送带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不够。具体原因是:(1)运行阻力增大 如输送机超载;胶带严重跑偏以至于将输送带挤卡在机架上;托辊损坏、杂物缠绕、煤泥埋压等原因造成大量托辊不转;(2)摩擦系数降低 如驱动滚筒与输送带的接触面侵入水泥、煤泥;驱动滚筒表面铸胶损坏;(3)输送带张紧力减小 如胶带因变形而申长;拉紧装置拉紧力不够或损坏。2)处理与预防方法 防止输送带打滑,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发现输送带打滑应及时停机,让上面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二是使用打滑保护装置。1.4.2 输送带跑偏1)输送带跑偏的原因 造成输送带跑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输送带受力不均匀造成的。主要原因是:(1)输送带的结构与制造质量 例如刚绳芯胶带中有数根钢丝绳芯,在制造时如果各钢丝绳受力不均或者整条胶带在纵向方向上成S形,较严重时则在运转中会发生跑偏;(2)安装质量 安装时应符合安装技术标准,否则,将使输送带在运转中受到横向推力而发生跑偏现象;(3)使用维护 拉紧力过大易造成空载运行时跑偏,拉紧力过小时易使输送带忽左忽右;输送带接头不正,会造成受力不均;装载点落煤不正,货载偏于胶带一侧,使输送带两侧负载相差很大造成受力不均,另外,装载点处的槽型托辊损坏、缺少,会导致落煤不稳,冲击输送带跑偏;清扫胶带不干净,造成煤粉粘性结在滚筒上,使滚筒的半径不等,造成输送带受力不均等等。2)输送带跑偏的处理方法 输送带跑偏的调整应在空载运行时从机头开始,先调回空段,后调承载段。胶带在各滚筒上跑偏时,输送带往哪边跑,就利用滚筒轴承座上的调整螺栓调紧那边。在中间部跑偏时,输送带往哪边跑,应将那边托辊朝胶带运行方向移动一个角度,调整的数量应根据输送带运行情况而定。一般驱动滚筒及机头、机尾滚筒因在出厂时已作调整,不宜重新调整作调偏用,改向滚筒可做调偏用。1.4.3 输送带撕裂与断带 造成输送带撕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输送带跑偏严重,输送带接头在机架或滚筒轴承座上撕裂,或在机架和滚筒卷有矿石、杂物,或从装料点有金属异物落下时并卡住等,致使输送带割裂。 1.5 输送带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带式输送机功能多元化、应用范围扩大化,如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空间转弯带式输送机等各种机型;(2)带式输送机本身的技术向长运距、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带式输送机方向发展;(3)带式输送机本身关键零部件向高性能、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在煤矿井下,由于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其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指标要比地面用带式输送机的指标为低。国内外通常使用的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1所示。表1.1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参数国内外300-500万t/a高产高效矿井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大巷与斜井固定式强力带式输送机运距(m)200030003000带速(m/s)3.5445,最高达8输送量(t/h)2500300030004000驱动总功率(kw)1200200015003000,最大达10100第2章 输送机的总体布置设计图2-1 总体布置示意图1-驱动装置,A、D-接近45改向滚筒,B、C-90改向滚筒,E、F-180改向滚筒。2.1 概述如图2-1所示,影响输送机总体布置(侧型)的因素有输送机倾角、受料段和机尾长度、卸料段、弧线段、过渡段、拉紧装置的型式和位置、驱动装置位置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带来侧向布置的变化。为突出侧向布置对整机设计的重要性,并为计算机处理时简化输入提供方便,本设计将这些影响总体布置的因素归并为侧型设计问题来加以处理。2.2 受料段和机尾长度 给料点最好设在水平段内,也可设在倾斜段,生产实践表明,倾角大时,给料点设在倾斜段内容易掉料,因此在设计大倾角输送机时,推荐将给料取尽量设计成水平或将该区段的倾角适当减小。物料落到输送机的受料点,应是输送带正常成槽的地方,并使导料槽处在一种托辊槽角上,以确保受料顺利,方便导料槽密封。机尾长度即受料中心线至尾部改向滚筒中心线间的距离,推荐的机尾长度为:B500,650 B800,1000 B1200,1400 本次设计中所选B=1400mm,则2.3 输送机倾角输送机的输送能力随其倾角的提高而减小,因而应尽量选用较小倾角,对于带速超过2.5m/s的输送机,为保证机尾不撒料,输送机的最大倾角应较规定减小24,速度越高,倾角应越小。对于原煤,最大倾角为20。所以本机选用最大倾角15,较最大倾角20小5。2.4 卸料段倾斜式输送机的卸料段最好设计成水平段,尽量不采用高式头架和高式驱动装置架,以方便操作和维修,有利于输送机头部和转运站设计的标准化。本机为防止撒料加设3米的导料槽。本机带速为2.5m/s,为便于输送机头部和转运站设计的标准化,卸料段同样设计成水平段。2.5 拉紧装置选型本设计主要考虑原煤输送,原煤属于散状物料,上托辊选用选用三辊式35槽角托辊。同时为了防止和克服输送带跑偏现象,选用自动调心托辊,上分支每隔10槽型托辊设置一组槽型调托辊。下分支选用单辊式下平行托辊,每隔610组设置一组下平形托辊。在受料处,缓冲托辊间距为600mm;从机头中心线到第一托辊之间取1820mm。在受料处,为了减少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应选用缓冲托辊。2.6 托辊驱动装置是带式输送机中动力部分,系由安装在驱动装置架上的电动机、限矩式液力耦合器、减速器等组成。本设计中驱动装置架采用ZSY型板梁式驱动装置架。电动机选用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380V)(JB/T9616-1999).2.7 传动滚筒传动滚筒是动力传递的主要部件,输送带借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而运行。在环境潮湿。功率又大,容易打滑的情况下采用胶面滚筒。本设计选用140A308Y(Z)铸胶式胶面滚筒,其质量较好,胶层厚而耐磨。2.8 改向滚筒改向滚筒分别用于180、90及接近45改向。180改向滚筒一般用在尾部或垂直拉紧处,90改向滚筒一般用在垂直拉紧装置上方,接近45改向滚筒一般用在增面处,用来增大围抱角。本设计选用180改向滚筒两个,一个用于尾部,一个用于箱式垂直重锤拉紧滚筒。90改向滚筒两个,用作箱式垂直重锤拉紧装置上方的改向滚筒。接近45改向滚筒两个,用作传动滚筒和尾部改向滚筒的增面滚筒,增大围包角。2.9 清扫器 头部清扫器设于头部滚筒处,用于清扫输送带工作面上依附的物件,并使其落入头部漏斗中。本机选用硬质合金重锤刮板式清扫器。空段清扫器设于改向滚筒前和垂直拉紧装置第一个90改向滚筒前。用于清扫落于输送带下分支分工作面上的杂物以保护改向滚筒和输送带。2.10 驱动装置位置拉紧装置作用有,使输送带具有足够的张力,保证输送带和滚筒间不打滑;限制输送带在各支撑间的垂度,使输送机正常运转。本机选用箱式垂直重锤拉紧,并选用D111型15kg标准重锤块来自由调节张紧力。第3章运输机设计计算图3-1 总体尺寸图次设计的数据参数如下,总体尺寸布置图,如图3-1所示机尾改向滚筒距受料处 3500mm=3.5m机身水平投影 L=142000mm=142m 物料提升高度 H=38m运量 Q=1300t/h=361.11kg/s 物料粒度 0300mm松散密度 900kg/m模拟摩擦系数 f=0.028最大倾角max=15带速 v=2.5m/s 布置方式 机尾给料机头卸料,一给料点一卸料点工作位置 地面(无防爆要求)工作环境 室内工作,年最高温度:40摄氏度,冬季采暖,年最低温度0摄氏度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31 圆周驱动力的计算圆周驱动力FuCFHFs1FS2FST (3-1)式中 C当机长80m时(实际水平投影长度大约142m80m),参照手册【1】P20表3-5取C=1.45 C=1.45311 主要阻力FHfLgqROqRU(2qBqG)cos (3-2) 式中:f 模拟摩擦系数取f=0.028 参照手册表3-6L 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中心距)取L=142mg 重力加速度 取g =9.81m/s g=9.81m/sqRO承载分支托辊组每米长度旋转部分质量 qROG 1/a0 G1承载分支每组托辊旋转部分质量参照手册1表3-7查取G1=15.96kg G1=15.96kg a0承载分支托辊间距a0=1.2m a0=1.2mqROG1/a0 = 15.96/1.2 = 13.3kg/m qRO = 13.3kg/mqRU回程分支托辊每米长度旋转部分质量. qRU =G2 /aU G2回程分支每组托辊旋转部分质量参照手册1表3-7 G2 =14.18kg G2 =14.18kgaU回程分支托辊间距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 aU=3.0m aU=3.0mqRU =G 2 /a U= 14.18/3.0= 4.73kg/m q RU= 4.73kg/m 输送带每米质量参照手册1P43表4-3取qB =22.4 kg/m qB =22.4 kg/mqG每米长度输送物料质量取 qG=Q/(3.6V) (33) =1300/(3.62.5)=144.44kg/m qG=144.44/m FUfLgqROqRU(2qBqG)cos (34)FH0.0281429.8113.34.73(222.4144.44) cos1510321.94(N) FH10321.94N 312 主要特种阻力FS1 FS1=F+Fgl (35)F托辊前倾摩擦阻力由于采用无前倾角的35槽角托辊故F=0 F=0Fgl导料槽与拦板的摩擦阻力Fgl=2 Ivgl/v2b1 (36)式中参数查手册1P22表3-9取得:2物料和挡料板间的摩擦系数 查得2 =0.6 2 =0.6 物料松散密度 取=900kg/m3 =900kg/m3b1导料槽两栏板间宽度b1=0.85 b1=0.85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 L 导料槽长度 取L =21.5=3 L=3 Iv物料每米长度的质量有关系 qG=Iv/V =144.44 则FS1= Fgl=2q2Ggl/b21 (36)=0.6144.4429.813/(9000.852)=566.55(N) FS1=566.55N 3.1.3 附加特种阻力FS2FS2=n3Fr (37)Fr每个清扫器摩擦阻力Fr=AP3 (38)n3清扫器个数 取n3=4 n3=4 A 单个清扫器和输送带接触面积 查表【1】取A=0.014m2 A=0.014m2 P 清扫器对输送带的压力 取P=8104N/m2 P=8104N/m2 3清扫器与皮带间的摩擦系数查找手册【1】P24表3-11取3=0.6 3=0.6 FS2=50.01481040.6=3360N FS2=3360N3.1.4 倾斜阻力FSt FSt=qGgH参照手册【1】P24 3.4-16 (39) =144.449.8138=53844.34 (N) FSt=53844.34 N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则 FuCFHFS1FS2FST=1.4510321.94+566.55+3360+53844.34 =72737.7(N) Fu=72737.7 N3.2 输送带张力计算3.2.1 输送带不打滑条件回程带上最小张力F2minFUmax (310) FUmax输送机满载启动或制动出现的最大圆周驱动力启动时FUmax=KA FU 取 KA=1.5 KA=1.5传动滚筒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 参照手册【1】P24取=0.4传动滚筒的围抱角 参照手册【1】P24取=200e欧拉系数 参照手册【1】P24 表3-13 则可e=4.04 F2min1.572737.7 = 35890.3 N F2min35890.3 N 3.2.2 输送带下垂度校核承载分支 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回程分支 式中数据参照手册【1】P25允许最大下垂度 取 则有承载分支: Fmin11.2(22.4+144.44)9.81/(80.01) =23932.48(N) Fmin1=23932.48 N 回程分支:Fmin2322.49.81/(80.01) =6695.33(N) Fmin2=6695.33 N 按上述条件可得 皮带最小张力 Fmin23932.48 N Fmin23932.48 N 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图3-1 特性点及滚筒布置简图3.2.3 特性点张力计算参照图3-1,圆周驱动力通过摩擦传递到输送带上,满足皮带不打滑条件时,则传动滚筒奔离点最小张力为S1 取 S1= F2min=35890.3 N S1=35890.3 NS2=S12Fr=35890.3+2840 =37570.3(N) S2=37570.3 N S3=kS2 改向滚筒围包角45 取k=1.02 S3=1.0237570.3=38321.7(N)S3=38321.7 NS4=S3fL3-4g(qRUqB)Fr =38321.7+0.028609.81(4.73+30.8)+840 =39345.5(N) S4=39345.5 NS5=kS4 改向滚筒围包角=90 取k=1.03 S5=1.0339345.5=40528.87(N)S6=S5 S6=S5=40528.87 NS7=kS6 改向滚筒围包角=180 取k=1.04 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S7=kS6=1.0440528.87=42150.0(N) S8=S7 S8=S7=42150.0 NS9=kS8 改向滚筒围包角=90 取k=1.03 S9=1.0342150.0=43414.5(N) S9=43414.5 NS10=S9fL9-10g(qRUqB)Fr =43414.5+0.028809.81(4.73+30.8)+840 =45235(N) S10=45235 NS11=kS10 改向滚筒围包角45 取k=1.02 S11=1.0245235=46139.7(N) S12=S11 S12=S11=46139.7 S13=kS12 改向滚筒围包角=180 取k=1.04 S13=1.0446139.7=49785.3(N) S13=49785.3 N F承min=23932.48 N 满足承载边保证下垂度最小张力要求3.2.4输送带最大张力Fmax=S1+FU=35890.3+72737.7=108628 (N) Fmax=108628 N3.3辊子载荷计算承载分支托辊间距 a0=1.2m回程分支托辊间距 au=3.0m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3.3.1辊子静载荷计算承载分支托辊:P0=ea0(Im+qB)g (313)式中:e 棍子载荷系数,查表【1】 取e=0.8Im 输送能力Im=Qt=1300t/h=361.11kg/s则 =1427.08(N) =1427.08 N 回程分支托辊:PU=eauqBg (314)取 则PU=13.022.49.81 =535.63(N) PU=535.63 N 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3.3.2 辊子动载荷计算承载分支托辊:PO=POfsfdfa上式中:fs运行系数,(全天运行)查表【1】P47 取fs=1.2冲击系数,查表【1】 取=1.09fa工况系数,查表【1】 取fa=1.1则PO=1427.081.21.091.1 =2053.28(N) PO=2053.28 N 回程分支托辊:PU=PUfsfa=535.631.21.1 =707.03(N) PU=707.03(N) 3.4传动滚筒轴功率PAPA=FUV/1000 (315) =72737.72.5/1000 =181.84(kw) PA=181.84(kw)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3.5电动机功率初算PM=PA/ (316) 式中参数查找手册【1】P27选取: 传动效率 取=0.9 电压降系数 取=0.92 多机驱动不平衡系数 取=1 =219.61(kw) PM=219.61 kw 3.6 传动滚筒合力Fn Fn=Fumax+2Fmin (317) =1.572737.7+235890.3 =180887.15(N) Fn=180887.15N 传动滚筒扭矩Mmax (318) =72737.7() =36368.85(N.m) Mmax=36368.85N.m 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3.7改向滚筒合力为了减少滚筒种类,一般相同直径的滚筒取完全一样的型号选取每种改向滚筒里受力最大的进行计算180改向滚筒 2个 滚筒和 =180取k=1.04180=( k-1)S12 (319) =(1.04-1)46139.7 = 1845.59N 180=1845.59N90改向滚筒 2个 滚筒和 =90 取k=1.0390=(k-1)S8 (320) =(1.03-1) 42150.0=1264.5(N) 90=1264.5N45改向滚筒 2个 滚筒和 =45取k=1.0245=(k-1)S10 (321) =(1.02-1)45235 =904.7(N) 90=904.7N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3.8 逆止力计算已知只有当上升段满载,而其他区段为空载的条件下时,为阻止逆转,输送带作用于传动滚筒上的最大逆转力出现在输送机承载段,传动滚筒上需要逆止力FL=Fst-0.8fgL(qRU+qRO+2qB)+ (322)公式参照手册【1】P27 对阻止逆转的力乘了0.8的安全系数。FL=53844.34-0.80.0289.81 142(4.73+13.3+218.2)+38/sin15144.44 =46851.95(N) FL=46851.95 N 作用于传动滚筒轴上的逆止力矩ML =46851.9510002000 =23425.98 (N) 23425.98 N逆止器需要的逆止力矩ML 式中:i 从传动滚筒轴到减速器安装逆止器轴的速比取i=31.5 L从传动滚筒轴到减速器安装逆止器轴的传动效率参照手册P27 取L=0.95ML3425.98/(31.50.95) =782.82 (N) ML782.82N 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3.9 启动和制动带式输送机在启动和制动过程中需克服运动系统的惯性,使输送机由静止状态逐渐加速至额定带速运转或逐渐减速至停机为止。因此,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确定的加(减)速度能保证物料与输送带间不打滑,所以启动加速度应满足aA(1cosmax-sinmax)g =(0.6cos15-sin5)9.81=3.14m/s2 aA3.14m/s2 制动减速度应满足|aB|1cosmax+sinmax)|g (323) =|0.6cos15+sin5|9.81 =8.22m/s2 aA8.22m/s2 式中输送带与物料间的摩擦系数,取1=0.63.9.1 计算满载启动加速度启动惯性力FaFa=(ka-1)FU (324) ka启动系数 参照手册【1】P31 取ka=1.4Fa=(1.4-1)72737.7 =29095.08(N) Fa=29095.08 N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等效质量直线移动部分质量m1=(qROqRU2qBqG)L (325) =(13.34.73222.4144.44)142/cos15 =40147.65(kg) m1=40147.65kg旋转部件在传递滚筒上的等效直线移动质量 (326)式中: 驱动单元数,; 驱动单元第个旋转部件的转动惯量,; 电动机,液力耦合器,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减速器 驱动单元第个旋转部件至传动滚筒的传动比; 传动滚筒半径; 第个滚筒的转动惯量,; 个滚筒的滚筒半径,mm。=3858.56(kg) m2=3858.56 kg总等效质量m=m1m2 (327) 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 =40147.653858.56=44006.21 M=44006.21 则满载启动加速度 a=Fa/m (328) =29095.844006.21 =0.66m/s2 a=0.66m/s23.9.2 计算满载制动减速度制动惯性力FzFz=mzazmz=maz=aFz=Fa=29095.08 N Fz=29095.08 N运行阻FZf=FU =72737.7N FZf=72737.7N运行阻力制动惯性力 故 不需施加制动力即可满足胶带制动要求。自由停车时间TB=2.5/0.66=3.8(s) (329) TB=3.8 s计 算 项 目 及 说 明 结 果 3.10 拉紧装置计算3.10.1拉紧力 Fo=S6S7 (330) =40528.87+42150.0 =82678.87(N) Fo=82678.87 N 3.10.2 重锤块数 配重G=Fo-GK 式参照手册【1】P29GK 改向滚筒与拉紧装置总重GK =(1628+1667)9.81 =32323.95(kg) GK =32323.95 N 所需重锤总质量mo=(82678.87-32323.95)/9.81 =5133.02(kg) mo=5133.02 kg 所需标准重锤块数量n=mo/m m 一块重锤质量n=5133.02/15 =342.2(块) n=342.2(块)第4章 部件选型4.1 输送带的选型4.1.1托辊的选型根据带速和承载能力选择托辊。选择上托辊承载能力为2.96 kN,选三辊式35槽型托辊;如图4-1所示,参数如表4-1所示。在受料段选择35缓冲托辊。如图4-2所示,参数如表4-2所示。选择下托辊承载能力为1.69kN,选择平行下托辊。如图4-3所示,参数如表4-3所示。图4-1 三辊式35槽型托辊表4-1 三辊式35槽型托辊参数带宽B(mm)托辊D(mm) L(mm) 轴承A(mm)E(mm)H(mm)(mm)(mm)P(mm)Q(mm)d(mm)质量14001085306305/c417401800350184548280220M16566kg图4-2 35缓冲托辊表4-2 35缓冲托辊参数带宽B(mm)托辊D(mm) L(mm) 轴承A(mm)E(mm)H(mm)(mm)(mm)P(mm)Q(mm)d(mm)质量14001085306305/c417401800350184548280220M1675.5kg图4-3 平行下托辊表4-3 平行下托辊参数带宽B托辊D L 轴承 EAHPQd质量140010816006306/c41800174018415090M16296kg在受料处,托辊间距为承载托辊间距的1/2a0=600mm,机头滚筒中心线到第一组槽型托辊中心线长度为1.3B=1820mm4.1.2输送带的选型输送带是带式输送机的曳引构件和承载构件,是带式输送机最主要的部件。普通输送带一般多采用橡胶覆盖层,其适用的环境温度与输送机一样为-2040C。根据本设计技术要求选用PVG1250/1整体带芯输送带,覆盖胶为IR(异戊二烯橡胶)带宽B=1400mm,带速V=2.5m/s。参数如表4-4所示。 表4-4 PVG1250/1参数纵向拉断强度带厚上胶厚下胶厚输送带质量1325N/mm12mm1.6mm1.6mm22.4Kg/m4.2驱动装置选型4.2.1传动滚筒的选型传动滚筒按稳定工况计算出的扭矩和合力进行选择选140100.3型滚筒,如图4-4所示,参数如表4-5所示、表4-6所示。图4-4 传动滚筒表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