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_第1页
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_第2页
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_第3页
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_第4页
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小编语:当今是一个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高涨,理想主义式微的时代,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可以为德育工作注入无穷的动力。以下是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仅供参考! 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学校应创造什么样的育人环境,用什么样的环境来熏陶学生,用什么精神鼓舞鞭策我们的师生,培养学生的爱心? 我们的做法是通过抓常规工作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来培养。因为校园是师生受教育和成长的实体环境,校园的文化氛围、文化内涵、文化品 位、文化特质,必将在学生读书期间受到直接的熏陶,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校园文化是对学生最直接、最具体、最切身的心理和素质教育,对学生将产生持久的以至一生的影响,特别是我们小学生。我们结合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决定以他的 “ 爱满天下 ” 的教育思想为基础,打造我们“ 爱心、和谐 ” 的校园文化。以 “ 爱 ” 作为核心内涵。我们把 “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 等爱心名言作为永久标语钉在走廊上。让 “ 爱 ” 在校园里处处可见,事事体现。 二、用师爱熏陶 学校德育工作中,师德是首要的,教 师有良好的师德才会影响学生。 “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2 / 8 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 ” ,这是陶行知先生讲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也强调教师关爱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深入每个学生心中,特别像白纸一样的小学生。 老师有了大爱,热爱工作,友爱同事,关爱学生,心中时时有爱,就不怕不教育学生了。我们从班主任要求,设计一节体现奉献爱心的主题班会,并邀请家长参与,对老师要求,为一个有困难的学生献一份爱心,可以是学习困难学生,细心辅导他一次作业,可以是家庭困难学生,为他做一件实事,如给学生举办一次 生日庆祝活动,还可以扮演一个缺少母爱或父爱留守儿童家庭父母亲角色。学生在师爱中成长,他们也学会爱,他们才会帮助人,才会爱学习,才会成为一个道德良好的学生。 我校参加的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课题 “ 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 ” ,我们以构建和谐德育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以爱作为基础,让每位教职工均能按自己分工职责做到 “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 ,而参加的中国教育学会 “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 的课题实验,中华优秀经典诗文对开展过实验的班级起到很大的影响,学生 “ 双养 ” 有很大的提高,而中国古代经 典诗文像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等诠释最多的还是 “ 爱 ” 爱父母、爱兄弟、爱姐妹、爱长辈、爱家、爱国、爱社会。 为了抓养成教育,我们通过开展活动,如,学雷锋3 / 8 日、助残日,为地震灾区捐款等,评比 “ 爱心少年 “” 爱心中队 ” ,大力弘扬爱心精神。而教师的师德教育我们也以此作为突破口,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抓住其中的 “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 这三个 “ 爱 ” 为抓手,鞭策教师要有爱心,心中充满爱,而且是大爱。 从日常的教育学生,教学活动,接待家长,对班级后进生、问题学生都要 以爱为前提,真正做到以上 “ 三爱 ” ,老师的爱心也体现了。我校多年来教育、教学工作一直走在全县前列,学校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有全区十佳好少年等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等,学校教师有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取得不俗的成绩,为了弘扬先进,鼓励师生继续努力奋斗,我们开辟了荣誉室,利用宣传栏,师生感言等形式,全面宣传学校及师生的先进事迹,展示师生及学校集体所取得的荣誉。 让师生通过参观荣誉室,了解优秀师生先进事迹,激发师生的奉献、拼搏向上,永争上游,爱岗敬业,热爱 学习的精神。彰显爱心教育从岗位上来,从生活中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 “ 生活即教育 ” 陶行知教育思想。 我们的教育不能停留在过去,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我们的教育更不能不变革,学校的德育工作也一样。因为“ 爱 ” 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一直在探索,要4 / 8 让 “ 爱 ” 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必须提升它,挖掘它,升华它。怎么做? 比如,学校有一块绿地,我们在这块绿地的基础上建了个植物园,种植有我们家乡的常见植物,比如,金银花、桑树、木棉树、古蓬松、桃花等,也有一些稀有的学生没见过的植物,目的是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让学生有欣赏美的地方,陶冶学生情操,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植物,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世界才会更美、更灿烂精彩。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在校园里建立民族园,把全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口,生活习俗以及民居等情况进行介绍,让全校师生了解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兄弟姐妹,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凝聚人心。 德育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影响。德育的各要素 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内容 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 “ 天地君亲师 ” 、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教师身上的光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已逐渐淡去,社会更愿意从市场规则来认识评判教育和教师,因而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本人,在功利主义引领下对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德育工作者本应该像是虔诚的布道者,他们的形象和教育的5 / 8 功效息息相关。 “ 五四 ” 青年满怀爱国热情,在民族危亡之际,可以慷慨捐躯,毁家纾难;上世纪 50 年代的青年朝气蓬勃,富有理想;改革初期的学生惜时如金,勤学苦练;那么当代学生也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具有聪明,敏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等优点, 但同时他们也有令人担忧的性格弱点: 1.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执拗而张扬。 .感情脆弱而冷漠。 .由于离异家庭增多、留守儿童、高考压力等诸多原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们的道德体系中既有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又有市场经济的市场道德规范要求,还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因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十分繁重。但在一定时期内,新旧道德交织多元,人们的信仰、价值观等也必将呈现多元的局面,这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德育形式偏 重于说教,用经典教化学生,多的是理性的理解与接受,缺少情感的体验与心灵的感悟。但德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时间,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需要生动活泼的载体。如何创新德育机制,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这就是所说的 “ 一丑遮百俊 ” ,随着科技的发展,6 / 8 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比学校中更多的道德体验和信息,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瓦解学校德育的成效。 我认为德育工作的主要症结在于师生间的不协调,从而导致了教与学的矛盾加剧。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差 异。 师生的阅读背景不同。 当代功利化的教育行为所致。 1.健康。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体型既不是以前那种豆芽型的,也不是当下胖墩型的,他们应该有良好的体质,有矫健的运动姿态,心理明亮,态度谦虚而自信。 .阳光。他们有清爽的外表,有灿烂的笑容,有感人的泪水。 .诚信。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爱心。爱国家,爱集体,爱父母,爱朋友,爱自己。 .会感动,懂得感恩。用感动滋养情感,用感恩学会珍惜。我们的教育不需 要太多的理性,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接受更多的感动,每一次感动,就是一次灵魂的悸动,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1.充满爱心。 .赏析与宽容。 .细致与细腻。 7 / 8 .多思与创新。 传统的德育重在教化,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让人们学会崇高、优美、庄严等,教化或多或少是要追求神圣的。但时至今日,德育必须从神圣的讲坛上走下来,走向世俗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体验什么是社会公德,什么是传统美德。德育生活化就是德育情景化,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浸染,潜滋暗长。 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德育的有效形式。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德育内容分解,形成系列,培养学生完备的道德素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的养成是这个系列的逻辑起点,继而国家意识、自然意识、使命意识的形成与实践。 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不同的个性与潜能,尊重和发觉他们的潜能是我们的责任,当前单一的评价模式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业成绩,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要善于发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