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4讲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doc_第1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4讲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doc_第2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4讲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doc_第3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4讲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doc_第4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4讲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民主政治的扩展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一票共和”1背景(1)法国自大革命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政局一直动荡不安。(2)巴黎公社失败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3)1873年,新调整的议会开始了制宪工作。2标志: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内容(1)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2)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3)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4)其他:此后规定了法国国歌、国庆日以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等。4意义(1)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疑难问答问: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都向议会负责吗?答:不是。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二、脆弱的德国民主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过程: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标志: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2德意志帝国宪法(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颁行法律等权限。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2)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皇帝: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权力较小,由普选产生。3评价(1)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2)局限: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3)进步性: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使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提示1871年宪法规定议会拥有立法权,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体现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性。行政权(皇帝)控制立法权,是德国“立宪是虚”“专制为实”的最主要表现。三、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1确立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2主要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3影响(1)积极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19世纪70年代以后,代议制度日益健全,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局限: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并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归纳总结法国和德国代议制的确立,明显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和美国代议制的建立则未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考点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及特点1法国1875年宪法所体现的法国共和制的特点(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以普选方式选出。(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议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3)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的、独立的权力,它虽受总统的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2法国1875年宪法的意义(1)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2)与封建君主专制、帝制独裁相比,共和体制确立是历史的进步。(3)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要求:根据下列材料,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材料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主要信息:答案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1法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有限”理性法国人推崇理性的力量,他们相信理性可以设计周全的制度,大众只要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就可以实现人们美好的制度愿景。但理性是有限的,这些不同的派别也仅仅代表特殊团体的利益。任何一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理念,因此,任何一派建立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存在。摘编自肖艳银从历史看法国政治制度演变特点发现问题材料中提及的一定限制下的理性指导了法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意味着法国政体要在总统和参议院、众议院、内阁之间实现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约。命题角度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思想基础;法国共和政体的演变及特点。2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殊性和临时性这部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做出明确规定,但既然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那么自然也就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保皇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又由间接选举产生(其中有75名终身职议员),因而这一宪法也同样适合于君主制。一旦保皇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以变为国王,参议院可以变为贵族院,显然这是一部各有打算的共和派、保皇派双方为求得一时的安定而制定的临时性宪法。但让人多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是,恰恰是这样一部临时性宪法竟通用了65年之久,成为迄今为止法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宪法。据吕一民法国通史发现问题法国1875年宪法是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形成的,材料的分析符合唯物史观。命题角度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特殊的政治环境”的表现及其成因;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过程的曲折性、长期性;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及成因。考点二德国代议制的特点和评价1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1)特点只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2)成因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现实原因:资本主义起步晚,发展不充分,软弱的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同他国展开竞争。2德国代议制的影响(1)积极性: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宪法的颁布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2)局限性: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2016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审材料材料选自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一段话,其主要内容是提出人民主权构想,强调主权不可转让、不可代表、不可分割。卢梭的这一思想对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大影响。审设问试题要求:(1)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论题,注意论题必须是具体的,不能空洞;(2)论题的拟定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注意必须是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而且要充分利用材料的信息;(3)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注意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论题,并且要观点合理、史论结合。确定论题、调动知识读懂材料,弄清材料主旨:材料中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构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不可代表,不可分割。题目要求根据世界史相关知识,可联系启蒙思想和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思考的方向可以是:构想指导了实践;实践体现(或完善)了构想;构想与实践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论题可以拟定为“美国政治制度是对卢梭人民主权说的体现与发展”,“政治构想必须结合国情才能转化为可行的政治制度”等。组织答案,书写成文注意论题要紧扣题目要求,要有一句完整的表述,观点要明确;阐述时要紧扣论题,史论结合,注意逻辑性,要用学科术语;最后要总结,回应论题,升华认识。答案示例示例一:人民主权说在美国的实践与发展。卢梭的人民主权说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得到实践,同时也有所发展。启蒙运动时期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民主权构想,强调主权不可转让、不可代表、不可分割,对欧美资产阶级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卢梭等启蒙思想的影响,北美进行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建立美利坚合众国,颁布1787年宪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等民主权利,实行联邦制共和制,实践了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政府的具体运行上并未照搬卢梭构想,而是采用代议制、三权分立和两党制,为美国繁荣稳定提供了政治保障。卢梭的构想及美国的实践表明,制度构想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政治实践不能照搬构想,需要结合国情,顺应时代,不断创新。示例二:卢梭的人民主权观念与现实有一定差距。卢梭的人民主权观念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实践起来比较困难。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社会契约产生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即人民主权,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如古代雅典奴隶制城邦实施直接民主制,公民大会召开,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体现了卢梭思想,但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小国寡民基础上的。近代,随着欧美民族国家的产生,疆域扩大,人口众多,只有建立间接的民主代议制,才能满足人民主权。如英国的下院由人民选举出的代表组成,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美国国会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受选民监督,向选民负责。可见人民主权是可以转让给代表的。由此可知:卢梭的民主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奠定思想基础,但并不符合现实,不能完全实现。示例三:政治构想必须结合国情才能转换为可行的政治制度。政治构想是建立政治制度的指南,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正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确立起来的,其中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民主法治、分权制衡等构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但不同的国家在同样的政治构想下却有不同的政治实践。如美国独立战争前没有经过封建社会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独立战争后经过探索建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为美国崛起奠定了基础。法国封建保守势力强大,经过法国大革命和随后的系列斗争,最终第三共和国确立了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共和政体。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走向统一,并建立代议制,其制度实践中体现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点,出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综上所述,制度构想要转化为政治实践还需要与国情结合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能推动社会进步。1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现代化模式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发现问题材料反映出德国的现代化模式是由其国情决定的,这符合唯物史观。命题角度德国现代化模式及成因;德国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及影响。2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国家结构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是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当时有人讽刺说,这是一个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联邦。新帝国形式上是作为一个联邦组织起来,参加帝国的各邦表面上并未失去各自的原有地位,但是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各邦。丁建弘德国通史发现问题德国是联邦政体,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命题角度德国政体的特点及成因;普鲁士在德国的地位及作用。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时间题号2017全国,412016全国,352013全国,341命题点:法国共和政体的变革(2016课标全国,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答案A解析针对“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的情况戴高乐总统采取措施,其结果是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故选择A项。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就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故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两党制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2命题点:19世纪晚期德国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反差(2013课标全国,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答案A解析19世纪晚期的德国已经完成了王朝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据此排除B、C、D三项,而德国的近代政体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所确立的,这就使得在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从而导致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3命题点: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起点法国大革命(2017课标全国,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解析第(1)问主要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从政治(推翻君主专制、废除等级制度)、思想(启蒙思想和人权宣言)等角度进行说明。1命题点: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中的妥协艺术(2017太原一模,3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总统解散众议院”,体现了总统对议会的制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果,符合法国国情,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总统”“众议院”“参议院”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是不同社会阶层、派别相互妥协的产物,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故D项错误。2命题点:法国共和制的运行机制(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32)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对这部宪法描述正确的是()A总统任命内阁须经参议院同意B内阁和总统须对议会负责C三权分立,互相制衡D利用内阁限制袁世凯专权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是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经众议院同意,总统有权任命内阁,故A项错误;法国内阁和总统须对议会负责,是导致议会强大,总统行政权微弱的原因,故B项正确;C项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是临时约法的内容,故D项错误。3命题点:法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反差现象(2017成都二模,34)有学者指出,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以“帝制”取代“共和”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A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B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C经济发展有助于帝制巩固D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在欧洲代议制相继确立的时代,法国出现帝制在政治上违背了时代潮流,故A项错误;民主制度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资产阶级壮大,成为反帝制的力量,故C项错误;帝制的实行促使法国政局相对稳定,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4命题点:德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色(2017莱芜二模,33)德意志帝国是以普鲁士王国为核心,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的,宪法规定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容克资产阶级在各级政府和军队中享有特权。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A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