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profibus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 学院: 电力学院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2009088 学号: 200908836 姓名: 辅导老师: 目录第一章绪论01.1课题的研究意义及项目背景01.2国外温室发展概况01.3国内温室发展概况11.4温室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1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部分设计32.1引言32.2温室结构与材料32.3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总体方案42.4系统硬件选型方案52.4.1 PLC及扩展模块选型52.4.2上位机硬件配置52.4.3传感器的选择62.4.4环境调控系统62.5系统硬件接线图102.5.1系统主电路设计102.5.2系统其他部分电路设计112.5.3 PLC部分电气线路设计12第三章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应用153.1引言153.2 Profibus现场总线概述153.2.1 Profibus-DP的协议结构153.2.2 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163.2.3 Profibus-DP总线设备类型173.2.4 GSD文件173.3基于Profibus-DP的PLC控制网络设计183.3.1系统总线设备类型的选择183.3.2系统硬件组态183.3.3软件编程193.3.4下载与调试19第四章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实时监控软件的设计20第五章总结与展望205.1工作总结205.2展望2121第一章绪论1.1课题的研究意义及项目背景温室环境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是当代农业生物学、环境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管理科学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为作物创造最佳生长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的影响,以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农作物质量、产量、产值等目的。研究开发并推广使用性能优越、运行可靠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将是温室生产走向产业化和效农业化的必由之路,而温室内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的综合自动控制是实现温室种植物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在农业发达的国家,其现代温室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但这些温室产品的成本相对较高,如加拿大ARGUS公司,每套温室控制器的价格在十万元左右;以色列国家农业中心的一片玻璃试验温室,每间的造价高达上百万美元。另外,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地理环境差异以及种植农作物的不同,在客观上限制了国外温室产品在我国的运用。国内已有的一些温室存在技术水平发展缓慢,管理体系落后等缺点,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温室自动化控制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高效率、低成本运行的温室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与宿迁市日昌升园艺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苏州大学日昌升智能温室工程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发展目标是瞄准21世纪高科技设施农业发展趋势,研究并开发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智能控制和工业化工程技术为一体的工厂化高效农业技术与设备,以此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进程。本课题在上述实际项目背景下,旨在探寻温室环境的自动控制方案与实现形式,开发出适合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的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力图以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案获得较为精确的控制效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工气象环境,以消对作物生长不利的环境因素来促进作物生长,最终实现学校科研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并推动我国自主研发型温室系统的发展进程。1.2国外温室发展概况国外温室控制研究起步较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早在194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Farhort植物实验室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人工气候室,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包括农作物在内的多种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抗御能力的基础性研究。1953年,日本在三岛国立遗传研究所建成了用于科研的大型模拟温室,同年,荷兰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日光温室。7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荷兰、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相继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温室环境的监控,并对其应用于农业生产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80年代起,数字式单元组合仪表的兴起,取代了原有的模拟式仪表,进行现场环境的数据采集、指示、记录和控制。目前,在温室控制技术方面,美国、荷兰、以色列和日本等国较为先进,可以根据温室作物的要求和特点,对温室内光照、温度、湿度、CO2等诸多因子进行自动调控。在综合控制成本和效益、环境参数优化、节能节水技术及温室配套设备的研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带动了温室配套产业的发展。例如,在自然条件相当恶劣的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国每年投入8000多万美元(约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用于开展综合配套的协作攻关,创办示范基地,推广综合配套技术,诸多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且衍生出诸如温室、滴灌、育苗、栽培管理、植保、加工以及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和行业,使得农业成为了具有高度社会化分工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园艺业著称的荷兰,智能玻璃温室的制造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设施顶面涂层隔热技术,冬天保温加湿的双层充气膜、锅炉、燃油加热系统、CO2施肥系统,人工补光的研制等方面均有所创新。而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建造了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植物工厂,采取完全封闭生产,人工补充光照,全电脑控制及机器人或机械手进行播种、移动作业、采收等多种先进技术。 总之,遥测技术、网络技术、控制局域网等已逐渐应用于温室的管理与控制中,发达国家的温室控制技术正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3国内温室发展概况相比国外而言,我国温室控制的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政府开始3大力发展以塑料大棚、节能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和了蔬菜季节短缺的矛盾。农业计算机在这一时期投入使用,但只限于数据统计和分析计算。直至80年代,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温室的控制与管理领域。在随后的20年间,我国先后从荷兰、以色列、日本、美国等国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现代化大中型温室,据统计,仅19951998年间,我国共引进温室413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东南沿海省份的大城市。这现代大型温室的引进存在诸多问题:温室造价高,维护不方便;技术设备不能与我国的实际气候相适宜;管理滞后,机制落后,缺乏管理现代化温室的人才;缺乏现代化温室栽培的专用品种和技术,难以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的生产。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温室入不敷出。在吸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温室的生产与使用企业开始走一条从引进到消化吸收的新路,自主开发型温室逐步发展起来。清华大学的郑学坚最先提出了应用单片机控制人工气候箱的方法和思路,随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徐师华报道了TP-801控制温室的软硬件方案,以及利用单片机控制气候箱自然光照的模拟试验;陈思聪等人研究了以节能为目标的温室微机控制系统;于海业等人研制的温室环境自动检测系统,可自动调节温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l996年起,江苏理工大学研制了一套智能温室群集散控制系统,以IBM-PC机作上位机,MCS-51单片机为下位机,实现对多个温室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的测控;1997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在温室环境的自动控制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之,我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应用与研究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研究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1.4温室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温室控制系统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温室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开发的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采用了主机终端模式,该模式通过一个主机作为控制中心,负责对其它各子系统进行控制管理,灵活性差且投入大,针对时空变异性大、空间布性强、多参数相互影响的实际温室系统而言,很难实现高投入高产出的目标。分布式控制系统是温室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其采用服务器客户模式,系统中的每一个子处理器处理所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实时控制,而由主处理器存储、显示并管理子处理器传送来的数据,主处理器可以向每个子处理器发送控制设定值和其它控制参数,同时每个子处理器又可以独立工作。系统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好、可靠性高、扩展性强等特点,可使温室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2)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性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并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高科技领域,将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温室的生产与管理系统之中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可靠、开放、高效的信息网络为温室种植者提供各种有用信息,如利用网上发布的市场需求,来指导温室生产的规模、种植的品种、最佳上市时间等,并可通过在线服务系统进行咨询。此外,利用网络技术可实现对温室的远程控制和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温室环境的控制将沿着综合性、多因子、开放式、多层次的复杂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智能温室测控系统与Internet相连接,实现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的无缝结合,是现代化温室集群发展的要求,也是集约化可控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3)专家系统的应用与控制算法的发展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军事等众多领域,它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可以捕捉和保存宝贵的工程知识,其所表现出来的可靠性、客观性、永久性及其易于传播和复制等特性,是人类专家所不及的,因此在处理与解决某些领域问题时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将专家系统应用于温室环境控制己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有代表性的农业专家系统有埃及农垦部的黄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希腊的六种温室蔬菜病虫害和缺素诊断专家系统等。与此同时,将作物生长模型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研究也得以发展,如虚拟农业 (VirtualAgriculture)概念的提出。在控制算法方面,研究者已逐步将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及模糊推理等智能控制算法运用到温室环境的控制中,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然而,这些温室的控制水平、精度及节能高效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合理有效的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环境因子,从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无疑是推动温室应用自动化的强大动力。因此,专家系统、控制算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在温室控制系统中更为广泛的应用将是温室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4)温室规模的扩大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温室规模呈扩大趋势。目前在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单栋面积在1h以上的温室已相当普遍。在荷兰,19751995年间,经营0.010.5公顷温室面积的农户由5900户降至1660户,而经营大于2公顷的农户由101户增至442户,与此同时,经营总户数由9770户降至4640户,平均每户经营面积由0.48公顷增至0.9公顷,表现出经营农户数减少,每户经营面积增加的趋势。21世纪我国也将重点发展大型连栋温室,以提高温室农业的总体水平和规模效益。无疑,大型化现代温室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及产业化生产等方面均凸显其优势。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部分设计2.1引言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温室的设计日趋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内部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型的智能化日光温室,针对温室栽培生产的特殊性,设计出基于现场总线思想的分布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很好的满足温室环境控制的需要。本章首先介绍温室的结构与材料,在此基础上,提出温室环境控制体系的总体设计方案,并给出设备选型和硬件电路设计。2.2温室结构与材料温室是具有鲜明使用功能的农业生产性建筑,其主体是建筑工程问题,设计建造必须按照建筑相关的标准、规程进行,而主体结构构件的制作又类同于机械加工产品。温室是由基础、主体结构、围护材料等所形成的相对密闭的实用型建筑,主要起到承载各种荷载、保温、防雨雪等作用。本小节介绍的内容主要涉及温室建筑和机械方面的内容,并非本文研究重点,但又必不可少,因此作扼要介绍。(1)主体骨架设计采用热镀锌钢骨架,一跨三屋脊结构。立柱采用双面热镀锌矩型钢管100602.5mm,横梁采用热镀锌复合式焊接横梁(热镀锌)40402mm,水槽采用2.5mm厚冷弯热镀锌钢板,设有落水管实施内排水。主体骨架采用镀锌螺栓和自攻螺丝连接,温室覆盖材料采用专用铝合金型材固定。(2)覆盖材料目前我国温室所使用的覆盖材料大体分为薄膜、PC板材、单层浮法玻璃三类。这三类覆盖材料各自的优缺点见表2.1所述。表2.1各类温室覆盖材料的优缺点覆盖材料优点缺点薄膜 1.薄膜温室造价低(0.12mm的薄膜大约2.53.0元/)2.透光率高(PVC膜为88.9%)1.使用寿命短,13年需换膜一次2.保温性差(传热系数为6.4W/ K)PC板材1.透光率可达79%2.使用寿命可达10年3.良好的保温效果(传热系数3.3W/K)1.价格较贵(约7098元/)2.PC板中空层易进水汽,影响采光性能3.静电原因,易吸附灰尘,清除困难单层浮法玻璃1.透光率高达89%2.使用寿命长达25年,抗老化性能好3.价格适中(5mm的浮法玻璃约25元/)1.保温性差(传热系数为5.9W/K)本温室采用双层中空玻璃这一新型温室覆盖材料,单层玻璃厚度分别为4mm、5mm,中间空气层厚度分别为9mm、6mm。中空玻璃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传热系数3.2W/K),透光率可达80%,采用专用的铝条密封,内置干燥剂,可防止中空层形成水汽,并具有较好的隔声效果,外观大方,价格与双层PC中空板相当,适宜于种植兰花这一类高档花卉。(3)性能指标风载0.4kN/;吊挂荷载0.15kN/;雪载0.3kN/;最大排雨量140mm/h。2.3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总体方案作物的生长发育除决定于其自身的遗传特性外,环境因子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作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子是由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因素构成。各个环境因子之间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中一个因子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自然环境因子对作物的作用是各个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温室是用来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图2.2为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图2.2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图该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检测温室中的环境参数,经变送转换为标准电流信号(420mA)后送入S7-200的模拟量输入模块EM231,PLC通过模糊控制算法进行分析处理,输出开关量,通过驱动电路控制风机、微雾、遮阳等多种执行机构。多个温室共同构成温室群,借鉴DCS的分层控制结构形式,采用现场总线模型组建多个温室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并与上位机通讯实施监控,通过MCGS组态完成数据管理、智能决策、历史/实时曲线、报警等功能。2.4系统硬件选型方案系统硬件选型是温室环境控制的首要步骤与关键环节,可供选择的设备型号较多,选择余地较大,故选型时应从温室控制的实际情况以及所要求的控制功能、控制方式、资金情况等方面加以慎重考虑。2.4.1 PLC及扩展模块选型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其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在航天、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得以推广应用。它以微处理器技术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工业控制装置,不仅具有微型计算机的计算和逻辑判断能力,同时具有数据转换和通信等更强大的功能,指令系统丰富,程序结构灵活,既可以控制开关量及顺序控制,也可以用来实现模拟量等复杂的控制。它集中了工业专用机和通用计算机的优点,运行可靠,适应性强。PLC通信依靠先进的工业网络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传送生产和管理数据,并具有智能通信的功能使PLC与上位计算机、PLC与PLC、PLC与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多数PLC除了具有RS-232接口,还有一些内置支持各通信协议的接口。在综合考虑功能,保证可靠、维护使用方便以及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之后,我们选择了西门子公司的S7系列PLC作为系统的PLC控制器。CPU226是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Micro-PLC)中功能最强的一种控制器,具有紧凑的设计、良好的扩展性、低廉的价格及强大的指令,可以近乎完美的满足单个温室环境控制的要求。EM231为S7-200 PLC的模拟量扩展模块,有4路模拟量输入,工作电压为DC24V,分辨率为12位,其输入信号可以是电压(单极性010V、05V或双极性5V、2.5V)也可以是电流(020mA),用拨码开关(SW1SW3)选择模拟量输入范围。该模块接收检测环节送出的电流或电压信号,并将其转换为与之对应的数字量,存放于存储区域相应的寄存器,供CPU用软件实现相应算法。CPU315-2DP是西门子公司推出的一款适合于中等规模控制系统的PLC,采用紧凑的无槽位限制的模块结构,具有扩展性好、通信能力强等特点。CPU315-2DP带两个通信接口:一个符合EN5170标准的Profibus-DP接口用于同S7-200的Profibus通讯,另一个MPI接口用于同上位PC机的MPI通讯。112.4.2上位机硬件配置本系统上位机选用研华工控机IPC-610,256M内存,80G硬盘,机箱结构具有防尘、防震、通风等功能,并可抗强电磁干扰和高频辐射干扰。运行Microsoft Windows2000操作系统Professional版本,外接打印机,可打印曲线、报表,工控机由一台不间断电源UPS供电,保证数据的完整记录,主板带有串行口,配有网卡CP5611,并安装西门子STEP 7编程软件和MCGS组态软件。2.4.3传感器的选择本文的温/湿度传感变送器采用芬兰维萨拉公司型号为HMD40的产品,该款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易于安装、响应速度快,对环境要求较低等特点,其外观如图2.3所示。图2.3 HMD40型温/湿度传感变送器实物图该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温度检测范围:-1060;测量精度:0.3%湿度检测范围:0100%RH;测量精度:1.5%RH工作电压:1028V DC输出信号:420mA2.4.4环境调控系统(1)外遮阳系统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光照充足,应在温室顶部安装外遮阳系统,利用遮阳网直接把部分太阳能阻挡在室外,可根据室内植物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遮阳率,一般选用50%70%的遮阳率,利用外遮阳系统,可使室内温度降低35。1.减速电机2.换向轮3.压幕线4.托幕线5.驱动线6.驱动边型材7.拉幕梁图2.4钢索拉幕遮阳系统结构图本文选用北京碧斯凯公司的钢索拉幕遮阳系统,其安装结构如图2.4所示。其中减速电机处于整个温室的中心,电机的输出轴中心线与拉幕梁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约200mm,驱动线之间的间距3000mm,换向轮则布置在温室的两端。(2)扭矩分配连续开窗系统系统的设计除包含传统连续开窗系统所需的减速电机、齿轮齿条、轴承座、驱动轴外,还增加了蜗轮减速箱、扭矩分配器等部件,系统原理如图2.5所示,蜗轮减速箱及扭矩分配器,将减速电机输出的扭矩通过扭矩分配器均匀分配至每排窗户的蜗轮减速箱上,蜗轮减速箱再带动齿轮齿条实现天窗的开闭。1.减速电机2.扭矩分配器3.蜗轮减速箱4.齿轮齿条图2.5连续开天窗机构示意图减速电机选用荷兰DE GIER公司的GW30型号减速电机,其转速为30rpm,并非传统连续开窗系统所用的2.6rpm,针对上述设计的一栋跨度为9.6m,每跨3个尖顶,共2跨的温室而言,若配置双面连续开窗,按传统连续开窗方式需12台减速电13机,而采用扭矩分配连续开窗系统,则只需2台荷兰DE GIER公司的减速电机,大大降低了开窗机构的建造成本,此外,系统总功率的减少,使用过程更省电。(3)侧窗电机采用碧斯凯公司WJN系列减速电机,该电机采用国际流行的电动机与减速机一体化的结构,限位开关与配电控制结合具有工作和急停等功能,使得电机运行更可靠、更安全,此外还具有转动扭矩大、运行噪音低等特点。(4)环流风机常用的环流通风是在温室内以一定规则布置一定数量的环流风机,当风机开启时,室内的空气将在其作用下形成有序的流动,保证室内气候的均匀和稳定,并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在综合考虑种植作物种类、室内循环通风量等因素后,采用如图2.6所示的平行式布局形式,将风机排成两列,均匀悬挂在温室中间走道两侧的骨架上,这种布置形式通风效率高,对种植密度大、密闭要求高的温室非常适用。图2.6循环风机布局形式俯视图环流风机选用青州市三和温控设备厂的产品,其中,电机采用性能卓越的“海尔”三防专用电机,经过“海尔”实验室360小时破环性试验;外壳采用先进的整体集流器设计,国际先进的节能技术及热自动保护系统,轻型铝板冲压扇叶,具有大角度,风量大,低噪音等特点。(5)风机湿帘系统系统选用青州市三和温控设备厂产品,该系统由纸质多孔湿帘、风机、水循环系统组成,其原理如图2.7所示,未饱和的空气流经多孔、湿润的湿帘表面时,大量水分蒸发,空气中由温度体现的显热转化为蒸发潜热,从而降低空气自身的温度。风机抽风时将经过湿帘降温的冷空气源源不断的引入室内,从而达到降温效果。“风机湿帘”组合降温是夏季温室降温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强制降温方式。图2.7风机湿帘系统原理图(6)燃油热风机加热系统系统选用北京盛芳园科技有限公司KR80-100型燃油热风机,额定发热量为92880kcal/h,经测算,能满足供热面积在600左右的温室,其结构如图2.8所示。图2.8 KR80-100型燃油热风机结构示意图设备由风机、高效换热器、燃烧器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风机采用FZL型轴流风机,风量大,风压高,噪声低,可采用风管送风,热风传输距离长,采暖区温度更均匀。换热器采用圆环柱筒形烟、空气夹套式结构,换热器材料全为不锈钢,换热面积大,排烟温度低,热效率高。燃烧器采用世界品牌意大利RIELLO公司的产品,燃烧效率高达98100%,环保节能设有火焰探测装置,燃烧安全可靠。采用电子温控器设定,可选择手动、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方式可外接控制器,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风机过载保护、炉膛过热保护、点火失败保护、环境及炉膛监控等功能,能实现自动化运行。(7)微雾加湿机选用北京瀚宁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压微雾加湿机,该产品将精滤的自来水加压至7MPa,再通过高压水管传送到喷嘴,经超微细的喷头雾化后以310微米的微雾喷射到整个空间,使温室达到增湿的效果。加湿器主机采用美国进口高压陶瓷柱塞泵,压力大、硬度强,配备品质卓越的专业电机一起工作,具有效率高、省电、噪音小等特点,喷头及水雾分配器无动力易损部件,耐磨损,喷雾均匀。一台FCB-3微雾加湿器的加湿量为60300kg/h,可满足加湿面积在600左右温室的需要。2.5系统硬件接线图2.5.1系统主电路设计图2.9系统主电路系统硬件主电路如图2.9所示,其中天窗电机、侧窗电机、遮阳幕电机除功率有所不同之外,都配有限位开关,需通过电机正转、反转和停止来完成相应结构的开启与闭合,因此它们的工作主电路相似。环流风机、热风机、湿帘风机、湿帘水泵、微雾加湿机、补光灯则属于开/关设备。QK为刀开关,用于控制整个主电路的启停;QF0为总分断器,QF1QF8为分断路器,FU1为熔断器,分别对主线路与各个分线路实施短路和过载保护;FR1FR8为热继电器,对电机起断相和过载保护的作用。KM1KM13为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用其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停止以及风机等开/关设备的启停控制。2.5.2系统其他部分电路设计(1)电气控制柜设计电气控制柜是由多个开关设备和相应的控制、测量、信号等元件,以及所有内部的电气和机械连接部件构成的一个组合体。控制柜上配有手动/自动的切换开关,手动功能用于系统中部分设备出现故障或设备维护检修时使用,正常情况下,切换至自动状态,由PLC实施控制。其中按钮部分用于手动控制下控制各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而指示灯部分则显示各执行机构的实际运行状态。(2)正反转设备控制电路17天窗、前侧窗、后侧窗和外遮阳这些执行机构均属于正反转设备,其控制电路相似,现以天窗为例,做以下介绍。图2.10天窗控制电路原理图天窗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2.10所示,K1为手动/自动的切换开关。在手动状态下,SB1、SB2分别为开窗、关窗按钮,SB3为天窗停止按钮。按下按钮SB1,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指示灯L1亮,同时KM1的常开触点闭合,起自锁作用,此时电机正转,天窗打开,当天窗开启到最大位置后触碰天窗限位开关SQ1,其常闭触点断开,KM1的线圈失电,电机停止转动;同理当按下按钮SB2,天窗关闭,到关闭的最大位置后,电机停转;按下按钮SB3,KM1或KM2的线圈失电,天窗停止动作,用于急停操作。接触器KM1、KM2的互锁可防止两个接触器同时得电吸合。在自动状态下,由PLC控制器实现控制,中间接触器KM15的线圈(连接在PLC输出触点上,见2.5.3节)得电时,其常开触点闭合,天窗开启;中间接触器KM16的线圈得电时,其常开触点闭合,天窗闭合。天窗等正反转设备何时开启或闭合由硬件、算法和程序共同决定,在下面章节中将着重介绍。(3)开/关设备设备控制电路热风机、环流风机、湿帘风机、湿帘水泵、微雾加湿器均属于开/关设备,其控制电路相似,现以热风机为例,做以下介绍。图2.12热风机控制电路原理图热风机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2.12所示,K1为手动/自动的切换开关。在手动状态下,SB13为启动按钮,SB14为停止按钮。按下按钮SB13,交流接触器KM9的线圈得电,指示灯L9亮,同时KM9的常开触点闭合,起自锁作用,此时热电机运转;按下按钮SB14,KM9的线圈失电,热电机停止工作。在自动状态下,由PLC控制器实现控制,中间接触器KM23(连接在PLC输出触点上,见2.5.3节)得电时,其常开触点闭合,热风机运行。热风机等开/关设备的启停同样由硬件、算法和程序共同决定,在下面章节中将作详细介绍。2.5.3 PLC部分电气线路设计(1)PLC I/O分配可编程控制器主单元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CPU 226,并扩展一个四路模拟量输入模块EM231,用于温度湿度两个模拟量的数据采集。根据本系统的设计需要,进行表2.2的I/O分配。表2.2 I/O分配表信号类型名称电路中的编号PLC中地址信号类型名称电路中的编号PLC中地址数字量输入信号手动/自动切换按钮K1I0.0数字量输出信号天窗电机正转(开窗)KM15Q0.0总启动按钮SB1I0.1天窗电机反转(关窗)KM16Q0.1总停止按钮SB2I0.2前侧窗电机正转(开窗)KM17Q0.2天窗限位开关(开极限)SQ11I1.0前侧窗电机反转(关窗)KM18 Q0.3天窗限位开关(关极限)SQ12I1.1后侧窗电机正转(开窗)KM19Q0.4前侧窗限位开关(开极限)SQ13I1.2后侧窗电机反转(关窗)KM20Q0.519前侧窗限位开关(关极限)SQ14I1.3外遮阳电机正转(开幕)KM21Q0.6后侧窗限位开关(开极限)SQ15I1.4外遮阳电机反转(关幕)KM22 Q0.7后侧窗限位开关(关极限)SQ16I1.5热风机KM23Q1.0外遮阳限位开关(开极限)SQ17I1.6环流风机KM24Q1.1外遮阳限位开关(关极限)SQ18I1.7湿帘风机KM25Q1.2模拟量输入信号温/湿度传感器(温度部分)HMD40AIW0湿帘水泵KM26Q1.3温/湿度传感器(湿度部分)HMD40AIW2微雾加湿机KM27Q1.4(2)PLC主体模块接线图 PLC主体模块接线如图2.13所示。PLC的输出触点负载能力偏低,如果直接带20动风机等负载,输出触点容易损坏,故采用交流接触器作为驱动元件,间接控制电机的启停及正反转。在输出回路中,采用熔断器进行短路保护,此外接触器启动和停止时产生感应电流,需在每个接触器上并接一个阻容吸收电路,吸收浪涌电流,保护PLC触点,阻容吸收电路由一个560的电阻和一个0.1F /400V的电容串联组成。(3)温、湿度传感变送器HMD40与PLC扩展模块EM231的接口电路图2.14温、湿度传感变送器与EM231的接口电路EM231具有四路模拟量输入,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兼于电流对噪声不敏感,设计时选用电流信号,传感器经变送后,由420mA电流来传输信号,可避免噪声干扰和传输线分布电阻产生的电压降。电流输入时,需将“R”与“+”短接后作为电流的进入端,“-”作为电流的流出端,并将SW1、SW2、SW3三个开关分别设定为“ON”、“ON”、“OFF”。图2.14给出了温、湿度传感变送器与EM231的接口电路。第三章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应用3.1引言现场总线技术是应用于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控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技术,具有互操作性和互用性强、对现场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等技术优势。目前工程运用中的现场总线类型繁多,且未能统一到唯一的总线标准上来,如现场国际标准IEC 61158就包括FF、Profibus、HSE、ControlNet等八种类型,而事实上总线标准多达几十种,因此出现了多种现场总线并存的局面,这些现场总线在技术上各有特色,目前它们还不能相互代替应用到所有领域。对于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而言,现场总线的应用具有其特殊性:控制对象规模相对较小,设备布局紧凑,信号干扰严重等。考虑以上因素,系统应采用实时性好、抗干扰性强、开发及使用难度较小的现场总线系统。通过与其它多种类型的现场总线技术作对比,本文选用通信速度快、实时性好、组态配置灵活、可靠性较高的Profibus现场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经过诸多实际工程项目的验证,具有普遍性,而且本文S7系列的PLC支持这种现场总线类型,用Profibus可以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间较稳定的数据通信。3.2 Profibus现场总线概述Profibus(Process Field Bus)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式现场总线标准,从1991年德国颁布FMS标准(DIN19245)至今已经历10余年,目前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现场总线标准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开放的标准、严格的认证规范、众多厂商的支持和不断发展的应用行规,已被纳入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IEC 61158和欧洲标准EN 50170,并于2001年定为我国的国家标准。Profibus在众多的现场总线中,以其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Profibus根据其应用特点分为Profibus-DP(Decentralized Periphery,分布式外围设备),Profibus-FMS(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现场总线报文规范),Profibus-PA(Process Automation,过程自动化)三个兼容版本。西门子公司提供了上千种Profibus产品,并已广泛应用于许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3.2.1 Profibus-DP的协议结构Profibus-DP协议的结构定向根据ISO7498国际标准,以开放系统互联网络OSI为参考模型,协议结构如图4.1所示。协议结构第1层(物理层)可使用两种传输技术:RS-485或光纤;第2层(数据链路层)使用了令牌总线和主-从方式的混合介质存取控制方式;用户层规定了用户、系统以及不同设备可调用的应用功能,定义了DP的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及行规。协议结构仅使用了第1层、第2层和用户接口层,第3层到第7层未使用,这种精简优化的结构确保了高速的数据传输。用户层DP设备行规DP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DP用户接口和直接数据链路映像程序(DDLM)第7层应用层未使用第36层第2层数据链路层现场总线数据链路(FDL)第1层物理层RS-485/LWL图4.1 PROFIBUS-DP的协议结构图3.2.2 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在Profibus-DP网络中,中央控制器(主站)循环地读取从站的输入信息并周期地向从站发送输出信息。总线循环时间必须要比中央控制器(主站)的程序循环时间短。除了循环的用户数据传输外,Profibus-DP还提供强有力的诊断和组态功能。数据通信是由主站和从站上的监控功能进行监控的。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如下:(1)传输技术:RS-485双绞线双线电缆或光缆,波特率9.6Kbit/s-12Mbit/s。(2)总线存取:各主站间令牌传递,主站与从站间为主-从传送。支持单主站或多主站系统,总线上最多可连接126个站点。(3)通信:点对点(用户数据传送)或广播(控制指令)。循环主-从用户数据传送或非循环主-主数据传送。41(4)运行模式:运行(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循环传送)、清除(输入被读取,输出被保持为故障-安全状态)、停止(只能进行主-主数据通信)。(5)同步:控制指令允许输入和输出同步。同步模式:输出同步;锁定模式:输入同步。(6)功能DP主站和DP从站间循环的用户数据传输各DP从站的动态激活和不激活DP从站组态的检查强大的诊断功能,三级诊断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同步通过总线对DP主站进行组态每个DP从站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最大为246字节(7)可靠性和保护功能所有报文的传输按海明距离HD=4进行DP从站带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 timer)对DP从站的输入/输出进行存取保护DP主站上带可变定时器的用户数据传送监视(8)设备类型一类DP主站(DPM1):中央可编程的控制器,如PLC,PC等二类DP主站(DPM2):可进行编程、组态、诊断的设备DP从站:带二进制值或模拟量输入输出的设备、驱动器、阀门等3.2.3 Profibus-DP总线设备类型Profibus-DP允许构成单主站或多主站系统,在同一总线上可连接126个站点,每个Profibus-DP系统可包括以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设备:(1)1类DP主站(DPM1)1类DP主站是系统的中央控制器,DPM1在预定的周期内与分布式的站(如DP从站)循环地交换信息,并对总线通信进行控制和管理。DPM1可以发送参数给从站,读取DP从站的诊断信息,用Global_Control(全局控制)命令将它的运行状态告知给各DP从站。此外,还可以将控制命令发送给个别从站或从站组,以实现输出数据和输入数据的同步。(2)2类DP主站(DPM2)2类DP主站是DP网络中的编程、诊断和管理设备。DPM2除了具有1类主站的功能外,在与1类DP主站进行数据通信的同时,可以读取DP从站的输入/输出数据和当前的组态数据,可以给DP从站分配新的总线地址。(3)DP从站DP从站是进行输入信息采集和输出信息发送的外围设备,它只与DP主站交换用户数据,可以向主站报告本地诊断中断和过程中断。3.2.4 GSD文件GSD是电子设备数据库文件的缩写,为了便于Profibus设备的即插即用,生产商需要为每个Profibus设备提供GSD文件。GSD文件描述的设备特性包括I/O参数、诊断信息、波特率、时间监视等,并以一种准确定义的格式加以描述。通过使用基于GSD文件的组态工具(如西门子公司的COM Profibus软件)可将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集成在同一个总线系统中。每种从设备和DPM1都有一个确定的ID号,主设备将所连接的DP设备的标识号与在组态数据中用组态工具指定的标识号进行比较,直到具有正确站址的设备连接到总线上后,才开始发送用户数据。设备的ID号由制造商向Profibus UserOrganization申请。GSD文件主要分为三部分:(1)一般规范这部分包括生产厂商和设备名称,软硬件版本情况,支持的波特率,可能的监控时间间隔及总线插头的信号分配等信息。(2)与DP主站有关的规范这部分包括只运用于DP主站的各项参数,如:连接从站的最多台数或上装和下装能力,这一部分对从站没有规定。(3)与DP从站有关的规范这部分包括与从站有关的一切规范,如:输入/输出通道的数量和类型、中断测试的规范及输入/输出数据一致性的信息等。433.3基于Profibus-DP的PLC控制网络设计在第二章中介绍了系统控制总体设计方案,在图2.2中显示,监控层与过程控制层之间的网络由Profibus-DP实现。在这里将具体阐述设计过程,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总线设备类型的选择;系统硬件与网络组态;PLC软件编程;程序的下载、调试与诊断等。3.3.1系统总线设备类型的选择为确保最短的总线循环时间,本系统选用单主站网络控制方式。(1)DP一类主站选择选择S7-300系列PLC中一款CPU315-2DP作为一类主站,CPU315-2DP是西门子公司推出的适合于中等规模控制系统的PLC,其具有性价比高、可扩展性好、通信能力强等特点。CPU315-2P带两个通信接口:一个Profibus-DP接口和一个MPI接口。通过这两个接口可以实现Profibus、MPI等通信。Profibus-DP接口使用九针D型插头。通信介质为屏蔽双绞线,传输速度为9.6Kbps12Mbps。(2)DP从站选择CPU226作为从站,其自身不具备Profibus-DP接口,需添加EM277模块将其连接到Profibus-DP网络上。EM277作为DP从站接口模块,可运行于9600波特到12M波特之间的任何Profibus波特率上,既可接收S7-300主站发送的控制指令和数据,又可以向主站发送各种数据。3.3.2系统硬件组态Profibus-DP网络的构成除需要进行正确的物理连接之外,还需对整个网络进行组态,也就是对网络进行逻辑上的连接。这种逻辑上的组态必须与实际的物理连接相符,否则整个网络将无法工作。Profibus的硬件组态工作主要指硬件配置和网络组态。硬件配置主要是确定各个网络节点的模块配置。网络组态主要是确定各个节点的地址,确定网络的通信速率等。本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网络组态工作主要是在西门子公司的PLC编程软件SIMATIC STEP7的HW Config硬件组态模块中完成。在硬件组态窗口中进行如图4.3的硬件配置和如图4.4的网络组态,主站地址为2,传输通信波特率为1.5Mbps。S7子网络的ID号从0004到0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爱国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自考专业(护理)题库【学生专用】附答案详解
- 中信银行吕梁市离石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华夏银行长春市朝阳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计算机三级预测复习(名师系列)附答案详解
- 广发银行重庆市北碚区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广发银行武汉市东西湖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九江市湖口县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华夏银行常州市武进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妇产护理期末常考点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浴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微商基础培训课件
- ISO9001:2024版质量手册资料
- 2023-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题库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民族宗教团日活动
- 新娘化妆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食品生产监管能力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家长会课件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