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川公司第二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甘肃省金川公司第二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甘肃省金川公司第二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甘肃省金川公司第二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教育月考答案学习第二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全年级文科班)卷(选择题,共34题,每题1.5分)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15N,135EB15S,135WC2326N,0D2326S,180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面2题。3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4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考试教育月考答案学习右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5题。5、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云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下图回答6-7题。6.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A.西南东北B西北东南C东北西南D.东南西北7.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ASlBS2CS3DS4右图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8-9题。8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abcBdeC若e为0,则河流出现凌汛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9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第10题。10、注入A湖泊的河流,其夏季、冬季主要补给水源可能分别是考试教育月考答案学习A积雪融水、地下水B冰川融水、地下水C山地降水、大气降水D冰川融水、山地降水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题。1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下图左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下图右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3-14题。13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ABCD14.甲处洋流的影响是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天山大峡谷(下图4)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这里山体高大,山坡陡峭,峡谷细长,考试教育月考答案学习山体由红色岩石和粗砂砾石组成。谷内山体陡峭险峻,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上图5为岩石转化图,读图回答15题。15.崖壁下部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海水侵蚀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据此回答16-17题。16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A古冰川作用B古岩浆活动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17雁荡山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化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流水侵蚀C.搬运-流水堆积-变质作用-地壳抬升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流水堆积-地壳抬升读下图,完成18-19题。18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A背斜B向斜C地垒D断层19在该水循环参与下,处的岩石可转化为处的A岩浆岩B侵入岩C变质岩D沉积岩考试教育月考答案学习读右图某半岛地形图完成20-22题20半岛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1该地可以用哪种能源来发电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22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A冰川与岩浆相映B极昼C成群的企鹅D角马向南迁徙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成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23-24题。23.曲线、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考试教育月考答案学习24.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达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右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25-26题25.图中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26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下图回答27-28题。27上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最可能出现的是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28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BcD考试教育月考答案学习左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图完成29-30题。29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30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BCD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31.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A.B.C.D.32.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A.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B.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C.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D.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3-34题。考试教育月考答案学习33有关2010年的叙述正确的是Ad地地租低于周边地区B人口密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Cb地交通便捷程度可能好于aD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呈下降趋势34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原因最可能是Ac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Bc地工业发达,工人众多Cc地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Dc地为住宅区,人口稠密卷非选择题(共4题,49分)35、(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5分)(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3分)考试教育月考答案学习(3)“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1分)(4)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2分)3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左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