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左旋多巴(L-DOPA)含量的研究-硕士论文_第1页
蚕豆左旋多巴(L-DOPA)含量的研究-硕士论文_第2页
蚕豆左旋多巴(L-DOPA)含量的研究-硕士论文_第3页
蚕豆左旋多巴(L-DOPA)含量的研究-硕士论文_第4页
蚕豆左旋多巴(L-DOPA)含量的研究-硕士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蚕豆左旋多巴(L-DOPA)含量的研究-硕士论文.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5 5 1 4 密级: 单位代码:10 3 8 9 学号:1 0 7 0 2 0 8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蚕豆左旋多巴( L - D O P A ) 含量的研究 学科门类:农学 一级学科名称:作物学 二级学科名称:作物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作物品质遗传育种 研究生:曹奕鸯 指导教师:郑金贵教授 郑开斌研究员 完成时间:二0 0 年四月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N o :S 5 5 1 4 C o n f i d e n t i a l i t y : U n i v e r s i t yC o d e :1 0 3 8 9 S m d e n tN o :1 0 7 0 2 0 8 T h e s i sf o rM a s t e rD e g r e eo f F u j i a n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 F o r e s t r y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yo nL D O P A c o n t e n to fv i c i af a b aL D i s c i p l i n eC a t e g o r y :A g r o n o m y P r i m a r yS u b je c t :C r o pS c i e n c e S e c o n d a r yS u b j e c t :C r o pG e n e t i ca n dB r e e d i n g R e s e a r c hF i e l d :C r o pQ u a l i t yG e n e t i ca n dB r e e d i n g P o s t g r a d u a t eN a m e :C a oY i y a n g I n s t r u c t o r :Z h e n gJ i n g u i ,P r o f e s s o r Z h e n gK a i b i n ,R e s e a r c hA s s o c i a t e S u b m i t t e dT i m e :A p r i l ,2 010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 毕业) 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 成的研究成果,并且是自己撰写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作了标注和致谢中已作 了答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对本 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被查有侵犯 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学位( 毕业) 论文作者亲笔签名: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日期:加易名f 么 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毕业) 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在年后解密可适用本授权书。 口 不保密,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学位( 毕业) 论文作者亲笔签名:善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日期:砒亿 日期:加触2 ,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1 A b s t r a c t Oo o 2 前言4日U 舌” 第一章文献综述5 1 1 L D O P A 研究进展5 1 1 I L D O P A 的性质和分子结构5 1 1 2 L D O P A 的生理功能5 1 1 3 L - D O P A 的合成7 1 1 4 L D O P A 在植物体内的分布1 0 1 1 5 L - D O P A 的调控1 2 1 1 6 L D O P A 分析方法研究1 2 1 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1 3 第二章L - D O P A 分析方法的建立1 4 2 1 材料与方法1 4 2 1 1 供试材料8o 1 4 2 1 2 方法1 4 2 2 结果与分析1 5 2 2 I H P L C 分析条件的确立1 5 2 2 2 H P L C 分析方法的验证1 7 2 3 结论与讨论1 9 第三章蚕豆籽粒和芽苗L - D O P A 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2 0 3 1 材料与方法2 0 3 1 1 供试材料2 0 3 1 2 方法2 0 3 2 结果与分析2 3 3 2 1 蚕豆不同品种L D O P A 含量的差异研究2 3 3 2 2 不同生长阶段蚕豆芽苗L - D O P A 含量的差异研究2 6 3 2 3 蚕豆苗不同部位L - D O P A 含量的差异研究3 0 3 2 4 - _ - - 种药剂浸种处理对蚕豆苗L - D O P A 含量的影响3 1 3 3 结论与讨论3 3 第四章蚕豆花L - D O P A 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3 4 4 1 材料与方法3 4 4 1 1 供试材料3 4 4 1 2 方法3 4 4 2 结果与分析3 5 4 2 1 不同干燥方式处理蚕豆花L D O P A 含量的差异研究3 5 4 2 2 蚕豆同一花序不同小花L D O P A 含量差异研究3 6 4 2 3 不同开放程度蚕豆花L - D O P A 含量的差异研究3 7 4 2 4 不同品种蚕豆花L - D O P A 含量差异研究3 7 4 3 结论与讨论4 2 参考文献4 3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蚕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左旋多 巴( L D o P A ) 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基础药物,还兼具有治疗弱视、促进骨折早期 愈合、治疗肝昏迷、心力衰竭等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蚕豆L - D O P A 的检测体系, 研究了蚕豆品种间、部位间L D O P A 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干燥方 式等对蚕豆L D O P A 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 建立了H P L C 法分析检测蚕豆中L D O P A 含量的检测体系:色谱柱 C A P C E L LP A KC R ,检测波长2 8 0 n m ,流动相比例为C H 3 C N :l H C O O H = 5 :9 5 , 流速l m l m i n ,进样量1 0 9 L ,柱温3 5 。 2 分析检测了1 9 7 个品种蚕豆花、5 2 个品种蚕豆青籽粒和3 2 个品种蚕豆苗 L D O P A 的含量:5 2 个品种蚕豆青籽粒L - D O P A 含量变化范围为0 0 0 9 0 0 9 5 ( 8 7 9 , - - , 9 5 1 2 m g 1 0 0 9 ,D W ) ,L - D O P A 含量最高品种是C 1 1 8 ,含量为0 0 9 5 ( 9 5 1 2 m g 1 0 0 9 ) ,是对照品种陵西一寸含量( O 0 3 4 ) 的2 8 0 倍;1 9 7 个品种 蚕豆花L - D O P A 含量变化范围为3 9 8 7 一- , 1 0 1 8 l ( D W ) ,L D O P A 含量最高品 种是C 0 0 1 ,含量为1 0 1 8 1 ,是对照品种陵西一寸含量( 1 6 2 0 8 ) 的1 4 7 倍;3 2 个品种蚕豆苗L D O P A 含量变化范围为4 3 9 3 - 7 6 4 0 ( D w ) ,含量最高的品 种是C 2 0 5 ,含量为7 6 4 0 ,是对照品种陵西一寸含量( 5 5 3 4 ) 的1 3 8 倍。 3 研究了蚕豆发芽和出苗过程中L D O P A 含量的变化趋势:蚕豆种子在发芽过 程中,L - D O P A 含量均呈先降低( 0 d ) ,后升高( 3 d ,对照品种) 的趋势;蚕豆种 子在出苗过程中L - D O P A 含量均呈先升高( O d ) ,后降低( 3 d ,对照品种) 的趋势。 4 研究了不同部位蚕豆苗L - D O P A 含量差异,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蚕豆花 L D O P A 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中:蚕豆苗 蚕豆根 蚕豆籽粒;不同时 期中:花蕾期 开花期;同一花序不同小花L D O P A 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 5 研究了干燥方式对蚕豆花L D O P A 含量的影响:4 0 烘干条件下,L D O P A 含量与冻干相比无显著差异。烘干温度越高,蚕豆花L D O P A 含量降低幅度越大。 1 0 0 烘干条件下,蚕豆花L D O P A 含量( 3 4 7 0 ) 仅为冻干处理( 7 4 1 9 ) 含 量的3 8 4 8 - 4 6 7 7 。 关键词:蚕豆:蚕豆苗;蚕豆花;左旋多巴;检测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B r o a db e a ni sam a i nc r o pi nC h i n a , w h i c hh a sh i 【g hn u t r i t i o na n dm e d i c i n a l v a l u e L D O P Ai sa ne s s e n t i a ld r u gt oc u r ep a r k i n s o n Sd i s e a s e I ta l s oh a ss o m e e f f e c t so nc u r i n ga m b l y o p i a ,f r a c t u r eh e a l i n g ,h e p a t i cc o m a , h e a r tf a i l u r e I nt h i ss t u d y , w e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b r o a db e a nL - D O P Ad e t e c t i o ns y s t e m T h ee f f e c t so ft h ef a c t o r s i n c l u d i n g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 ,p a r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s t a g e s ,d r y i n gm e t h o d so nb r o a d b e a nL D O P Ac o n t e n t sw e r es t u d i e d T h em a i nr e s u l t sw e r ea sf o l l o w s : 1 E s t a b l i s h e dL D O P Ad e t e c t i o ns y s t e mb yH P L Cm e t h o d :c 玳 m a t o 伊印1 1 i c c o l u m n :C A P C E L LP A KC R ,U Vd e t e c t i o nw a v e l e n g t h :2 8 0 n m ,m o b i l ep h a s e : a c e t o n i t r i l e :1 o H C O O H ( 5 :9 5 ,啪,f l o wr a t e :1 0 r r r L m i n ,i n j e c t i o nv o l u m e :1 0 I _ t L , c o l u m nt e m p e r a t u r e :3 5 2 T h ec o n t e n to fL D O P Ai n19 7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o fb r o a db e a nf l o w e r s ,5 2 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o fb r o a db e a ns e e d sa n d3 2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o fb r o a db e a n s e e d i n g s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 c o n t e n to fL D O P Ai n 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o f b r o a db e a ns e e d sr a n g e df r o mO 0 0 9 - - 。0 0 9 5 ( 8 7 9m e g l O O g t o9 5 1 2 m e g l O O g ,D W ) ,t h eh i g h e s tc o n t e n tv a r i e t yw a sC 11 8 ,w h o s eC o n t e n tw a s 0 0 9 5 ( 9 5 1 2 m e 9 1 0 0 9 ) ,2 8 0t i m e so f t h ec o n t r o ll i n gx iy ic u r l ( O 0 3 4 ) T h e c o n t e n to fL D O P Ai n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o fb r o a db e a nf l o w e r sr a n g e df r o m3 9 8 7 t o1 0 181 ( D W ) ,t h eh i g h e s tc o n t e n tv a r i e t yw a sC 0 0 1 ,w h o s ec o n t e n tw a s 1 0 1 8 1 ,1 4 7t i m e so f t h ec o n t r o ll i n gx iy ic u r l ( 1 6 2 0 8 ) T h ec o n t e n to f L D O P A i nd i f f e r e n tv a r i e t i e so f b r o a db e a ns e e d i n g sr a n g e df r o m4 3 9 3 t o7 6 4 0 ( D W ) , t h eh i g h e s tc o n t e n tv a r i e t yw a sC 2 0 5 ,w h o s ec o n t e n tW a s7 6 4 0 ,1 38t i m e so ft h e c o n t r o ll i n gx iy ic a l l ( 5 5 3 4 ) 3 F i n d i n go u tt h ev a r i a t i o no ft h ec o n t e n to fL D O P Ad u r i n gt h eg e r m i n a t i o na n d s e e d l i n gg r o w t ho f t h r e eb r o a db e a nv a r i e t i e s T h ec o n t e n to fL - D O P Ad e c r e a s e da t f i r s t ( 0 d ) a n dt h e ni n c r e a s e d ( 3 d ,C K ) d u r i n gt h eg e r m i n a t i o n T h ec o n t e n to f L D O P Aw a si n c r e a s e d ( O d ) a tf i r s ta n dt h e nd e c r e a s e d ( 3 d ,C K ) d u r i n gt h es e e d l i n g g r o w t h 4 F i n d i n go u tt h ev a r i a t i o no ft h ec o n t e n to fL - D O P Ai nd i f f e r e n tp a r t so fb r o a d 2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b e a ns e e d l i n g sa n df l o w e r si nd i f f e r e n ts t a g e sa n dd i f f e r e n tp a r t s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 t h a tt h ec o n t e n to fL - D O P Ai nd i f f e r e n tp a r t so f s e e d l i n g sr a n k e df r o mh i g l lt ol o w w a sa sf o l l o w s :b r o a db e a ns e e d l i n g s r o o t s e e d F o rf l o w e r st h ec o n t e n to f L D O P Ai nb u ds t a g eW a sh i g h e rt h a nf l o w e r i n gs t a g ea n dW a sn o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i nf l o w e r so fd i f f e r e n tp a r t 5 F i n d i n go u tt h ev a r i a t i o no ft h ec o n t e n to fL - D O P Ai nd i f f e r e n td r y i n g m e t h o d so fb r o a db e a nf l o w e r s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c o n t e n to fL D O P AW a s 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d r y i n ga t4 0 。Ca n df r e e z e - d r i e d A s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 i n c r e a s e s ,t h eh i g h e rt e m p e r a t u r et h el o w e rL D O P Ac o n t e n ta c h e i v e d A tt h e t e m p e r a t u r eo f10 0 ( 2 ,t h eL - D O P Ac o n t e n t ( 3 4 7 0 ) w a so n l y3 8 4 8 - - 。4 6 7 7 o f t h ec o n t r o l ( 7 419 ) K e yw o r d s : B r o a db e a n ;B r o a db e a n s e e d l i n g ; B r o a db e a nf l o w e r ;L D O P A ; D e t e c t i o ns y s t e m 3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蚕豆( V i e i af a b aL ) 又名胡豆、佛豆、罗汉豆等,是一年生( 春播) 或越年生 ( 秋播) 的草本植物,是豆科( L e g u m i n o s a e ) ,蝶形花亚科( p a p i l i o n o i d e a e ) ,蚕 豆属( V i c i aL ) 下唯一的栽培种【l 】。 。 据F A O 生产年鉴统计,蚕豆是目前世界上第七大食用豆类作物【2 】,2 0 0 5 年 世界干蚕豆种植面积为2 6 7 7 4 x 1 0 4 l 1 1 2 ,总产量为4 3 4 2 3 x 1 0 4 t ,主要分布中国、 埃塞俄比亚、澳大利亚、埃及、摩洛哥、法国等。中国干蚕豆种植面积为 1 0 5 0 x 1 0 4 h m 2 ,产量约1 8 0 O x l 0 4 t 。在世界蚕豆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分另I 上为3 9 2 2 和4 1 4 5 。蚕豆按生态类型分为秋蚕豆和春蚕豆,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湖 北等秋播区( 约占全国蚕豆种植面积的9 0 ) 和甘肃、青海、宁夏等春播区( 占 全国蚕豆种植面积的1 0 ) 【3 】。 蚕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主要成分是淀粉,其含量高达4 5 - 4 7 。蚕豆蛋 白质含量高达2 5 - 3 0 ,在豆类中仅次于大豆,居第二位,显著高于其它植物蛋 白源。并且,其氨基酸组成也接近于人体和动物所需要的理想比例,其中,赖氨 酸含量比谷类高出三倍。蚕豆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磷、镁、硒的含量远 远高于青豆、菜豆、豇豆和扁豆。蚕豆的维生素含量也较高,成熟蚕豆中B 族维 生素含量是其它豆类无法比拟的,而未成熟蚕豆则是维生素A 和维生素C 的上等 来源【4 5 】。蚕豆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除根以外,蚕豆全身都可入药。豆:健 脾利湿,主治脚气水肿。花:凉血止血,止带降压,主治咯血,吐血,便血,白 带,高血压病。豆荚:敛疮,主治天疱疮,脓疱疮,烧烫伤。梗:止血止泻,主 治各种内出血,腹泻。叶:解毒,主治蛇咬伤 6 7 1 。 蚕豆全身都是宝,蚕豆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普遍当作粮食和加工 成副食品,鲜嫩豆粒可作蔬菜上桌,其荚壳、茎、叶均可作饲料、绿肥或燃料, 根系富集根瘤菌,是培肥地力的优质肥料。 1 9 1 3 年G u g g e n h e i m f 8 】第一次从蚕豆中分离出左旋多巴,同时测得蚕豆荚壳中 左旋多巴含量为0 2 5 。1 9 6 1 年,B i r k m a y e r 等【9 1 发现小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 有治疗效应,使得吃蚕豆替代性治疗帕金森病成为可能。 4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1L D O P A 研究进展 1 1 1L D O P A 的性质和分子结构 左旋多巴英文名称L e v o d o p a 另U 名为L D O P A ,它的化学名称为【广3 ,4 二羟基 苯丙氨酸,也即L 广3 ,4 - d i h y d r o x y p h e n y l a l a n i n e 。 L - D O P A 的分子式为C 9 H l l N 0 4 ,分子量为1 9 7 1 9 ,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 末,无臭,无味。易溶于稀酸,微溶于水,不溶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其结构 式为【1 : H 0 H 0 0 H 1 1 2L D O P A 的生理功能 1 1 2 1 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氏病( P a r k i n s o n Sd i s e a s e ) 叉称震颤麻痹症,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中 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强直为最突出症状 坦】。 一般在5 0 6 5 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 0 岁发病率约为1 o , 7 0 岁发病率达3 - 5 0 ,我国目前大概有1 7 0 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3 1 。 1 9 6 0 年E h r i n g e r 首次发现P D ( 帕金森病) 患者纹状体内D A ( 多巴胺) 耗竭, 当患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5 0 以上,D A 浓度减少8 0 则出现临床症状【1 4 1 。 1 9 6 1 年B i r k m a y e r 、H o m y k i e w i c z 和B a r b e a u l 9 1 5 1 报道小剂量L D o P A 对P D 有治疗效 应0 5 , 16 】,1 9 6 7 年C o t z i a s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口服大剂量L D O P A ( 4 8 9 d ) 的疗 效更为显著,因此6 0 年代起确立了L D O P A 替代治疗的基本原则。随后研究发现 L D O P A 联合多巴脱羧酶抑制剂能减少外周副反应、提高疗效,使L D O P A 在 7 0 年代中期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 自1 9 7 3 年美多芭( 左旋多巴与脱羧酶抑制剂苄丝肼) 经F D A 批准上市,至今 已3 7 年。依2 0 0 9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公布的中国 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第二版) 中的帕金森病早期治疗策略( 见图1 ) B 9 ,可明显看 出虽然帕金森病已有新药D R 激动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M A O B 抑制剂( 单 胺氧化酶B 型抑制剂) 或加用维生素E 、金刚烷胺和( 或) 苯海索,但不管是有 5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障碍还是无认知障碍的患者,均需复方左旋多巴( 苄丝肼左旋多巴、卡比多 巴左旋多巴) 或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C O M T ) 抑制剂进行治疗。 翻l 早期P D 的治疗镶酶 1 1 2 2 治疗弱视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一种前体,能穿过血脑屏障后再转化为多巴胺。多巴胺 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研究表明:视觉的很多方面受到多巴胺的影响, 包括视觉敏感度、色觉、视力、空间信号等【2 0 1 。 1 9 9 0 年G o t t l o b 掣2 1 1 首次将单次剂量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用于弱视,发现服药 后视力、对比敏感度、注视暗点均有所好转。1 9 9 5 年L e g u i r e 等f 2 2 】应用左旋多巴 联合卡比多巴治疗1 5 例6 1 5 岁儿童弱视,并予部分遮盖( 3 小时日) 治疗,共计 治疗7 周。结果表明在治疗期间平均视力增加2 行;视力改善与年龄及治疗前视力 状态无关;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视力改善程度基本一致。 诸力伟等【2 3 1 利用思利巴( 主要成分是左旋多巴) 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弱视患 6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L 4 6 例,结果表明服药3 个月后轻度弱视患者的矫正视力均提高到O 8 以上。中度 弱视患者中3 例矫正视力达到O 8 以上,8 例矫正视力达到O 6 以上,2 例矫正视力勉 强提高1 行。重度弱视患者只有1 例矫正视力勉强提高了1 行。视力进步者,即治 疗有效者共计3 6 例,占7 8 3 。 吴小影等对3 6 例( 6 3 眼) 4 5 1 4 岁经遮盖治疗未愈,视力稳定6 月无变化的 患儿予以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治疗。结果表明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能有效提 高难治性弱视患儿视力,视力提高维持时间至少6 周,融合、立体视觉及黄斑光 敏感度保持稳定。 刘岚等【2 5 1 应用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治疗单眼弱视儿童8 0 例,弱视程度轻 度3 例( 3 7 5 ) ,中度4 9 例( 6 1 2 5 ) ,重度2 8 例( 3 5 ) 。结果显示用左旋多巴联合 卡比多巴治疗后的弱视眼其P V E P (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潜时显著缩短,波幅值 明显上升,客观表明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对弱视眼的视功能有改善作用。 1 1 2 3 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汤文辉等 2 6 】通过对4 6 8 例不同部位和类型的骨折患者分别给予伤科接骨片、 左旋多巴、左旋多巴合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结果表明左旋多巴能促进骨折早期骨 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与伤科接骨片联用有协同作用。 1 1 2 4 治疗肝昏迷 邬晓婷等【2 7 】通过对4 1 例肝性脑病( 肝昏迷) 患者的治疗,结果表明左旋多巴治 疗肝性脑病疗效可靠,同时建议治疗肝性脑病应在消除诱因,减少肠内毒物生成 吸收的基础上选择左旋多巴及降氨药物。 1 1 2 5 治疗心力衰竭 蔡兆斌等【2 8 1 通过用O 2 5 0 7 5 9 左旋多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 2 例,一个疗程 ( 4 周) 后,临床显效率为6 2 ,总有效率为9 0 。因此左旋多巴治疗充血性心 力衰竭有满意疗效。 1 1 3L D O P A 的合成 1 1 3 1L D O P A 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 L D O P A 的合成首先从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开始,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 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 E P ) 、通过戊糖磷酸途径产生赤藓糖- 4 磷酸 7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E r y t h r o s e 4 P ) ,这两个产物再经莽草酸途径形成分支酸( C h o r i s m a t e ) ,经分支 酸合成酪氨酸( T y r ) ,酪氨酸经酪氨酸羟化酶作用形成左旋多巴( L - D O P A ) 。 同磊鬲面函再丽订r _ 两丽弭 - _ _ _ _ _ _ _ _ _ _ - - _ _ _ _ - _ _ _ _ _ - _ - _ _ _ _ _ _ _ _ _ - - _ 一_ _ _ _ _ _ G I 骼喜P ,伽磊龛e 6p 漩,鼬糯_ ,蛔,p 女_ 一J - :1 阳删S y s t e m so n l y 1 N O p N D P H) l 8 _ P 均捌I I - 6 删帕哪咖如日期喇豳l 口呐 痹柏秘1 - 瓣 上 捌 l l l I 之,辫4 e IShiktm。一ate P a l h w l 唆_ _ J P 妒譬捌瞻 酬舭上 + 3 - d b o x y a r a l :a o k 咖嘲7 4 俞T C A 恤p t u I o n 嘲 ,、 m 岬 芝夕 、_一, S h 棚m a t e 上 C m r m m a t e J r 删l ,。哟糖删 匦亟巫夏卜 u 翩眦 匝墅幽亟塑圃 1 1 3 2 从植物中提取 植物中的天然D O P A 都是L 型的。1 9 1 3 年G u g g e n h e i m 第一次从蚕豆中分离 出天然L D O P A ,1 9 4 9 年从野生植物藜豆中提取出L D O P A t 3 叫。国内于1 9 7 2 年利 用3 0 K , 醇和0 1 醋酸从藜豆种子中提取L D O P A 获得成功,收率1 5 ( 3 l 】。1 9 9 0 年广西药物研究所张晓等利用0 2 m o l L 盐酸提取,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从猫 豆中提取L D O P A 得率提高到3 5 2 【3 2 1 。中国药科大学杨星吴等采用水提取,活 性炭分离纯化的工艺,从猫豆中提取L D O P A 得率提高到4 O 【3 3 】。 1 1 3 3 组培法生产 1 9 7 6 年英国B r m n 等【3 卅首次报道油麻藤组织培养可以产生L - D O P A ,含量可达 8 孓 p 酬 蚓 |l一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 W V ) 。W i t h e r s 等【3 5 3 6 1 研究表明,经过黎豆( M u e u n ap r u r i e n sL ,) 细胞悬浮 培养,可产生0 2 - 2 ( D W ) 的L - D O P A ,经过8 天的培养,产量达0 0 3 0 4 9 L 。 N i e s k o 等【3 7 1 研究表明,在2 的蔗糖和1 0 0 0 1 u x 的光照条件下,黎豆( M u c 吼a p r u r i e n sL ) 细胞悬浮液可产生高达6 ( D w ) 的L - D O P A ,经过6 天的培养后, 产量可高达1 2g L 。 1 9 8 9 年国内高山林掣3 8 1 选用油麻藤属三种植物进行组织培养,诱发愈伤组 织,结果表明表明,常春油麻藤愈伤组织中L D O P A 含量高达1 4 1 0 ,宁油麻藤 愈伤组织中为1 0 0 0 ,猫豆愈伤组织中L - D O P A 含量最低,为4 5 8 。 1 1 3 4 酶法合成 彭珍荣等【3 9 】利用从根系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高酪氨酸酶活性的假单胞 菌菌株。加入从胱氨酸生产废液中提取的L 酪氨酸为底物,催化合成L D O P A , 试验的结果表明L - 酪氨酸加入的量8 8 5 m g m l ,分5 次或6 次加入,其转化率可达 9 3 以上,并且L D O P A 的产量可达7 5 m g m l 以k 。 H i d e y u k i S 等 4 0 对E r w i n i ah e r b i c o l aA J 2 9 8 2 的T P L ( 酪氨酸酚解酶) 基因克隆 到E c o l i 中进行表达,再将培养的细胞转入多巴合成体系中,反应3 0 h 后,反应 液中多巴含量为2 0 7 m g m l 。 李华钟等【4 1 l 以P C R 技术扩增得到弗氏柠檬酸细菌A T C C 8 0 9 0 d 尸酪氨酸酚裂 解酶的结构基因T P L ,定向连接到质粒p U C l l 81 - 得到重组质粒p T P L ,并转入E c o l i J M l 0 9 d O ,并以重组菌细胞作为酶源将底物转化成L - D O P A ,产量为1 5 3 6 9 T 4 2 A 3 1 Lo 李伟平删等以P C R 技术扩增得到弗氏柠檬酸细菌A T C C 8 0 9 0 酪氨酸酚裂 解酶的结构基N T P L ,与表达载体p Q E 3 0 连接后构建质粒p Q T P L ,并转化到E c o l i M 1 5 中进行表达,在以邻苯二酚、丙酮酸钠和氨为底物,加入0 2 m m o l L 的I P T G ( 异 丙基p D 硫代半乳糖苷) 、1 8 。C 表达1 4 h 的诱导条件下,重组的大肠杆菌合成 L D O P A 产量高达5 5 9 L 。 1 1 3 5 化学合成 美国孟山都公司在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就成功应用不对称氢化反应合成 L - D O P A ,使用的催化剂为R h D L 蝴P + ,n ( 底物) :n ( 催化剂) = 2 0 0 0 0 :1 ,得至U 9 4 单一对映体【4 5 删。 9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1 o _ _ _ o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 _ _ _ _ _ _ 一 : 孙晓莉等【4 7 1 以香兰素或胡椒醛为原料采用不对称催化合成法合成L - D O P A , 总产率约5 0 ,e e 值( 对映体过量) 为9 0 9 3 。 王伟文掣4 8 1 以愈创木酚为起始原料,经愈创木酚甲基化、邻二甲氧基苯氯 甲基化等八步反应得到多巴。 王熙卿【l o 】以左旋酪氨酸为原料,经酰化、氧化二步反应的合成路线合成 L D O P A ,二步反应,总收率达5 1 3 。 1 1 4L D O P A 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巫世红等【4 9 】测定了生长初期( 豆荚未饱满且为绿色) 、生长中期( 豆荚饱 满且为绿色) 、生长末期( 豆荚饱满已变黄) 、成熟期( 豆荚饱满已变黑) 、干 枯期( 豆荚干枯已变黑) 的猫豆L D O P A 含量,结果表明干枯期采收的猫豆 L D O P A 含量最高( 6 5 5 ) ,是猫豆的最佳采收时期。 欧阳建光等【5 0 】测定了猫豆各部位不同生长期L D O P A 含量,结果表明:采收 期的猫豆植株中,种子、豆荚、根、茎、叶、花中均含有L D O P A 。其中以种子 中含量最高,平均达6 2 6 ,其次是花为0 9 0 4 ,叶含量最低,含量仅为O 0 1 , 另外豆荚含量为0 3 8 3 ,根含量0 2 0 7 ,茎0 0 3 9 。不同采收期的种子中L D O P A 在荚果成熟并开始干燥时含量最高,其最高含量为5 6 2 ( 白花) 、5 4 3 ( 紫花) , 白花猫豆L D O P A 含量比紫花高。猫豆荚、茎、叶在幼嫩时期L D O P A 含量较高, 然而组织在生长、衰老过程中L D O P A 含量快速下降。花中L D O P A 贝, I J 在花蕾生 长至盛花期间快速积累,在花衰老过程中逐渐减少。 一矿 蒋伟哲等【5 3 1 对广西宜州市、百色市、北海市、东兰县、田东县五个产地的 猫豆的L D O P A 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猫豆中L D O P A 的含量为5 6 2 - 6 8 3 ,去 皮后L D O P A 在种肉中的含量高达6 9 9 - 9 3 5 ,在种皮中的含量仅为0 2 9 O 4 3 。 何翠屏等通过分析狗爪_ O _ ( S t i z o l o b i u mc o c h i n c h i n e s i s ) 内L D O P A 含量,结 果表明,野生材料种子内L D O P A 含量略高于栽培材料,含量分别为5 1 3 和 4 4 9 ,荚果中含量分别为3 3 8 和3 3 0 ,藤蔓中含量微量,叶片中未检出。而 赵永成【5 2 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狗爪豆种子中L D O P A 含量为3 6 1 ,狗爪豆茎 中L D O P A 含量为0 5 9 ,豆荚中为0 0 9 4 。 蔡军等【蚓对产自云南、四川、福建、海南、广东、江西的9 种黎豆属植物的 1 0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l e 。 L - D O P A 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品种种子均含有L - D O P A ,其种子的L D O P A 含量 在1 9 6 - 9 1 0 。白花油麻藤L D O P A 含量为9 1 0 ,常绿黎豆的L D O P A 含量在 4 5 8 4 9 6 ,狗爪豆的L - D O P A 含量在3 1 9 - - 4 6 2 。 R o c c o 等酬对蚕豆的分析表明,在蚕豆生长的不同阶段,蚕豆中L D O P A 含 量不同( 见表1 ) ,其中以结果期含量最高,L - D O P A 含量达0 5 6 。在不同的器 官中,L - D O P A 含量不同。在开花前,植株L o D O P A 占全株重的0 2 4 ,在叶片中 L - D O P A 含量占叶重的0 3 6 ,茎中L D O P A 含量占茎重的0 1 7 ,根中L D O P A 含量占根重的0 3 5 ,绿荚中L - D O P A 含量占荚重的0 6 9 。 表l 蚕豆生长的不同阶段L D O P A 含量的变化 垫堇丕錾 绝堇:望重( 立生:里Q ! 垒盒量( 里虫垄焦堡主盟亘坌鱼量丝 0 0 3 ( s e e d ) 0 2 2 O 0 7 5 2 1 0 51 6O 3 2 3 34 2 1 5 2O 3 6 4 0 8 92 8 5O 3 2 5 4 2 76 1 OO 2 2 6 1 ( F l o w e r i n g ) 3 4 5 7 0O 16 8 9 ( F r u i t i n g ) 6 7 23 8 0O 5 6 D a x e n b i c h l e r 等【5 6 】曾从1 3 5 科4 4 7 属7 2 4 种植物种子中筛选高L - D O P A 含量的 资源,结果表明,唯有黎豆属植物的L D O P A 含量在0 5 以上。蚕豆中L D O P A 含量不高于0 1 。 C h e r t 掣5 7 】研究表明蚕豆皮 ( b r o a db e a ns k i n ) L - D O P A 含量为0 0 1 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