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加工工艺及车夹具铣夹具设计【WORD工艺卡】【2副夹具】【高清CAD图纸文档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606562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1-21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WORD工艺卡
2副夹具
高清CAD图纸文档资料
轴承
加工
工艺
夹具
设计
WORD
CAD
图纸
文档
资料
- 资源描述:
-
【温馨提示】 dwg后缀的文件为CAD图,可编辑,无水印,高清图,压缩包内文档可直接点开预览,需要原稿请自助充值下载,请见压缩包内的文件及预览,所见才能所得,请细心查看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 内容简介: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 目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机自0806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论文(设计)题目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课题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1. 能够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合理安排等问题;对所编制工艺与设计的夹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2.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掌握如何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的满足加工要求的夹具。3. 通过文献检索、英文翻译,提高运用计算机和英语的能力,提高的综合实质。4.加强识图和工程制图及工程计算等基本技能培养和锻炼。 5.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中的能力,锻炼和提高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及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我国是轴承的制造大国,但制造出来的产品属于中低端产品,主要由于研发能力落后,工艺落后,效率低下,并且加工精度是随着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而波动,轴承的精度无法保障。对配套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这些产品还无法进入。生产的轴承基本都是普通级,只可应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上。对配套设备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这些轴承基本都被拒之门外,客户宁愿花高价采用国外的知名品牌轴承,如轧制薄钢板,如果轴承精度达不到要求,就无法生产出合格钢板。另外国外反倾销的阴云将依然笼罩我国轴承工业。2002年12月15日美国商务部对我国球轴承反倾销案修正后的初裁结果,此案涉及我国28个省市的273家轴承企业,初步裁定的倾销率最低的为2.39%未参与应诉的企业,倾销产品59.3%。初裁后,我国涉案高倾销率轴承企业对美轴承出口基本陷于停滞状态,这使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轴承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2002年10月印度商工部也对我国轴承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这对已受重创的我国轴承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提高产品档次,以扩大轴承出口,同时并努力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对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要求越来越高。大多中小轴承企业生产的普通轴承越来越失去市场竞争优势,也没有利润空间。在出口贸易上,表现出档次低,价格低。但我国轴承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也在自力更生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在设计、制造及技术性能等方面取得了更足的发展。各大给阀门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对国外一些产品如美国、日本、德国引进和消化外还积极完善加工工艺,以提升加工精度和使用性能。课题的主要内容(观点)、创新之处:1. 工艺参数计算与分析。2.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3.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工序卡的制定。4. 设备选择及验算。5. 绘制零件毛坯图、零件图、夹具装配图。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1. 调研、消化原始资料;收集整理有关机械零件设计、装配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制造技术等有关资料,供设计时使用。2. 消化零件制件图,了解零件的用途,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3. 分析工艺资料,了解所用材料性能、零件特性以及工艺参数; 4. 熟悉工厂实际情况,生产车间的加工能力与水平;理化室的检测手段等。以便能密切联系工厂实际,既方便又经济地进行设计工作。5. 根据任务书的研究内容查阅相关专业资料,进行总体和具体的分析、设计和计算,完成该制品的工艺分析及造型设计,包括装配图和零件图绘制,完成零件图、装配图和三维图的制作。论文提纲:第一章 引 言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第三章 确定毛坯 第四章 工艺规程设计第五章 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第六章 车床专用夹具设计 第七章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第八章 结 论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1. 下达任务书:2011年11月25日前2. 毕业设计开题:2011年12月25日前3. 毕业分散实习调研:2012年1月8日-2月12日 寒假期间要求进行毕业实习与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4. 中期检查:2012年3月20日前5. 结题、资格审查:2011年5月7日至11日(第13周)6. 答辩时间:2012年5月12日-20日 (第14周)根据2008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毕业设计及答辩主要工作阶段为:2012年上学期第1周至12周(2010年2月13日至5月6日)主要参考资料:1.倪小丹,杨继荣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顾崇衔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3.李旦著.机床专用夹具图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4.陈宏均.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级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5.陈宏均.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6.山东工学院,上海交大主编 . 金属切削刀具 , 福建科技出版社 . 7.机械工程手册第 47 篇金属切削刀具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8. 顾熙堂等主编 .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 , 上海科技出版社 9.有关 ( 、卷 ) 、 等资料。10.刘守勇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机械工业出版社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 间年 月 日地 点与会人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会议记录摘要:会议主持人:记 录 人:年 月 日系工作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0目录摘 要 .3ABSTRACT .4第一章 引 言 .51.1 基本概念.51.2 轴承座零件的介绍.61.3 夹具的作用 .6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82.1 零件的作用 .82.2 零件图样分析 .82.3 零件的工艺分析 .9第三章 确定毛坯 .103.1 确定毛坯种类: .103.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10第四章 工艺规程设计 .114.1 选择定位基准: .114.2 制定工艺路线 .114.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24.3.1 圆柱表面工序尺寸:.124.3.2 平面工序尺寸: .12第五章 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135.1 铣底平面 .135.1.1 粗铣底平面.135.1.2 精铣底平面.155.2 钻 9 孔及锪 13 的沉头孔 .165.2.1 钻 9 孔.165.2.2 锪 13 孔 保证孔的深度为 8 .185.3 铣两直角边.1815.3.1 粗铣两直角边 .185.3.2 精铣两直角边.195.4 刨退刀槽 .205.5 铣四侧面 .205.6 钻(铰)8 销孔.215.6.1 钻 8 销孔.215.6.2 铰 8 销孔至尺寸.235.7 钻 6 油孔 .235.8 钻 4 油孔至尺寸 .255.9 钻 15 的孔 .255.10 扩孔至 28.275.11 车 35 孔至尺寸 保证孔的位置 .285.12 扩钻至 29.7.285.13 加工 30 孔至要求尺寸 .295.13.1 粗铰 29.7 孔至 29.93 .295.13.2 精铰 使孔至保证孔的表面粗糙度 Ra 0.8 .30mm023. 00305.14 确定时间定额及负荷率:.31第六章 车床专用夹具设计 .346.1 提出问题 .346.2 设计思想 .346.3 定位分析 .346.4 切屑力与夹紧力的计算.35第七章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377.1 铣床夹具的结构特点.377.2 夹紧原理.377.3切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38第八章 结 论 .39参考文献 .402致 谢 .413摘 要轴承座是各种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轴承,它主要分为剖分式轴承座、滑动轴承座、滚动轴承座、带法兰的轴承座、外球面轴承座等。本次设计主要是设计滑动轴承座,通过对轴承座原理及主要构成加工工艺进行分析,选出所用的材料,加工所用的刀具、夹具、机床、并且编写出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片同时用 AutoCAD 绘制出工程图和装配图。关键词:轴承座;原理;工艺分析;夹具;4AbstractHousing is common in all kinds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parts, i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supporting bearing, it mainly divided into cutting fraction housing, sliding bearing, rolling bearing, take the housing, the spherical flange bearing etc. This design is mainly design sliding bearing, through to the bearing principle and main composition analysis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select the used materials, processing the use of the cutter, jig, machine tool, and compile technical process and process the CARDS with AutoCAD rendering the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assembly drawingKeywords:Bearing seat;Process analysis;a fixture;a theorem5第一章 引 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向其他各部门提供工具、仪器和各种机械技术的装备部。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个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产品和机械制造技术的内涵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新知识、新技术、而且要对机械制造和机床夹具等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全新的观点重新优化组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具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自 20 世纪末期以来,现在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工具(含夹具、刀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其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对零件加工的质量、生产率和产品成本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无论在传统制造还是在现代制造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1.1 基本概念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平或半成品的过程。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基准:基准是指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对一个机械零件而言,基准就是确定该零件上的其它点、线、面所依据的点、线、面。六点定位原理:任何一个自由刚体,在空间都有六个自由度(自由度是完全确定物体在空间几何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即沿坐标轴的 x、y、z 移动和绕次坐标轴的转动。限制了刚体的六个自由度,就确定了刚体的位置。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61.2 轴承座零件的介绍轴承座零件一般都是用铸铁、铜等材料铸造而成。轴承座零件的毛坯选择与其材料、结构和尺寸等因素有关,孔径较小(如 d20mm)的轴承孔一般选择钢模铸造。也可以采用实心铸件。孔径较大时,采用砂型制造。大量生产是一般选用钢模制造,这样既提高生产率又节约金属材料。轴承座零件的主要表面是内孔和孔轴心线到地面的距离,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 内孔内孔是轴承零件起支撑作用或定位作用最主要的表面,它通常与运动着的轴、和轴承相配合。内孔直径的尺寸精度一般为 7 级,精密轴套有时取 6 级,由于与其相配的轴上有密封圈,故要求较低。内孔的形状精度,一般应控制在孔径公差以内,有些精密轴套控制在孔径公差的 1/2 至 1/3,甚至更严。对于的轴承除了圆柱度和同轴度外,还应注意孔轴线直线度的要求。为保证零件的功能和提高其耐磨性,内孔表面粗糙度一般为 Ra3.2 至 Ra1.6。(2) 孔轴心线到地面的距离保证底座与上盖的平行度和尺寸要求。1.3 夹具的作用夹具在其发展的 200 多年历史中,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第一阶段,夹具在工件加工、制造的各工序中作为基本的夹持装置,发挥着夹固工件的最基本功用。随着军工生产及内燃机,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夹具不断在规模生产中发挥出其高效率及稳定加工质量的优越性。各类定位、夹紧装置的结构也日趋完善,夹具逐步发展成为机床-工件-工艺装备工艺系统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夹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率。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各类高效率,自动化夹具在高效、高精度及适应性方面。已有了相当大的提高。随着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的发展。现代夹具的自动化和高适应性,已经使夹具与机床逐渐融为一体,使得中、小批量生产的生产效7率逐渐趋近于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的水平。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夹具的主要特点是高精度、高适应性。可以预见。夹具在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是逐步提高智能化水平。夹具主要有如下作用:(1) 保证加工精度 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能准确确定工件与刀具、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保证加工精度。(2) 提高生产效率 机床夹具能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可以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 减轻劳动强度 机床夹具采用机械、气动、液动、夹紧装置,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4) 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利用机床夹具,扩大机床加工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膛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使车床、钻床具有镗床的功能。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2.1 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82.2 零件图样分析图 1.1 零件图1)侧视图右侧面对基准 C(30mm 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0.03mm。021. 002)俯视图上、下两侧面平行度公差为 0.03mm。3)主视图上平面对基准 C(30mm 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 0.03mm。021. 004)主视图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 0.008mm,只允许凹陷,不允许凸起。5)铸造后毛坯要进行时效处理。6)未注明倒角45。7)材料 HT200。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0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设计) )题 目: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机自 0806 指导教师: 李玲芳 完成时间: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0目录摘 要 .3ABSTRACT .4第一章 引 言 .51.1 基本概念.51.2 轴承座零件的介绍.61.3 夹具的作用 .6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82.1 零件的作用 .82.2 零件图样分析 .82.3 零件的工艺分析 .9第三章 确定毛坯 .103.1 确定毛坯种类: .103.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10第四章 工艺规程设计 .114.1 选择定位基准: .114.2 制定工艺路线 .114.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24.3.1 圆柱表面工序尺寸:.124.3.2 平面工序尺寸: .12第五章 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135.1 铣底平面 .135.1.1 粗铣底平面.135.1.2 精铣底平面.155.2 钻 9 孔及锪 13 的沉头孔 .165.2.1 钻 9 孔.165.2.2 锪 13 孔 保证孔的深度为 8 .185.3 铣两直角边.18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5.3.1 粗铣两直角边 .185.3.2 精铣两直角边.195.4 刨退刀槽 .205.5 铣四侧面 .205.6 钻(铰)8 销孔.215.6.1 钻 8 销孔.215.6.2 铰 8 销孔至尺寸.235.7 钻 6 油孔 .235.8 钻 4 油孔至尺寸 .255.9 钻 15 的孔 .255.10 扩孔至 28.275.11 车 35 孔至尺寸 保证孔的位置 .285.12 扩钻至 29.7.285.13 加工 30 孔至要求尺寸 .295.13.1 粗铰 29.7 孔至 29.93 .295.13.2 精铰 使孔至保证孔的表面粗糙度 Ra 0.8 .30mm023. 00305.14 确定时间定额及负荷率:.31第六章 车床专用夹具设计 .346.1 提出问题 .346.2 设计思想 .346.3 定位分析 .346.4 切屑力与夹紧力的计算.35第七章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377.1 铣床夹具的结构特点.377.2 夹紧原理.377.3切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38第八章 结 论 .39参考文献 .40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2致 谢 .41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3摘 要轴承座是各种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轴承,它主要分为剖分式轴承座、滑动轴承座、滚动轴承座、带法兰的轴承座、外球面轴承座等。本次设计主要是设计滑动轴承座,通过对轴承座原理及主要构成加工工艺进行分析,选出所用的材料,加工所用的刀具、夹具、机床、并且编写出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片同时用 AutoCAD 绘制出工程图和装配图。关键词:轴承座;原理;工艺分析;夹具;AbstractHousing is common in all kinds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parts, i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4supporting bearing, it mainly divided into cutting fraction housing, sliding bearing, rolling bearing, take the housing, the spherical flange bearing etc. This design is mainly design sliding bearing, through to the bearing principle and main composition analysis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select the used materials, processing the use of the cutter, jig, machine tool, and compile technical process and process the CARDS with AutoCAD rendering the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assembly drawingKeywords:Bearing seat;Process analysis;a fixture;a theorem第一章 引 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向其他各部门提供工具、仪器和各种机械技术的装备部。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个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产品和机械制造技术的内涵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新知识、新技术、而且要对机械制造和机床夹具等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全新的观点重新优化组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具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自 20 世纪末期以来,现在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工具(含夹具、刀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其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对零件加工的质量、生产率和产品成本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无论在传统制造还是在现代制造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51.1 基本概念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平或半成品的过程。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基准:基准是指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对一个机械零件而言,基准就是确定该零件上的其它点、线、面所依据的点、线、面。六点定位原理:任何一个自由刚体,在空间都有六个自由度(自由度是完全确定物体在空间几何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即沿坐标轴的 x、y、z 移动和绕次坐标轴的转动。限制了刚体的六个自由度,就确定了刚体的位置。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1.2 轴承座零件的介绍轴承座零件一般都是用铸铁、铜等材料铸造而成。轴承座零件的毛坯选择与其材料、结构和尺寸等因素有关,孔径较小(如 d20mm)的轴承孔一般选择钢模铸造。也可以采用实心铸件。孔径较大时,采用砂型制造。大量生产是一般选用钢模制造,这样既提高生产率又节约金属材料。轴承座零件的主要表面是内孔和孔轴心线到地面的距离,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 内孔内孔是轴承零件起支撑作用或定位作用最主要的表面,它通常与运动着的轴、和轴承相配合。内孔直径的尺寸精度一般为 7 级,精密轴套有时取 6 级,由于与其相配的轴上有密封圈,故要求较低。内孔的形状精度,一般应控制在孔径公差以内,有些精密轴套控制在孔径公差的 1/2 至 1/3,甚至更严。对于的轴承除了圆柱度和同轴度外,还应注意孔轴线直线度的要求。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6为保证零件的功能和提高其耐磨性,内孔表面粗糙度一般为 Ra3.2 至 Ra1.6。(2) 孔轴心线到地面的距离保证底座与上盖的平行度和尺寸要求。1.3 夹具的作用夹具在其发展的 200 多年历史中,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第一阶段,夹具在工件加工、制造的各工序中作为基本的夹持装置,发挥着夹固工件的最基本功用。随着军工生产及内燃机,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夹具不断在规模生产中发挥出其高效率及稳定加工质量的优越性。各类定位、夹紧装置的结构也日趋完善,夹具逐步发展成为机床-工件-工艺装备工艺系统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夹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率。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各类高效率,自动化夹具在高效、高精度及适应性方面。已有了相当大的提高。随着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的发展。现代夹具的自动化和高适应性,已经使夹具与机床逐渐融为一体,使得中、小批量生产的生产效率逐渐趋近于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的水平。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夹具的主要特点是高精度、高适应性。可以预见。夹具在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是逐步提高智能化水平。夹具主要有如下作用:(1) 保证加工精度 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能准确确定工件与刀具、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保证加工精度。(2) 提高生产效率 机床夹具能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可以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 减轻劳动强度 机床夹具采用机械、气动、液动、夹紧装置,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4) 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利用机床夹具,扩大机床加工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膛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使车床、钻床具有镗床的功能。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7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2.1 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2.2 零件图样分析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8图 1.1 零件图1)侧视图右侧面对基准 C(30mm 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0.03mm。021. 002)俯视图上、下两侧面平行度公差为 0.03mm。3)主视图上平面对基准 C(30mm 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 0.03mm。021. 004)主视图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 0.008mm,只允许凹陷,不允许凸起。5)铸造后毛坯要进行时效处理。6)未注明倒角45。7)材料 HT200。2.3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 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l)30mm 轴承孔可以用车床加工、也可以用铣床镗孔。021. 002)轴承孔两侧面用铣床加工,以便加工 2mm1mm 槽。3)两个 8mm 定位销孔,与销要过渡配合,精度达到 IT8,要先钻后铰才能达022. 00到要求。4)侧视图右侧面对基准 C(30mm 轴线)的垂直度检查,可将工件用 30mm 心021. 00轴安装在偏摆仪上,再用百分表测工件右侧面,这时转动心轴,百分表最大与最小差值为垂直度偏差值。5)主视图上平面对基准 C(30mm 轴线)的平行度检查,可将轴承座021. 0030mm 孔穿入心轴,并用两块等高垫铁将主视图上平面垫起,这时用百分表分别021. 00测量心轴两端最高点,其差值即为平行度误差值。6)俯视图两侧面平行度及主视图上平面平面度的检查,可将工件放在平台上,用百分表测出。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9第三章 确定毛坯3.1 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金属铸造模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 CT-12。加工余量等级为 G.3.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选用加工余量为 8 级,并查表 2.2-4 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表 2.1 零件加工余量表简 图加工面代号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说 明A11583单侧加工A28283单侧加工A33883单侧加工A41583双侧加工A54283双侧加工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0B1308152双侧加工B235817.52双侧加工第四章 工艺规程设计4.1 选择定位基准:1. 粗基准的选择:以轴承孔两侧毛坯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已加工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13mm 的螺栓孔为定位精基准。4.2 制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卧式铣床、摇臂钻床、卧式车床及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工序 1 时效处理工序 2 铸件内外非加工表面彻底清洗干净,涂耐油漆同时检查铸件是否有缺陷。工序 3 夹轴承孔两侧毛坯,铣轴承座底面,照顾尺寸 30mm 和表面粗糙度。工序 4 钻 9 的孔和锪 13 的沉头孔。保证孔深 8mm。2 . 00工序 5 以已加工底面和沉头孔定位基准,在轴孔处压紧,铣主视图上平面及轴承孔左、右侧面 42mm。工序 6 刨 2mm1mm 槽,照顾底面厚度 15mm。工序 7 夹 42mm 两侧面,按底面找正,铣四侧面,保证尺寸 38mm 和 82mm。工序 8 钻 8mm 的销孔,保证孔的尺寸及公差。022. 00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1工序 9 钻 6 的油孔,保证孔深 20mm。工序 10 钻 4 的油孔,保证与 的油孔相通。工序 11 以底面及沉头孔定位,采用专用夹具装夹工件,钻 30mm、35mm 孔,021. 00保证 30mm 中心至上平面距离 15mm023. 0005. 00工序 12 以底面及沉头孔定位,在未加工的圆柱表面夹紧。采用弯板式专用夹具装夹工件,车 30mm、35mm 孔、倒角 145,保证 30mm 中021. 00021. 00心至上平面距离 15 及 30mm 的表面粗糙度 0.8.021. 00工序 13 去毛刺工序 14 总检入库4.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4.3.1 圆柱表面工序尺寸:前面根据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表 3.1 圆柱表面工序尺寸表加工表面加工内容加工余量精度等级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钻15IT11110. 001512.530IT7(B1)扩2IT11084. 00286.335(B2)镗0356.3扩1.8IT10084. 008 .296.3粗铰0.13IT8021. 0093.291.630IT7(B1)精铰0.07IT7023. 00300.84(B6)钻0IT1046.313(B4)钻0IT10136.3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2钻0.2IT107.86.38(B3)粗铰0IT881.64.3.2 平面工序尺寸:表 3.2 平面工序尺寸表工序号工序内容加工余量基本尺寸经济精度工序尺寸偏差01铸件3CT123粗铣下底面219IT12021. 004精铣下底面118IT80027. 0粗铣上底面216.0IT12018. 005精铣上底面115.0IT80027. 0粗铣轴承孔左侧面242IT12025. 005精轴承孔左侧面141IT80039. 0粗轴承孔右侧面239IT12025. 005精轴承孔右侧面138IT80039. 0粗轴承座前面286IT1200.2506精轴承座前面185IT80033. 0粗轴承座后面283IT1200.2506精轴承座后面182IT80054. 0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3第五章 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5.1 铣底平面5.1.1 粗铣底平面1) 底面由粗铣和精铣两次加工完成,采用三面刃圆盘铣刀(高速钢) ,铣刀的规格为 120x12,机床的型号专用机床 2) 刀具:YG6 硬质合金端铣刀。由于铣刀在工作时,是断续切削,刀齿受很大的机械冲击,在选择几何角度时,应保证刀齿具有足够的强度。由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可取 -10 K =60 =10 。o0s0r0003) 加工要求: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确定加工余量由毛坯图可知:总加工余量为3mm, 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1.4-8 和表 2.3-21 可知精加工余量为 1mm。4) 确定每齿进给量,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 3.5,YG6 硬质合金端铣刀所允许的进给量为 f=0.14-0.24mm/z。但采用的不对称铣,f=0.14mm/z,ap=2mm。5) 计算切削用量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 3.16,当 d=125mm 时,Z=12,ap3.5mm,f0.24mm/z 时,Vt=97m/min,nt=248r/min,Vft=333mm/min。各修正系数为:Kmv=Kmn=Kmv=0.89 Ksv=Ksn=Ksv=1故:Vc=Vt*0.89*1=86.33m/min n=nt*0.89*1=220.7r/min Vf=Vft*0.89*1=296.4mm/min由机床可得:n=235r/min Vf=375mm/min则 实际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为: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4 min/m3 .9210002351251000粗xdnv zmmnczVfzFz/13. 012*235375校核该机床功率(只需校核粗加工即可) 。由切削简明手册表 3.24 得当 174HBS207,ae100mm,ap2.0mm d=125mm,z=12,Vf=475mm/min 切削功率为 P =3.8kw4.5kwm其所消耗量功率小于机床功率,故可用。6) 计算基本工时min15. 0300735tvfLm5.1.2 精铣底平面1)刀具和机床不变 2)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 3.5 得,要使表面粗糙度达到 Ra1.6 时,f=0.4-0.6mm/z,ap=1mm3)决定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 3.16,当 d=125mm 时,Z=12,ap1.5mm,f0.1mm/z 时,Vt=124m/min,nt=316r/min,Vft=304mm/min。各修正系数为:Kmv=Kmn=Kmv=0.89 Ksv=Ksn=Ksv=1故:Vc=Vt*0.89*1=110.4m/min n=nt*0.89*1=281.2r/minVf=Vft*0.89*1=270.6mm/min由机床 X52K 可得:n=300r/min Vf=300mm/min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5则 实际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为:V = dn/1000=117.75m/min精100030012514. 3Fz=0.08mm/znczVfz12*3003004)计算基本工时 tm=vflmin33. 030012885.2 钻 9 孔及锪 13 的沉头孔本工序加工由钻孔和锪孔两次加工完成,机床为摇臂钻床,型号Z3025。 5.2.1 钻 9 孔1) 确定加工余量刀具采用直柄麻花钻(硬质合金) ,麻花钻规格为 d=9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以下简称简明手册 )表 2.3-8 可得,精加工(铰)的加工余量为 0.2mm。2) 确定进给量2.1) 按加工要求决定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2.7,知当加工要求为 HT12 精度等级,材料为HT200、=9mm 时 f=0.470.57mm/r0d由于 l/d=38/9=4.1=5 故修正系数为 0.9则 f=(0.470.57)x 0.9=0.4230.513mm/r2.2) 按钻头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表 2.8,当材料为 HT200,时,得钻头强度允许的进给量mmd8 . 70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6f=1.0mm/r2.3) 按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表 2.9,当 HBS=200,d10.2mm,F=78488330 得机床进给量 f=1.6mm/r故综合所述:进给量 f=0.41mm/r2.4) 轴向力校核可由表 2.19 可查出钻孔时当 f=0.41mm/r、d12mm 时,轴向力的修正N2500Ff系数均为 0.85 故NFf2125根据 Z3025 钻床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允许的最大轴向力 F=7848N。故 f=0.41mm/rmax可用。2.5) 确定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由表 2.12 可得,当 d20mm 时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0.8mm,寿命 T=35min2.6)确定切削速度由表 2.14,HBS=200,加工属性四类由表 2.13 得,f=0.36mm/r 标准 时mmd6 . 90V =19m/minc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0 . 1Ktv0 . 1KCV85. 0LVK见表 2.31min/15.160 . 185. 00 . 10 . 119VVmKVtmin/5711000rdvn根据机床取 Nc=630r/min2.7) 基本工时计算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7min09. 041. 0630418nfLtm5.2.2 锪 13 孔 保证孔的深度为 8刀具的选择:硬质合金带导柱直柄平底锪钻 d=2.5由于刀具材料和机床与钻孔时完全一样,则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与钻孔一致。只有基本工时不同:min05. 041. 063048nfLtm5.3 铣两直角边5.3.1 粗铣两直角边1) 选择机床:由于采用的是对称铣,故选择专用卧式机床 X612) 刀具:YG6 硬质合金 d=125mm。由表 3.7 得:刀具寿命 T=180min。3) 决定切削速度 Vc 和进给量 f由切削简明手册表 3.16 当 d=125mm,z=12,ap3.5,fz0.14mm/z 时,Vt=97m/min,nt=248r/min,Vft=333mm/min各修正系数为:Kmv=Kmn=Kmv=0.89Ksv=Ksn=Ksv=1故:Vc=Vt*0.89*1=86.33m/min n=nt*0.89*1=220.7r/min Vf=Vft*0.89*1=296.4mm/min由机床 X61 机床可得:n=255r/min,Vf=300mm/min则实际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为: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8min/10010002551251000dVmn粗zmmznVFczz/098. 012255300*f*4) 由切削简明手册表 3.24 得当 174HBS207,ae42mm,ap2.0mm d=125mm,z=12,Vf=300mm/min 切削功率为 P =1.1kw4.5kwm其所消耗量功率远小于机床功率,故可用。5) 计算机工时min15. 0300735vfLtm5.3.2 精铣两直角边1) 刀具和机床不变。2) 决定切削速度 Vc 和进给量 f由切削简明手册表 3.16 当 d=125mm,z=12,ap1.5,fz0.1mm/z 时,Vt=124m/min,nt=316r/min,Vft=304mm/min各修正系数为:Kmv=Kmn=Kmv=0.89 Ksv=Ksn=Ksv=1故:Vc=Vt*0.89*1=110.4m/min3) 决定机床转速和切削速度 n=nt*0.89*1=281.2r/min Vf=Vft*0.89*1=270.6mm/min由机床 X61 机床可得:n=300r/min,Vf=300mm/min则实际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为: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19min/75.11710003001251000dVmn精 zmmznfVcz/08. 012300300Fz4) 计算基本工时min15. 0300735tfVLm5.4 刨退刀槽1) 选择刀具:由于退刀槽是比较特殊的,故要自制宽度为 1mm 的的硬质合金刀。2) 机床:牛头刨床 B635。3) 在大批量生产,为了节省工时,在刨退刀槽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刨 10 的工件。4)根据牛头刨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可得:刨一次需要的时间为:=0.03minmt因此每件工件的基本工时 t=0.003min进给量 f=1.5mm5.5 铣四侧面1) 选择机床:由于采用的是对称铣,故选择专用卧式机床 X612) 刀具:YG6 硬质合金 d=125mm。由表 3.7 得:刀具寿命 T=180min由于所选择的刀具、机床与铣两直角边的刀具、机床完全相同,所以该工序中的参数大部分完全相同,只有最后的基本工时不相同。故基本工时计算为:铣轴承孔两侧的边:=粗tvfLmin35. 03001788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20=精tvfLmin35. 03001788铣轴承孔前后的边:=粗tvfLmin15. 0300738=精tvfLmin15. 03007885.6 钻(铰)8 销孔销孔加工由钻和铰两次加工完成,机床为摇臂钻床,型号Z3025。 加工要求 钻、铰 8 销孔,表面粗糙度为 Ra1.6。5.6.1 钻 8 销孔1) 确定加工余量刀具采用直柄麻花钻(硬质合金) ,麻花钻规格为 d=7.8 L=109 l=69。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以下简称简明手册 )表 2.3-8 可得,精加工(铰)的加工余量为 0.2mm。2) 确定进给量a. 按加工要求决定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2.7,知当加工要求为 HT12 精度等级,材料为HT200、d =7.8 时 f=0.36-0.44mm/r0由于 l/d=15/7.8=1.9 故 f=0.36-0.44mm/rb. 按钻头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表 2.8,当材料为 HT200,d =7.8mm 时,f=0.86mm/r0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21c. 按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表 2.9,当 HBS=200,d=10.2mm,F=78488330 得机床进给量 f=1.6mm/r可由表 2.19 可查出钻孔时当 f=0.36mm/r、d10.5mm 时 F=3000N,轴向力的修f正系数均为 0.85 故 F =2550Nf根据 Z3025 钻床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允许的最大轴向力 F=7848N。故 f=0.36mm/rmax可用。d. 确定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由表 2.12 可得,当 d20mm 时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0.8mm,寿命 T=35mine. 确定切削速度由表 2.14,HBS=200,加工属性四类由表 2.13 得,f=0.36mm/r 标准 d =9.6mm 时0V =14m/minc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K=1.0 K=1.0 K=0.85TVCVLV见表 2.31V= V K =14x1.0x1.0x0.85x1.0=11.9m/minLVmin/ r4801000dvn根据机床取 Nc=500r/minf. 基本工时计算min1 . 036. 0500515nfLtm5.6.2 铰 8 销孔至尺寸1) 确定进给量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22刀具选择硬质合金铰刀,d=80由表 2.25 可得:a=0.060.09mm f=0.20.3mm/rp V =812m/min 切削液:无 f=0.25mm/rc2) 确定主轴转速查表 2.30 得:C =15.6, Z =0.2, X =0, Y =0.5vvvv T=45 d=8 a=0.080p利用公式 V = c K =8.7m/minvmin/348814. 37 . 81000rn选取 Nc=400r/min3) 计算基本工时T= =0.2minm25. 04005155.7 钻 6 油孔1) 机床为摇臂钻床,型号Z3025。 2) 确定加工余量刀具采用高速钢麻花钻(硬质合金) ,麻花钻规格为 d=6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以下简称简明手册 )表 2.3-8 可得,精加工(铰)的加工余量为 0mm。3) 确定进给量1.按加工要求决定进给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2.7,知当材料为 HT200、d=6 时0f=0.360.44mm/r由于 l/d=15/6=2.5 故 f=0.360.44mm/r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232.按钻头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表 2.8,当材料为 HT200,d=6mm 时,f=0.50mm/r03按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表 2.9,当 HBS=200,d=10.2mm,F=78488330 得机床进给量 f=1.6mm/r可由表 2.19 可查出钻孔时当 f=0.36mm/r、d10.5mm 时 F=3000N,轴向力的修f正系数均为 0.85 故 F=2550Nf根据 Z3025 钻床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允许的最大轴向力 F=7848N。故 f=0.36mm/rmax可用。4) 确定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由表 2.12 可得,当 d20mm 时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0.8mm,寿命 T=20min5) 确定切削速度由表 2.14,HBS=200,加工属性四类由表 2.13 得,f=0.36mm/r 标准 d20mm 时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0.3mm,寿命 T=140min5) 确定切削速度由表 2.14,HBS=200,加工属性四类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28由表 2.13 得,f=0.36mm/r 标准 d=30mm 时0V =10m/minc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 K=1.0 K=1.0 K=0.85TVCVLV见表 2.31V= V K=10x1.0x1.0x0.85x1.0=8.5m/minTVn=92r/mindv1000根据机床取 Nc=125r/min6) 基本工时计算t=0.20minmnfL1 . 11254235.13 加工 30 孔至要求尺寸5.13.1 粗铰 29.7 孔至 29.93 1) 刀具:硬质合金铰刀 由切屑简明手册表 2.25 得2) 决定进给量 f=0.4-0.7mm/r Vc=10-15m/r 取 f=0.5mm/r3) 决定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查表得,当 d0 =29.93mm 时,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0.60.9mm,寿命 T=140min4) 决定切削速度查表 切削速度修正系数为 kTV=1.0,kcv=1.0,klv=0.85,ktv=1.0,故v=vckv=(1015)1.01.01.00.85m/min=8.513m/minvc = =r/min=12r/min kfaTdcvyvxvPzvovm85. 06 .1522. 1105. 014093.295 . 01 . 00.32 . 0n= =r/min=131r/mind01000v93. 923.14121000根据 Z3025 钻床说明书,可考虑选择 nc=200r/min,5) 计算基本工时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29tm= 0.3nfL5 . 0*2007235.13.2 精铰 使孔至保证孔的表面粗糙度 Ra 0.8mm023. 00301) 刀具:硬质合金铰刀 由切屑简明手册表 2.25 得f=0.4-0.7mm/r Vc=10-15m/r 取 f=0.5mm/r2) 决定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查表得,当 d0 =30mm 时,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0.60.9mm,寿命 T=140min3) 决定切削速度查表 切削速度修正系数为 kTV=1.0,kcv=1.0,klv=0.85,ktv=1.0,故v=vckv=(1015)1.01.01.00.85m/min=8.513m/minvc = =r/min=14r/min kfaTdcvyvxvPzvovm85.06.155.0035.0140305.01.00.32.0n= =r/min=150r/mind01000v303.14141000根据 Z3025 钻床说明书,可考虑选择 nc=200r/min,4) 计算基本工时tm=0.3nfL5 . 0*2007235.14 确定时间定额及负荷率:1) 作业时间包括加工时间和辅助时间两部分,则各工序的作业时间计算如下:(1) 铣轴承座底面的作业时间:粗铣和精铣基本时间已求出为 0.15min 和0.33min,作业时间如下:t= 0.5+0.03+0.01+0.03+0.02+0.16+0.15+0.33+0.5+0.5=2.55min(2) 钻 9 孔及锪 13 的沉头孔的作业时间:钻 9 孔及锪 13 的沉头孔基本时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30间已求出为 0.09min 和 0.05min,作业时间如下:t=0.5+0.03+0.04+0.02+0.01+0.02+0.03+0.04+0.09+0.5+0.05+0.5+0.5=2.33min(3) 铣两直角边的的作业时间:粗铣和精铣基本时间已求出为 0.15min 和 0.15mm,作业时间如下: t=0.5+0.03+0.01+0.03+0.02+0.16+0.15+0.15+0.5+0.5=2.05min(4) 刨退刀槽的作业时间:基本时间已求出为 0.03min,作业时间如下:t=(0.5+0.03+0.01+0.03+0.02+0.16+0.5)10+0.03=0.15min(5) 铣四侧面的作业时间:基本时间已求出为 0.35+0.35+0.15+0.15=1.0min,作业时间如下:t=0.5+0.04+0.01+0.05+0.05+0.07+0.03+0.03+0.16+1+1.5=3.54min(6) 钻(铰)8 销孔的作业时间:基本时间已求出为 0.1+0.2=0.3min,作业时间如下:t=0.5+0.03+0.04+0.04+0.01+0.03+0.02+0.02+0.04+0.04+0.3+0.5+0.5=1.99min(7) 钻 6 油孔的作业时间:基本时间已求出为 0.1,作业时间如下:t=0.5+0.03+0.04+0.04+0.01+0.03+0.02+0.02+0.04+0.04+0.1=0.59min(8) 钻 4 油孔的作业时间:基本时间已求出为 0.1min,作业时间如下:t=0.5+0.03+0.04+0.04+0.01+0.03+0.02+0.02+0.04+0.04+0.1=0.59min(9) 钻孔至 15 孔的作业时间:基本时间为 0.28min,作业时间如下:t=0.5+0.03+0.04+0.04+0.04+0.03+0.03+0.03+0.05+0.28=1.07min(10) 扩孔至 28 孔的作业时间:基本时间为 0.9min,作业时间如下: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31t=0.5+0.03+0.04+0.04+0.04+0.03+0.03+0.03+0.05+0.9=1.69min(11) 镗孔至 35 孔的作业时间:基本时间为 0.03min,作业时间如下:t=0.5+0.03+0.04+0.04+0.04+0.03+0.03+0.03+0.05+0.03=0.82min(12) 扩、粗、精铰孔至 29.93 孔的作业时间:基本时间为 0.2min、0.3min 和0.3min,作业时间如下:t=0.5+0.03+0.04+0.04+0.04+0.03+0.03+0.03+0.05+0.3+0.3+0.5+0.2+0.3+0.5=2.89min2) 工件生产节拍的确定:一年按 365 天算,年产量 10000 件,除去周末和节假日剩余227 天,每天工作 6 小时,则各工序生产节拍如下:生产节拍=min17. 810000606227VT3) 工时定额的确定:因为休息时间,喝水,上厕所等时间占作业时间的 35%工时定额=工作时间*(1+0.35)则工序 1 的工时定额=2.55*1.35=3.44则工序 2 的工时定额=2.33*1.35=3.14则工序 3 的工时定额=2.77则工序 4 的工时定额=0.20则工序 5 的工时定额=4.78则工序 6 的工时定额=2.68则工序 7 的工时定额=0.80则工序 8 的工时定额=0.80则工序 9 的工时定额=1.44则工序 10 的工时定额=2.28则工序 11 的工时定额=1.11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32则工序 13 的工时定额=3.904) 设备负荷率的计算:因为设备负荷率=60*6*22710000*工作时间工序的 1 设备负荷率=42.1%工序的 2 设备负荷率=38.4%工序的 3 设备负荷率=33.0%工序的 4 设备负荷率=2.4%工序的 5 设备负荷率=58.5%工序的 6 设备负荷率=32.7%工序的 7 设备负荷率=9.8%工序的 8 设备负荷率=9.8%工序的 9 设备负荷率=17.6%工序的 10 设备负荷率=27.9%工序的 11 设备负荷率=13.6%工序的 12 设备负荷率=47.8%第六章 车床专用夹具设计6.1 提出问题(1)怎样限制零件的自由度:一个面限制三个自由度,长圆柱销控制 2 个自由度,定位销限制 1 个自由度。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33(2)怎样夹紧:设计夹具由螺旋夹紧工件。(3)设计的夹具怎样排削:此次加工采用麻花钻和铰刀,排削通过钻模板与工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排削。(4)怎样是夹具使用合理,便于装卸。6.2 设计思想设计必须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保证夹具的操作方便,夹紧可靠,使用安全,有合理的装卸空间,还要注意机构密封和防尘作用,使设计的夹具完全符合要求。本夹具主要用来对 30 孔进行加工,这个孔尺寸要求是 IT10,表面粗糙度为Ra12.5,镗可以满足其精度。所以在设计时要在满足其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6.3 定位分析(1)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夹具手册知定位基准尽可能与工序基准重合,在同一工序的各道工序中,应尽量采取同一定位基准进行加工。故加工 30 孔时,采用轴承座底面和 44 外圆柱面作为定位基准(2)定位误差的分析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确定,基准重合b=0,由于存在间隙,定位基准会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即存在基准位移误差。 j=(TD+Td+S)/2TD=0.060mmTd=0.011mm S=0.010mm J=0.0365mm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346.4 切屑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30 的镗刀。F=fcpFFFF 镗孔切削力: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P70 表 3-6,得镗削力计算公式: =2795x2.2x0.30.75x36.86-0.15x0.89=1291.4NFcFcFcccXYZcFpcFFC afvk =1940x2.20.9x0.30.6x36.86-0.3x0.5 =324.5NFpFpFpppXYZppFcFFC afvk =2880x2.2x0.30.5x36.86-0.4x1.17=959.3NFfFfFfffXYZfFpcFFC afvk=959.3N+0.1x(1291.4+324.5)N=11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