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归纳与猜想专题复习_第1页
初三数学归纳与猜想专题复习_第2页
初三数学归纳与猜想专题复习_第3页
初三数学归纳与猜想专题复习_第4页
初三数学归纳与猜想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初三数学归纳与猜想专题复习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 山课件 m 专题四 归纳与猜想 归纳猜想问题指的是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求其中所蕴涵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在解答过程中需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试验、证明等数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试卷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考向一 数字规律问题 数字规律问题,即按 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大小变化规律的问题 【例 1】如图,一个数表有 7 行 7 列,设 aij 表示第 i 行第j 列上的数 (其中 i 1,2,3, , j 1,2,3, ) 例如:第5 行第 3 列上的数 a53 7. 1 2 3 4 3 2 1 2345432 3456543 2 / 10 4567654 5678765 6789876 78910987 则 (1)(a23 a22) (a52 a53) _. (2)此数表中的四个数 anp, ank, amp, amk,满足 (anp ank) (amk amp) _. 解析:根据数表中数字排列规律,得 a23 4, a22 3, a52 6, a53 7, 所以 (1)的答案是 (4 3) (6 7) 0. 对于 (2)中四个数 anp, ank, amp, amk,可以发现 anp 与 ank为同一行的数,且其差为第 p 个数与第 k 个数之差,同理 amk与 amp 之差也为同行中第 k 个数与第 p 个数之差 根据数表中数字排列规律可以发现这两个差互为相反数,所以 (anp ank) (amk amp) 0. 答案: (1)0 (2)0 方法归纳解答数字规 律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数表中或行列中前后各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规律,利用规律解题 考向二 数式规律问题 解答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是: (1)将所给每个数据化为有规律的代数式或等式; (2)按规律顺序排列这些式子; (3)将发3 / 10 现的规律用代数式或等式表示出来; (4)用题中所给数据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例 2】给出下列命题: 命题 1:直线 y x 与双曲线 y 1x 有一个交点是 (1,1); 命题 2:直线 y 8x 与双曲线 y 2x 有一个交点是 12, 4; 命题 3:直线 y 27x 与双曲线 y 3x 有一个交点是 13, 9; 命题 4:直线 y 64x 与双曲线 y 4x 有一个交点是 14, 16; (1)请你阅读、观察上面命题,猜想出命题 n(n 为正整数 ); (2)请验证你猜想的命题 n 是真命题 解: (1)命题 n:直线 y n3x 与双曲线 y nx 有一个交点是1n, n2; (2)将 1n, n2 代入直线 y n3x 得:右边 n31n n2,左边 n2, 左边右边 点 1n, n2 在直线 y n3x 上 同理可证:点 1n, n2 在双曲线 y nx 上, 直线 y n3x 与双曲线 y nx 有一个交点是 1n, n2. 方法 归纳此类问题要从整体上观察各个式子的特点,猜想出式子的变化规律,并进行验证 对于本题来说,关键是发现变化的点的坐标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两个函数的系数和横坐标的关系 4 / 10 考向三 数形规律问题 根据一组图形的排列,探究图形变化所反映的规律,其中以图形为载体的数字规律最为常见 【例 3】用同样大小的小圆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第 1个图形需要 1 个小圆,第 2 个图形需要 3 个小圆,第 3 个图形需要 6 个小圆,第 4 个图形需要 10 个小圆,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 n 个图形需要小圆 _个 (用 含 n的代数式表示 )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第 n 个图形比第 (n 1)个图形多 n 个小圆, 所以第 n 个图形需要小圆 1 2 3 n 12n(n 1) 答案: 12n(n 1) 方法归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前后两个图形中基础图案的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其数字变化规律具体地说,先根据图形写出数字规律,然后将每一个数字改写为等式,再比较各等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不同点 (数字 )与等式序号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一般规律 一、选择题 1 如 图 , 六 边 形 ABcDEF 是正六边形,曲线Fk1k2k3k4k5k6k7 叫做 “ 正六边形的渐开线 ” ,其中 Fk1,5 / 10 k1k2, k2k3, k3k4, k4k5, k5k6 的圆心依次按点 A, B, c,D, E, F 循环,其弧长分别记为 l1, l2, l3, l4, l5, l6.当 AB 1 时, lXX 等于 ( ) A XX2B XX3c XX4D XX6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BcD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为 (1,0),点 D 的坐标为 (0,2)延长 cB 交 x 轴于点A1,作正方形 A1B1c1c;延长 c1B1 交 x 轴于点 A2,作正方形 A2B2c2c1, ,按这样的规律进 行下去,第 XX 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 ) A 532XXB 594XXc 594XXD 5324020 二、填空题 3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 1,4,7, . 则第 n 个数是 _ 4如图 (1),将一个正六边形各边延长,构成一个正六角星形 AFBDcE,它的面积为 1;取 ABc 和 DEF 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 A1F1B1D1c1E1,如图 (2)中阴影部分;取A1B1c1 和 D1E1F1 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如图 (3)中阴影部分;如此下去 ,则正六角星形 A4F4B4D4c4E4 的面积为 _ 6 / 10 5如图,在一单位为 1 的方格纸上, A1A2A3 , A3A4A5 ,A5A6A7 , ,都是斜边在 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 A1A2A3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A1(2,0), A2(1, 1), 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XX 的坐标为 _ 三、解答题 6观察下列算式: 13 22 3 4 1 24 32 8 9 1 35 42 15 16 1 _ _ (1)请你按以上规律写出第 4 个算式; (2)把这个规律用含字母 n(n 为正整数 )的式子表示出来; (3)你认为 (2)中所写出的式子一定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7观察图形,解答问题: (1)按下表已填写的形式填写表中的空格: 图 图 图 三个角上三个数的积 1( 1)2 1( 3)( 4)( 5) 60 7 / 10 三个角上三个数的和 1 ( 1) 2 2( 3) ( 4) ( 5) 12 积与和的商 22 1 (2)请用 你发现的规律求出图 中的数 y 和图 中的数 x. 8 (1)ABc 是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板, c 90 , Ac Bc 2.要在这张纸板中剪出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有甲、乙两种剪法 (如图 1),比较甲、乙两种剪法,哪种剪法所得的正方形面积更大?请说明理由 图 1 图 2 图 3 (2)图 1 中甲种剪法称为第 1 次剪取,记所得的正方形面积为 S1;按照甲种剪法,在余下的 ADE 和 BDF 中,分别剪取正方形,得到两个相同的正方形,称为第 2 次剪取,并记这两个正方形面积和为 S2(如图 2),则 S2 _. (3)按 (1)(2)的方法,再在余下的四个三角形中,分别剪取正方形,得到四个相同的正方形,称为第 3 次剪取,并记这四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S3(如图 3);继续操作下去 ,则第10 次剪取时, S10 _.求第 10 次剪取后,余下的所有小三角形的面积和 参考答案 8 / 10 专题提升演练 1 B 可以发现规律:每段弧的度数都等于 60 , kn 1kn的半径为 n,所以 lXX 60XX180 XX3. 2 D 由题意知, oA 1, oD 2, DA 5, AB AD 5,利用互余关系证得 DoAA BA1, DoAB oABA1, BA1 12AB 125, A1B1 A1c 32AB 352,同理, A2B2 32A1B1 3225,一般地 AnBn 32n5,第 XX 个正方形的面积为(AXXBXX)2 5324020,故选 D. 3 3n 2 思路一:将数列看成 1 30,1 31,1 32 , , 1 3(n 1),所以第 n 个数是 1 3(n 1),即 3n 2. 思路二:将数列看成 31 2,32 2,33 2, , 3n 2,所以第 n 个数是 3n 2. 因为 A1, B1 分别是 EF, FD 的中点 ,所以 A1B1 12ED.因为正六角星形 A1F1B1D1c1E1 正六角星形 AFBDcE,所以正六角星形 A1F1B1D1c1E1 的面积 正六角星形 AFBDcE 的面积 122 14.所以正六角星形 A1F1B1D1c1E1的面积 14.同理正 六 角 星 形 A2F2B2D2c2E2 的 面 积 正 六 角 星 形A1F1B1D1c1E1 的 面 积 122 14 , 所 以 正 六 角 星 形A2F2B2D2c2E2 的面积 1414 142.如此下去 ,则正六角星形 A4F4B4D4c4E4 的面积等于 144 128. 5 (2,1006) 9 / 10 6解: (1)46 52 24 25 1; (2)n(n 2) (n 1)2 1; (3)一定成立理由: 因为 n(n 2) (n 1)2 n2 2n (n2 2n 1) n2 2nn2 2n 1 1,故 (2)中的式子一定成立 7解: (1)图 : ( 60)( 12) 5, 图 : ( 2)( 5)17 170, ( 2) ( 5) 17 17, 17010 17. (2)图 : 5( 8)( 9) 360, 5 ( 8) ( 9) 1, y 360( 12) 30, 图 : 1x31 x 3 3,解得 x 2. 8解: (1)如图甲,由题意得 AE DE Ec,即 Ec 1, S 正方形 cFDE 1.如图乙,设 mN x,则由题意,得 Am mQ PN NB mN x, 3x 22,解得 x 223. S 正方形 PNmQ 2232 89. 又 1 89, 甲种剪法所得的正方形的面积更大 (2)S2 12. (3)S10 1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