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班语文.doc_第1页
E班语文.doc_第2页
E班语文.doc_第3页
E班语文.doc_第4页
E班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梦暑期辅导中心E班教材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 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观沧海 东汉 ( 曹操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 澹澹 ,山岛 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江月 辛弃疾 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七年级词语解释第 一 课 喧 腾- 喧闹沸腾。想 望- 希望。隐 秘- 隐蔽,不外露。 诱 惑- 吸引;招引。一瞬间- 转眼之间,形容时间极短。第 二 课训诫-告戒,教导。耸立-高高地直立。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纳罕-惊奇,诧异。嶙峋-形容人消瘦。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第 三 课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擎,举起。撼,摇动。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辜 负-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小 憩-休息一会儿。憩,休息。第 四 课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忍不住要笑出声。第六课 寂寥-寂静,空旷。诅咒-原指祈禱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缀连-连接,组合第 七 课雏 形-未定形前的形式或照原物缩小的模型。玲珑剔透-形容(人)聪明伶俐,(物)精致。点 缀-加予衬托或装饰。第 八 课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慷 慨-不吝惜;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第 九 课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鞭策-比喻鼓舞督促,推动人前进。盛名-名声很大。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奢望-过分的希望。蹂躏-践踏;摧残。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呵责-斥责。懊恼-烦恼,悔恨。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第 十 一 课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酝 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第 十 二 课贮蓄 存放,储蓄。设若 假若。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第 十 四 课栖息停留,休息。寥阔高远空旷。也作“寥廓”。枯涸干涸,没有水了。清冽水清。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第 十 六 课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 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骸 骨-人的骨头(多指尸骨)。第 十 七 课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预 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轻 盈-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弥 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征 兆-即将出现的迹象。第 十 八 课喑 哑-桑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静 谧-安静。窸 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喙-鸟类和昆虫的嘴。第 十 九 课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畅 谈-尽情的谈。遥 遥-形容距离远,形容时间长久。第 二 十 一 课憔悴-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文中指风筝颜色黯淡。点缀-本义指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美好。文中指风筝。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诀别-分别(多指不易相见的离别)。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第 二 十 二 课仗义- 指讲义气。形影不离-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第 二 十 三 课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位置。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粼粼-形容水清澈的样子。悠闲-闲适自得。分歧-意见不一致。第 二 十 四 课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惊惧。不可救药-愿意是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无法挽救。药:治疗。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附和,跟着别人说。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称:适合;相当。愚蠢-愚笨,傻;头脑迟钝,不灵活。滑稽-(言行)引人发笑。第 二 十 七 课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陈列-整齐地摆出物品供人看。定然-必定。珍奇-稀有而珍贵的东西。闲游-悠闲地到外面走走。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模糊-不分明,不清楚。第 二 十 八 课开辟-古代神话,盘古开天辟地,简称开辟,指宇宙的开始。澄澈-清澈透明。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绵延-延续不断。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第 二 十 九 课孪生-(两人)同一胎出生。嬉戏-(书面语)游戏;玩耍。潺潺-象声词,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哞哞-牛叫声。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成语小心翼翼:解释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肃然起敬: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忍俊不禁:解释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与“笑”重复使用。繁弦急管:解释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红灯绿酒:解释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玲珑剔透:解释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 比喻人精明灵活。具体而微:解释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示例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榭舟桥,。不可磨灭:解释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回味无穷:解释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无忧无虑:解释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心旷神怡 :解释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举世无双:解释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多愁善感:解释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得失之患:解释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天灾人祸:解释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突如其来:解释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问心无愧:解释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获益匪浅:解释匪:非,不。得到很多益处。花枝招展:解释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海枯石烂:解释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千姿万态: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变化无常:解释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弱肉强食:解释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隐隐约约:解释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惊慌失措:解释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津津有味: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恍然大悟: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苦心孤诣:解释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各得其所:解释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骇人听闻:解释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随声附和:解释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贬义词。神通广大:解释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工诗画、散文。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7老舍(18991966)(第12课济南的冬天)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样子。代表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8何其芳(19121977)(第14课秋天)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36年与他人合集出版诗集汉园集,1937年散文集画梦录出版,此外,还有诗集预言夜晚和白天的歌等。9曹操(155220)(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长,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10白居易(772846)(同上)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土。贞元十六年(8印)进士,后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世称白香山,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诗有长恨歌琵琶行等,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易懂。11辛弃疾(11401207)(同上)字幼安,号稼轩,历城(现在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12马致远(同上)生卒年不详,号东篱,元大都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人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13蒲松龄(16401715)(第20课山市)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14鲁迅(1881-1936)(第21课风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们内喊彷徨等。15泰戈尔(18611941)(第24课诗两首)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代表作有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6冰心(1900-1999)(同上)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17安徒生(1805-1875)(第26课皇帝的新装)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1835年开始写童话,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大都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18郭沫若(18921978)(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为其笔名。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1918年开始写作新诗,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充满着狂飙突进、雄伟壮丽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抗战时期,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孑L雀胆等历史话剧,另还写有诗集战声蜩螗集,历史论著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等。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东风集潮汐集等。著有学术论著李白与杜甫等。现有沫若文集行世。19韩非(约前280前233年)(第30课寓言四则)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卜书向韩王进谏,都未被采纳。后来,他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著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文言文练习(一)人有鱼池,苦群鷧窃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注鷧:即鸬鹚,善于潜水捕鱼。恬:安然。窃:暗地。刍人:草人。(二)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而不遂亡者,未之有也。”注与:赞许,称赞。辅:辅佐,协助,帮助。非:非难,责怪。人而无良:君主如果没有好的品德。遂:最终。仿写练习1 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而且最后一句要点明寓意。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黄;,;,。2 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一句话,有时只是默默的一次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写成的铮铮誓言,;,;默默一次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3 仿造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以“思想”和“意志”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意志,。4 参照下面两句话的句式,仿写两个句子。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征程上的每一角暗地;热情是燃烧的火把,能点燃友谊的篝火;,;,。5 仿造下面哲理性的比喻,一“奋斗”和“希望”开头,各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6 根据 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而且最后一句要求点明寓意。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7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造一个句子,与“统一是主流,乃常态,为国人所称颂”一句形成整句。中华民族是具有“大一统”传统的有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分”与“合”。纵观历史进程,统一是主流,乃常态,为国人所称颂; 8 参照下面这句话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句话。(不超过40字)大的东西会变小,小的东西会变大,“大”与“小”常常在某种条件下向对方转化。举例来说,大的损失会因为补救及时而变小,小的成绩会因为继续努力而变大。“多”与“少”也是如此,。9仿照句(1),在横线上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内容要能推出句(2)的观点。(1)无论是批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遍尝百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2)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10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结构要与画的一句相似。(40字以内)史记是一座人物画廊。司马迁像一个高明的画家,以传神的笔墨,勾画出一个个 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像一。11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出续写句子。要求:a.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B.(1)(2)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划线的句式相同。C.(3)句要从正反两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1)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2)综上所述,不难看出:(3)。初一语文阅读专题练习一, 记叙文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甲)、(乙)、使我的心也(丙)然而又(丁)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春夜出航,充满诗情画意,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试以第一段文字为例进行具体分析。_(1分)_(1分)_(1分)_(1分)2.第二段文字空格甲、乙、丙、丁处的恰当词语依次是: (1分)A宛转 悠扬 兴奋 沉静 B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C修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D悠扬 宛转 兴奋 沉静 3.第二段文字中的“他”指代_,“豆麦蕴藻之香”是对前面“_”的照应。(每空1分,共2分)4.文中画横线的“似乎”、“或者”、“也许”、“大概”是哪类词?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分)_5.“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中的“朦胧”本是 词,此处作 词,意思是 (1分)6.“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 (1分)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清香 B.朦胧的月光C.夹杂清香的水气 D.宛转、悠扬的横笛声7.“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山是不动的,动的是船,这种写作手法是运用 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其作用是:A.表现水乡夜晚的自然景色 B.写出孩子们的恐惧心理C.写出我在夜晚的胆怯的心情 D.衬托船行的迅速和“我”的急切心情8.对“然而又自失起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B.感到失去了自己。C.被美丽的夜景所陶醉而出神 D.又想起了白天没去看戏的不愉快。9.所选语段的意思是: (1分) A.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B.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农民的辛勤工作。C.写船行的速度快以及看戏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D.写美丽的夜景,用来衬托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孩子划船的技术高。(二)(12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2)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 的搜查。 (3)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4)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5)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来到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候,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6)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7)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秘密” 分别是_ 词和_ 词。(2分) 2、根据上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 的搜查。 A、严谨 B、严峻 C、严密 D、严厉 (2分) 3、第(5)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2(1)_ ; (2)_ 。4、“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中尉怎样的态度? _5、“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怎样的心理? (2分) _(三)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75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出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越了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但它是否已飞出了太阳系呢?其实,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如果以太阳风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成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成15万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沦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所以“先驱者”与“旅行者”探测器只能算是冲出地球大气层的“航天”,还远远谈不上冲出太阳系的“宇航”。对于飞出太阳系的宇宙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赁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以及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类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录出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先驱者”与“旅行者”没有飞出太阳系原因。 3.文中第三段的作用是: 4.阅读本文,请说出宇宙航行的两个阶段及各自特点。 5.文中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6.人类要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的两道难关是: 三,议论文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1分)A. B. C. D.2.划分层次的依据是:_(1分)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这两句话中的“只”“仅”字,表达作者对白求恩同志逝世_的心情。(1分)4.“我是很悲痛的”和“我很悲痛”用来表达对白求恩逝世的心情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_5.“从这点出发”中的“这点”指代的是:_(1分)6.文章如果写到“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结束好吗?为什么?(1分)_四,文言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句子:甚矣,汝之不惠。_ 2加点字注音:孀妻( ) 穷匮( )3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4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局是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5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B虽我之死:虽然我死了。C无陇断焉: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D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6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 (用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