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蓝色天空.doc_第1页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蓝色天空.doc_第2页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蓝色天空.doc_第3页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蓝色天空.doc_第4页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蓝色天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阶段又称青年中期,约从14、1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高中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基本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一、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位目的的。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识的发展。高中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多数高中生基本上能与父母或其他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成分逐渐减少。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高中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正是由于这种分化,才形成了他们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第三,高中生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十分关心自己的优缺点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第四,有较强的自尊心。当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二、情感上的复杂性1、师生关系高中生对老师的看法和同老师的关系更为复杂,他们对老师是既尊重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往往以表面上的冷眼相对来掩饰其内心深处的敬重与渴望接近的情感,有时还常以给老师“出难题”、“找麻烦”的方式,来吸引老师对自己的注意。2、同伴交往高中生交友的人数在减少,但亲密度在增加。不少高中时期的好朋友往往能延续到成人,甚至一生。3、异性交往高中生男女关系已由“疏远”逐渐发展到了“喜欢接近”,有的发展成了我们称之为“早恋”的现象。三、意志更加坚强高中生面对困难会想办法克服而不是躲避。高中生已经能够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努力。不少高中生会因为自己的前途而毅然改掉多年的坏习惯,这种意志力是初中生所没有的。四、兴趣爱好也相对稳定下来在高中以前的时期,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更多的时候是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到了高中阶段,大部分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兴趣爱好出现相对稳定的趋势。高中生心理的基本特点高中阶段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智活动,注意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们可以为一个目的而持续地把自己的意志维持在一个活动(或事物)上长达几十分钟。同时他们的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已达到成人水平。高中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已高度发展。他们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自我反省和监控,以提高思维的效率和品质。同时高中孩子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他们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评价。他们不畏权威,敢于标新立异,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高中生的辨证思维也发展迅速,渐渐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就高中孩子的整体来说,辨证思维的发展也还没有完全成熟,因而看问题时的偏激倾向等在所难免。但也就有了较强的思维预见性和内在性。高中生的情绪有如下特点:1延续性。如果说,小学、初中生情绪易激动、易感染、易表现,情绪的延续时间短,那么,高中孩子情绪暴发的时间延长,稳定性提高。举个例子说:幼儿发怒不超过5分钟,而高中生发怒则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天,有的则长时期影响他的发展。2丰富性。高中生正处在多梦的年龄阶段,几乎人类所具有的情绪种类都可在高中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有层次的不同。如哀伤,有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之分。另外,情绪体验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千头万绪、丰富多彩。3特异性。高中生的情绪体验有个人的独特的“光环”,有个性的差异、自我感知的差异,同样是忧愁,可以有林黛玉式的郁郁寡欢,也可以有诸葛亮式的深谋远虑。高中生正处在青年初期,这是一个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一方面在判断道德责任、选择职业、追求未来社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的新要求和新期望很高;另一方面,他们在认识自我,面对着诸多困惑和需要的时期,正经历者确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一)、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不平衡性青年初期的高中生从生理特征方面看,已发展成熟,心理发展相对于生理发展而言,却表现为一种落后的状态。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不同步,具有异时性和不平衡性。例如,这时的高中生从外表看,他们与成年人已无多大差别,然而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却与成年人差距很大,他们在这些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标准。2、动荡性高中生的心理过程具有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如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矛盾,生理需求和性的需求与道德法规、道德要求的矛盾,物质需要与经济地位的矛盾,交友的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以及知与行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冲突,甚至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乃至发生心理疾病。3、自主性高中生常常表现出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们热衷与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4、前瞻性高中生正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他们有着最为广阔的前景和发展道路。前瞻性使高中生特别有理想,也特别有追求。5、闭锁性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6、社会性高中时期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探讨社会现实生活,喜欢探听社会中的新事物,喜欢象大人一样对周围问题作评价。他们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过了学校范围,做集体、国家的主人的思想开始与日俱增。(三)、高中生的心理困惑高中生的多种需要并不是都能得到满足,而一旦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困惑,就会产生问题。高中生的困惑主要有:1、健康的困惑高中生十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对自己身体形象的关注可以说超过了除老年期以外的任何一个生命阶段。他们经常爱照镜子,爱量身高。他们对自己肌肉的发达程度,对自己的一些性机能的成熟特征常常表现出担忧自己的身高不能达标,怀疑自己的外型不能被别人所接受,怕自己长的不够男子汉(或大姑娘)的味,有对自己的种种变化感到不能接受或不习惯。心理学家认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所做的或拒绝做的大部分事情,主要取决他对自身能力和外表的评价,而且这种看法将影响其行为。他们常常可以以此而为欢乐的源泉,也可因此而成为痛苦的深渊。家长关注高中生的健康应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所谓心理的健康,就是一个以有效的、快乐的、社会所能接纳的行为,面对应接受的现实生活,以谋求对自己、对周围世界最好的适应。具体地说,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以下六点:1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2乐于并善于学习和工作;3乐于并善于交往;4情绪欢乐、适宜;5性格健全、行为正常;6适应社会。2、我是个什么样人的困惑高中生大多是中考的优胜者,强手聚集一定又要有个高低之分,他们必然会发生角色地位的变化,有些人会由原来的优胜地位下降到一个比较低下的地位,甚至下降到一个“较差”的地位。这种“落差”必然要导致他们重视审视自己。他们常常会思索: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常常会发生“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他们十分关心自己的成长,我到底行不行?我算不算优等生?我有没有希望?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她们更是常常在想,是不是女孩子大了就一定会笨?这些困惑常常使他们行为上表现出郁郁寡欢、沉闷、离群、学习积极性不高等。3、学习上的困惑学习的困惑包括着为什么要学习,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学习动机、学习价值的困惑,学习方法和学习成就归因等方面。学习能够促进人对环境的积极适应;学习能使人获得满足,增强自信;学习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学习能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学习能避免和减少个人对自己的过分注意,保持人和环境的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是,我们的高中生常常对学习产生很多的困惑。学习方法的困惑是高中生常常出现的问题。有位学生说:我也很努力,我也向我们班上学的最好的同学学了他的学习方法,但我为什么还不行?学习是不是真有方法?17世纪法国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成就归因的困惑,这就是家长常常疏忽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更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所谓“归因”,就是指由观察者对他人或自己产生行为结果的内部心理状况或动机做推断,以次作为理解、预料和控制今后行为的依据。归因理论对人们学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常常包括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把学业成败都归于能力,那么,他们要不就会飘飘然,自认为聪明;要么就会消沉,认为自己笨,就会失去努力的原动力。而如果每次失败的推断都是努力不够,也会丧失自信。常常有学生问:“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我的成绩仍然不好,是不是我太笨?这已说明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动摇。最好的归因是实事求是,并且尽可能不要将失败归因到能力上,这可以不断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面对现实的困惑高中阶段仍处于理想主义阶段,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期望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因此,对现实中存在的弊端极为敏感和反感;又由于受社会经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发展的限制,他们还不能对现实世界做客观的认知,面对媒体、信息他们缺乏判断能力,因此,他们常常会出现一些思维偏激、判断错误,甚至产生强烈的愤怒或绝望的情绪。他们有时也知道自己的偏激,但就是转不过弯,就是抹不去那个“错误”的思想。高中生心理面对失败,遭遇挫折,应该怎么办?悲观失望是弱者的行为,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高中生心理已经和初中生有了很大的不同,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不平衡性。主要指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2)动荡性。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3)自主性。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 (4)进取性。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以心理上的迅速发展,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富于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5)闭锁性。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理发展的闭锁住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 (6)社会性。如果说小学生心理的发展主要是接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那么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发展就愈来愈多地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中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由于年龄问题,高中学生在不同年级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如: 高一年级: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人际交往敏感、与家长的代沟问题、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对自我的评价不完整等。高中阶段又称青年中期,约从14、1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高中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基本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一、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位目的的。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识的发展。高中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多数高中生基本上能与父母或其他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成分逐渐减少。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高中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正是由于这种分化,才形成了他们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第三,高中生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十分关心自己的优缺点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第四,有较强的自尊心。当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二、情感上的复杂性1、师生关系高中生对老师的看法和同老师的关系更为复杂,他们对老师是既尊重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往往以表面上的冷眼相对来掩饰其内心深处的敬重与渴望接近的情感,有时还常以给老师“出难题”、“找麻烦”的方式,来吸引老师对自己的注意。2、同伴交往高中生交友的人数在减少,但亲密度在增加。不少高中时期的好朋友往往能延续到成人,甚至一生。3、异性交往高中生男女关系已由“疏远”逐渐发展到了“喜欢接近”,有的发展成了我们称之为“早恋”的现象。三、意志更加坚强高中生面对困难会想办法克服而不是躲避。高中生已经能够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努力。不少高中生会因为自己的前途而毅然改掉多年的坏习惯,这种意志力是初中生所没有的。四、兴趣爱好也相对稳定下来在高中以前的时期,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更多的时候是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到了高中阶段,大部分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兴趣爱好出现相对稳定的趋势。高中生心理的基本特点高中阶段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智活动,注意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们可以为一个目的而持续地把自己的意志维持在一个活动(或事物)上长达几十分钟。同时他们的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已达到成人水平。高中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已高度发展。他们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自我反省和监控,以提高思维的效率和品质。同时高中孩子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他们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评价。他们不畏权威,敢于标新立异,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高中生的辨证思维也发展迅速,渐渐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就高中孩子的整体来说,辨证思维的发展也还没有完全成熟,因而看问题时的偏激倾向等在所难免。但也就有了较强的思维预见性和内在性。高中生的情绪有如下特点:1延续性。如果说,小学、初中生情绪易激动、易感染、易表现,情绪的延续时间短,那么,高中孩子情绪暴发的时间延长,稳定性提高。举个例子说:幼儿发怒不超过5分钟,而高中生发怒则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天,有的则长时期影响他的发展。2丰富性。高中生正处在多梦的年龄阶段,几乎人类所具有的情绪种类都可在高中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有层次的不同。如哀伤,有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之分。另外,情绪体验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千头万绪、丰富多彩。3特异性。高中生的情绪体验有个人的独特的“光环”,有个性的差异、自我感知的差异,同样是忧愁,可以有林黛玉式的郁郁寡欢,也可以有诸葛亮式的深谋远虑。高中生正处在青年初期,这是一个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一方面在判断道德责任、选择职业、追求未来社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的新要求和新期望很高;另一方面,他们在认识自我,面对着诸多困惑和需要的时期,正经历者确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一)、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不平衡性青年初期的高中生从生理特征方面看,已发展成熟,心理发展相对于生理发展而言,却表现为一种落后的状态。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不同步,具有异时性和不平衡性。例如,这时的高中生从外表看,他们与成年人已无多大差别,然而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却与成年人差距很大,他们在这些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标准。2、动荡性高中生的心理过程具有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如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矛盾,生理需求和性的需求与道德法规、道德要求的矛盾,物质需要与经济地位的矛盾,交友的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以及知与行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冲突,甚至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乃至发生心理疾病。3、自主性高中生常常表现出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们热衷与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4、前瞻性高中生正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他们有着最为广阔的前景和发展道路。前瞻性使高中生特别有理想,也特别有追求。5、闭锁性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6、社会性高中时期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探讨社会现实生活,喜欢探听社会中的新事物,喜欢象大人一样对周围问题作评价。他们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过了学校范围,做集体、国家的主人的思想开始与日俱增。(三)、高中生的心理困惑高中生的多种需要并不是都能得到满足,而一旦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困惑,就会产生问题。高中生的困惑主要有:1、健康的困惑高中生十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对自己身体形象的关注可以说超过了除老年期以外的任何一个生命阶段。他们经常爱照镜子,爱量身高。他们对自己肌肉的发达程度,对自己的一些性机能的成熟特征常常表现出担忧自己的身高不能达标,怀疑自己的外型不能被别人所接受,怕自己长的不够男子汉(或大姑娘)的味,有对自己的种种变化感到不能接受或不习惯。心理学家认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所做的或拒绝做的大部分事情,主要取决他对自身能力和外表的评价,而且这种看法将影响其行为。他们常常可以以此而为欢乐的源泉,也可因此而成为痛苦的深渊。家长关注高中生的健康应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所谓心理的健康,就是一个以有效的、快乐的、社会所能接纳的行为,面对应接受的现实生活,以谋求对自己、对周围世界最好的适应。具体地说,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以下六点:1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2乐于并善于学习和工作;3乐于并善于交往;4情绪欢乐、适宜;5性格健全、行为正常;6适应社会。2、我是个什么样人的困惑高中生大多是中考的优胜者,强手聚集一定又要有个高低之分,他们必然会发生角色地位的变化,有些人会由原来的优胜地位下降到一个比较低下的地位,甚至下降到一个“较差”的地位。这种“落差”必然要导致他们重视审视自己。他们常常会思索: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常常会发生“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他们十分关心自己的成长,我到底行不行?我算不算优等生?我有没有希望?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她们更是常常在想,是不是女孩子大了就一定会笨?这些困惑常常使他们行为上表现出郁郁寡欢、沉闷、离群、学习积极性不高等。3、学习上的困惑学习的困惑包括着为什么要学习,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学习动机、学习价值的困惑,学习方法和学习成就归因等方面。学习能够促进人对环境的积极适应;学习能使人获得满足,增强自信;学习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学习能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学习能避免和减少个人对自己的过分注意,保持人和环境的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是,我们的高中生常常对学习产生很多的困惑。学习方法的困惑是高中生常常出现的问题。有位学生说:我也很努力,我也向我们班上学的最好的同学学了他的学习方法,但我为什么还不行?学习是不是真有方法?17世纪法国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成就归因的困惑,这就是家长常常疏忽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更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所谓“归因”,就是指由观察者对他人或自己产生行为结果的内部心理状况或动机做推断,以次作为理解、预料和控制今后行为的依据。归因理论对人们学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常常包括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把学业成败都归于能力,那么,他们要不就会飘飘然,自认为聪明;要么就会消沉,认为自己笨,就会失去努力的原动力。而如果每次失败的推断都是努力不够,也会丧失自信。常常有学生问:“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我的成绩仍然不好,是不是我太笨?这已说明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动摇。最好的归因是实事求是,并且尽可能不要将失败归因到能力上,这可以不断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