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策略-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案例点评.doc_第1页
读写结合策略-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案例点评.doc_第2页
读写结合策略-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案例点评.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策略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的案例点评姚远, 尉小荣, 丁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历来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但在目前的语文课堂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阅读课就是阅读,是引导学生读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书中学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作文课就是写作文,让学生写出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当学生的作文没写好,教师们往往仅是认为学生在课外的积累不够,而没有从阅读教学上找原因。跨越式创新试验的理念强调语文课堂的读写结合,在阅读课上,教师们不仅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分析内容,围绕内容组织学生读书、讨论、交流,而且主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并相机拓展学生课内阅读面、安排练笔;而在写作课上,教师们将大量的阅读片段作为“样本”“例文”呈献给学生阅读,并提供“用件”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笔。这样,课文与课外阅读材料,就可以作为揣摩的对象、诱发因素、模仿的榜样、探究的内容了。在建构主义看来,写作与阅读理解都应被视为意义的建构、修整和形成 Spivey, N. N. Transforming texts: Constructive processes in reading and writing J. written Communication. 1990.(7):256-287.。20世纪70年代,Rosenblatt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文学阅读方法读者反应,这就意味着阅读不是被动的“输入”而是“转换”的问题了,即理解就意味着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转换,意味着产生一个适宜自己的新的文本。这样,阅读就被看成是一种建构意义的行为 Kucer Stephen B. The Cognitive Base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n James R. Squire(ed). The Dynamics of Language Learning. Urbana : ERIC Clearinghouse on Reading and Comntmieation.1987:28.,“建构”被逐渐引入阅读研究之中,即阅读就是建构“认知产品” 南西纳尔逊斯皮维,书面语言:一种建构主义观A,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C.高文,徐斌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4.。这实际就说明,阅读不是复制教师的思想,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照搬,而是基于原有图式的再造。由此,跨越式试验强调在课堂上除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外,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主阅读,让学生学会自主建构文章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主批注等方式来外显出自主建构的结果。在自主建构的基础上,课题还强调协作交流,共同发展,从而再一次形成新的“认知产品”。这些语文教学的理念在邱斌宁老师的教学设计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下面我们通过本节课各个环节的实施具体阐述。图1:网络环境下语文读写课教学实施策略1深入课文,写法学习老师首先对教学目标有很清晰准确的定位,在本节课中重点是方法的学习、迁移和运用。首先通过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三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加工、老师精讲小兵张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老师总结,从而实现对描写人物的方法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扶放自如,突破教学难点,同时给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写作方法的学习过程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主导-主体的思想落实到位。反思形象,感悟写法。学生通过对人物特征的初步感受,体验写作方法的表达。指导片段,提炼写法。老师重点指导了一个片段的人物动作描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了很好的示范,给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正是老师主导作用发挥的良好时机。自主学习,讨论写法。在有了学习方法的指引后,学生自主学习两个片段,学生在此独立思考期间,经历了独立的思维过程,利于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发展;小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调动了他们的隐性知识,实现交流和共享。课文总结,写法对比。老师对学生自主建构的内容进行检验和矫正,并在对写作方法的学习基本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写法的异同比较,从而更加深化学生对写法的理解。2拓展阅读,写法迁移在此环节,老师已经突破课文的限制,延伸到本册、其他册的课文,甚至是延伸到了名家名著中,为学生精心挑选了与本课学习目标高度一致的片段,提高的课堂效率。该环节中人机交互进行批注阅读的形式,促进了学生思维参与的深度;自主阅读的方式,实现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典型片段,写法回顾。老师通过“给出片段描写,猜人物”的方法,学生满怀激情,在一个又一个悬念中愉悦地阅读着学习过的人物片段,而学生在无意识中已经学过得这些典型的人物动作、语言、细节描写的片段,只是没有系统的写作方法的指导,老师不失时机地将新知与旧知有效融合,知识融合贯通,丰富了学生认知结构。名著片段,写法迁移。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名著的人物描写片段,学生在1对1的网络环境下自主阅读,同时依托surf工具,做个性化的妙笔摘录和阅读笔记,学生将学习到的描写方法迁移到此,不同情境下达到深入理解的学习目标。另外,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自主的人机交互,实现了最大的参与度。3打写练习,写法运用本节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其另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本环节利用vclass平台的讨论区,学生自主表达、互评互议,将信息技术作为情景创设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学生的表达工具等,促进学生由理解到运用的深层转化。写法总结:在课文学习、拓展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于写作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老师在此进一步对写作方法做以小结,呈上启下,为后面的学生自主写作做以铺垫。打写运用:老师在vclass平台的讨论区提出要求,学生自由发挥,给学生独立思维和创作的时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对本课学到的学习方法的运用。评议作品:自己的作品被同学所欣赏,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优秀的作品被自己共享到,丰富了自己的视野和知识。4读写结合,自主建构本节课,邱老师的设计与实施真正做到了跨越式理念下的“读写结合”,通过批注阅读课文和与之极为匹配的多个“样本”、“例文”甚至“经典”片段,达成基础理解之上的自主感悟学习、自主建构意义,从而将“样本”、“例文”甚至“经典”片段的写法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写法,并在内化过程中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其他阅读经验,勾连起自己对写法的独特感受和具体指向。这样就是把阅读做为写作的基础,阅读不仅是理解、解释,而且就是感悟、就是学习内化、就是建构生成!在深入而大量的阅读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设置题目,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生成的感悟、线索、调动起的以往的经历、情节等提炼和组织成语言片段,模仿课文及“样本”、“例文”甚至“经典”片段的方法,进行自主创作。这个写作的过程就是整理综合阅读成果的过程,同时也是深化阅读成果的过程,课文与其配套的阅读材料,就成为了学生揣摩的对象、诱发因素、模仿的榜样、探究的内容了。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将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写作的基础:让阅读来拓展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对各种图式的感悟和内化,来勾连起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经验,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