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1201212-戴心圆.docx_第1页
对外贸易-1201212-戴心圆.docx_第2页
对外贸易-1201212-戴心圆.docx_第3页
对外贸易-1201212-戴心圆.docx_第4页
对外贸易-1201212-戴心圆.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务贸易开放序列,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其自由化进程研究*1201212 戴心圆 1201022 沈瑜琪 1201219 耿鑫欣 1201074 赵凌燕 1201024 张智岚 4/24/2015【摘要】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渐上升,服务贸易开放顺序,贸易壁垒与自由化进程,逐渐成了热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的服务贸易形式,通过案例分析服务贸易开放的特点与面临挑战,并提供相关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服务贸易;贸易壁垒;贸易开放;市场准入一 文献综述1.1 服务贸易开放序列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完全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特别是金融服务市场,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不现实的,至少对于本国经济安全是危险的。但是,如果完全封闭本国服务市场,一方面难以做到,另一方面,即使做到了,也将严重损害本国厂商的经济竞争力。因此,混合型逐步化的服务贸易开放被纳入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备选方案。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商业政策,应考虑开放的基本顺序和步骤。1.2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服务贸易也称无形贸易,指一国与其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服务交换,是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或多国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益的的交易过程。服务贸易总协定将贸易方式分为四大类型: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及自然人流动。服务贸易涉及国家各个领域,如经济、文化、政治。世界各国在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第一要考虑一国经济独立性。因交通运输、电力、通讯、金融等服务业部门属于一国经济的命脉,一旦这些部门为外国控制,一国经济的独立性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进而导致“依附经济”的产生,甚至使国家陷入没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的泥潭。第二,要考虑政治和文化。教育、新闻、影视及音像制品等服务部门均属于意识形态领域, 保持本国在政治和文化上的独立性, 反对外国文化的入侵, 是每个国家政府与人民的任务。因此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服务贸易的开放都需经过严谨的取舍。关于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政策措施,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为限制国外企业进入国内服务领域而颁布的政策与法规。如限制国外银行在国内的业务范围、经营品种等。另一种是为了国内其他政治、经济目标而颁布的政策与法规,这些政策与法规在实施过程中,间接地限制了国际服务贸易,如严格的出入境管理规定等。2 服务贸易开放研究 依服务贸易总协定定义其贸易方式分为四大类型,一是“跨境交付” ( cross- border supply) 。跨境支付从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 围绕货物或商品越境转移而发生的服务贸易主要包括维修、租赁、运输、广告、信息整理与传递等。二是“境外消费” (Consumption Abroad),是在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包括由境外旅游、教育、就医等引起的服务贸易, 以及借助于电讯等手段实现的跨国咨询、信息、金融、设计等服务。三是“商业存在” ( commercial presence) ,是指一缔约方在其他缔约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性介入而提供服务,包括国外的电信、银行、保险、商业、咨询( 含律师、会计事务所) 、技术服务、劳务与建筑工程承包等。它们的服务贸易收益表现为利润、利息和股息等。四是“自然人移动” ( movement ofnatural persons) ,是指一缔约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 如建筑承包、劳务输出等 我国服务业在竞争地位上,处于国际市场中劣势。从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我国的服务贸易,多年来一直处于逆差的地位。相反,我国的货物贸易则一直在顺差的局面。从2004年到2013年的数据来看,近十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变动较大,整体呈递增趋势。如2013年,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达到2106亿美元,进口额达到3291亿美元,差额达到1185亿美元的高峰。2011年较2010年,逆差涨幅达到150.8%,而2006较2005涨幅仅为4.3%。尽管服务贸易的变化较大,逆差额在近5年的均值为628.9,有逐年增加的态势,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国际上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纵观历史,中国是逐渐开放国内市场的。一方面,在如上海的沿海发达城市,开展了开放服务贸易的试点。另边,在加入WTO谈判上,不断做出让步,开放国内服务市场。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政策,不仅仅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关系密切,在另一方面,也跟随着中国为加入WTO所作出的努力。大体上,中国首先开放了公共服务市场、旅游服务、零售服务、部分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市场,之后有选择的开放了运输、电信、医疗、教育和其他专业服务市场。其次,结合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在这些部门开放的基础上,加大了开放力度。 从图2可以看出,目前,近两年,我国在通信服务、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和其他商业服务有着微弱的贸易顺差,而在运输服务、旅游、保险服务、专有权利、电影音像等领域,依然存在着很大的贸易逆差。一向被认为劳动力密集型的运输服务呈负数状态,也许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远洋集装箱的盛行,这项服务越来越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式转变,我国在这两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劣势也逐渐凸显出来。3 服务贸易壁垒以及自由化进程研究3.1 美、欧、加诉中国金融信息案背景 中国市场一直是世界金融服务商竞争的目标。 根据1997年11月10日新华社和欧洲委员会的交换信函(Exchange of Letters),新华社涉外信息管理中心不得干涉欧盟的金融信息提供者和他们的客户之间的交易,并保证对向其提交的所有信息保密。 但2006年9月10日,中国颁布了一项针对外国通讯社的严格规定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金融信息提供者需由新华社批准运营,外国金融信息提供者需要遵循更多的运营要求,包括任何业务范围、传播信息手段等变更都需得到新华社的批准,并需承担向新华社提交经营活动年度报告的义务等一系列要求。这个管理办法的出台,使得外国机构在中国提供金融信息形同非法。此外,在2007年6月20日,新华社推出“新华08”,在商业基础上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直接与其他服务提供者竞争。但“新华08”以及其他国内金融信息提供者都无需通过指定代理机构提供服务,也无需遵守其他规定。 3.2 从金融信息案看服务贸易壁垒 从此案来看,贸易壁垒的主要争论焦点在于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新华社要求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信息,需要通过新华社批准,并由新华社指定的通讯社代理,并要提供相定商业价值的信息,是强制性的设置了市场进入的非关税壁垒。而对国外通讯社,和国内通讯社是否需要代理,截然不同的做法,也有歧视嫌疑,违反国民待遇准则。这种既是市场管理者,又是市场竞争者的行为,与中国入市前的承诺似乎相左。从此也可以看出,服务贸易壁垒不同于货物贸易壁垒的地方,在于服务贸易“无形”的特点,各国设置货物贸易壁垒,可以通过关税,许可证,配额制度等有形的手段,而服务贸易壁垒主要通过政策与法规,政策与法规下达的目标,到底是处于国家信息安全的考虑,还是政府干预保护关键产业,往往难以区分。因此不确定性比较大,申诉空间也较大。此外,由于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带来的影响往往会延续到一个国家几十年的产业发展,在统计学的层面上,难以对一个政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那么在进行摩擦裁定上,对于公平公允的标准也带来了较大挑战。3.3 服务贸易自由化从美、欧、加诉中国金融信息案可以看出,在一国服务贸易化自由的决策中,中央政府的战略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央政府的政策,主要目标在于,维护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安全,实施本国管制的能力,并通过这一手段,寻求一定的政治租金。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决策中,除中央政府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利益集团在进行博弈。第一是服务提供者,作为垄断企业,作为享受政策保护带来利益的集团,他们趋向于维护旧的贸易体制。而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话语权就要相对少得多。第二,作为消费者,他们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服务贸易自由以后,他们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务种类,得到福利的改善,另一方面,作为雇员,他们的福利又会被恶化。第三,外部国家,特别是世界上在政治经济上具有极强影响力的“超级大国”,比如美国,急切想通过服务贸易的顺差,逆转在货物贸易差额带来的劣势,希望通过服务贸易出口带动本国经济,因此在自由化的决策中,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服务业的竞争力,是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决定因素之一。服务贸易的开发度与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又有一定的相关性。滞后发展的服务业,会阻碍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从图1来看,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然而增长的结构不合理,资本与技术型的产品,例如金融、保险等领域,开放度不高,国际竞争力比较弱。4、 措施和建议1. 加强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建设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市场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我国目前许多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尚未完善,还有漏洞,一些部门甚至还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为了保证服务贸易开放的稳健运营,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GATT,GATS,WTO有关规则的研究,立法使得既不违反国际法准则,又能符合本国的发展方略。2. 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 我国不可能不开放服务业,也不可能开放全部的服务业。对于国家的关键性产业,涉及到国家安全,国家机密的,应该完全不开放。对于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以适度开放。而一旦服务业开放,引入外资后,应该注意制定法规时,兼顾到本土企业利益,与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避免出现国际上的服务贸易争端。 3. 培育本土企业竞争优势 对于本土企业,应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加深对市场对服务的需求理解,进行市场细分,努力开拓新市场。企业可以引进国外的管理理念与制度,进行适当的借鉴。同时,也应注重对长期人才的培育,提高人才素养。参考文献:【1】谢康, & 肖小丰. (2000). 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市场的顺序与收益:以中国开放服务市场为案例.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 19-23.【2】林珊. (2005).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研究. 亚太经济, 6, 29-32.【3】沈明其. (2004). 服务贸易开放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对策. 中国软科学, 5, 13-18 【4】谢万扬. (2009). 欧、美、加诉中国金融信息服务措施wto争端案述评. 福建江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