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2011年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课件外研版.ppt_第1页
山东省安丘2011年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课件外研版.ppt_第2页
山东省安丘2011年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课件外研版.ppt_第3页
山东省安丘2011年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课件外研版.ppt_第4页
山东省安丘2011年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课件外研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全市中考英语复习研讨会,一、2010年试题回顾:,1.听力共20个小题,四个题型,共计20分。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层面上,通过句子、对话、语段、语篇四个层面,设置四种题型来考查;形式上,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如第四题,短文填空这种主观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的顺序安排上,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测试原则,使考查的效度和信度更高。,2010年潍坊中考英语试卷(听力部分)I.听句子,选出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捕捉句子中关键信息的能力。1AImlineBItsfineCHesfine2AKindBDe1iciousCFunny3AYes,IdoBNo,thanksCSorry,Imnewhere4AThisisBettyspeakingBHoldon,pleaseCSheisathome5AYes,theyareBTakeitaway,pleaseCImsorrytohearthat,II.听对话和问题,选择符合每个问题答案的图面。考查学生对日常交际用语的理解和应答能力。所选材料均为简单句问答。6.Q:WhatsLinglingdoingnow?7.Q:Whichanimaldoesthewomanlikebest?8.Q:Whatpresentwillthemantaketotheparty?9.Q:Howdidthewomanfly?10.Q:whataretheygoingtodoonthewomansbirthday?,听两段对话和问题。选择适当的选项。听短对话和长对话考查同学们对所听对话及相关信息的理解能力。每道题均为特殊疑问句,Q:11.Infactwhattimedidthemanshowhisticket?12.Whywasthemanlateforthetrain?Q:13.WhatswrongwithAnn?14.Whatstheproblem?15.Whataretheygoingtodo?,IV.听一段新闻,根据新闻内容。完成下列简要概述。考查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的理解及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例如:本题考查名词、代词、数词。News1OnJuly12,inSpain,atigerappearedinapark.AtlastthepolicereturnedittothezooIntheaccident,nobodywashurtNews2Britishpeoplesent3.19billiontextmessageslastmonthThatmeansmorethan100millioneachday,监督学生养成做听力训练的好习惯,仔细审题、捕捉信息、预测内容。边听边记、简要记录、突破难点。联想推理、正确判断,切忌逐词对译。听话听音、善于取舍、核对复查。,听力训练提示:,听力测试部分是体现学生知识能力差异的焦点之一,它可以直接考查学生通过听的途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能力提高贵在坚持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读203分钟,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和熟悉。听力训练内容不要只凭一本听力练习,还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和课外资源,像英文广播、英文电影节目、英文歌曲、英语故事等多听多看都有助于听力的提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培养学生把听到的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听材料的能力。(多做听短文填词,写信息类型的试题),2.基础知识运用(单项选择),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所设考点涵盖课程标准和学科说明所规定的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各项最基础的语法项目,做到了点全、面广。作为一项语言知识运用题,单项选择题具有重情景、重交际、重运用以及重能力四大特征。所有试题均借助于一定语言环境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习惯用语和常见表达法的掌握,语言极为真实、地道,具有时代性,在多数试题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语境”在确定正确答案时的作用。语言知识点体现语言的形式、意义和语用功能的统一。加大了那些与日常交际活动联系密切的话题,试题任务都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形,使语言真正成为考生交际的重要工具。专项的语法知识考查侧重在那些可以典型地反映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习水平的语法项目。,近3年单项选择考点考查内容:,指导学生会做单项选择,1定势思维,熟题大碍指导学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TherearealotpeopletodaythanyesterdayAofBmostCDmoreThesecoatsaredifferentsizeAfromBofCtoDin(在方面不同),2母语思维,影响判断教导学生学会用英语的方式进行思维;WhotaughtEnglishlastterm?AyouByourCyoursDyourselfHowlongcanIthebook?TwoweeksAborrowBkeepClendDrenew,3相似知识,造成误解教导学生学会瞻前顾后,要有一盘棋的思想。Theystopped,buttherewasnomoresoundAtolistenBtohearClisteningDtolistentoDoyouknowifhetotheparkthisSundayifit?Awillgo;isfineBgoes;willbefineCwillgo;isgoingtobefineDgoes;isgoingtobefine,单项选择训练提示:,平时训练回避缺乏语境的题和单纯为考语法而考语法的题。坚持从能力的角度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重点考查学生在理解句子、上下文意思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训练时干扰项的设置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易错点;易混点。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以前的错题资源来提高效率。同时也不要去追求习题量,搞题海战术,以考代教,以考代练,而应精选练习,学一得一,举一反三。,3、完形填空,对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考查,即在特定语境中既考查英语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考查学生根据所给的内容进行逻辑推理、综合判断和分析概括等能力。,2010年完形填空设空考点分布情况:,近3年完形填空考点分布情况:,完形填空题的特点:,设空以考查文意为主,实词比重很大,其中动词、名词为主,形容词、连词为辅,充分体现语言知识运用的特征。降低对单词本身词意的考查要求,辨析词意必须从语境中分析,语境由局部理解向整体理解转移,减少由单句理解的试题,增加语篇理解的试题。,完形填空题练习提示:,练基础,强语感。完形填空既能检测学生对单词辨析、单词搭配、惯用法以及语法的掌握,又能考查学生篇章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故而成为中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调节整个试卷难易程度的杠杆题,同时也是同学们较为惧怕的题型。俗话说:功夫在课外,多读多练仍是取胜的法宝。“两结合”:推荐文章和自选文章相结合。讲和练相结合。总结经验:“瞻前顾后”理解全文,通篇考虑,掌握大意,注重关联。,4、阅读理解题的特点:,语言材料兼具时代感,思想性和教育性。试题形式灵活多样,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主要题型有:直接信息题词句理解题主旨大意题猜测词意题推理判断题最佳题目题顺序还原题正误辨析题,阅读理解的四种类型:,直接题目:这种题目比较简单,只要通读全文,了解文中所叙述的重要事实或细节,就可以解答出来,有的甚至可以从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理解性问题:要求对文中个别难词、关键词、词组或句子做出解释。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对有关的上下文,甚至整篇文章的内容建立准确、立体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答案。推理性题目:这种题目考生往往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而需要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时甚至还得考虑作者的主旨、倾向等因素加以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答案。概括性题目:要求考生在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归纳、概括或评价。解这种题目时,不能只凭文中的只言片语而断章取义,比如涉及文章的标题、主题、结论、结局等有关问题,都需要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生活常识、专业知识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判断,从而获取文章中内含的信息。,阅读理解题训练提示:,阅读训练要重视语篇整体教学,训练学生通过主题句,关键词把握语篇的内容、主旨、推断作者的观点、态度及意图等,从而理解文章的表层和深层内涵。练习中选用适宜的语言材料,所选材料要与课程标准要求相当。每天要定量进行课内及课外阅读强化训练。要多选用一些贴近时代和学生生活实际、实用性较强的语言素材,像公告、广告、说明、通知、图表、目录以及报刊杂志中一般性话题的短文材料。要注意选材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要加强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任务型阅读答题技巧,问答题:一定要依据问句的形式和内容答题。一般疑问句要用yes或no来回答,特殊疑问句要根据特殊疑问词具体回答。信息填空题:应注意句子的意义和语法结构,如时态、语态、第三人称单数、词性、词语搭配等。翻译句子:应注意结合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尤其翻译准确关键词或短语。概括主题思想或者自拟题目:一定要找到主题句(往往是首句或结尾句)。如果没有主题句,概括时应全面简练。,5、书面表达题型特点:,试题注重运用,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写作内容宜浅宜深,它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并能关注语篇意义的表达以及运用英语思维去写作。试题的开放程度大.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考查学生对初中阶段英语句子种类和基本句型的掌握情况。,近3年中考书面表达试题,书面表达做题步骤:,1、认真审题2、理顺要点3、写出词句4、连句成文5、细心检查1)人称2)动词时态形式3)名词复数形式4)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和大小写5)格式是否有错6)词数是否恰当,行文是否连贯,书面表达常见错误:,时态误用汉语式英语逻辑错误单词拼写错误缺少衔接书写不规范,卷面不够整洁,标点符号的错误,满分作文的标准:,包含所有要点(不能丢落要点)围绕内容适当发挥,内容具体、丰富(不能限于回答问题或逐句翻译)应用丰富的语言结构和词汇(表达不能过于单一)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行文连贯、表达清楚(表达有层次,会用关联词,注意前后呼应)没有语言错误(杜绝任何小错),2011年试题展望:,1听力考查(1)听句子,选答语或信息,(2)听对话,选选项(正确的图片),(3)听语段,对话和问题回答问题,(4)听短文,填空(词或短语)。2语言知识的考查(1)单项选择(2)完形填空(3)词汇应用(4)翻译句子3阅读理解的考试形式(1)常见考查形式(2)任务型阅读考查形式如下:根据短文内容,设判断、选择、填空、填表格、完成句子、回答问题、英译汉等题型。试题既可按以上提到的任意一种形式出现,也可以以任意某2-3种形式出现。4写的考查(1)书面表达,复习方案,一、进行三轮复习基础复习(基本词汇、句式、课本资源)专项复习(词法、句法、文法)模拟训练(听力,阅读和写作),基础复习阶段:,练习以词汇题的突破为主。将课标要求的词汇整合梳理,印成小册子,形成了成熟的校本教材。资源共享,人人负责。每位老师参与编辑整理课内讲义、课外练习,充分挖掘考点,先分散再集中后精选,大家共享成果。为词汇攻关造势,个人定量,班内比拼,年级鼓动,校内评比,层层把关,反复练习,时时落实,天天检查。整合课本,按话题归类,学生自查,生生互查,教师抽查,为基础写作服务。,专题训练阶段,(改掉)单项选择题练习为主语法项目,模拟训练阶段,全面提升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近三年的中考题中整理出一些信度好、难度适宜、区分度清晰的试题,让学生从知识到能力再到心态进行全面的模拟实战演习,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对中考的题型、答题程序、审题、规范书写等都有所了解并熟悉。查漏补缺,让每位同学对中考英语考查的内容都了然于胸,同时做到落实到位。有针对性地每天给学生们20分钟时间,做一些基础的词汇题,单选题,句子翻译。同时给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我知识的梳理来查漏补缺,适时弥补。,二、践行课程标准,放大复习效果,1.改变课堂角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关注学生大众群体的意识”。要以学生是否学会为目标,而不以教案是否完成、练习是否讲完为目标。,2、以学论教、以错定教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学生该做/练的做/练了没有?学生该想的想了没有?学生该说的说了没有?学生该写的写了没有?,教学反思常问的五个问题,在难点问题上,改变只顾自己讲解的状况,站在学生视角,通过问题预设、任务预设给学生搭建脚手架,降低语法讲解难度,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着重帮助其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对其组织一些循序渐进、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语言练习活动,从而保护其学习积极性。,3.改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和策略,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使之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复习课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操练,避免使用传统的演绎式语法教学策略。,归纳基础上的拓展,单词,短语,句式,时态,文章,综合运用能力,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单词,短语,句式,时态,文章,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再提高,4.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目标,以阅读为纲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阅读仅靠学习教材中的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