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第二册期中试卷(A).doc_第1页
高职语文第二册期中试卷(A).doc_第2页
高职语文第二册期中试卷(A).doc_第3页
高职语文第二册期中试卷(A).doc_第4页
高职语文第二册期中试卷(A).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语文第二册期中试卷(A)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1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表上。一、(24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袅绕(ro) 忖度(d) 漫溯(s) 肩负重荷(h)B瑕疵(c) 竭力(ji) 辍学(chu) 矫揉造作(jio)C缜密(shn) 糟粕(b) 遒劲(jn) 诲人不倦(hu)D粗糙(zo) 譬如(p) 广袤(mo) 瞠目结舌(tng)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意不容辞的责任。B威廉斯的歌舞生崖也并非一帆风顺。 C在近年的世界大赛中,一枝独秀的张怡宁成为中流砥柱,而年轻的选手则不能得到重用。D包装袋上有操作方式,你只需按步就班一步一步做就行了。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B.对于那些只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老实人来说,这的确匪夷所思。C.我经常想:为什么中国人到硅谷很有创造力,做一流的工作?为什么在国内做不到? D.在花市上,牡丹、水仙、梅花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答案:B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B.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C.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D.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比较落后,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而要奋起直追。答案:B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都说老鼠是猫的天敌,但有些养尊处优的猫,早把抓老鼠的本领忘得一干二净。B.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发表了不少意见。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成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D.我国大多青年认为“诚实可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答案:D6将下列三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A. B. C. D. 答案:B7.下列各句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你的文章的确有不少错误,我给斧正了一些。 B你家父看上去身板挺硬朗的,他多大了? C昨日匆忙,招待不周,还望您海涵。 D我一定会去的,你在家恭候吧。 答案:C8. 对下面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局写出了时令特征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三局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候,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雨声、蛙声。C.第四局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的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答案:C二、(1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9对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贻:赠送 牧:郊外田野 匪:不是 城隅:城角幽僻处B怿:喜欢 炜:红而有光 归:回来 踟蹰:因焦急等待而徘徊C见:出现 静:娴雅安静 爱:隐藏 彤:红色D洵:确实 异:与众不同 娈:美好 荑:出生的细嫩茅草答案:B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洵美且异 B爱而不见 C自牧归荑 D匪女之为美答案:A1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秦王恐其破壁C静女其姝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答案:C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B诗歌以男子的口吻写出,描述了幽会的全过程。 C诗中的男子热烈痴情;女子美丽活泼,伶俐俏皮。D“说怿女美”一句,语带双关,实际上是男子对礼物的赞美。答案:D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3.对“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中的“空白”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永远离开人世。B马克思逝世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C马克思逝世后,将无人能接替、继承他的事业。D马克思逝世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将跌入低谷。答案:B14.第段中,两个加点“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点是( )A“发现”的时机一样B促进“发现”的原因一样C“发展规律”的内容和形式一样D“发展规律”的意义和作用一样答案:D15. 第段中,“不仅如此”中的“如此”指的是( )A物质决定精神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D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答案:C16.依次第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 但是 以至 而且B假如 但是 以至 甚至C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D即使 尤其 甚至 而且答案:C三、(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愚笨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疑难问题 D小学而大遗 丢失答案:C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传”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转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解释经书的著作D此世所以不传也 传统答案:D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耻”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A吾从而师之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答案:B20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作者以感叹语气,惋惜古人优良的从师风气没有能够流转下来。 B作者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作对比,肯定了尊师重道的必要性。C作者批评有些人为子弟选择老师,自己却耻于从师的错误态度。D作者把师道不复的原因,归咎于当时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答案:D21下列不是文段内容的一项是( )A老师的作用。 B从师的方法。C择师的标准。D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评。答案:B第卷答案表题号 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第卷(非选择题 共70分)四(14分)22将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_答案: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3写出下列语段中空缺的名句。(6分)(1) ,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答案:知我者,谓我心忧(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师不必贤于弟子(3)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指出拿来的必要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 。答案: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4学而不思则罔, 。答案:思而不学则殆2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复杂的单句,为“网络文学”下定义。(4分) 网络文学的功能与目的是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网络文学的写作形式是电脑创作。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的传播方式是互联网。网络文学是 。答案:网络文学是用电脑创作、用互联网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五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529题(16分)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抢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25文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分)_答案:母亲并不软弱。26文段中加点的“闹拳”指什么历史事件?“鬼子”一词所指代的对象是谁?(4分) _答案:闹“拳”指的是义和团运动,“鬼子”指的是八国联军。27联系语境,指出“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对刻画母亲性格的作用?(3分) _答案:“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强调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混乱、家庭的变故和联军入城的危险,具体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更好地突出了母亲性格中并不软弱的一面。 28作者说母亲“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概括出母亲个性的“软”和“硬”,也概括出“我”个性的“软”和“硬”。(4分)(1)母亲个性的“软”指的是 ,“硬”指的是 。(2)“我”个性的“软”指的是 “硬”指的是 答案:(1)善良 坚强 (2)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29.文段最后写到:“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谈谈你对“生命的教育”的理解。(3分) 答案:母亲并不识字,但她用坚强的一生,用血汗培育我成人,用性格熏陶我立身处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