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教案.doc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教案.doc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教案.doc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教案.doc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下册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侯各庄中学 鲁建辉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目标: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二、学习重点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三、学习难点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四、预习导航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五、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女娲,中国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这些都是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通过学习任务一,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任务一:请你观察P2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完成课本观察与思考。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共同点?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任务二:阅读学习课本P3,结合“想象图”思考讨论下列问题。看图,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了解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在距今 年前,广布于 地区,尤其是 。2.小组讨论交流,尝试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任务三: 1.阅读学习课本P4资料分析1,小组讨论是什么原因促使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2.环境的改变对部分森林古猿的自身形态结构有什么影响? 3.阅读学习课本P4资料分析2,结合“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特点,推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任务四:人类的发展学习课本P5内容,关于人类的发展可概括为:不适应者自然条件改变 ( ) 森林古猿 仍生活在森林中 ( ) 下地生活 ( ) ( ) ( ) ( ) 大脑发达 劳动 产生语言 人类通过比较法,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任务五: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许多相似处,也有明显的区别,现以人类和黑猩猩为例完成下表。人类类人猿区别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脑发育程度相似本质区别备注 通过神话传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愉快的课堂探究气氛。(三)系统总结: 学习记忆卡: 六、效果评价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森林古猿 D.大猩猩 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 3.下列属于森林古猿的生存环境的是 ( )A.草原 B.陆地 C.热带丛林 D.高山雪地 4.有关人类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C.人是自然产生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5.“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具有的能力是 ( )A.制造简单的工具B.制造和使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C.使用树枝,石块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D.用火烧烤食物 6.人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C.人有发达的大脑,有语言和意识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二节 人的生殖侯各庄中学 鲁建辉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2)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二、学习重点 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三、学习难点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四、预习导航 1.被子植物的受精是指 与 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 ,胚珠发育成 ,被子植物可以靠 繁殖新个体。 2.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五、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根据繁殖后代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对于种子植物来讲,花就是他们的生殖器官,开花后经过传粉和受精可以产生下一代。那么,我们人类又是怎样繁衍后代的呢?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任务一: 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生殖主要由 系统来完成,人体的生殖系统分为 和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主要经历由 和 结合成受精卵,通过 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任务二:阅读学习课本P4-5观察与思考,了解图中所示有关结构的功能,完成下列问题。 1.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的生殖细胞分别是什么?产生和运输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 2.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为什么? 任务三: 第一性征就是指男女生殖器官的关系,第二性征就是指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特征,小组讨论交流,列举出男女身上的第二性征都有哪些? 任务四:阅读学习课本P9-10生殖过程内容,思考讨论 1.睾丸产生的 和卵巢产生的 在 中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的移到 ,最终植入 ,这就是怀孕。 2.胚泡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 ,怀孕后 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 )中,胎儿通过 从母体内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 经母体排除。3.一般来说,怀孕到第 周时,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除,这个过程叫 。 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备注巧设情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效地激发学生欲望。允许学生争论并说出判断依据,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通过填写侧面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达到了加深记忆的效果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三)系统总结学习记忆卡: 六、效果评价 1.能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 ( ) A.附睾和子宫 B.睾丸和卵巢 C.睾丸和子宫 D.附睾和卵巢 2.女性生殖系统中,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 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阴道 3.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 ) A.婴儿出生 B.精子成熟 C.卵细胞成熟 D.受精卵 4.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并发育成胚泡的部位是( ) A.胚盘 B.子宫 C.卵巢 D.输卵管 5.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女性常采用输卵管结扎术,其目的是 ( ) A.使卵细胞不能形成 B.使卵细胞不能受精 C.使受精卵不能进入子宫 D.使性激素不能分泌 6.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 ) A.睾丸和子宫 B.附睾和卵巢 C.睾丸和卵巢 D.附睾和输卵管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三节 青春期侯各庄中学 鲁建辉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发育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二、学习重点 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三、学习难点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四、预习导航1.现在你注意到了吗?春天穿在身上比较宽大的衣服到秋天再穿时,变小变瘦了。在你的不知不觉中,身体已经长 了,长 了,这说明你已经进入了身体快速发育时期。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 和 分不开的。五、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从进入初中到现在,已经一个多学期了,咱们都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了吧。有的同学长高了,有的同学长胖了,还有的同学声音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我们都进入了青春期。你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青春期我们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任务一:阅读课本P14材料分析,完成问题讨论。(1)观察曲线图,讨论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没有区别?(2)你和本组同学的身高变化与图中数据完全一致吗?如果有出入,请讨论分析原因。任务二:联系上节所学知识,思考讨论,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吗?依据是什么?任务三:阅读学习课本P15内容,讨论交流,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 青春期的显著形态特征是什么?(2) 青春期的身体功能有变化吗?(3) 青春期的生殖器官变化有哪些?任务四:阅读学习课本P16内容及图(1)人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急剧变化,随之会发生心理上的哪些变化?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处理?(2)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在哪些方面?任务五:小组思考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健康快乐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青春期。备注学生中,有部分已经进入青春期了,但可能他们自己还没意识到。先做一次简单的调查,引起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通过学习任务二,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统计图等方式完成报告。(三)系统总结学习记忆卡: 六、效果评价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的是 ( ) A.身体与身高的迅速增加 B.身高增长,并且性成熟 C.身体明显长胖 D.出现第二性征2.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婴儿期 B.青少年期 C.青春期 D.中年期3.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男女出现各自的第二性征 B.性激素开始分泌 D.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 D.大脑兴奋比较强4.下列各项中,不利于青春期发育的生活习惯是 ( ) A.生活有规律 B.注意休息多睡 C.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D.注意个人卫生5.下列做法中,不利于青春期发育的是 ( ) A.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青春期保健 B.同学集会时用吸烟喝酒助兴 C.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D.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建立真诚友谊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四节 计划生育侯各庄中学 鲁建辉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2)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二、学习重点 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三、学习难点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四、预习导航1.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 开始的。2.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五、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大约在1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诞生。距今400多年前,世界人口大约为4亿左右,1990年约为52亿人,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到90多亿。人类的发展使地球承受重负,资源能源等 正在不断被消耗掉。对此,人类该怎么办?(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任务一:阅读学习课本P18资料分析,完成问题讨论。(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年? (2)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明显加快的原因是什么?任务二:阅读学习P19内容(1)结合当地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如:人均耕地占有量的变化 (2)针对这种现状,为了人类世世代代都有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和美好的生活环境,人类必须控制 的增长,于是我国把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任务三:阅读学习P19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 和提高 。(2)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其中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是 ,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是 。任务四:结合课本P19-P20探究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以课本P20第二种方法为例,实施探究方案。(4) 分析自己的计算结果,得出结论: 备注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晌、为了保护生物圈,首先使学生对环境与人口的关系有个认识。 “各国的人均收入情况”与同学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异 , 能激发他们的思考。(三)系统总结学习记忆卡: 六、效果评价1.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是 ( ) A.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B.农业生产的进步 C.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D.人口的过度增长2.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 ( ) A.耕地面具迅速减少 B.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C.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D.人口素质逐渐降低3.关于计划生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少生就是一对夫妇只许生一个孩子 C.晚婚晚育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 D.少生优生,幸福一生4.在计划生育的四个措施中,与控制人口数量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5.下了措施中,能提高人口素质的是 (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6.既有利于青少年健康生活,又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是 ( ) A.晚婚晚育 B.少生优生 C.晚婚少生 D.晚婚优生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程庄中学 贾玉萍 一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的营养物质。2.收集六大营养物质主要功能的资料,归纳出几种营养物质的重要功能。3.结合自己的食物习惯,说明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训练,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2.在自学过程中提高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同的目标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认识到偏食、厌食和贪食的危害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学习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2.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3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三.学习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和结论的形成以及减少实验的误差是难点。四.课时安排课时五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航.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等六类。.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和(),它们还能为生命活动提供()。3.不能进食的危重病人要点滴( )液。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和伤员要多吃含( )丰富的食物。(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那位同学说说你平时都吃些什么食物啊,你最爱吃的是什么食物呢?你知道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问题。(从学生平时的食物入手,特别是提到他们喜欢吃的食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要多找几个同学说说。这样可以使课堂非常活跃)(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结合P41P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学习任务一:很多同学都喜欢吃糖,什么金丝猴,口香糖等等有很多种。糖类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你知道它还有哪些作用吗?哪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呢?1.看课本P22第二段和下边的图IV-18可以解释上边的问题。2红薯刚刚收获的时候不甜,可是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很甜,你知道为什么吗?3开运动会时小明要跑3000米,跑前老师给他喝了一支葡萄糖液,你认为会起作用吗?你知道身体内缺少糖类会有什么病症吗? 学习任务二:哪些食物中含有油脂较多,它的作用是什么?1学习课本P22第三段回答上边问题。2是不是不吃肥肉,很少吃油脂的人就不会发胖呢?3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很肥胖,你建议他怎么做才能减肥?学习任务三:蛋白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他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呢?它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吗1结合课本P22第四段回答上边问题。2如果你平时偏食,吃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较少,会有什么后果呢? 3。你对处于生长期的同学们或者伤员病人等的食物有没有什么建议呢。说明你的理由学习任务四:探究某种食物的能量1设计探究方案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讨论和完善计划实施计划你得出的数据是结论是(四)系统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重要知识?你觉得在哪些方面有了提高?(五)课堂评价1.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最主要的物质是(),备用能源物质是()。构建细胞的最主要的物质是()。2含有糖类较多的食物有()、()、()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含有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等。3有些人不吃含油脂多的食物一样可以发胖,这是因为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在体内可以相互( )。4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花生燃烧是将食物中的( )能转化成了( )能5在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如果花生的质量是2克,50毫升水温升高了10摄氏度,可以算出每克花生中的能量是( )。(不考虑散失在空气中的能量。每毫升水温度升高一摄氏度需要4.2焦的热量)6.有的人为了减肥,只是一味的少吃食物,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请说明理由。六.学习记忆卡第二课时(一)预习导航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不能离开它。2人体内如果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容易患( )症。3人得了坏血病是因为食物中缺少( )。应该多食用( )等。(二)复习引入:那位同学说说上节课我们都知道了食物中的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和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出糖类,蛋白质和脂质,他们都是构建我们身体的重要物质。都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期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细胞的细胞的重要物质,脂质是身体中的备用能量。)还有一些物质虽然不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但却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些物质呢?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认识水对人体重要作用(P24倒数第一段)。1水占人体重量的( ).2.水有哪些重要作用。举例说明一下。学习任务二:认识无机盐。1你知道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大不大?2.为了更好的认识无机盐对身体的重要作用,请大家熟读并完成表1。(结合P41P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组内同学互相考问,争取掌握熟练,不要记混。3.讨论:我们的食物中是不是无机盐越多越好?学习任务三:维生素的重要作用。1.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极少,也不是构建细胞的主要原料,但是作用却是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的。请你完成表2.。为了提高效率请同学分项完成。完成后合作交流,共享劳动成就。2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和尚不吃荤,都是以植物为食,那他们应该缺乏维生素啊。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些武功高强、身强体壮的少林武僧啊?3探究: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的维生素C的比较。学习任务四:联系自己或身边熟悉的人,讲一个偏食小故事。(要是没有的话也可以查阅资料或网络)学习任务五:为家长设计一份合理的晚餐。(三)系统总结:(争当生活中的小神医)每个小组提出一个缺少无机盐或维生素的相关问题,请另外一个小组的同学帮忙解答。你的问题是什么呢?你不能回答的问题有哪些呢?本节几个内容相对独立,可以采取分组分任务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展示交流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多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吃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从吃出发进入新课,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巧妙地把生活和书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糖是儿童最喜爱的食物,要引导学生由爱吃到深入了解糖的种类,以及糖类对我们身体的重要作用。红薯变甜的过程实际是糖类的转化问题,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动员剧烈运动需要大量的能量,这里可以说明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是要强调不是唯一的能源物质。油脂是人体主要的备用能源,也是构建细胞的重要物质。运动时最先消耗的不是它。问题2说明各种营养在体内是可以转化的,糖类在过剩的情况下很容易转化为脂肪。问题3引导学生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说。全面认识蛋白质的两种作用(身体瘦弱,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可以强调是构建细胞的主要物质。本任务是一次完整的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方案要求全体同学参与,而实验可以由一两个组完成。课前一定要先安排好,要让实验组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让学生理解燃烧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使水温升高。理解实际生活中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问题。前一个问题是本课的主要知识,后一个问题主要是要求学生用本课知识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每学习一个小问题都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食物偏好和身体状况,考虑自己有没有问题。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提问,可以增强记忆效果。采用分组方式完成可以发挥集体优势,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少林和尚不吃动物性食物的事实,可以加深学生对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认识。探究题可以只安排一组学生实施操作,蔬菜或水果汁液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准备好。通过搜集资料讲故事可以充分认识食品单一或者偏食对我们身体总结也用活动的形式的危害。个人分项完成然后交流结果,可以充分体现集体的优势,节省课堂时间。 (四)课堂评价1.按合理营养要求,一个人每天早、中、晚三餐能量摄取占总能量的比重分别是( )%,( )%,( )%。2.有的同学经常在刷牙时出血,你认为他可能是缺乏( ),并建议他多吃些( )3.小明夜晚出去什么也看不见,他可能是得了( ),你要建议他多食用( )等食物。4.王凤的爸爸患了脚气病,是因为缺少( )。( )中的含量最多。5.无机盐对人体的健康起很大的作用。比如食盐就属于一种人体必须的无机盐,你认为是不是多吃食盐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呢?6.你认为一份合理的午餐应该注意哪些,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五)学习记忆卡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程庄中学 贾玉萍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惜自己的身体。二学习重点: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被消化的过程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三.学习难点:1不同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消化的过程。2.探究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四.预习导航1.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2.消化道由( )、( )、( )、( )、( )、( )等器官组成。3.淀粉是从( )开始被消化的,蛋白质是从( )开始被消化的,脂肪是从( )开始消化的。五.学习过程(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吃食物,包含很多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怎样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并变成我们自身的物质的呢?以前我们是只管把好吃的东西吃进去,越多越好。到嘴里就可以知道香甜苦辣。是不是我们把东西吃进嘴里就没事了呢?不是,其实这仅仅是刚刚开始,食物要经过非常复杂的过程才能被我们身体所吸收利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个复杂的过程。(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任务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参考课本P32图和P33)1.消化系统有哪两部分组成?2.消化道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消化道中有哪些消化腺,分泌什么消化液?里边含有哪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哪种营养物质?(请每位同学记住一个部分的。合作展示)3.消化腺又可以分为哪两类?今天我们知道的消化腺各属于哪一类?4.口腔里都有哪些有利于消化的结构?它们是怎么密切配合的?学习任务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每一组准备一、两个馒头,细嚼馒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2.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制定并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三:消化的全过程。1.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仔细观察实验,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强调没有改变脂类的化学性质,是物理消化,既是改变物质的形态)2.哪些物质不需要被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3.什么叫消化?4.以我们今天中午的午餐为例,说出消化的全过程。(三).系统总结:请两位同学到前台表演可以以问答或表演的形式把本课重点内容表述出来。你还有哪些疑惑吗?请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一篇小品文。导语的设计应该灵活多样也可以由一名同学介绍自己的早餐,老师可以问问他这些食物要经历的路径和变化,学生肯定回答不上来,然后我们一起了解这个过程。因为本节内容上下衔接密切,不适合各组分任务后独立学习合作展示的课堂学习方式。可以逐个问题依次解决。问题1要由至少两名学生来展示,一名说,一名板书。问题2 紧接上边的问题由一个学习小组集体展示需要4名学生配合来写,还要有两名学生给大家做介绍。对于消化腺,我们应先了解一些消化腺,然后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容易理解。从我们熟知的口腔开始,进一步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组成,初步形成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中的提示部分。之后才能分组制定探究计划。计划制定后要先进行讨论比较,切忌没有经过讨论就开始试验。试验后的结论很重要,也要积极开展讨论后共同做出结论。演示实验可以由教师直接做,也可以课前安排学生做,不管怎样,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是安排学生做事先必须先试一次。问题2 可以适当加深一些,可以增加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质都是被消化分解成哪些物质。问题3就是找出课本中的概念,并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可以举例:买一套组合家具要搬进新房,需要拆解后搬进屋子,拆解的过程就是消化。要求学生课下写出后在下节课时可以让自认为写的好的同学课堂上年给大家听。六.效果评价1.口腔里有哪些器官有利于消化?2蛋白质是从( )开始被消化的3.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 ),里边有哪些消化腺?可以消化哪些食物?4糖类最终被消化成( ),蛋白质被消化成( ),脂肪被消化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5食物中的( )、( )、( )都是分子( ),结构()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6.连线题。口腔 胃腺 小肠腺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胃 肝脏 胃液 胃蛋白酶 胰腺 胆汁 没有消化酶小肠 肠腺 胰液 多种消化酶 七.学习记忆卡 第二课时(一)预习导航1.成年人的小肠长一般( )米,大肠一般长( )。2.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被消化成什么物质才能被吸收的?.小肠内壁上有很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边有很多绒毛状突起叫()。(二).导入: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以后,又是怎么被人体吸收的呢?又是在哪里吸收的呢?我们本节课就一起研究分析一下。(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食物在消化道内都被分解成哪些简单的物质。.结合课本和练习册,完成上述问题。.无机盐和维生素还需要分解吗?消化和吸收没有水的参与能行吗?学习任务二:认识小肠的结构。.比较小肠和大肠的结构,结合课本图示和我们准备好的真实的小肠,画出表格。.你认为哪个结构更适合营养物质的吸收?请说明理由。(最好找两个或两组同学进行辩论。)(四).拓展延伸小肠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但是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是在小肠被吸收的。.如果你特别的口渴,你喝进嘴里很少的水,会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呢?.喝酒的人常常呕吐,有时会带有血丝,你知道为什么吗?.肯定会有不少的水随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里,大肠还会把一些水分吸收进我们的身体。(五).系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导入之前最好还要对上街内容进行复习,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比如学生概述;老师提问;学生互问等。可以提出胃,小肠和大肠哪些器官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哪些又是主要的吸收器官。问题1上节就有所认识,这里可以进一步强调。这里可以了解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都是比较简单的物质,分子较小,是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画表比较可以加深印象。加强对比的效果。这里要强调的是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可以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要按个人意见分。这里加上一些延伸的内容,也是为了防止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误区,会认为什么营养都是在小肠被吸收的。(六).效果评价: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在_ 、_ 、_ 中被消化,但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 。.淀粉在口腔与( )混合,初步分解成( ),在小肠与与胰腺和小肠腺充分混合,最后分解成( ),被小肠吸收。 .将消化道的各器官与其功能连接起来。口腔 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食道 初步消化淀粉,没有吸收功能胃 开始消化脂肪,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小肠 没有消化功能,只有吸收功能大肠 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水和无机盐(七).学习记忆卡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程庄中学 贾玉萍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讲究合理的食物搭配。 2.关注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能够鉴别一些常用食物的安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2.学习了解一些判断食品安全的方法,培养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二.学习重点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三.学习难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四.预习导航1.发了芽的土豆( )食用。2.食用水果蔬菜时可以用清水( )、浸泡,也可以( )。3.你平时最爱吃( ),最不爱吃( )。你觉得你这样做合理吗?4.请为你的父母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小组共同完成)五.学习过程(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两节知道了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并通过我们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转化为人体细胞自身的物质和能量。那么在探讨本课题之前,先请大家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日三餐都是什么评。(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什么是合理营养。1.看课本P36-37后大家讨论什么是合理营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各小组交流比较一下。2.同样的食物和食量,为什么有的人很正常,有的人瘦弱,有的人肥胖?3.看36图中的各种情况,说说你有这些问题吗?a不吃早饭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b不爱吃蔬菜水果会有什么后果?c不爱喝水会有什么后果?d饮料喝多了又会怎么样?e食用过量的食盐会得什么病啊?3.平衡膳食宝塔中五类食物按多少排列依次是( )、( )( )、( )、( )。这些食物中你喜欢的是哪些?平时哪些吃的多,哪些吃的比较少?今后你会怎么做啊?学习任务二:怎样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说说你觉得最好的1.一日三餐。我们平时三餐搭配是否合理呢,请讨论一下,说说我们有没有问题。(有些同学不吃早餐,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2.说说自己有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该怎么改正。学习任务三: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品请阅读课本P37,先看好应该注意的问题。各组把写好的食谱读给大家听,最后评出最优秀的一个来。学习任务四:关注食品安全:1.看课本说说都有哪些食品安全问题。2.生活中你看到听到过哪些食品安全问题吗?3.你自己遇到过食物中毒的事吗?4.总结如何辨别有毒有害食品的方法。(三).系统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节属于开放性的课题。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紧密,相关知识主要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对一些生活现象加以深入分析。我们所吃的食物和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相吻合,各种物质和能量能满足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不能有较多的富裕能量以引起发胖。这样的食物中的营养才算是合理营养。表象就是一些人过分瘦弱或者过分肥胖。问题2说明了除了食物以外,个人体质,消化系统的功能也是造成人体胖瘦强弱的重要原因。对比平衡膳食宝塔,看看自己的食物结构有没有问题。可以实现用课本知识指导生活实际,提高生活质量。一日三餐的能量也是有一定的比例的。怎么搭配,应该注意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每种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是不同的)为家长设计食谱是对我们这一节内容的综合运用,在设计食谱时一定要明确你这样设计的理由。食品安全是涉及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情,不仅要看课本上有哪些问题,更要了解我们自身和周围的人都有过哪些真实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事实加强认识。(如三鹿奶粉事件等)总结关注食品安全的一些常规做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六效果评价1.逢年过节,如不注意节制饮食,暴饮暴食最容易引起的一些疾病,下列疾病中与此无关的是( )A.胃炎 B.阑尾炎 C.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