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北京版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北京版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北京版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秋》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北京版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秋》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北京版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二课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秋天的丰收的景象以及反复记号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用流畅、自然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歌曲优美、活泼的情绪,用有感情的歌声赞美秋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材分析 歌曲秋短小却优美、活泼、充满童真气息。前 8 小节节奏简单,几乎无变化 3553 隔一小节就出现一次,看似是简单的重复,听起来却不单调,因为从 676到 212 的 五度回落,再从 676到 216的八度回落,给人一问一答的感觉,整首歌曲没有繁复的变化装饰,却显得自然、流畅。 教学重点:用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抒发赞美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旋律的起落,歌唱时要字正腔圆。 教学准备: 教师:钢琴录音机录音带挂图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2 / 8 学生:音乐书、竖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阶段目标:创设教学氛围,保持轻松的心态 师:播放音乐小天使 生:听音乐进教室,做律动 二声音训练(阶段目标: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组织教学:我看看你们的坐姿是什么样?让我们一起把那首我们都是好朋友唱一唱 2 4 我们都是好朋友 1=c 355|665|4531|221| 点点头拉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打打鼓弹弹琴我们都来唱唱歌, 拍拍手踏踏脚我们都来跳跳舞。 学生:抬头、挺胸、沉肩、收腹、立腰(用明朗、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复习上节课内容(阶段目标:启发学生有感 情的演唱歌曲) 过渡语:有的同学唱的还有些拘谨,没关系,要给自己3 / 8 积极的暗示,相信自己会成功。 学生:整齐的开始和结束,培养学生的专注力,用眼睛看老师。 过渡语:还记得那首赞美秋天的歌曲秋天到吗?我们听老师的伴奏一起回忆。我要看大家用什么样的表情来唱这首歌?比比哪个组最投入? 学生:秋天到用优美、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师指导学生:歌曲结尾的 “ 仓 ” 想不想在来展现一次?(引导学生追求完美) 四学习歌曲秋(阶段目标:分析处理歌曲) 导语:秋天是美好的,是充满诗意的,是收获的季节。听听这首歌曲秋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心情?情绪与秋天到相比有什么不同?(播放歌曲的课件 1) 设问 1:听了歌曲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歌曲的情绪比我们刚才唱过的秋天到显得怎么样? 学生:听歌曲感受这首歌的优美情绪。(回答:高兴、愉快、轻松;比刚才的歌曲显得活泼) 过渡语:歌曲表达了秋天果实丰收的景象,和小动物忙碌着储备过冬的情景,抒发了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老师想请大家跟着唱一唱,行吗?(播放歌曲旋律)第一次唱 学生:行 ,跟着录音唱 设问 2:你们觉得什么地方不好唱? 4 / 8 学生:提出学习难点 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难点 过渡语:难点不存在了,这次唱希望大家更加有信心了,是吗? 学生:第二次唱听琴唱 过渡语:为了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怎么把歌曲唱的更好听。我们先来看第一段。 设问 3:秋天的脚步首先来到了哪里?哪里是什么景象?带着什么感受去唱?你们唱唱,我们来欣赏欣赏有没有那种感受? 学生:南山坡、北山坡;满山苹果笑呵呵、高兴的。(带着表情 演唱) 设问: 223|216|223|216|这里是重复,是唱成什么样?唱成一样的?我们研究一下 提示:对比、一样,你们感觉哪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学生:分组探究(更抒情) 过渡语:听了大家的演唱感觉大家已经理解了作曲家重复的意图,而且表现的比较成功。我们跟着老师的琴完整的唱一唱,行吗? 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唱一唱,找两组同学来唱 学习歌曲第二段歌词 5 / 8 过渡语:歌曲的第二段为我们描写了,小动物忙碌的身影,我们用什么办法表现小动物 给人们留下的可爱的感觉呢?提示:(可以用语气、动作) 学生:往高处走了(声音轻松、集中) 设问 4:歌曲的结尾,旋律往什么地方走了?指导学生演唱: 235|6 |6 | 忙做窝 过渡语:我们感觉到小动物们一定会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度过寒冷的秋天。不用担心了,放心吧 学生:再次带着感觉演唱歌曲的结尾处 五分组汇报(阶段目标:自主学习,展示才华) 过渡语:经过这样分析再演唱,我相信大家会更好的唱出歌曲要表达的感情,对吗?我们完整的演唱,请各组同学准备一小会儿,等会儿展示,准备一段歌词。 学生:分小组练习演唱 六律动表演 小结语:我们学习了两首关于秋天的歌曲,还欣赏了两首关于秋天的器乐曲,大家特别喜欢丰收锣鼓,另外一首是外国作品是一首钢琴作品,大家也非常喜欢,我们一起来感受秋日呓语(播放歌曲;录音) 学生:听音乐做舒展大方的动作 6 / 8 布置作业:回家复习这两首歌曲 板书设计: 223|216|223|216| 北山坡 西山坡秋东山坡 南山坡 秋 ­ 课后反思 10月 19日周三上午第一节课,我在二 2 班做了这课第二课时(歌曲分析处理)的教学。说三点,一是设计思路、二是课后反思、三是本课与本学期所制定的专题的联系。一设计的思路 “ 教什么 ” 和 “ 怎么教 ” 的问题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确定 “ 教什么 ” 首先要深入分析教材,知道教材中有什么,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知道他们课前已经 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何种技能。确定 “ 怎么教 ” ,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熟悉他们的兴趣爱好,其次要客观地把握自我,发挥自身优势。再有要明确备课要紧密围绕 “ 三围目标 ” 来7 / 8 进行,也就是 “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 。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体现出这三个围度。同时更要体现出音乐教学的人文特点。这是我备课的出发点。1教什么?学生在上节课学习过一次,对旋律并不陌生,我想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用有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我这节课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把歌曲唱的更有味道,更好听 。(既歌曲分析和处理) 2怎么教我把复习教材上另一首赞美秋天的歌曲秋天到作为切入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秋天带给人们丰收的切身的感受。然后作为情绪对比出现歌曲秋。抓三点: A 抓速度,表现活泼情绪的歌曲用稍快的速度比较好,当我问到学生: “ 怎么唱出欢快的感受时,学生体会的很准,说用快速唱,这样就抓住了音乐要素去表现歌曲了。还有的学生说带着想象力去演唱,还有的学生说带着高兴的劲儿去演唱等。通过学生的发言确实能看出,教师的问题的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师生在共同探究作品,共同提高。 B 抓重复,音乐中 的重复是经常使用的,但是音乐中的重复决非简单的重复,在这首歌里的重复显得非常巧妙,怎么让学生体会出这种巧妙的感觉呢?例如,歌曲第一段 结 尾 地 方 的 重 复 , 我 是 这 样 引 导 学 生 的 :223|216|223|216|我跟学生交代有两种唱法,一种是平平淡淡的简单重复,另外一种将后两小节作力度变化,加强力度8 / 8 唱,我范唱之后让学生选择,学生也选对了,学生在理解力度变化基础上再体会,师生处于平等的合作学习状态下,教师的角色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c 抓歌曲尾声的处理,235|6-|。体会长音 6 给人们心理带来的舒畅感受。重点是指导学生用集 中、凝练的声音来完成,唱法上需要学生控制气息,我是这样做的,用手势指导学生小腹收紧,腰支撑好,喉咙放松,使声音往眉头上送,感觉声音能走很远,但是有控制,学生体会的还可以。 3设计流程一上课我带着学生做了一个律动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专注力,调试紧张心理。第二步是一首简短的发声练习,目的是练声。第三步复习歌曲秋天到目的是以旧带新。接着就是引入歌曲秋。分别按照上面的 A、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