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案.doc_第1页
长征教案.doc_第2页
长征教案.doc_第3页
长征教案.doc_第4页
长征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诗句意思。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板书课题。1、出示毛主席照片,知道这是谁吗?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外交家、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2、师简介背景。3、指名说一说知道的有关长征的故事。4、简介长征,用PPT动态演示红军长征线路。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自己读这首诗,根据拼音认识生字,把字音读准确。逶迤wiy磅礴pngb岷mn指名读,注意正音。2、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指导“礴”的书写。3、范读。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4、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指名读,齐读。5、了解七律诗的特点。 (1)我们先来看看诗的题目,可以分成几部分?(分成两部分,七律,长征) (2)七律是一种诗的体裁,你对七律有什么了解吗?(每句七言,八句四联,) (3)介绍八句四联,两句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齐读,感觉整体美。 (4)请同学把诗的最后一个字注注音,你会有什么发现?(偶句必韵) (5)再齐读全诗. 6、释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导学习第一联:(1、指名读。(2、说说对“远征、难、万水千山、等闲”意思的理解。(3、连词成句说说这一联诗句的意思。(4、谁能用自已的语言把意思表达的更加的具体?7、归纳学习方法:读诗句解词语说句意。/8、用上述方法,学习二、三、四联学习第二联指名读,说说第二联写什么?(山),写了哪两座山?(板书:五岭山、乌蒙山)”多媒体展示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设置情境,理解“逶迤”和“磅礴”。 说说诗句意思,体会红军藐视困难的精神。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体会比喻、夸张手法的妙处。)学习第三联指名读,说说第三联写什么?(水)哪两条河?(板书:金沙江、泸定桥),多媒体展示金沙江和泸定桥图片,对照图片理解重点词“云崖”、“铁索” ,说说诗句的意思。学习第四联指名读,展示岷山图片,(板书:岷山)理解“三军”,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三、总结。齐读课文四、作业。1朗读这首诗。2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第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领悟长征的艰难险阻、红军的英勇无畏精神及其精神源泉。2在领悟诗句所蕴含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内化诗歌语言。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七律长征,长征和红军将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长征艰难,长征艰险;红军英勇,红军无畏。让我们带着这种种感受,一起读(二)精读品悟1提领主线,感悟“诗眼”。(1)设疑问,引诗句。漫漫长征,千难万险;红军将士,英勇无畏。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一点。这两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齐读)(2)合作读,悟写法。师生合作读。(要求学生读与老师读的相对应的词句)读着,读着,你发现了这诗句中藏着什么秘密?你从这对比中,感悟到什么?感情朗读这两句,要读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指名读,评价。)(齐读)2、合作朗读,领悟颔联(1)过渡。漫漫征途上,红军战士把哪些“难”视为“等闲”之事呢?诗中有几个画面,形象描绘了远征之难。这几个画面是(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桥横铁索;岷山千里雪。)(2)走进“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我们先看“五岭逶迤”和“乌蒙磅礴”这两幅画面。谁来读?(3)什么是逶迤?请看透过这画面,你看出逶迤的五岭是怎样的五岭? 我们一起来读“五岭逶迤”,请读出那种连绵不断的感觉来。(齐读)(4)看,这就是磅礴的乌蒙出示图文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能为“磅礴”换一个词吗?通过换词,老师觉得,同学们已经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磅礴”。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乌蒙磅礴”,请读出乌蒙山的高大、巍峨、高耸入云的气势。(生齐读)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再齐读这两句,读出那种连绵不断,乌蒙山的高大、巍峨、高耸入云的气势。(5)在这“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中,红军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学到的和课外了解到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同桌交流指名交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想象,述说了红军遇到的困难。长征组歌中有几句歌词做了这样真实而概括的描述。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突破封锁线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横断山,路难行。敌重(zhng)兵,压黔(qin)境。四渡赤水出奇兵同学们,刚才大家述说了种种困难,这些歌词也描绘了种种困难,真是千难万险哪!用诗句中的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远征难。(5)了解诗句写法,感悟红军精神。我们知道这两句运用了对偶的写法,再合作朗读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还用了什么写法。透过这比喻、夸张,你体会到什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发现,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3、呈现情境,感悟颈联(1)过渡。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除此之外,红军还将其他种种困难视为等闲之事。让我们走进另外两个画面。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一读。(2)引导质疑。读了这两句,你有什么疑问?(3)引用资料感悟“暖”。( 出示一段资料)读了这则资料,谁来说说,红军靠什么渡过金沙江?(预设:勇气、智慧。)(4)尽管金沙江地势险要,又有敌人重兵把守,但红军将士凭借超凡的勇气和智慧,顺利渡江。想一想,此时此刻,红军将士的心情怎样?(预设:高兴、喜悦。)这种心情,诗中用了一个字来形容,这就是暖。(5)感情朗读。我们一起读,要读出红军将士此时此刻的心情。(6)显现意象感悟“寒”。a、感悟“寒”意之一。 “桥横铁索”为什么会“寒”?这“寒”字到底包括了什么意思?请看(出示画面)假如你就站在这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桥头,往下看,你会看见什么?假如你就站在这泸定桥桥头,往前看,你会看见什么?人行走在这样的桥上,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你必须马上走过这座桥,你的心情怎样?(预设:胆战心惊胆寒。)感情朗读,要读出心惊胆寒的感觉大渡桥横铁索寒。b、感悟“寒”意之二。除了“胆寒”外,“寒”字还包括了什么意思呢?相信同学们看了下面的视频,会有新的感悟。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画面片段。看到这段视频,你会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场战斗?(激烈、惨烈、残酷)面对这铁索,你的心情怎样?(难过、悲痛、悲伤)6、指导朗读。7小结。同学们,“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难;“金沙水拍”“桥横铁索”,更难。但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不同结果,红军战士也会有不同的心情。我们一起读这两句,要读出两种不同的心情。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齐读)但是,千难万险无论是险恶的山水,还是猛烈的炮火,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脚步。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齐读)6、想象画面,感悟尾联(1)过渡。同学们,关于长征,有这样一组数字。出示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行程2万5000里。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位战士壮烈牺牲。尽管“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难;金沙水拍桥横铁索更难”,但都不是长征途中的最难。现在,让我们走进“岷山千里雪”的画面中,这是长征途最艰难、最悲壮的征程之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示,齐读)(2)想象练笔,写后交流。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听、看,你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结合课前的了解,并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行进在这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高山上,红军将士将发生什么?然后把听到、看到和想到的写下来。出示练笔卡(3)感悟精神。同学们,透过刚才的练笔,我们看到了红军翻越雪山时那艰难和悲壮的一幕幕。但诗中有两个词却告诉我们,红军将士怎么面对“岷山千里雪”。这两个词是? “喜”“开颜”。(4)感情朗读。苦难成为过去,欣喜洋溢心间。我们一起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齐读)(5)透过这“喜”字,你体会到什么?同学们,这种种感受和体会,用诗中的话说,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齐读。)(三)适度延伸,升华主题(1)学到这,老师有一个问题远征如此艰险,红军却能等闲视之,他们的精神力量来自何方?我们先来读一读长征组歌中过雪山草地的歌词,读后应该会有所发现。出示: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zhn)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诗中有一句话就揭示了答案。这句诗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2)结合当时的背景,请大家想一想,红军的理想是什么?先在同桌之间交流交流。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预设:建设新中国;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3)师小结。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红军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让红军有了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意志,有了乐观进取、英勇无畏的精神。红军正是在“高于天”的崇高理想的支持下,才跨过万水千山,战胜种种天险,粉碎敌人围追堵截,用毅力和意志、鲜血和生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奇迹。(四)、背诵诗句,内化语言师引导学生背诵诗句。(五)、总结,出示填空。(六)、作业1、背诵课文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