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木笛》教学设计之二.doc_第1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木笛》教学设计之二.doc_第2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木笛》教学设计之二.doc_第3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木笛》教学设计之二.doc_第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木笛》教学设计之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木笛教学设计之二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理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悲戚、窃窃私语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朱丹和考官的对话,唤醒勿忘国耻的荣辱感。3、感知朱丹如泣如诉的笛声,体会朱丹悲戚的内心世界。二、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朱丹和考官的对话,读出对12月13日的不同态度。难点:通过如泣如诉一词体会朱丹悲戚的情感世界。三、教学设想:抓住朱丹和考官对12月13日的不同态度反复朗读体会朱丹的爱国情怀,抓住朱丹吹奏木笛从拒绝演奏到情不自禁的不同变化倾听他如泣如诉 的悲戚的情感世界。四、准备教材60份(隐藏两部分内容对话和结尾)、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 设置悬念,质疑问难。1、故事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上进青年,他能用一支木笛吹奏出一曲曲婉转的笛声,成为一名乐团的木笛演奏员便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终于有一天南京某乐团招考演员,其中一名正是木笛演奏员。这位青年报名参加了,还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如愿进入了二选一的最后一轮终试。然而,在接受考官终试的那天,他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考官提出的演奏要求。毫无疑问青年将失去成为一名笛演奏员的天赐良机(教师讲述戛然而止。)好,听到这里,同学们,你急于想知道些什么?2、质疑与预设。(1) 学生踊跃质疑问难。(2) 教师对有价值的问题及时板书肯定。预设:A、这个青年是谁?B、考官提出了怎样的演奏要求?C、青年为什么拒绝考官的演奏要求?D、这名青年最后求职的结果会怎样?过渡:因为关心所以关注!从大家踊跃地提问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非常关心这位上进青年的命运。那么就让我们伴随课文木笛走进这位青年的内心世界,解开我们心中的重重疑团。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课件出示)(二) 自学解疑,感知全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1)问题A,(朱丹)紧接追问:你只是告诉了大家青年的名字,请你能更具体地介绍一下他的形象吗?(既解决读课文的环节,又了解了朱丹的外貌。)(个别读齐读)(2)问题B,(任选一首表现欢乐)看来考官的要求也并不苛刻,那朱丹为什么要拒绝呢?谁已经知道?追问:为什么?(方案1:猜测原文,方案2:文本原文)其实这里老师跟大家卖了个关子,目的是想考考大家能不能联系上下文于字里行间,于细节中淘得答案,老师用省略号隐藏了赵恺先生原文中的这么一段对话。(课件出示:朱丹与考官的对话)(三)朗读对话,铭记国耻。1、指导对话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考官茫然、轻描淡写的语气,朱丹悲戚、无奈的语气,读好两人对12月13日迥然不同的态度。2、了解国耻,铭记国耻。感情朗读基础上再指名学生准确回答问题C。是啊!那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朱丹没有忘记,我们每个人都不该忘记那不堪回首的血泪史(课件出示):大屏幕出现南京大屠杀的画面及配乐解说词:上海失守一个月后,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陷落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开始了。东京在狂欢,南京却在燃烧;东京在庆功,南京却成为人间地狱。侵华日军把南京变成了屠杀场,日军对被俘的中国军人,对成千上万的难民,对无数的男女老幼用机枪扫射,用火焚烧,甚至用中国百姓的头颅做赌注,展开杀人比赛。师补充:这场大屠杀整整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要屠杀300000人,大约是没分钟杀6个。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组血红的数字。(大屏幕适时呈现: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要屠杀300000人,大约是每分钟杀6个。)(数字为红颜色)师:孩子们,这是什么?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这是什么?你说生:(引导几名学生说国耻之类)师:这是国耻!同学们,朱丹想到今天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他又怎能吹奏欢快的乐曲呢?来,把课文捧起来,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读朱丹和考官的那段对话。(分角色读,师读提示部分。)过渡:真不错!同学们,请不要从朱丹的苦涩中走出来,就这样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就这样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吧!(四)走进内心,倾听泣诉。1、此刻,朱丹泪流满面,一腔国耻的愤慨、满腹委屈的泪水,他又能向谁倾诉?披着雪花,他漫无目的地走在市的鼓楼广场上。穿过广场,他又鬼使神差般地径直走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