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发挥生物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的德育教育功能 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 四有 ” 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如何体现学科教学的作用是值得探究的,因此,发挥生物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的德育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1、挖掘新教材的德育素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人教社全日制普 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与选修)生物三册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德育素材丰富,若能充分利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1、 1 利用小资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教材的第一册中就有小资料 28 处,其中多处涉及我国古今生物科学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一份爱国主义的好素材,充分利用起来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信心,立志为国争光的决心。如, “ 我国古代在生物学方面的光辉成就 ” 的小资料,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再如,小资料 “ 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展现了当2 / 6 代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 学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激励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1、 2 利用新教材正文内容中的德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新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笔者认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如,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在 1992 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参与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课题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 1989 年转基因鲤鱼的培育; 1993 年我国研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 1995 年抗虫基因棉花的培育成功等。我国 科学家在生物学方面的众多成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1、 3 围绕新教材中研究性课题开展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性学习是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笔者抓住了新教材中提供的研究性课题 “ 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 ” ,明确了调查中要特别关注我国生物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看看祖国的生物科技发展情况,想想自己的努力方向,以报告会的形式总结自己的调查研 究结果。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活动,促使了学生爱国主义3 / 6 精神的培养。 2、利用生物科学发现史,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它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判断和推理等全过程,是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生物新教材第一册中有关生物科学发现史有三处即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有助于学生理解酶、光合作用、生长素的相关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对学生加强科学态度的教育,以此促使学生科学素质的进一步培养。 3、利用科学家的发现历程,渗透意志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 生物学的任何一个发现无不包含了无数科学工作者辛勤的劳动和辛酸苦辣的探索历程。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探索历程,如第二册中 DNA 是遗传物质的发现实验和 DNA 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再如孟德尔发现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历时 8 年之久,在其他科学家的实验中得到进一步认证后才被确认。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加强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从而促使学生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引导学生阅读新教材中的 “ 课外读 ” ,渗透崇尚科4 / 6 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青年学生的大脑易接受非现实的东西,加之学习上竞争的压力,往往就可能使缺乏价值判断标准的青年出现精神空虚而走入歧途甚至误入邪教。因此,在教学时不可忽视学生积极的精神需求,教育学生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课外读是生物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它增加了教材知识的延展性和可读性,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素材。笔者认为,应充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阅读、分析并加以理 解,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挖掘其内涵,渗透德育教育。如,新教材第一册 “ 植物性神经调节 ” 强调的是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及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关系; “ 探索大脑的奥秘 ” 分析了人类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及科学家对大脑研究的成果的展望。这些素材不仅拓展了知识、增强了可读性而且体现了科学性,教学中对学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防止误入歧途,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和理想。 5、合理运用新教材相关知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新教材中的观念教育 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生物体本身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就存在着辨证唯物性。笔者认为,只要在教学时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就容易帮助学生形成辨证唯物主义5 / 6 的观点。 5、 1 引导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事物的发展始终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中,生物体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性。如, “ 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同化、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 ” 、 “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教学中只要合理运用、因势利导就能帮 助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 5、 2 启发学生形成内、外因关系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对待事物的发展变化,要学会分析其内、外因的变化特征,不要一叶障目、片面的看待问题,应从现象到本质,全面的认识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逐步形成内、外关系的观点。如,利用新教材中“ 细胞癌变的内外因 ” 、 “ 细胞衰老内外因 ” 、 “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内外因 ” 等内容,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内外因关系的观点。 5、 3 帮助学生形成发展与联系的观点。事物是发展的也是有联系的,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 联系,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再如,生物的进化理论强调生物产生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定向的积累,促使生物向前发展和进化 。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形成正确世界观。 党中央强调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前列腺炎的护理与保健
- 复古端午节总结汇报
- 四川省望子成龙学校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滨州惠民县联考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导游资格岗位从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急救方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6届贵州省7月普通高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大区化学九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门诊挂号与预约管理制度
-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100题
-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专题课件
- 河北美术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 检验科质量管理SOP-检验科SOP
- 2024年中国食品包装用衬纸铝箔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医院医疗质量关键环节与重点部门监管制度
- 2024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解读
- 培训课件 -王宝顺(泰然)《阳明心学-新时代企业管理的运用》
- 高中英语2024届高考高频词汇(共1801个)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三 装配式吊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