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探究第三产业影响的因素--以旅游业为例.doc_第1页
毕业论文-探究第三产业影响的因素--以旅游业为例.doc_第2页
毕业论文-探究第三产业影响的因素--以旅游业为例.doc_第3页
毕业论文-探究第三产业影响的因素--以旅游业为例.doc_第4页
毕业论文-探究第三产业影响的因素--以旅游业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大学 探究第三产业影响的因素 以旅游业为例 学院:财 经 学 院 班级:财务管理1002班 姓名:李 建 飞 学号: 3100808037 2013年05月中国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关联带动性分析摘要:中国的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增长具有强大的辐射性和带动性。本文采用1978年-2011年各省份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自相关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弹性系数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增长及各部门的关联带动性分析。关键词:中国 旅游业 第三产业增长 关联性 Granger因果检验 弹性系数分析、绪论中国的旅游业经历了将近30年的发展,已具备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对第三产业及各关联部门和社会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008年国内旅游收入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国际旅游收入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09年国内旅游收入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010年分别为;2011年分别为。从此分析来看,旅游业不仅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也对国民经济起到很强的辐射性和波及作用,能很好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旅游业经济效益的研究1、 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当前,中国进行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独特的资源优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5000年的历史,有56个民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千差万别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蕴涵十分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中国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级别高,对世界有巨大的吸引力。(2)国民旅游娱乐休闲需求的快速增长。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与此同时,国民对旅游休闲的需求也由“过去参观型为主的单一需求向参观与休闲相结合的综合需求”逐步转变,国民旅游休闲需求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国民旅游休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快速化增长为农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引擎动力。(3)旅游业服务质量的逐年提高。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全局观念特别是服务观念不断被广大地区从事旅游业的机构、旅游从业人员和机构所接受。区域在服务的流程上、效率上、质量上、费用价格管理上和态度上都发生了明显改变。(4)国家政策的优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打破了传统旅游业单纯依靠国家投入为主的格局,有助于促进旅游业投资多元化的发展。像近来的世博会、世界杯等等重大会展、赛事,中国的旅行社也为众多游客搭桥引线来为国民提供身在其中的要求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并未国民提供了不少的方便。还有国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精神享受的提升必然会使“走马观花”成为过去式。 旅游行业因其涉及面宽泛、对国家经济提升有着催化剂的作用、并且是绿色环保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对其越来越重视的缘故出台一部中国的旅游法也不会太久,从而让旅游业有一部自己的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而不再是通过各种协议来与其他行业合作来达到满足游客需求尴尬境地。2、 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劣势是作用和影响农村旅游业发展的限制性因子。对劣势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在农村旅游业发展改革过程中采取措施,扫除盲点,克服弊端,延伸触角。从整体上看,当前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劣势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1)、地域特色不明显。现在多数旅游大都是开发自然资源如观光园、游乐场等旅游项目,没有将地方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很好地结合,各地区的特色千篇一律,突显不出文化传统和资源的特色,不同地区之间相互照搬、相互模仿和相互拷贝的现象尤为突出。(2)、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旅游排斥现象”。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明显地表现了 出来。一些旅游地通过旅游业的长期开发,名声远播游客如云,对旅游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干扰,进而导致了“旅游排斥现象”的出现,意大利的威尼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旅游排斥现象”主要存在于国内一些知名的旅游地,并已有明显的蔓延之势。在当下旅游业发展红红火火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注意这种负面影响的研究。(3)、旅游业发展仍不平衡。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主要是供需在地方上的不2、旅游业发展仍不平衡。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主要是供需在地区上的不平衡。第一,部分老旅游地人满为患,部分新旅游地游人稀少;第二,部分老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已到了生命周期的后期,而周围地区新旅游地(产品)又缺乏明显的取代意识;第三,旅游消费的多极不平衡发展现象使得不少旅游地(产品)促销困难加大。(4)缺乏系统的管理规划和模式。由于多数地区旅游的研究水平和开发水平较低,地区旅游经营管理者综合素质不高,加之相关从业者又没有经过系统专门的培训,所以旅游业发展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同时经营管理者的品牌意识,非常淡薄,一混而上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地区甚至不做系统的经营管理规划设计和周密的市场调查,就直接从其他地区的旅游模式中直接演绎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非但不能够充分发挥和挖掘本地区旅游业资源的潜质,反而会影响到旅游业竞争优势的提高和增强。(5)旅游业发展的全面效益问题。从经济角度看,“求精、求省、求新”的旅游消费观对旅游业的内涵发展有害;从社会学角度看,旅游业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明显,特别是“性旅游”等糟粕,为旅游业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从生态学角度看,不少旅游地旅游者超载厉害,因旅游业发展而出现生活污水、污物的处理能力跟不上来,形成明显的污染现象。 3、 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分析识别机遇是外部环境分析的一个主要目标,适时地对机遇进行优质性、价值性和成长性识别是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生态链接的主要突破口。近年来,旅游业的机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渐增多。集中表现为:(1)农村旅游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首先,社会资本向农村旅游业行业的流入。中国区域间不仅农村旅游资源结构差异很大,而且农村旅游资源特色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在社会公共物品或服务民营化趋势的影响下,各种国内外资本不断进入农村旅游业,一些社会资本投资的农村旅游企业、组织和机构也相继出现。这些农村旅游企业、组织和机构具有运作方式的多样性、服务质量的全面性和价格水平的市场性,不仅有利于农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而且也有利于社会资本向农村旅游业的合理流动。其次,农民旅游市场的快速成长。农民旅游是一项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程和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需要尽快出台专门的支持政策。促进旅游下乡,提高旅游惠农幅度,对开拓农村旅游市场的旅行社进行税费减免,对农民旅游实施政府补助。(2)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二五”时期,高速交通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以及假日制度的逐渐完善,会使得旅游市场将出现更加快速发展、更大消费规模的态势,大众旅游的阶段特征更加凸显。需要在进一步培育旅游休闲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特征,深度开发和提升传统旅游市场,加快培育一批新兴市场,积极开发一批高端旅游市场和专项旅游市场。(3)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大。从1999年情况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变弱,旅游市场开始复苏,中国是东南亚经济复苏后的最主要出游目的地。随着我国宣传力度的增加,将会有更多的游客来我国旅游,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旅游业发展的威胁威胁分析是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破坏性因素的识别过程。进行威胁分析,可以认清局势,预测未来,提高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免疫力,增强旅游业发展抵御风险的承受力,为旅游业发展改革方略与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从当前的情况看,对农村旅游业发展改革发展的不利因素或破坏性因素主要包括:(1)地区之间的竞争激烈。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大同小异,有比较强的替代性,旅游者由于时间、距离、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很可能会首先选择其他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不利于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容易导致不良竞争。(2)旅游环境污染严重。目前,环境污染是旅游业潜在的最大威胁。游客环保意识浅薄,任意丢弃随身携带的物品,给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带来致命的威胁。无形中增加了治理的成本。、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用全国1978年2011年各省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业收入及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见表)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变量设置为Y:第三产业值增加值,X1 :国内旅游收入,X2:国际旅游收入。 公式:Y=+1X1+2X21、 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VARIABLESpatentyx19.238*(0.805)x214.10*(3.598)grp1.747*(0.0504)Constant-4,030*-2,369(444.4)(3,558)Observations49622R-squared0.7090.979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 p0.01, * p0.05, * p0.1 利用stata软件中OLS对理论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结果为: Y=-2369.398+9.237964X1+14.10456X2 t(-0.67) t(11.48) t( 3.92 ) R2= 0.9792 ,F=655.90检验结果:模型拟合度较好,t检验通过,F检验通过经济意义:F检验成立,说明年度第三产业值与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显著成立的。两者互为影响,相互促进发展贡献作用。即平均每增加一单位的国内旅游收入拉动第三产业值增加9.2单位;平均每增加一单位的国际旅游收入拉动第三产业值增加14.1单位。一是旅游业收入本来就是构成第三产业值的主要部分。二是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比如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促进旅游地区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等。 2、序列相关性(D.W检验) Durbin-Watson d-statistic( 3, 22) = 1.126204对模型进行杜宾检验得杜宾值=1.126204,通过查表,k=2,n=2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dl=1.24,du=1.43;0D.W=1.13 chi2 = 0.0011Cameron & Trivedis decomposition of IM-testSourcechi2dfpHeteroskedasticity20.2450.0011Skewness8.8520.0120Kurtosis0.1410.7129Total29.2380.0003对模型进行怀特检验的怀特统计量nR2=20.24,通过查表,自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